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7期文献
  • 维生素D对类风湿关节炎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治疗是否能够降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复发率.方法 选择170例处于缓解期的RA患者,按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和维生素D水平降低组,维生素D水平降低组患者通过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维生素D治疗组和不接受维生素D治疗的对照组.观察各组6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 经6个月的观察,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复发率16.7%(14/84),维生素D治疗组复发率19.0%(8/42),对照组复发率29.5%(13/44).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治疗组未出现高钙、高磷而退出试验者.三组中复发患者的年龄、病程及入组时处于缓解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治疗组复发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8.9) ng/L比(20.9±8.6) ng/L] (P< 0.05).结论 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不是RA复发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治疗不能降低RA的复发.

    作者:杨君霞;刘琳;张清林;李美荣;王敬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3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其中3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42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术(EMIC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结局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EMIC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进行定点测试,并在测定同时采取两组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胆囊收缩素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EMIC组手术时间高于LC组[(84.6±11.4) min比(72.1±13.6) min,t=4.076,P< 0.05],但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11.3±4.8) ml比(19.6±5.5)ml,t=3.715,P<0.05],术后并发症亦明显降低(2.38%比16.14%,x2=4.469,P< 0.05),且随访期无复发病例.两组患者的术前胆囊收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EMIC组分别为(33.6±10.6)、(49.4±12.7)、(63.4±14.6) ng/L,LC组分别为(21.4±9.1)、(11.3±7.4)、(6.7±2.7) ng/L,EMIC组均显著高于LC组(t=3.472,17.514,31.472,P<0.05或<0.01).术后1个月,EMIC组的胆囊收缩率较术前显著减小[(22.8±4.5)%比(39.2±7.6)%,t=6.003,P<0.05],术后6个月,EMIC组的胆囊收缩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个月,EMIC组的胆囊收缩率较术前显著升高[(48.8±7.6)%比(39.2±7.6)%,t=3.054,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进一步优化内镜手术的微创优势,并且能够在保障结石清除率的基础上维持胆囊的收缩功能,在胆囊良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侯俊光;沈颜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用药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和预后的研究

    目的 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的不同用药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和预后的差异.方法 连续选取心内科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58例,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和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后,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30例)和晚期组(28例),早期组患者入院即给予新活素,同时吗啡镇痛、利尿、强心等基础治疗;晚期组患者入院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若心力衰竭症状难以纠正,再给予新活素治疗.结果 治疗后早期组与晚期组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脑利钠肽(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YHA分级:(1.4±0.5)级比(2.6±0.7)级,P< 0.01;BNP:(934.2±52.4) ng/L比(1 632.5±147.6) ng/L,P<0.05;LVEF:(49.6±5.4)%比(31.2±6.7)%,P< 0.05].早期组比晚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减少,总有效率显著增加,生存率显著升高[住院时间:(11.2±3.4)d比(19.7±4.2)d,P<0.05;住院费用:(15.8±4.6)千元比(27.4±6.3)千元,P<0.05;总有效率:66.7%(20/30)比39.3%(11/28),P<0.05].结论 早期应用新活素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解金红;关怀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发生率,探讨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2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获得随访,其中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10例(单摘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70例(融合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动态内固定术44例(非融合组).观察三组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率.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4例患者术后随访期末,出现术后残余症状106例(47.32%,106/224),其中单摘组69例(62.73%,69/110),融合组26例(37.14%,26/70),非融合组11例(25.00%,11/44),三组术后残余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77,P=0.000),单摘组与非融合组和融合组术后残余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21,P=0.000;x2=11.235,P=0.001),融合组与非融合组术后残余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17,P=0.178).结论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发生率有差异,腰椎植骨融合术及动态内固定术能有效降低腰椎术后残余症状的发生.

    作者:杨阳;黄伟敏;宋若先;于秀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探讨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经小隐静脉为主多途径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健肢周径差的变化、静脉通畅评分及静脉通常率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经导管直接溶栓后,除1例左下肢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效果不明显外,22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97.2%(35/36).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为(11.85±1.12)分,溶栓后为(3.60±1.5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静脉通畅率为(69.6±14.8)%.结论 经小隐静脉为主多途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清华;史平淮;查俊华;潘华;黄彧禾;吴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9例大体积肾上腺肿瘤应用腹腔镜切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体积肾上腺肿瘤应用腹腔镜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行腹腔镜切除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患者按肿瘤大小分为大体积组(直径≥6 cm,39例)和小体积组(直径<6 cm,41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大体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小体积组[(187.4 ±39.2) min比(153.7±31.6) min、(458.2±87.3) m1比(105.9±25.1) ml、(10.9±2.7)d比(7.3±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积组和小体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39)比7.3%(3/41),P> 0.05].结论 腹腔镜切除治疗大体积肾上腺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方式.

    作者:高桂松;郑锦华;章宇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73例,其中吸烟患者34例(观察组),非吸烟患者39例(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吸,2吸/d;口服氨茶碱片0.1g/次,3次/d,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基本控制率及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基本控制率为88.24%(30/34),对照组为92.31%(36/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CT评分、PEF、FEV1%预计值较治疗前升高,EOS计数、IgE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ACT评分、PEF、FEV1%预计值、EOS计数、IgE分别为(22.43±2.64)分、(292.52±98.64) L/min、(74.87±4.83)%、(270±180)×106/L、(68.25±13.89) U/L,对照组分别为(22.81±2.27)分、(300.34±100.45) L/min、(75.26±5.04)%、(210±170)×106/L、(65.47±11.28) 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茶碱对吸烟和非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疗效相等,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激素敏感性,降低气道炎性反应.

    作者:袁槿;何金华;贾海英;刘小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将66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3例.A组患者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加2周1次血液灌流;B组患者每周2次常规血液透析加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加2周1次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肾素(RA)、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 A组治疗前后:血压(183.42±16.20)/ (109.15 ±7.69)、(151.45±3.31)/(88.71 ±4.95) mmHg(1 mmHg =0.133 kPa),ET (173.45 ±41.25)、(160.38 ±25.31) ng/L,ATⅡ(69.21±18.47)、(57.25±23.34) ng/L,RA (1.21 ±0.15)、(0.87 ±0.14) μg/L,PTH (530.27 ±43.28)、(272.43±34.19) ng/L;B组治疗前后:血压(185.34±12.26)/ (112.38 ±6.24)、(141.59±4.15)/(80.39±2.73) mmHg,ET (178.21±34.35)、(149.12 ±21.34) ng/L,ATⅡ (68.38 ± 23.57)、(47.17±15.61) ng/L,RA (1.19 ±0.29)、(0.69±0.41) μg/L,PTH (528.62±42.53)、(253.15±31.62)ng/L,治疗后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瑞敏;苏畅;董军;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1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方法及经验教训,以期提高手术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2例,化脓性阑尾炎306例,坏疽穿孔阑尾炎83例,慢性阑尾炎71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20例,腹膜炎23例,附件肿物16例,有腹部手术史29例.结果 2例中转开腹,510例成功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40~135 min,术中出血量5~ 85 ml,住院时间(4.2±0.2)d,住院费用(6 332.5±30.1)元.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其中阑尾残端瘘2例,肠梗阻4例,戳孔感染2例,腹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3例,误吸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术野清晰、探查范围广、创伤小、切口感染少等优点,可作为青年医师腹腔镜入门手术.

    作者:阙长榕;许东波;林双明;卢清平;李军;陈建勋;陈龙;李文峰;林桂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 女,67岁,因“右大腿皮肤黑色肿物10余年”于2013年4月来我科就诊并收入院治疗.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大腿前侧皮肤表面出现1处花生大黑色肿物,未自行处置.该肿物逐渐缓慢增大,约鸡蛋大,于2003年初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病理检查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瘤,并建议入院手术切除,患者拒绝.回家后自用“拔毒膏、中草药”等(具体情况不详)后,无好转,该肿物仍在缓慢扩大.

    作者:赵英;柳曦光;陈蕾;贾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并文献复习

    既往接受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再次行非心脏手术(noncardiac surgery,NCS),麻醉处理非常复杂,麻醉医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时机,如何进行围手术期的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所在.现报道我院近期1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行NCS的麻醉处理,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该类患者行NCS的麻醉处理方案.

    作者:燕琳;万里;张传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糖蛋白及其介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同时也是癌症相关死因的第二位[1-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的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占半数以上,而我国的胃癌发病人数占全世界的42%[3-4].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仍是手术与放化疗相结合,其中化疗的应用在术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赵婧;杨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脂联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阴道排液增多等症状而得到早期诊断,但仍有5%~25%的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临床治疗十分棘手[1].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密切相关,与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病也有关[2-3].许多研究表明,脂联素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新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现就脂联素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牛亚飞;李佩玲;闫昱;尚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宫颈癌化疗进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宫颈癌的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年龄35岁以下者逐渐增多,治疗在力求根治的同时,也尽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年轻患者保留内分泌和性功能,化疗已成为早、中、晚期及宫颈癌手术前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就近年来宫颈癌化疗的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孔琳;雷张涛;周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鼻窦内窥镜术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患者52例,ASA分级Ⅰ~Ⅱ级,预计手术时间大约80 min,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6例.A组手术结束前约4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8μg/kg;B组同一时间段给予2ml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评分情况以及麻醉前(T0)、拔管后5 min(T1)、拔管后10 min(T2)三个时间段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0±0.7)min比(4.5±1.1) min]、睁眼时间[(9.6±0.4)min比(8.3±1.7) min]、拔管时间[(12.5±0.5)min比(12.0±1.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较B组患者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躁动评分[(5±2)分比(7±3)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约40 min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能明显减轻鼻窦内窥镜术患者术后苏醒期的躁动,使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应激反应减少,有利于患者苏醒期的安全.

    作者:李梦良;纪宇;胡志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冠心病高危因素人群中胱抑素C与弗明翰危险评分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病高危因素人群中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弗明翰危险评分(FRS)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胸部不适并行冠状动脉CT检查正常的145例患者,根据Cys C分为两组:Cys C正常者104例为对照组(≤0.95 mg/L),Cys C升高的41例为Cys C升高组(>0.95mg/L).应用FRS评估10年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并按照风险水平分为低危(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10%)、中危(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10%~ 20%)及高危(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20%)三组.结果 Cys C升高组较对照组FRS显著升高(6.0分比2.0分,P< 0.05),且随着Cys C的增高,FRS也显著增高,二者呈正相关(r=0.375,P<0.01).结论 Cys C可以作为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的预测因子,对临床评价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华;陈玲;孙宇姣;齐国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aine穿刺应用在夹闭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Paine点穿刺应用在夹闭前交通动脉瘤(ACAA)(HessⅡ级以上)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使用术区同侧Paine点穿刺下再行对38例破裂出血的前循环动脉瘤进行夹闭后的临床表现、术后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38例中36例存活,死亡2例,病死率5.3%(2/38),优良率71.1%(27/38).38例半年随访后GOS评定:良好:2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0例;死亡2例.结论 在Hess分级中Ⅱ~V级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例中,采用术区同侧Paine点穿刺释放脑脊液能为取得更好有效的手术夹闭动脉瘤及获得更好的临床恢复效果创造前提条件.

    作者:王晓亮;徐传林;杨道明;张绍林;刘饶发;罗文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