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联合软腭前移术(PA)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上气道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别行单纯H-UPPP(对照组,39例)或H-UPPP联合PA(观察组,47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上气道结构指标CT测量值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80.9%(38/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4%(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AHI降低值分别为(40.5±14.6)次/h和(16.7±12.0)次/h,硬腭长度减小值分别为(5.5±3.2)mm和(1.6±0.2)mm,硬腭前后径增加值分别为(3.6±2.3)mm和(-1.6±3.4)mm,腭咽前后径增加值分别为(1.6±1.2) mm和(-1.2±1.8)mm,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舌咽区气道小左右径增加值为(13.2±3.1)mm,显著大于观察组的(4.9±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PPP联合PA较单纯行H-UPPP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对AHI的降低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更有效扩大腭咽区气道的前后径实现的.
作者:刘晶;陈竹林;毛多喜;陈先锋;张红霞;高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后单次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以2 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至术毕;对照组按照相同的剂量和速度给予0.9%氯化钠.分别在术前、术毕和术后1d抽取颈静脉球血液检测血浆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利多卡因组术前、术毕、术后1d血浆S100β蛋白分别为(21.03±11.67)、(32.63±10.14)、(34.16±17.59) ng/L,对照组分别为(23.04±13.32)、(44.98±16.63)、(39.85±21.99) ng/L.两组术前和术后1d血浆S100β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毕血浆S100β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给予利多卡因能降低术毕时血浆S100β蛋白水平.
作者:彭宇明;张炜;周晓莉;韩如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149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发眩晕和耳鸣、是否伴发高血压和糖尿病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 45岁、45~ 59岁、>59岁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38/44)、77.78%(56/72)、57.58%(19/33),<45岁、45 ~ 59岁治疗总有效率与> 59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28,P=0.004;x2=4.525,P=0.033).≤7 d、8~14d与≥15d就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52%(76/91)、76.67%(23/30)、50.00%(14/28),≤7 d、8~14d就诊治疗总有效率与≥15d就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0,P=0.000;x2=4.459,P=0.035).低中频型、平坦型、全聋型、中高频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52/58)、84.44%(38/45)、7/12、47.06%(16/34),低中频型、平坦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与全聋型、中高频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至全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41/47)、86.11%(31/36)、61.90%(13/21)、7/15,轻度、中度分别与重度和极重度至全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眩晕、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相对预后较差.结论 患者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伴发眩晕、高血压、糖尿病为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可依据这些相关因素判断其预后.
作者:华娜;李宪华;尤宝红;姜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TVU)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联合应用对诊断剖宫产子宫切口缺陷(PCSD)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42例因剖宫产术后阴道异常出血、痛经或不孕患者行TVU、HSG及宫腔镜检查,将单纯TVU、HSG或TVU联合HSG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21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PCSD.单纯TVU检查敏感度66.7%(14/21),特异度95.2%(20/21),阳性预测值14/15,阴性预测值74.1%(20/27);单纯HSG检查敏感度95.2%(20/21),特异度100.0%(21/21),阳性预测值100.0%(20/20),阴性预测值95.5%(21/22).TVU联合HSG检查诊断敏感度为95.2%(20/21),与单纯TVU检查相比,TVU联合HSG检查敏感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U联合HSG诊断PCSD相比单纯TVU检查敏感度更高,可考虑推广用于PCSD的诊断.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超对孕16~40周胎儿下腔静脉(IVC)血流多普勒正常参考范围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744例单胎妊娠孕妇(孕16 ~ 40周)根据孕周进行分组,每个孕周27 ~ 35例,利用彩超测量胎儿的IVC多普勒参数,包括前负荷指数、峰值指数、搏动指数.结果 所有胎儿IVC多普勒参数在孕16~26周呈快速下降的趋势,之后则保持相对稳定或轻微下降,直到妊娠结束.结论 建立孕16 ~ 40周每个孕周的IVC血流正常多普勒参考范围,可以成为有效的、无损伤的评估胎儿心脏功能的方法.
作者:姜春峰;胡惟恺;邢肖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55岁,绝经8年,5个月前不规则阴道流血,量不多,有明显异味,无腹痛,伴有腰骶部疼痛,能忍受,每次持续4~5d停止,约间隔1周后再出血,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在院外间断给予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病程中患者伴有头昏、眼花、心慌等症状,并自行缓解,无发热、盗汗等不适.既往无口服避孕药和吸烟史.入院后查体: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
作者:康红玲;王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男,63岁.主因“发热2d,意识障碍半天”于2011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寒战,于外院门诊测体温38.5℃,肌肉注射柴胡及复方氨林巴比妥后症状好转,1d前出现剧烈咽痛,不能进食,今日患者家属发现其精神差,嗜睡,急送入我院急诊科,测体温39℃,血压100/60 mmHg(1 mmHg=0.133 kPa),查血小板44× 109/L,肾功能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后体温降至37.8℃,但患者仍嗜睡,遂收入我院神经内科.
作者:王颖;常江;赵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排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传导通路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该通路在结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存在重要价值.现就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结肠癌中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高腾;包永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卵巢上皮性癌简称卵巢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病死率位居首位[1].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癌如早期进行手术和化疗,能够获得很好的疗效,其5年生存率在90%以上;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很不理想,仅为20% ~ 30%[2].因此,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润蛟;金仙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AHS)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98例HPS患儿中,EBV-AHS患儿15例,非EBV-AHS患儿83例.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BV-AHS发生率为15.3%(15/98),≤3岁HPS患儿中EBV-AHS发生率明显高于4~7岁和>7岁患儿[29.2%(7/24)比9.8%(5/51)和13.0%(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AHS患儿发病年龄明显低于非EBV-AHS患儿[(4.0±2.9)岁比(6.4±3.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AHS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显著高于非EBV-AHS患儿[(2 078.8±1 792.3) U/L比(1 273.4±672.6) U/L和(231.5 ±75.3) U/L比(139.3±47.3)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AHS患儿经更昔洛韦10 mg/(kg·d)治疗7~10d无明显好转,多持续高热,其中给予地塞米松(10 mg/m2)联合应用环孢素6 mg/(kg·d)、依托泊苷150 mg/m2(HLH-2004年方案)治疗6例,1例死亡;而未用此方案治疗的9例患儿中5例死亡.结论 EBV-AHS患儿发病年龄低,LDH和GGT显著升高,预后凶险,病死率高,采用HLH-2004年方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作者:吕朝治;马维维;赵苗苗;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和CD133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5例卵巢癌和37例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Nestin和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Nestin、CD13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3%(57/145)、33.8%(49/145),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Nestin、CD13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3/3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Nestin、CD13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患者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低分化和Ⅲ~Ⅳ期患者中Nestin、CD13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Nestin表达与化疗耐药相关,CD133表达与化疗耐药无相关性.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和CD133在卵巢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侧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李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66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2眼),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1滴;对照组20例(24眼),给予常规降眼压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1,4,8,12周后的疗效、眼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1,4,8,12周后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8±2.24) mmHg(1 mmHg=0.133 kPa)比(19.67±2.34) mmHg、(15.65±3.61) mmHg比(19.61 ±2.19) mmHg、(15.49±2.08) mmHg比(19.52±2.31) mmHg、(15.45±2.75) mmHg比(19.42±2.3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8,12周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92.9%(39/42)比66.7% (16/24)、95.2%(40/42)比70.8%(17/24)、97.6%(41/42)比75.0%(18/24)、97.6%(41/42)比79.2%(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眼出现眼周皮下色素沉着,8眼出现结膜充血,3眼睫毛变长;对照组有5眼出现结膜充血.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而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陈慧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孕妇116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孕妇1 824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病死率、窒息率和羊水粪染率.结果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组中,孕龄< 37周新生儿病死率为20.0% (7/35),≥37周新生儿病死率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组新生儿窒息率和羊水粪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4%(19/116)比1.3% (24/1 824)和26.7%(31/116)比2.9%(52/1 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具有较高的早产病死率,同时新生儿窒息率和羊水粪染率也显著升高,因此应给予足够重视,减轻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傅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荧光支气管镜在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鼻腔、咽喉部表面麻醉下对纤维或电子喉镜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10例患者应用荧光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并处理.结果 在10例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患者中,鱼刺滞留的部位:扁桃体及周围2例,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处2例,咽侧壁3例,会厌谷2例,梨状窝l例.鱼刺特点:鱼刺细小、透明,以鲫鱼刺、黑鱼刺和草鱼刺为主.在荧光支气管镜下呈荧绿色,与喉部黏膜表现的品红色对比鲜明,极易发现,全部一次取出.但取出的鱼刺在体外荧光照射下并不发出荧光,其机制不清.无一例出现明显出血、喉水肿、窒息及咽喉深部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对喉部正常组织无损伤.结论 荧光支气管镜在纤维或电子喉镜很难发现的喉部鱼刺诊治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睿荣;徐曼;杨岚;王娟;魏亚芝;王周勋;王媛;巨永利;李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和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不孕症女性患者288例,其中原发性不孕204例(原发性不孕组),继发性不孕84例(继发性不孕组),另选取正常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CT-DNA的检测使用胶体金法,UU-DNA的检测使用微生物检验法.观察两组UU和CT的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原发性不孕组和继发性不孕组宫颈分泌物中CT感染率分别为1.7%(2/120)、6.9%(14/204)和15.5%(13/84),UU感染率分别为9.2%(11/120)、20.1%(41/204)和32.1%(27/84),其中对照组显著低于原发性不孕组,原发性不孕组又显著低于继发性不孕组,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原发性不孕组和继发性不孕组盆腔液中CT感染率分别为0、2.0% (4/204)和10.7%(9/84),UU感染率分别为0.8%(1/120)、4.9%(10/204)和14.3%(12/84),其中对照组显著低于原发性不孕组,原发性不孕组又显著低于继发性不孕组,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和CT感染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UU和CT的早发现、早治疗将有利于降低不孕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D-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关系.方法 选取HDP产妇85例(HDP组,妊娠高血压42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18例)和正常产妇8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自动细胞沉降率仪及全自动血凝仪测定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D-D,采用微量毛细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HDP组ESR、HCT、FIB及D-D显著高于对照组[(22.15 ±4.36) mm/1 h比(10.26±1.85)mm/1 h、1.34±0.08比0.72±0.12、(4.68 ±0.63) g/L比(2.18 ±0.42) g/L、(0.72 ±0.13) mg/L比(0.22±0.12) mg/L],而TT、APTT及PT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0.36±0.75)s比(14.65±1.25)s、(27.12±2.06)s比(32.85±2.47)s、(10.24±0.85)s比(13.92±1.6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重度子痫前期和轻度子痫前期产妇ESR、HCT、FIB及D-D显著高于妊娠高血压产妇[(25.89±5.62)、(19.60±4.12)mm/1 h比(12.80±1.74) mm/1 h,0.56±0.14、0.38±0.09比0.21±0.06,(5.32±0.87)、(4.36±0.79) g/L比(3.25±0.78) g/L,(0.89±0.31)、(0.52±0.19) mg/L比(0.34±0.21) mg/L],APTT、TT及PT则显著低于妊娠高血压产妇[(25.47±4.02)、(28.02±3.15)s比(30.26±3.85)s,(6.32±2.85)、(9.76±1.57)s比(12.21±0.98)s,(7.36±0.59)、(9.10±0.48)s比(11.36±0.87) s];而重度子痫前期产妇ESR、HCT、FIB及D-D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APTT、TT及PT则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及D-D与HDP产妇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产前通过动态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D-D对防止HDP产妇分娩前后可能发生的弥漫性血管凝血及大出血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爱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27例CIN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细胞学(和/或高危型HPV)-阴道镜-定位活检三阶梯确诊,统计单项TCT、高危型HPV以及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数据,分析单项TCT、高危型HPV以及TCT联合高危型HPV在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1027例患者中,905例接受TCT,阳性796例,阴性109例,TCT阳性率为87.96%(796/905),假阴性率为12.04%(109/905).接受高危型HPV检查763例,阳性725例,阴性38例,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率为95.02%(725/763),假阴性率为4.98% (38/763).同时接受TCT及高危型HPV筛查670例,双项阳性532例,单项阳性132例,累计阳性664例,双阴性6例,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累计阳性率为99.10%(664/670),假阴性率为0.90%(6/670).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累计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TCT、高危型H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漏诊率明显低于单项TCT、高危型HPV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可以显著提高CIN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明显降低CIN及宫颈癌的漏诊率.同时,在目前CIN、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下降的医疗形势下,高危型HPV检测的加入,可以使临床干预提前至潜伏期感染及亚临床感染.
作者:菅丽岩;刘蕊;麻莉;冯莉;丁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残角子宫是一种较少见的苗勒管发育畸形,不同程度的苗勒管发育异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残角子宫,临床表现也不同.我院2001年7月至2013年4月剖宫产术中发现残角子宫患者20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予以分析,研究剖宫产术中残角子宫切除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年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