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ASA分级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试验组,即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术中浸润镇痛联合术后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和常规术后镇痛组(对照组,即术后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每组25例.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2,3d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与舒芬太尼用量,同时记录术前1d、术后1,2,3d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 两组VAS术后3d均明显低于术后1d,试验组VAS术后1,2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芬太尼用量术后1,2,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术前1d和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试验组MMSE评分术后1,2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术后1,2d明显低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重度POCD.结论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多模式镇痛,镇痛效果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发生早期POCD的危险性.
作者:范英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糖类抗原19-9(CA19-9)五个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78例PHC患者作为PHC组,76例其他肝病患者作为其他肝病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FP、AFU、GGT、ALP、CA19-9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PHC组的AFP、AFU、GGT、ALP、CA19-9水平分别为(276.3±72.6)μg/L、(63.1±11.7) U/L、(268.5 ±57.2) U/L、(293.4±61.7)U/L、(56.9±12.5) μg/L,其他肝病组分别为(81.6±12.1) μg/L、(28.3±7.3)U/L、(54.9±7.8) U/L、(116.5±23.8) U/L、(27.8±7.1) μg/L,对照组分别为(13.8±2.7)μg/L、(12.6±3.9)U/L、(12.3±3.2) U/L、(47.2±11.3) U/L、(12.9±3.4)μg/L,PHC组与其他肝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HC组更高于其他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PHC组的AFP、AFU、GGT、ALP、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62.8% (49/78),79.5%(62/78),83.3% (65/78),85.9% (67/78),66.7%(52/78),均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的31.6% (24/76),32.9%(25/76),27.6%(21/76),22.4%(17/76),15.8%(12/76),而对照组中AFP阳性率为0,AFU、GGT、ALP、CA19-9阳性率分别为1.7% (1/60),3.3%(2/60),1.7%(1/60),8.3%(5/60),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PHC组为100.0%(78/78),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的40.8%(31/76),对照组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AFP、AFU、GGT、ALP、CA19-9五项指标对PHC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从而对PHC做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潘倩雄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分别对70例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对影响测验得分的多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癫痫组患者的操作智商、言语智商、全量表智商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98.06±15.24)分比(113.80±12.14)分、(98.09 ± 16.06)分比(120.65±11.28)分、(98.06±15.80)分比(119.42±1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组11个分测验量表得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学历、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抗癫痫药物数量等密切相关.结论 原发性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全面下降.临床上应重视原发性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尽量减少或避免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发生,以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倩楠;常红;孙会芳;陈余雪;祁悦;赵莉;董春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肋骨单发病灶的特征和临床诊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评价定位CT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在SPECT全身骨显像中发现肋骨单发病灶68例肺癌患者加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所有病变按位置分为前肋、侧肋、后肋、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四个部位,按病灶形状分为点状和条形两种,并进行分类分析,同时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SPECT全身骨显像肋骨骨折所致单发浓聚灶占52.94%(36/68);条形病灶中肋骨转移占91.30%(21/23);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病灶都呈点状,全部为良性病变;后肋病灶中肋骨转移占81.82%(18/22).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诊断单发浓聚灶骨转移敏感度分别为69.23%(18/26),92.31%(24/26),特异度59.52%(25/42),85.71% (36/42),准确度63.24% (43/68),88.24% (60/68),阳性预测值51.43%(18/35),80.00%(24/30),阴性预测值75.76%(25/33),94.74%(36/38).二者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肋骨单发病灶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图像特点,对于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包贺菊;陈刚;陈燕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期及病情缓解后肺血栓栓塞(PE)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DNA氧化损伤情况.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彗星试验)检测35例急性PE患者(试验组)及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PBMCs DNA损伤程度;菲罗啉比色法检测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G);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改良Hafeman直接测定法(DNTB)检测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试验组病情缓解后血浆TAC、GSH-PX活性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6.86±1.21) kU/L比(5.18±1.13) kU/L、(165.25 ±41.96) kU/L比(137.23±38.52) kU/L],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5±1.44),(189.92±51.32)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病情缓解后血浆MDA含量较急性期明显降低[(5.58±1.89)μmol/L比(7.26±2.25)μmol/L],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1±1.5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病情缓解后PBMCs DNA损伤程度(29.01±6.75)较急性期(42.13±8.01)明显减轻,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2 ±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病情缓解后及急性期PBMCs DNA损伤均与血浆TAC呈负相关(r=-0.695,P<0.01;r=-0.536,P< 0.01)、与血浆MDA含量呈正相关(r =0.513,P<0.01;r=0.628,P<0.01);试验组病情缓解后及急性期血浆TAC均与MDA含量呈负相关(r=-0.534,P< 0.01;r=-0.486,P<0.05)、与GSH-PX活性呈正相关(r=0.512,P<0.01;r=0.497,P< 0.01).结论 PE患者急性期体内氧化/抗氧化失衡,存在氧化应激及其介导的PBMCsDNA损伤;PE患者病情缓解后,氧化应激及其介导的PBMCs DNA损伤减轻.
作者:朱迎伟;毛毅敏;孙瑜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亚蒂、无蒂息肉在基层医院中的开展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完整切除病灶84个,即时出现少量渗血2例,迟发性出血1例,未发生穿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73±1.24) min/病灶,住院时间为(5.50±0.61)d,术后6~ 24个月内镜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少、无痛苦、康复快,能达到根治的要求.只要选择合适患者,该技术完全能够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黎俊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54例全身麻醉下行口腔癌根治和气管切开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27例.L组气切套管气管内段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套管不涂任何药物.记录两组诱导前(T0)、术毕(T1)、唤醒即刻(T2)和唤醒后1 min(T3)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呛咳、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七氟醚吸入总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组恢复室停留时间少于C组[(27.3±6.9) min比(34.9±6.6) min](P< 0.05).C组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0[(113.5±18.0)次/min比(82.2±13.1)次/min,(112.7±15.7) mmHg比(87.5±12.7) mmHg](P<0.01),L组T3时HR、MAP低于C组[(92.6±12.8)次/min比(113.5±18.0)次/min,(98.3±13.5)mmHg(1 mmHg=0.133 kPa)比(112.7±15.7)mmHg] (P< 0.01或<0.05).L组呛咳程度明显低于C组(Z=-2.409,P< 0.05).L组躁动程度明显低于C组(Z=-2.013,P< 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有效抑制气管切开术后的循环波动、呛咳及躁动.
作者:陈伟志;林红;陆光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肺损伤的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46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中33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占71.7%(33/46),其中28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其中2例系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1例系昏迷的蛛网膜下隙出血者,后死亡);2例并发肺栓塞(该2例患者均系高龄、既往有肺部基础疾病以及肢体完全瘫痪、发病后卧床2周以上).高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卧床时间等是导致重症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损伤是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降低其发生率,关键在于早期评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欧阳取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患者23岁,因“停经6个月,突发间断性下腹痛7h”于2013年5月27日13:30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2年11月4日,停经30 d,查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孕5个月自觉胎动,孕期未行产前检查.现患者停经6+个月,今晨6:15突发撕裂性下腹痛,为问断性,伴有肛门坠胀感,有头晕、恶心、乏力及心慌等不适,未晕厥,有胎动,于外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左盆腔底实性回声(双宫体?肌瘤?盆腔肿物?),腹腔积液,血红蛋白88 g/L.
作者:刘超;蔺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近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 50%的妇女有子宫肌瘤的困扰[1-2].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组成的良性肿瘤,它打破了子宫肌层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育龄期女性患者的生育要求,故术中应尽量保留子宫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3].腹腔镜手术近年发展迅速,子宫肌瘤假包膜存在丰富的血管神经束,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保护了肌瘤周围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保留了子宫肌层的完整性,从而利于子宫肌肉组织尽快恢复,且该术式适用于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患者.
作者:谭丽;孔宪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气管拔管同气管插管一样是围手术期全身麻醉的高风险阶段,与气管拔管相关的气道并发症及医患纠纷甚至法律诉讼并不少见[1-3].Krinsley等[4]研究结果表明,在ICU中气管拔管失败与成功的比例约为1∶3,且气管拔管失败常会致残或致死.气管拔管及苏醒期间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将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过去的文献集中地描述气管插管,近年对气管拔管也有所关注[5].
作者:张波;张传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Orexinergic系统是由Orexin神经元和其合成、分泌的小分子神经肽Orexin-A、B,以及Ⅰ、Ⅱ型受体共同构成的,是具有促进和维持觉醒作用的重要神经系统[1].近年大量研究结果显示,Orexinergic系统不仅参与了睡眠-觉醒的调节,还参与了麻醉-觉醒的调节.现对Orexinergic系统与麻醉-觉醒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畏;李健楠;董海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麻醉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患者.自1995年术后认知功能改变已逐渐被临床医生关注,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3个月POCD发生率约为10%,POCD国际多中心研究(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of POCD,ISPOCD)报道了相似的发生率[1].一些特殊类型手术如心脏手术后POCD发生率更高.虽然多数情况下POCD是暂时的(可能持续数周至数个月),但有些老年患者可能会产生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正常生活能力下降、劳动力丧失和经济负担增加.
作者:韩爱迪;杨仕杰;张传汉;王学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体外高频超声检查对良性气管狭窄患者气管结构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6例确诊良性上中段气管狭窄患者分成难治性良性气管狭窄(难治组,10例)和非难治性良性气管狭窄(非难治组,6例),对其体外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软骨环形态、厚度、回声等.难治组与非难治组软骨环病变个数多;难治组软骨环变形≥3个占6/10,非难治组无软骨环变形≥3个的患者;难治组软骨环厚度异常占5/10,并且出现厚度异常表现多样性情况,非难治组软骨环厚度异常占1/6;难治组软骨环回声异常占7/10,非难治组占1/6;除1例难治组的患者未检测到气管壁异常软组织回声外,其余两组患者均能检测到厚度不等的异常软组织回声,但两组软组织厚度相近.结论 通过体外高频超声对气管支撑结构的观察,可了解气管软骨环病变及软组织情况,特别是软骨环病变个数与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软骨环形态异常、软骨环厚度异常、软骨环回声异常、气管壁软组织厚度异常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周滢;李时悦;何玮华;陈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中的优越性.方法 将200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受伤原因、主要累及部位、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前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全程诊疗时间及急诊ICU入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1±3.4)min比(19.8±8.3)min、(30.8±10.6) min比(49.9±17.1) min、(3.2±1.7) min比(5.1±3.3)min、(35.5±14.4) min比(47.2±18.1) min、(62.2 ±48.5)h比(79.2±44.1)h],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0%(10/100)比21%(2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EMSS是急诊医学的核心组成之一,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中具有优越性,可明显缩短从接到急救中心指令到完成急诊室救治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卢风生;王斌;张耀斌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卵巢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囊肿患者盆腔不同类型内异症病灶的特征及其与患者疼痛症状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5例盆腔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8例患者同时伴有卵巢内异症囊肿作为观察组,另57例无卵巢内异症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盆腔不同类型的内异症病灶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疼痛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A125水平为(69±31) kU/L,对照组为(39±22) k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合并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占47.2% (117/248),合并其他部位内异症占48.4%(120/248).观察组中骶韧带深部浸润病灶发生率(40.3%,100/248)、子宫直肠陷凹完全封闭率(38.7%,96/248)、子宫表面病灶发生率(14.1%,35/248)均高于对照组的28.1%(16/57),8.8%(5/57),5.3%(3/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慢性盆腔痛(23.4%,58/248)及性交痛(29.8%,74/248)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36.8%(21/57),43.9%(25/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内异症囊肿单侧患者痛经的发生率(74.0%,111/150)低于双侧患者(84.7%,83/98),观察组中无粘连及轻度粘连患者的痛经(68.7%,92/134)及大便痛(8.2%,11/134)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伴中重度粘连患者[分别为89.5% (102/114)和18.4%(2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卵巢内异症囊肿患者常同时合并盆腔其他不同类型的内异症,与骶韧带深部浸润型病灶、子宫直肠陷凹封闭、子宫表面病灶的关系密切,如患者同时合并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时各种疼痛的发生风险则会明显增加.
作者:李雪;蔡建;王丹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负荷量,后以0.3μg/(kg·h)维持;对照组按相同方法输注等容积的0.9%氯化钠.观察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386± 139) mg比(514±126) mg、(679±214)μg比(812± 280) μg],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8/30)比73%(2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增加[(136±12) mmHg(1 mmHg=0.133 kPa)比(129±12)mmHg、(85±17)次/min比(76±11)次/min],而观察组术中收缩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110±10) mmHg比(131±18) mmHg、(62±8)次/min比(78±1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静脉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血压、心率降低,应激反应轻,对预防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有效.
作者:李继周;任伟荣;孙波;刘斌;高彦东;高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老年鼻出血患者多次住院相关因素,探索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54例2次及2次以上住院且以鼻出血为主要诊断、年龄≥6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发病时间、住院时间、再次住院间隔时间、首次出血部位、合并其他疾病情况.结果 54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多在1-3月份(48.1%,26/54)和10-12月份(24.1%,13/54);住院时间(6.5±0.3)d;再次住院间隔时间3个月至4年;首次出血部位以嗅裂区常见,其次为下鼻道穹隆部和鼻中隔棘突,再次出血部位与首次出血部位相同占48.1% (26/54);5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其中伴高血压比例高(68.5%,37/54).结论 通过对老年鼻出血患者多次住院相关因素分析,进一步了解老年鼻出血发病特点,利于指导社区宣教及临床诊疗.
作者:刘字;郑云开;钟朝官;范敏芳;李冬敏;陈翠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以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低通气及随之发生微觉醒,导致夜间睡眠不充分和不同程度白天嗜睡等为主要症状,并常可引起心脑血管、肾脏、神经认知及代谢等多器官系统损害,特别是与高血压有很强的相关性[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为目前治疗OSAHS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对OSAHS患者打鼾、缺氧症状改善显著.我们对5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行UPPP治疗,并对手术前后血压进行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丽华;蒋桃根;彭芳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