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意义,分析HDL-C及hs-CRP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择老年患者210例.按病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A组,7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71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C组,6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D组).测定各组HDL-C及hs-CRP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结果 A、B、C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D组[(1.98±0.47)、(0.99±0.31)、(1.27±0.44) mmol/L比(2.18±0.4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hs-CRP水平高于D组[(5.71±1.81)、(7.71 ±2.32)、(4.68±2.09) mg/L比(1.60±0.8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hs-CRP水平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r=-0.304,P<0.01),hs-CRP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341,P<0.01),hs-CRP与三酰甘油(TG)无明显相关性(r=0.006,P>0.05);hs-CRP与空腹血糖(FPG)呈正相关(r=0.415,P<0.01),hs-CR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r=0.384,P<0.01).结论 老年单纯冠心病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HDL-C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HDL-C水平更低,hs-CRP水平更高,并且hs-CRP水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芦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和维生素D3及吸烟指数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取150例COPD患者(试验组)和同期1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酶联免疫法测定维生素D3.根据病情将150例COPD患者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52例)、重度组(53例);150例COPD患者中120例吸烟,依据吸烟指数分成三组:A组吸烟指数小于360支·年,36例;B组吸烟指数360~400支·年,34例;C组吸烟指数401 ~ 560支·年,50例.比较各组血清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和维生素D3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血清维生素(D3)和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37±12.11) mg/L比(45.88±12.55) mg/L、(38.16±11.12) mg/L比(45.23±12.3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和4.64,P< 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3、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依次递减,血清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和维生素D3水平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185和0.257,P<0.05).A、B、C组血清维生素D3、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依次递减,血清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和维生素D3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159和0.172,P<0.05).结论 COPD患者较健康人群容易罹患骨质疏松,血清总Ⅰ型氨基末端延长肽和维生素D3可以预测COPD患者骨质疏松情况.
作者:申黎艳;林存智;张少燕;徐丽丽;王飞;王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对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医学文摘资料库(EMBASE)、Springger、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1970年1月至2011年6月关于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相关中、英文临床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对病例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术后总体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质量评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5篇,共有18 225例患者列入研究.其中术后有吻合口瘘1 425例,无吻合口瘘16 800例.有吻合口瘘者与无吻合口瘘者比较,局部复发的OR=2.47(95% CI 1.72~3.55,P<0.01).远处转移的OR=1.18(95% CI 0.98~ 1.43,P=0.08),5年生存率OR=1.68(95% CI 1.36~ 2.07,P<0.01).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不良的预后因素,可以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率和降低生存率.
作者:滕向龙;康悦;周军德;迟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28例,疼痛明显减轻6例,减轻3例.头晕症状6例均消失,听力改善3例.脑脊液切口漏3例,口周疱疹4例.1例于术后6个月症状明显加重口服药物效果不佳再次行手术治疗疼痛症状消失.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主要治疗方法,显微外科技术配合适当的手术技巧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学广;耿凤阳;焦盈盈;张秀;李忠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使用身体成分测量仪(BCM)测量临床判断已达干体质量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探讨BCM在评估和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病情稳定且临床判断已达干体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采用BCM测量患者容量负荷,同时收集患者透析前血压、血浆B型脑钠肽(BNP)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BCM结果显示,54例血液透析患者,15例干体质量设置过高,13例干体质量设置过低.根据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在之后成功下调了所有容量负荷过重患者的干体质量,部分干体质量设置过低患者也进行了调整.根据BCM患者是否存在容量负荷以及透析前血压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无容量负荷,透析前血压< 150 mmHg(1 mmHg=0.133 kPa),23例;B组无容量负荷,透析前血压≥150 mmHg,16例;C组容量负荷过重,透析前血压< 150 mmHg,7例;D组容量负荷过重,透析前血压≥150 mmHg,8例.上述四组患者的透析前血浆BNP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M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帮助评估患者容量负荷状态,指导患者干体质量的调节.较临床其他评估方法如足部水肿、高血压以及血浆BNP更准确、实用.
作者:王英;贾艳丽;王银娜;孙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鼻腔给药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和IgE的相关性,研究维生素D3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SPT阴性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鼻腔滴入注射用维生素D3 30万U,每周1次共4次.治疗后7d,用散射放免法测定血清IgE、IgG4浓度.比较给药前后血清浓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给药前血清IgE和IgG4浓度分别为(280.91±43.47)和(0.57±0.12)g/L,给药后分别为(204.64±46.32)和(0.88 ±0.12) g/L,给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药前血清IgE和IgG4浓度分别为(45.47±6.01)和(0.42±0.07) g/L,给药后分别为(43.40±5.74)和(0.50±0.07) g/L,给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3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和IgG4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维生素D3鼻腔给药可能成为变应性鼻炎预防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作者:龚为群;冯云海;阎萍;原永明;李水军;周雪颖;徐峰;杨世权;任霞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由于肾功能的衰竭、胰岛素的清除减低、肾糖异生减退、胰岛素抵抗以及透析清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nd-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ESDN)患者的血糖谱有其特点,对于ESDN患者血糖控制意义、目标值、监测指标选择以及透析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的研究结论不同,现就ESDN患者的上述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李铮;马建华;苏晓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和生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因此,老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数量日益增加.在英国,2005-2008年年龄≥65岁的透析患者增长了29%,而年龄在18 ~ 65岁的透析患者只增长了16%[1-2].我国血液透析登记系统201 1年的数据显示≥65岁的患者占透析治疗患者总数的13.3%.北京市新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研究结果显示≥60岁新增患者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占新增患者总数的39.5%、44.1%和42.9%,可以看出老年人已经成为新增透析患者的主要人群[3].
作者:刘书馨;常明;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影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碘化油沉积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碘化油沉积类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碘化油沉积类型与性别、年龄、有无肝硬化、肿瘤数目和肿瘤位置无相关(P>0.05),而与TACE次数、术前甲胎蛋白、血供情况、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碘化油用量、碘化油用量/肿瘤直径、有无动静脉瘘和门静脉癌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碘化油沉积类型与术前甲胎蛋白、血供情况、碘化油用量和动静脉瘘有关(P< 0.01或<0.05).结论 影响TACE术后碘化油沉积的因素包括TACE次数、术前甲胎蛋白、血供情况、Child-Pugh肝功能、肿瘤直径、碘化油用量、碘化油用量/肿瘤直径、有无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其中术前甲胎蛋白、血供情况、碘化油用量和动静脉瘘是影响碘化油沉积的主要因素.术前分析影响因素对制定治疗方案、提高TACE疗效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万泉;张曦彤;黎冶;王刚;高永生;程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激活氯化钠试验检查,判断卵圆孔未闭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激活氯化钠试验未发现微泡栓子(卵圆孔未闭阴性组);20例患者激活氯化钠试验发现微泡栓子(卵圆孔未闭阳性组),发生率为20%(20/100),1~ 10微泡栓子15例,> 10微泡栓子4例,雨帘效应1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缺血性卒中构成、传统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圆孔未闭阳性组颅内外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卵圆孔未闭阴性组[0比36.2%(2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卵圆孔未闭阳性组未发现明确的心源性栓子源、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病史等.结论 卵圆孔未闭可能是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的潜在原因.
作者:郑晓明;张京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