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病灶大直径≤10 mm)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明确诊断的82例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患者的UE检查资料,并将UE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UE随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不同的弹性评分,UE总检出率为93.7%(89/95).4分病灶误诊1个,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瘤并钙化;3分病灶误诊5个,病理诊断分别为浸润性导管癌1个、导管内原位癌2个、浸润性小叶癌2个.乳腺微小癌的检出率为80.0%(20/25).UE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整体应变率在乳腺微小良恶性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及实时应变技术在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定性诊断中价值较大,对临床较难诊断的病灶有一定的补充诊断作用.
作者:时彩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9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TAC方案)前后检测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化疗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较化疗前显著升高[(3.42±0.50) g/L比(2.44±0.46) g/L、(267.83±61.34)×109/L比(174.18±48.65)×109/L],D-二聚体(D-D)较化疗前显著降低[(176.32±101.41) mg/L比(214.55±106.3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D-D降低68例,其中化疗有效53例(77.9%,53/68),无效15例(22.1%,15/68);升高22例,其中化疗有效9例(40.9%,9/22),无效13例(59.1%,13/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化疗后PLT降低10例,其中化疗有效3例(3/10),无效7例(7/10);升高80例,其中化疗有效59例(73.8%,59/80),无效21例(26.3%,21/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乳腺癌患者容易出现凝血相关指标的异常,化疗后可能导致Fib、PLT升高,D-D降低,因此化疗期间有必要监测Fib、PLT、D-D水平.D-D和PLT水平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合理分流急诊抢救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1 069例急诊抢救室的患者进行MEWS,比较入住重症病房、普通专科病房及急诊转留观患者MEWS评分的差异.结果 急诊抢救室患者MEWS分值不同.将入住重症病房和死亡患者合并为入住重症病房患者,MEWS≥7分患者入住重症病房比例[37.8 (14/38)]高于MEWS 3~6分和0~2分患者[2.1% (6/289)和0.1%(1/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00,54.000,P< 0.01).结论 MEWS为合理分流急诊抢救室患者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李维轶;王勇;袁小丽;丁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鼻内镜手术的5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1997年海口诊断标准,其中Ⅰ型(不伴鼻息肉)318例(A组),Ⅱ~Ⅲ型(伴鼻息肉)258例(B组),再分别将每组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按照单、双号分入两组:治疗A组159例和对照A组159例,治疗B组129例和对照B组129例.治疗A组和治疗B组于术前开始服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不服用任何黏液促排剂.四组患者随访1年,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症状的主观评估,通过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进行鼻腔黏膜变化与转归的客观评价,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治疗A组与对照A组比较,术后4,12,24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5.23)分比(16.21±5.78)分、(6.24±4.05)分比(10.36±4.77)分、(5.08±3.35)分比(6.23±4.10)分](P<0.05),术后48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与对照B组比较,术后4,12,24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4±6.28)分比(17.62±5.98)分、(8.08±5.56)分比(12.59±5.70)分、(6.12±4.80)分比(8.79±5.04)分](P<0.05),术后48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治疗A组与对照A组比较,术后4,12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4±1.96)分比(5.82±1.74)分、(3.03±1.87)分比(5.08±1.96)分](P<0.05),术后24,48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与对照B组比较,术后4,12,24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1.99)分比(7.52±2.04)分、(4.80±2.12)分比(6.92±1.57)分、(2.53±2.32)分比(4.12±1.72)分](P<0.05),术后48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愈合情况:治疗A组治愈率98.11% (156/159),对照A组治愈率87.42% (139/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治愈率94.57%(122/129),对照B组治愈率79.84% (103/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A组和治疗B组愈合时间分别明显短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9.62±1.12)周比(12.35±2.46)周和(13.37±1.84)周比(17.28±3.8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患者较未应用患者术腔干痂较少,易于清理,并且术后恢复时间短.黏液促排剂能明显改善术后黏膜分泌及上皮化,缩短术后换药时间,症状很快改善甚至消失,提高功能性鼻窦镜手术的成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姜菲菲;阎艾慧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及侵袭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螺旋CT检查后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肿瘤生长部位、方式、强化形式、平扫及双期增强的CT值等评价肿瘤侵袭性.结果 GIST常发生于胃.72例GIST中14例误诊,5例未作出明确定性诊断.肿瘤同一部位不同GIST危险度分级动脉期与平扫差值与静脉期与平扫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5,13.1,15.8,P< 0.05).肿瘤同一部位不同GIST危险度分级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及动脉期与平扫差值和静脉期与平扫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4.8,28.5,39.4,32.2,40.1,P> 0.05).重建图像显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肿瘤供血动脉,其中33例存在门静脉侧支,18例存在动静脉瘘,17例伴肝脏转移.结论 侵袭性不同的GIST双期增强CT扫描,动静脉期肿瘤均明显强化;后处理技术可帮助明确GIST的供血血管及与邻近血管与组织的关系,术前需综合多方面影像学信息进行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作者:周诗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阴性法胆道成像(N-CTC)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MSCT联合N-CTC技术检查并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72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共81段梗阻性病变,以胰头至十二指肠壶腹水平梗阻较多见,共计44段(54.3%,44/81);216段胆道中,MSCT联合N-CTC梗阻漏诊率9.9%(8/81),梗阻误诊率4.4%(6/135),MSCT联合N-CTC技术在胆道梗阻定位诊断中,与手术或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联合N-CTC容易漏诊较小的低密度结石.结论 MSCT联合N-CTC可对胆道梗阻明确定位、定性,与手术或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好,实用、无创,可作为疑诊胆道梗阻的首选检查手段,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玉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SPB的影像学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6例SPB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单发病灶,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较清楚,所有病例均无骨膜反应.与肌肉信号相比,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瘤周骨髓水肿,但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软组织侵犯.MR增强扫描,大部分病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SPB常呈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灶边界多较清楚,多伴软组织侵犯或形成软组织肿块.X线、CT和MR联合检查有利于提高SPB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牛合平;李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采用气管袖状切除联合断端一期吻合术治疗颈段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因不同病因所致颈段良性气管狭窄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管狭窄长度为2.2~4.2 cm.颈段气管狭窄的严重程度:Ⅱ级6例,Ⅲ级11例,Ⅳ级5例.22例患者术后全部顺利拔管,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单侧肺不张合并胸腔积液1例,皮下气肿伴切口感染1例,轻度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3例,气管吻合口炎性肉芽组织增生3例,10例女性患者中发生暂时性音调变低5例.未出现吻合口瘘或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6~45个月未出现气管再次狭窄致呼吸困难情况.结论 颈段良性气管狭窄行气管袖状切除联合断端一期吻合术治疗成功率高,疗效显著,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术前应谨慎评估和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冯正勇;魏浩;曾艳;王安房;王宜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三种单核细胞计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方法 随机选取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15%、15%~ 20%、>20%的标本,混匀后吸取20μl置单核细胞直接计数稀释液内计数,并按常规涂片,经瑞-吉染色后用显微镜人工分类,然后对三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另外收集单核细胞比例高、中、低值标本各1份,用上述三种方法各计数30次.结果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15%~ 20%、>20%的标本与其他两种方法结果相关性差.三种方法的重复性比较,以低、中值标本以方法1及方法2较好,高值标本以方法3为优.结论 对单核细胞≥15%的标本,尤其散点图异常时必须经方法3(即涂片染色显微镜分类)再检查确认.
作者:朱玉龙;俞惠宇;李早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患者 男,48岁,主因“右鼻腔阻塞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2个月”于2013年5月收入湖北省黄石市爱康医院.患者近1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鼻腔阻塞,脓性分泌物增多,进行性加重,伴头昏、嗅觉减退、头痛等,无后吸涕中带血、胸闷、心慌等不适,曾口服鼻炎药及使用滴鼻剂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近2个月症状明显加重,遂来就诊,门诊以“鼻窦炎及鼻息肉(右)”收入院.入院检查:鼻腔黏膜充血,双下鼻甲肥大,右侧鼻腔可见新生物组织填塞,周围脓性分泌物积聚,新生物质软,表面光滑,鼻腔中后段不能窥见,左侧鼻腔未见异常,鼻内窥镜检查鼻咽部未见异常,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炎及右筛窦炎,右侧鼻腔内息肉样改变,左侧蝶窦炎,两侧下鼻甲肿大,无骨质破坏.入院诊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右).入院后3d在全身麻醉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术中见右侧中鼻道,上颌窦口息肉样组织填塞,与之相对应鼻中隔中后段可见淡红色不规则新生物,表面粗糙,内窥镜下清除鼻道息肉样组织,依次开放右侧筛窦,上颌窦,清除各窦腔内黑色团块状组织并予以冲洗,切除同侧鼻中隔新生物,凡士林油纱条裹红霉素眼膏填塞右侧鼻腔压迫止血.术后将右侧鼻窦取出物及鼻中隔新生物分别送病理检查,病理回报:(右侧上颌窦)慢性鼻窦炎伴真菌感染;(右鼻中隔)息肉伴溃疡及炎性肉芽组织形成.术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酚磺乙胺(止血敏)静脉滴注,鼻腔冲洗等治疗,术后7d出院,出院后1个月复诊未见肿物复发.
作者:石丽芳;沈景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肿瘤,多位于第三脑室.因为与脑膜瘤相似,曾经被认为是脊索样脑膜瘤的一种变异类型:发生于第三脑室、具有独特的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反应的脑膜瘤.但后来研究发现此肿瘤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都支持胶质细胞起源.1998年Brat等[1]首先将其命名为脊索样胶质瘤.脊索样胶质瘤很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脊索样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肖华明;邹积典;吴清安;郭庆雷;柳大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心脏外科治疗冠心病中常见、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CABG后常见的并发症[2],因其可导致医疗成本和病死率的增加以及降低术后生活质量,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一、定义和发生率POCD发生在CABG后早期,一般为急性起病,病程呈现暂时性和波动性特点,常累及言语记忆、视觉记忆、语言理解、注意力、集中力等认知功能[3].CABG后早期(5~7 d)的POCD发生率为30%~65%,术后半年为20%~40%,部分术后早期POCD会成为永久性认知功能损害.POCD主要见于老年人,其可导致患者预后恶化,包括术后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升高和病死率增加以及术后远期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4-5].
作者:吴振华;郭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影响因子,新研究发现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作为一种新的心血管活性肽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现主要对近年ADM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一、ADM概述1.ADM的结构特点:ADM是1993年由Kitamura等[1]从人的嗜铬细胞瘤组织提取液中分离出的一种心血管活性肽,来源于基因编码的肾上腺髓质素原(proadrenomedullin,proADM).proADM在体内被酶分解后生成4个肽段,分别为肾上腺髓质素原N端20肽(proADM N-terminal 20 peptide,PAMP)、proADM45-92、ADM和肾上腺升压素(adrenotensin,ADT)[2].
作者:朱存军;张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联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在给予诺和灵30R的基础上联合营养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联合营养干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妊娠晚期和产后1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晚期和产后1周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0.8)%比(7.6±1.2)%,(6.9±0.9)%比(7.8±1.3)%](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结论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营养干预有效控制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明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分离术后配伍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中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行宫腔镜治疗的180例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分离术后配伍口服戊酸雌二醇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4.38±2.09) mm,治疗后24 h(3.69±0.76) mm,治疗后1周(5.11 ±0.95) mm,治疗后1个月(8.56±2.54)mm.治疗后1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95.0%(171/180),再次粘连的发生率为1.1%(2/180).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80);复诊过程中未发现乳腺异常.结论 宫腔镜分离术后配伍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中度宫腔粘连临床总有效率高,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盆腔包块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60/64)比82.81%(5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或附件压痛、腹痛、盆腔积液、白带增多、附件包块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盆腔积液消失时间、附件包块吸收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35±1.98)d比(5.31±1.67) d,(3.50±1.64)d比(5.19±1.36) d,(7.28±2.09)d比(9.34±1.81)d,(7.63±1.99)d比(9.28±1.7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对急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有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友松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本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28例疑似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的支原体培养结果,并对支原体感染患者行药敏试验(林可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结果 428例患者中支原体感染206例,阳性率为48.1%(206/428).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118例,人型支原体(Mh)感染24例,Uu +Mh感染64例.药敏结果:Uu对林可霉素全部耐药,对诺氟沙星敏感度较差,对其余7种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度,敏感度均在97%以上;Mh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敏感度较好,均在83%以上;Mh+ Uu仅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敏感度较高,对其他几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单纯Uu、Mh感染及Uu+ Mh感染,对抗生素敏感度存在差异,临床治疗应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控制支原体感染和降低耐药株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附睾蛋白(HE)4、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的优势,以降低临床诊断漏诊率,提高准确率.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卵巢癌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诊断为良性卵巢疾病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A125、CA199、HE4、CEA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统计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CA125、CA199、HE4、CEA单独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CA125+ CA199+ HE4+ CEA联合检测阳性47例,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 CA199+ HE4+ CE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92%(47/48)和98.80%(82/83),与单指标检测相比,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125+ CA199+ HF4+ CE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卵巢癌诊断的阳性率、灵敏度、准确率,降低漏诊率,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卵巢癌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颜妙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既患有腺样体肥大又患有变应性鼻炎的儿童腺样体切除后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和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同时患有腺样体肥大及变应性鼻炎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药物治疗:糠酸莫米松鼻喷剂(1次/d)喷鼻+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喷鼻治疗;B组采用单纯切除腺样体手术;C组采用腺样体切除+A组药物的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利用症状总分量表(TSS)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三组T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个月三组TSS、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1,2,3个月TSS、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2,3个月TSS、VAS评分均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患有腺样体肥大及变应性鼻炎的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药物的综合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住院原因,以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住院率,提高生存率.方法 对62例长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住院原因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27例)及非糖尿病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原因,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和心血管系统状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期间,62例患者47例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111例次.糖尿病组27例患者中共有22例有住院记录,住院次数为58例次,每次住院时间(21.27±17.73)d,住院原因前3位依次为心脑血管意外(37.9%,22/58)、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及腹膜透析管功能异常(17.2%,10/58)和肺部感染(12.1%,7/58).非糖尿病组35例患者中共有25例有住院记录,住院次数为53例次,每次住院时间(15.60±12.30)d,住院原因前3位依次为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及腹膜透析管功能异常(22.6%,12/53)、心脑血管意外(20.8%,11/53)和难治性高血压(13.2%,7/53).结论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住院比例及住院时间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意外及感染是两组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加强定期门诊随访及再培训,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切实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再住院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王鑫;高弼虎;钟麟;朴明姬;张亚男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