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氧分压、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抗生素应用时间及重症监护室住院周期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大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改善[(94.7±7.2)mmHg(1 mmHg =0.133 kPa)比(86.5±8.1) mmHg、(420.3±35.5) mmHg比(356.0±28.7) mmHg],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明显降低[(8.2±3.4)分比(11.6±3.5)分],抗生素应用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周期明显缩短[(8.5±3.7)d比(13.4±5.8)d、(7.3±2.5)d比(9.7±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92.5%(74/80)比83.8%(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具有明显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黄庆;刘建鑫;胡艳龙;侯自明;杨俊;张洪兵;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疗与全脑放疗在多发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发脑转移瘤患者52例,根据放疗方式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疗组22例,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中位生存期、1年颅内转移率等.结果 单纯立体定向放疗组和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组中位生存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个月(95% CI 8.05~27.84)比13.4个月(95% CI 8.57~ 19.48)、86.36% (19/22)比86.67%(26/30),P>0.05],单纯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颅内转移率明显高于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组[45.45%(10/22)比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1,P=0.049).结论 单纯立体定向放疗可以取得与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相似的中位生存期.
作者:陈峰;姜健飞;蒋利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锤状指患者采用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将远指间关节背伸位、近指间关节屈曲位支具固定4周,6周后拔克氏针,进行远指间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指功能15例中优9例,良5例,可1例.结论 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锤状指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骥;王众;吴亚乐;苏加向;廖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钠氢交换蛋白(NHE)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胃黏膜组织中NHE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NHE1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1±0.286和1.475±0.142,癌旁组织分别为0.352±0.069和0.329±0.04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NHE1mRNA表达和NHE1蛋白表达显著相关(r=0.375,P< 0.05).NHE1 mRNA和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NtH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作者:陈先旵;阙日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32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PPGE),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评分表示)的危险因素.结果 冠心病组LAGE、SDBG、MAGE、MPPGE、MODD显著高于对照组[(11.4±3.6) mmol/L比(8.2±1.9) mmol/L、(3.4±1.4)mmol/L比(1.9±0.6) mmol/L、(7.1 ±2.7) mmol/L比(4.8±1.4) mmol/L、(6.6±1.8) mmol/L比(4.6±1.5) mmol/L、(3.3±1.2) mmol/L比(2.5±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2.8) mmol/L比(9.3±2.2) mmol/L](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PPGE、MODD、LAGE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09,0.357和0.338;P< 0.05);LVEF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37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变异性明显增大,MPPGE、MODD和LAG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温晨东;范文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病因明确且同步进行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的94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4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白血病29例(30.8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0例(21.28%),再生障碍性贫血(AA)18例(19.15%),多发性骨髓瘤(MM)4例(4.26%),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MF)2例(2.13%),转移癌3例(3.19%),淋巴瘤骨髓浸润3例(3.19%),巨幼细胞贫血(MA)10例(10.64%),缺铁性贫血(IDA)5例(5.32%).29例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AML-M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AML-M5)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AML-M4)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例,毛细胞白血病1例.骨髓涂片诊断准确率88.30%(83/94),骨髓活检诊断准确率92.55%(87/94),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诊断准确率98.94%(93/94).骨髓活检诊断准确率高于骨髓涂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P> 0.05).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诊断准确率高于骨髓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0,P<0.01).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0%(11/94)比7.45%(7/94),x2=0.89,P> 0.05].结论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提高了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应纳入常规检测项目中.
作者:陈明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确诊为COPD的老年患者98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50%为轻中度患者(轻中度组,62例),FEV1%<50%为重度患者(重度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体质量指数(BMI)、24h平均心率、血脂、空腹血糖、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BMI降低[(22.9±4.3)kg/m2比(25.4±3.3)kg/m2],24h平均心率增高[(77.5±12.8)次/min比(70.7±9.5)次/min],PaO2降低[(71.7±13.1) mmHg比(84.5±13.2)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baPWV为(18.9±4.2) m/s,重度组为(21.8±3.6) 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hs-CRP为(6.62 ±4.57) mg/L,高于轻中度组的(3.38±2.1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外周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高,且气道的阻塞程度越重其外周动脉硬化越严重.
作者:王宏坤;邓永红;刘源;张华;刘同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女,81岁,以“呼吸困难7d,加重伴意识障碍1d”于2014年7月收入我院急诊ICU,诊断:Ⅰ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代谢性酸中毒、肺炎、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胃黏膜病变、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内科相关治疗.根据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后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液5.0 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入院1周后突然出现左眼肿胀,眼球突出,遂急请眼科会诊.眼科床旁查体:体温38.1℃,意识不清,问答欠合理,查体配合欠佳.
作者:殷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停乳链球菌属于C群β溶血性链球菌,可暂居在健康人群的咽部、皮肤、胃肠道及尿道[1].目前发现从入体和动物体内分离出的停乳链球菌分为2个亚种,即停乳亚种和似马亚种,前者仅见于动物,后者可感染动物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致败血症、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坏死性筋膜炎、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等疾病.目前国内关于停乳链球菌感染的病例报道不多.2012-2014年我院共从3例患者血液中各分离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金静;李霞;房忠卫;李恩杰;徐静;李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男,35岁,20 d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下腹部隐痛不适,1d前突然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尿无力,无明显血凝块来诊,无腹胀、腹泻,无尿频、尿急,无发热等症状.超声检查(图1):膀胱内右前壁探及大小约3.2 cm× 1.2 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基底宽,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CDFI)见少许血流信号,其紧邻前方盆腔内探及约3.5 cm×2.1 cm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超声诊断:膀胱内实性占位(膀胱癌可能大),盆腔内实性占位,考虑恶性.
作者:孟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疗效评估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权威的两大糖尿病临床研究,美国1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2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关系研究(UKFDS)均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且都充分肯定了强化治疗在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2010年1月国际专家委员会发表声明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确定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6.5%为诊断切点,这也进一步确定了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史上的地位[2].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佳阈值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是这一切点仍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族群、年龄、性别和糖尿病的流行趋势等.
作者:李晓君;王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既往称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基本正常而以心室肌舒张功能障碍、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HFpEF占全体心力衰竭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其预后已与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相似.目前尚缺乏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导向的综合诊治体系.
作者:李金伟;邓浪;严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全球女性生命健康的罪魁祸首,因此,研究有效阻止或延缓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研制新的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脂联素具有抗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邵小磊;丛丽;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形态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组织学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HE染色、银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0例胃黏膜活检标本,观察不同形态Hp在黏膜中的定植数量及部位,同时观察胃黏膜病变的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 螺旋状Hp感染63例,球形Hp感染66例,Hp阴性21例.球形Hp感染患者的黏膜糜烂率为31.8%(21/66),高于Hp阴性患者的9.5%(2/21),但低于螺旋状Hp感染患者的60.3%(38/63),球形Hp感染患者大量间质淋巴细胞数量占24.2%(16/66),淋巴滤泡形成占22.7%(15/66),均高于Hp阴性患者的9.5%(2/21),4.8%(1/21),球形Hp感染患者轻度炎性反应程度占54.5%(36/66),大于螺旋状Hp感染患者的17.5%(1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形Hp具有致病性,单纯球形Hp感染的黏膜炎性反应要弱于螺旋状Hp感染,该类病例应成为Hp临床研究重点.
作者:匡志坚;王爱忠;王善玮;章杰;贾杭若;程舒;王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以上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征,探讨影响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超声结果,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56例)和死亡组(28例),分析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左室肥厚发生率为75.00%(63/84).生存组左房增大、左室肥厚、心包积液、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26.79% (15/56)比71.43% (20/28)、67.86% (38/56)比89.29% (25/28)、7.14% (4/56)比28.57%(8/28)、0比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生存组LVMI明显低于死亡组[(147.87 ±46.88) g/m2比(182.16±53.27) g/m2],射血分数(EF)明显高于死亡组[(66.25±7.66)%比(57.04±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MI与甲状旁腺素、尿素清除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 PW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T)、年龄、血红蛋白有相关性(P<0.05或<0.01).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钙、甲状旁腺素、尿素清除指数、年龄、透析时间均为死亡影响因素(P<0.01或<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以上患者左室肥厚发生率较高,年龄、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尿素清除指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视贫血的改善、控制微炎性反应及提高透析充分性,可改善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透析患者病死率.
作者:张小云;於建根;杨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鉴别开颅术后患者发热原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6例开颅术后发热患者根据相关标本培养结果分为感染性发热组(45例)和非感染性发热组(41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感染性发热组PCT、CRP显著高于非感染性发热组[(0.24±0.13)μg/L比(0.06±0.03)μg/L、(42.3±24.3)mg/L比(11.5 ±6.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监测PCT对鉴别开颅术后患者发热原因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宋大伟;王世俊;黄伟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疗效观察,探讨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按住院先后编号,奇数为米力农组,偶数为多巴胺组,每组25例;在镇静、吸氧、抗感染、营养心肌、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米力农和多巴胺治疗5d.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 米力农组总有效率为92%(23/25),多巴胺组总有效率为76%(1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LVEF、LVF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力农组治疗后BNP、LVEF、LVFS明显优于多巴胺组[(518.64±204.53) ng/L比(767.22±404.33)ng/L、(61.43 ±7.47)%比(58.22±9.25)%、(32.73±4.62)%比(30.34±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预后有关.维持量的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多巴胺.
作者:周静;朱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总体生存率与肿瘤相关生存率,评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49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143例(腹腔镜组),TNM分期Ⅰ期30例,Ⅱ期59例,Ⅲ期54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106例(开腹组),T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47例,Ⅲ期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的总体生存率、肿瘤相关生存率以及各TNM分期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结果 两组性别构成、年龄、手术部位、近端切缘长度、远端切缘长度、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切除淋巴结数量、神经侵犯率和术后化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90(145 ~ 218) min比140(105~ 169) min],失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开腹组[100(50~ 250) ml比150(100~ 430) ml、17.5%(25/143)比35.8%(38/106)、5.6%(8/143)比15.1%(16/106)、3(2~6)d比5(2 ~13)d、11(8 ~ 14)d比15(13 ~ 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两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5年肿瘤相关生存率明显高于开腹组(77.2%比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期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Ⅱ期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开腹组(75.6%比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Ⅲ期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4%比37.1%,P> 0.05),但是腹腔镜组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趋势.结论 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不仅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具有更好的总体生存率与肿瘤相关生存率.
作者:应可明;陈峥;燕归如;阚炳华;孙民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肠道支架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行肠道支架治疗情况.结果 6例均成功放置肠道支架,操作过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肠梗阻症状在术后1~2 d缓解.2例术后行一期手术治疗;4例未行手术患者随访3个月,1例术后1个月发生肠道支架移位,经结肠镜取出移位肠道支架,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另3例未出现迟发性大出血、肠穿孔、肠梗阻以及支架移位等情况.结论 肠道支架放置时若操作得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快速缓解肠梗阻症状,对下一步姑息治疗或争取一期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群;谢永康;孙慰军;朱辉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