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和抗凝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ALB)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137例,检测血清ALB,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凝指标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 D-D随肝功能恶化而升高,D-D在Child-Pugh分级A级、B级和C级中分别为(0.38±0.24),(0.58±0.43)和(0.90±0.55) mg/L.PC、PS和AT-Ⅲ均随肝功能恶化而降低.PC在Child-Pugh分级A级、B级和C级中分别为(3.29±1.04),(2.50±1.27)和(2.29±1.05) mg/L.PS分别为(20.74±5.91),(17.97±5.26)和(17.79± 5.12) mg/L.AT-Ⅲ分别为(104.62±8.59)%,(101.76±10.08)%和(92.91±10.48)%.D-D与ALB呈负相关(r=-0.402,P<0.01).PC、PS和AT-Ⅲ与ALB呈正相关(r=0.266,0.286和0.405,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纤溶和抗凝指标随肝功能恶化而明显异常并且和ALB具有相关性,检测纤溶和抗凝指标对肝硬化病情严重的判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作者:张冬磊;郝建宇;杨宁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通过调查慢性肾脏病(CKD)1~3期患者25(OH)D水平,探讨25(OH)D的影响因素,为CKD患者早期进行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9例CKD 1 ~3期患者25(OH)D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微量清蛋白、尿钙等.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25 (OH)D的影响因素.25(OH)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9例CKD患者25(OH)D水平中位数11.0 μg/L,全距3.0 ~ 39.0 μg/L,维生素D不足者占28.1%(25/89),缺乏者占68.5%(61/89).CKD1~3期各期间25(O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25(OH)D与激素使用、校正钙、促甲状腺激素、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与总蛋白及白蛋白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校正钙、白蛋白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D 1 ~3期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校正钙、白蛋白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胡爱霞;韩敏;何伟;刘涛;李根;刘情操;卢锦莲;杨雅文;袁慧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的检测,评估CysC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其中38例UAE在30 ~ 300 mg/24 h的患者归入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28例UAE< 30 mg/24 h的患者归入无肾病的糖尿病(NDN)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其中25例UAE≥30 mg/24 h的患者归人高血压肾损害组,27例UAE< 30 mg/24 h的患者归入高血压无肾损害组;6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检测UAE、CysC、肌酐含量.结果 早期DN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DN组[(1.84±0.83) mg/L比(0.41 ±0.62),(0.66 ±0.5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NDN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损害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无肾损害组[(0.93±1.04) mg/L比(0.41±0.62),(0.69±0.5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无肾损害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可作为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对患者病情进展有很好的了解,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降低和避免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作者:董庆泽;金弢;付畅;熊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肝硬化分级相关性.方法 收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健康对照者30例,监测血清25-(OH) D3水平,并计算Child-Pugh积分,分析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与病情相关性.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25-(OH)D3水平分别是(38.23±12.47),(63.33±13.58),(86.14± 16.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积分呈负相关(r=-0.363,P<0.05).结论 低水平维生素D或是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刘红冬;张囡囡;苏言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继之以0.15μg/(kg·min)静脉泵入24 ~ 48 h,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60 min ST段完全回落45例(93.8%,45/48),对照组为35例(72.9%,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血管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治疗组为95.8%(46/48),对照组为75.0%(3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作者:汤华;傅广;黄树斌;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乳酸(LA)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是否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BM)的诊断,以及与CSF白细胞(WBC)、蛋白相比较,二者是否诊断价值更高.方法 选取BM患者30例作为BM组,外科手术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强生Vitros950全自动干式化学分析仪检测CSF的LA浓度,采用AIA1800酶免分析仪检测CSF的β2-MG浓度.使用SPSS 13.0软件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BM组CSF的LA为1.53(0.50) mmol/L,对照组为1.11(0.34)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组CSF的β2-MG为2.61(1.00) mg/L,对照组为0.83(0.4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BM的诊断,CSF的WBC、蛋白、LA和β2-MG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936,0.705,0.960.LA诊断BM的佳分界值为1.78 mmol/L,敏感度为68.0%,特异度为88.9%;β2-MG诊断BM的佳分界值为1.756mg/L,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99.4%.结论 CSF的LA和β2-MG对BM均有诊断价值,但是对于诊断价值的高低,LA低于WBC、蛋白,而β2-MG则高于WBC和蛋白,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赵娜;李冬梅;贺恒鹏;周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OP-Com)的预测效果和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成都市四个社区408例老年人进行关于跌倒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跌倒风险评估采用修订版FROP-Com.结果 经过修订版FROP-Com量表对408例老年人评估后显示,该量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灵敏度为77.6%(66/85)、特异度为93.2% (301/323)、阳性预测值为75.0%(66/88)、阴性预测值为94.1%(301/320).结论 修订版FROP-Com量表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评估功能,可作为跌倒评估工具在我国社区使用.
作者:李诗彤;丁群芳;韩海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患者 男,57岁,以“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为钝痛,饱餐后明显,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未系统治疗.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2013年6月4日就诊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示距门齿约36 cm左侧壁可见一隆起,大小约0.6 cm×0.6cm,顶部糜烂,喷洒1.5%卢戈液后呈淡染区,取病理.病理示:考虑食管颗粒细胞瘤(GGT),建议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免疫组织化学示颗粒细胞瘤.病来饮食、二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史:高血压4年,否认肝炎、结核、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作者:王宁宁;李异玲;孙明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是指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内分泌腺增生或肿瘤病变并出现功能亢进.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临床上根据受累腺体不同分为三型:MEN-1型、MEN-2A型、MEN-2B型.MEN-1型病变主要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和垂体瘤,发病率为(2~3)/10万[1],在临床上少见,国内报道不多.MEN-1型的多个内分泌腺发病往往不同步,而且有的受累腺体处于静止状态,容易漏诊.现将自1992年一直在我院就诊长达20年,终确诊MEN-1型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节可歌;熊鹰飞;钱江南;王慧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心房颤动是肥厚型心肌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1].在肥厚型心肌病人群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20% ~ 25%,年发病率为2%;这远高于心房颤动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年发病率[1-2].心房颤动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肥厚型心肌病人群中,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肥厚型心肌病人群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 60岁人群中这一现象更为显著.然而这并不表明在< 50岁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不发生心房颤动,在这些年龄不大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由于心房颤动的发生将会进一步加重患者临床症状的恶化程度,甚至导致患者发生猝死[2].
作者:王忠振;夏云龙;杨延宗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脑血管病是居致死率第三位的疾病,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之一.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占60% ~ 80%[1].由于颅内动脉本身存在着广泛的侧支吻合,血管狭窄或闭塞后其缺血供应区与实际脑梗死区通常不绝对平行.脑侧支循环对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至关重要,它决定着缺血半暗带、梗死程度以及出血性转化倾向的血流动力学特点[2].临床上通过各种手段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以求大程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保护脑组织,改善预后.因此,脑侧支循环的建立对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及预后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作者:汪利;李国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吞咽后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弛缓不良的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未消化的食物反流、胸痛、呼吸道症状(夜间咳嗽、肺炎)和体质量减轻[1].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主要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因素等有关.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相结合,通过食管测压、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得以明确.一经确诊,应当尽早治疗.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食管下括约肌(low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压力,以促进食管内容物的排空,现就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霄腾;吕宾;戴金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变化特征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健康体检者和151例ACS的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0例)]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测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HRV时域指标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窦性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相差≥50 ms的心搏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HRT、HRV指标和HRT异常的发生率在各组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ACS患者HRT和HRV指标相关性.结果 UAP组和AMI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1.31±1.03)%和(1.36±0.93)%比(0.19±0.09)%],TS明显低于对照组[(2.92±1.45)和(2.85±1.61) ms/RR间期比(4.24±2.86) ms/RR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TO和T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116.57±29.47)和(92.36±13.41) ms比(136.25±31.12) ms、(24.93±11.36)和(23.23±8.47) ms比(37.13±14.86)ms、(5.65±2.50)%和(4.53±2.81)%比(9.41±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SDNN明显低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HRT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3%(57/71)和88.8%(71/80)比41.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TO与SDNN呈负相关(r=-0.276,P=0.029),而TS与SDNN(r=0.312,P=0.046)、PNN50(r=0.138,P=0.035)、rMSSD(r=0.212,P=0.027)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HRT、HRV变化从不同方面反映心脏迷走神经的功能受损,二者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
作者:冯艳林;李毅;白怀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后联合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残余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联合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12例(治疗组),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及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10例(对照组).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1个月内症状(NIHSS评分降低≥5分为症状明显改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3个月后转归(mRS评分≤2分为转归良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1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率、3个月后转归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2比2/10和10/12比2/10),3个月内责任血管再闭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皮肤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术后残余血管狭窄,联合应用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傅懋林;戴为正;何文钦;鲁秋香;张惠琼;孔敏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颗粒蛋白前体(PGRN)与慢性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56例患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82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74例).再以体质量指数(BMI) 25 kg/m2为切点,将两组分为四个亚组:正常糖耐量正常体质量亚组(NGT-NW组,BMI< 25 kg/m2,43例),正常糖耐量肥胖亚组(NGT-OB组,BMI≥25 kg/m2,39例),2型糖尿病正常体质量亚组(T2DM-NW组,BMI< 25 kg/m2,34例),2型糖尿病肥胖亚组(T2DM-OB组,BMI≥25 kg/m2,40例).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血浆PGRN等,计算BMI、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结果 T2DM组PGRN明显高于NGT组[(212.5±45.8) μg/L比(166.4±61.6) μg/L],T2DM-OB组和NGT-OB组PGRN明显高于相应的T2DM-NW组和NGT-NW组[(226.2 ±35.3) μg/L比(196.5±51.4) μg/L和(184.7±62.6) μg/L比(149.6± 56.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N与体质量、腰围、FINS、HOMA-IR、BMI、收缩压、FPG、2 hPG、HbA1c、TG、白细胞介素-6(IL-6)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或< 0.01),与HOMA-β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bA1c、IL-6 、TG与PGRN独立相关(P<0.05).结论 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GRN均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糖脂代谢紊乱、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卢燕;任晓英;王晶璞;杨国庆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透明帽辅助联合乙状结肠注水法在单人结肠镜老年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302例行单人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1例,全部检查均在非麻醉状态下操作.对照组行常规结肠镜检查,试验组行透明帽联合乙状结肠注水法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成功率、插镜时间、疼痛评分等.结果 试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146/151)比90.1%(136/151)],插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9±2.1) min比(10.5±2.0)min],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1.5)分比(5.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透明帽辅助联合乙状结肠注水法行单人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插镜时间较短、腹部不适感较轻、成功率较高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小艾;秦光明;魏义胜;李娜;张新华;丁小龙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TC)水平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58例肺结核患者、55例肺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算PORT评分.结果 肺炎患者PCT和CRP均高于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体检者[(4.11 ±2.54) μg/L比(0.27±0.18),(0.13±0.05) μg/L和(15.37±6.98) mg/L比(6.75±4.15),(0.43±0.1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肺结核患者PCT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ORT评分肺炎患者高于肺结核患者[(89.24±33.18)分比(18.96±39.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PCT阳性患者(11例)PORT评分、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个月内死亡高于肺结核PCT阴性患者(47例)[(124.68±17.25)分比(88.96±22.31)分、6例比8例、8例比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14例)PCT、PORT评分、CRP、3个月内死亡高于非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44例)[(0.75±0.13) μg/L比(0.12±0.02) μg/L、(135.81±16.94)分比(87.19±19.58)分、(11.38±3.56) mg/L比(6.58±3.12) mg/L、7例比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PCT是鉴别肺结核和肺炎的有效指标,且血浆PCT水平对肺结核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5%)加用沙格列汀或地特胰岛素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6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血糖不达标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沙格列汀组与地特胰岛素组,每组30例,均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的变化,记录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沙格列汀组:(6.3 ±0.6) mmol/L比(8.8±0.7) mmol/L、(8.2±0.8) mmol/L比(13.2±1.0) mmol/L、(6.7±0.3)%比(7.9±0.5)%、(25.6±5.8) kg/m2比(28.6±5.6) kg/m2;地特胰岛素组:(5.0±0.4) mmol/L比(9.0±0.8) mmol/L、(10.3±1.2) mmol/L比(13.6 ± 1.1) mmol/L、(6.8±0.5)%比(8.0±0.4)%、(26.5 ± 5.6) kg/m2比(27.5 ±5.2)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地特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沙格列汀组[13.3%(4/30)比0],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3.3%(1/30)比23.3% (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和地特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8.5%)的血糖控制均有效,沙格列汀在体质量下降、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好于地特胰岛素.
作者:汤胜杰;干正琦;方立曙;郭如雅;邵一川;俞丹璐;周强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