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120W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22例BPH患者,63例行120W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为2μm激光组,59例行TURP治疗为TURP组.术前、术后12个月评估性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和自行设计射精功能问卷,IIEF评分包括5个方面:勃起功能、性欲、性高潮、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前IIEF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12个月勃起功能、性满意度、性欲、总体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2个月性高潮评分明显低于术前[2μm激光组:(5.9±1.5)分比(8.6±2.7)分;TURP组(5.5±1.6)分比(8.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勃起功能评分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呈线性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逆行射精的发生与性高潮降低显著相关(P<0.05),且可作为120 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和TURP后性高潮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120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和TURP对性功能影响相似,两种术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勃起功能,但降低患者的性高潮评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术后逆行射精的发生.
作者:王毓斌;邵晋凯;吕永安;李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0A)软骨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对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5对OPN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OA软骨细胞和正常软骨细胞,Real Time-PCR法检测β-catenin和OPN在第1代OA和正常软骨细胞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取第2代OA软骨细胞,分为LRP-5组和对照组,利用siRNA干扰LRP-5表达后,Real Tirne-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RP-5及OP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第1代OA软骨细胞中β-catenin和OP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细胞(1.73±0.21比1.05±0.13,2.24±0.25比1.32±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NA干扰LRP-5后,LRP组LRP-5和OPN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mRNA相对表达量:0.97±0.06比1.34±0.12,1.75±0.21比2.11±0.25,蛋白相对表达量:0.060±0.012比0.130±0.087,0.170±0.021比0.290±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软骨细胞OPN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通过干扰LRP-5可调控OA软骨细胞OPN的表达.
作者:陈鑫;田健;高曙光;雷光华;朱雄白;林文军;王路;杨胜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配合对口引流的量化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144例高位肛瘘患者以密闭信封进行随机分层抽样,随机分配到观察组(采用配合对口引流的量化挂线法治疗,74例)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法治疗,70例),比较两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及大便失禁生存质量指数(FIQLI)评分.结果 观察组痊愈40例,好转27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43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7天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术前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及F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FIQLI-生活方式、FIQLI-抑郁/自我感知、FIQLI-窘迫评分较同期对照组及术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和FIQL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合对口引流的量化挂线法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有效,且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以文;邹贤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应用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治疗的退行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患者105例.其中,单纯人工腱索移植25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67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Sliding 13例.结果 术后早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术前心房颤动伴快-慢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置入l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9~21 (14±4)d.术后随访96例,随访率91.4%(96/105).随访3个月至5年.96例随访患者中,l例术后13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94例均存活.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74例,Ⅱ级20例.复查心脏彩超示微量及以下反流92例,轻度反流2例,未发现人工腱索断裂或劈裂.结论 严格选择病例,掌握恰当的手术技巧,同时做好术中成形效果的评估和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是提高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韩劲松;王辉山;尹宗涛;韩宏光;宋恒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系统对大肠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并观察患者的适用性及对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259例,按照NRS2002评分标准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估,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化情况及Dukes分期大肠癌患者的评分特点,及不同评分对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行NRS2002评分患者243例,NRS2002评分≥3分80例,<3分163例.大肠癌患者性别、病理分化与术前NRS2002评分无关(P>0.05),年龄、肿瘤部位、Dukes分期与术前NRS2002评分有关(P<0.01).243例患者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10~ 101(21.6±9.7)d.≥3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24/80),高于<3分患者的17.2% (28/163);≥3分患者住院时间(20.5±8.2)d,短于<3分患者的(23.9±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化情况、Dukes分期、手术方式与大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关(P>0.05),NRS2002评分与大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与NRS2002评分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NRS2002评分适合于我国大肠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评估,且老年和青年、近端大肠、Dukes分期D期的大肠癌患者相比于中年、远端大肠及其他Dukes分期的患者更易存在术前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预示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和更长的住院时间,提示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在术前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作者:兰霞斌;毕伟;梁国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无意义残留结石(CIRF)患者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后的中期随访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获得中期随访CI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CIRF患者,CIRF位于肾上盏10例,肾中盏15例,肾下盏3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10例,肾上盏合并肾下盏2例.结石成分:单纯草酸钙结石41例,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16例,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3例,草酸钙结石+六水磷酸镁铵结石+碳酸磷灰石4例,六水磷酸镁铵结石3例,尿酸结石2例,六水磷酸镁铵结石+碳酸磷灰石3例.随访期间15例出现临床症状,其中血尿合并肾绞痛2例,单纯血尿8例,下尿路症状5例.15例出现临床症状患者中,CIRF位于肾上盏4例,肾中盏1例,肾下盏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残石相对于肾上盏、肾中盏、肾下盏残石更易发生临床症状(6/10比4/12,11/5,4/37,P< 0.05).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肾中盏、2例肾上盏、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CIRF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例输尿管CIRF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残石均完全清除.另7例予解痉、镇痛排石处理后残石自行排出.结论 中期随访结果表明MPCNL后CIRF可发生于肾脏和输尿管各个部位,其中肾下盏多见,且多为草酸钙结石.术前有开放取石手术史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史的患者更易形成CIRF.肾盂输尿管连接处CIRF更易出现血尿、肾绞痛等临床症状.对于CIRF患者应密切随访,如发生临床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者:叶友新;邢金春;周中泉;陈实新;刘荣福;陈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重症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创伤指数≥17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0分、除外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及在急诊科死亡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5例(观察组),在救治的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及TNF-α、IL-6、PAF,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LT减少,APTT及PT明显延长,D-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4.91±30.70)×109/L比(191.52±23.31)×109/L、(69.44±15.52)s比(22.47±9.41)s、(30.37±8.22)s比(9.57±4.53)s、(1 934.92±708.49) U/L比(105.78±44.53) U/L] (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NF-α、IL-6和PAF升高[(39.93±18.88) μg/L比(1.28±0.59)μg/L、(417.61±73.66) μg/L比(63.93±41.49) μg/L、(16 359.91±4 321.92) ng/L比(3 823.45±529.7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LT与TNF-α、IL-6和PAF呈负相关(r=-0.929 2,-0.944 5,-0.932 4,P<0.01),APTT与TNF-α、IL-6和PAF呈正相关(r=0.910 2,0.932 7,0.9786,P< 0.01),PT与TNF-α、IL-6和PAF呈正相关(r=0.934 1,0.9554,0.9786,P<0.01),D-D与TNF-α、IL-6和PAF呈正相关(r=0.9421、0.9438、0.9418,P<0.01).结论 TNF-α、IL-6、PAF参与了重症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急诊救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时应对TNF-α、IL-6、PAF进行早期干预,减轻应激反应、炎性反应,或许可能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防止或减轻凝血功能障碍,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徐旭;李志伟;董浩;郭雅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儿女,4岁8个月,以发热伴腹痛3d为主诉于2012年11月26日入院(12月6日出院).患儿入院前3d无诱因开始发热,体温高39℃,4~6h发热一次,无抽搐及寒战,口服退热药体温可下降,伴有阵发性腹痛,以右上腹为著,病后口服“红霉素”2d无好转,外院行彩超示“胆结石”,为系统治疗来我院.病中无呕吐及腹胀,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入院后查体:体温37.9℃、心率124次/min、呼吸频率28次/min、血压90/60 mmHg(1 mmHg =0.133 kPa)、体质量:21 kg,一般状态可,面色稍黄白,球结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肝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0 cm,脾脏未触及,肢端温暖.
作者:施亚娟;张卫东;吴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是一种为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VF发作时,因各部位心室肌电活动紊乱没有规律,心脏不能进行有效的收缩,从而失去泵血功能.其病情发作凶险,在医院以外发作时由于缺乏及时救护,患者生存率不足3%[1].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广泛的开展,VF作为术中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其发生率低,但因其有致死风险而备受关注,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术中VF是确保手术安全、成功的前提条件.本文就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VF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炳勋;耿涛;徐泽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创伤性疾病,可造成终身瘫痪并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治疗SCI的意义重大,在临床中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故长期以来人们对SCI的治疗持悲观态度.近年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SCI组织的修复备受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神经干细胞具有高分化潜能,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为SCI的修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徐银良;姚猛;周昌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特点为小叶间胆管破坏逐渐导致的胆管阻塞及胆汁淤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并终导致肝衰竭.本病主要累及中年女性,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与本病有关[1],临床以疲劳、皮肤瘙痒、黄疸、右上腹不适为常见症状,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尤其是M2亚型(AMA-M2)阳性对诊断该病具有特异性.此外有些患者在临床、生化、血清学、伴或不伴组织学特征先后或同时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表现,亦称之为“重叠综合征”.目前PBC-AIH重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闭,其究竟是独立疾病还是属于PBC/AIH的变异也不明了.
作者:肖琼怡;杨晋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脑肿瘤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 将128例脑肿瘤出血患者按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两组,每组64例.试验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和血块清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06% (57/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88% (3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88%(46/6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14/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8.75%(12/64),试验组复发率为1.56%(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肿瘤出血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和血块清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崔杰;徐长亮;李树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7d.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4.4±1.6)d比(5.8±2.1)d、(4.2±2.1)d比(5.6±2.8)d、(5.4±1.6)d比(6.6±2.4)d、(6.4±2.2)d比(8.8±2.9)d、(23.5±2.8)d比(30.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IL-8及TNF-α治疗3,7d后与治疗1d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以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孟小锋;王红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0例,行肛门局部切除术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0例,失访2例.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0%,10%.术后生存期5~60个月,平均12.4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为少见,与直肠癌鉴别困难,预后较差.
作者:王霄鹏;曹苇;吕庆福;寇忠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普通血液透析(HD)及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肾性骨病患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HD组和HFHD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钙、磷、PTH及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普通HD组血钙、磷、PTH及β2-M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FHD组血钙由(2.01±0.08) mmol/L升至(2.14±0.50)mmol/L,血磷、PTH及β2-MG分别由(2.41±0.03) mmol/L、(523.60±0.67) ng/L、(21.21 ±0.04) mg/L降至(1.31±0.05) mmol/L、(313.37±5.41) ng/L、(10.09±0.43) m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治疗2个月后血钙、磷、PTH、β2-MG水平与普通HD组[(2.00±0.06) mmol/L、(2.42±0.05) mmol/L、(523.45±0.61) ng/L、(21.19±0.05) mg/L]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HD可以提高血钙水平,降低血磷、PTH及β2-MG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葛敬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空心钉、皮下钢板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5例为克氏针组,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5例为空心钉组,皮下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为皮下钢板组.观察三组术后膝关节骨关节炎评级、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克氏针组和空心钉组术后膝关节骨关节炎评级优良例数明显多于皮下钢板组(13,14例比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与空心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和空心钉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例数明显多于皮下钢板组(13,14例比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与空心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和空心钉组复位不佳例数分别为1,0例,明显少于皮下钢板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与空心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氏针、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术后膝关节骨关节炎评级、膝关节功能评分较皮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优势,克氏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更好地恢复了患者的膝关节生物学功能,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但仍需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作者:何小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期放化疗与奈达铂增敏放疗对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9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接受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对照组接受放疗联合奈达铂静脉滴注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0%(44/50)比67.5%(27/40)、96.0%(48/50)比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0%(36/50),对照组为65.0%(2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满意,近期疗效及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奈达铂增敏放疗,两者不良反应相当,患者均可耐受.
作者:王玉斌;林玉成;王建化;陈文俊;傅益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给予膳食纤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和肠内营养+膳食纤维组,每组34例.两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内营养+膳食纤维治疗9 d,于治疗后第1,5,9天分别测定尿乳果糖排泄率、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乳果糖排泄率及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均逐渐下降.肠内营养+膳食纤维组治疗后第5,9天尿中乳果糖排泄率低于常规肠内营养组[(31±14)%比(40±13)%、(27±17)%比(35±6)%],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同样低于常规肠内营养组[(2.12±0.90) kU/L比(2.83±1.20) kU/L、(1.27±0.90) kU/L比(2.08±1.12) 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膳食纤维能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膳食纤维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开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