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6期文献
  •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合并胸椎隐匿骨折一例并文献复习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ffuse idiopathic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由Forestier 和Rotes-Querol [1]于1950年首次报道,又称为Forestier病,主要以脊柱及外周关节的韧带和肌腱附着点钙化或骨化为特征,脊柱是常累及的部位[1-2].DISH通常表现为多个相邻椎体前外侧流水样骨化,致使脊柱的刚性和脆性增加以及生物力学改变,在外伤乃至轻微外力下出现脊柱骨折或伴脊髓损伤[3].DISH合并脊柱骨折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并且容易被椎体前缘增生的骨赘掩盖,X线检查不易发现.我院近期收治1例DISH合并胸椎隐匿骨折患者,在外院漏诊,现分析漏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加深对DISH及相关脊柱骨折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刘睿;李秋菊;赵明辉;刘钦毅;张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侧前颅窝底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一例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30%,居颅内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胶质瘤[1],其好发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和颅底等部位.而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是源于颅内正常脑膜覆盖部位并沿邻近问隙、解剖腔(孔)向邻近部位蔓延的脑膜瘤[2].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被认为是骑跨性脑膜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中以颅-眶沟通性脑膜瘤常见[3].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发病率较低,现报道1例前颅窝底脑膜瘤通过筛板及右侧眼眶内侧壁向颅外沟通的病例.

    作者:段人桦;张波;朱廷准;于治宽;王东生;汪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显微切除脑干血管网状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又叫做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s,HB),是一种真性血管性良性肿瘤,常位于颅后窝,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5%~2.5%[1].65%的网状细胞瘤位于小脑半球,15%位于小脑蚓部,8%位于脑干[2].脑干部位的HB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因肿瘤血供丰富,且与周围重要的血管、呼吸中枢核团等结构关系密切,术后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所以对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对大部分神经外科医生仍然具有挑战性[3].2016年7月我科收治1例脑干血管网状细胞瘤HB患者,采取显微镜下切除脑干肿瘤,取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少荣;陈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肺泡出血一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已成为可治愈的疾病,但疾病早期严重的肺、脑等重要脏器出血常导致早期死亡,是影响治愈的主要原因.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是APL致命的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APL诱导治疗中并发DAH的病例.

    作者:潘一鸣;李琤;代喜平;吴远彬;李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再次剖宫产同时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形成的预防意义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时切除原子宫瘢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预防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再次(二次)接受剖宫产的178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毕子宫切口直接给予双层连续缝合)与观察组(术毕先切除原切口的瘢痕组织、再行双层连续缝合),每组89例.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均随访1年,记录两组阴道异常流血、PCSD、憩室残余的肌层厚度及憩室体积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问、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问、术后恶露时问及住院时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阴道异常流血发生率、PCSD 发生率明显降低[5.6%(5/89)比 14.6%(13/89)、3.4%(3/89)比12.4%(11/89)],憩室残余的肌层厚度增大[(7.36 ± 1.66)mm比(4.86 ± 1.38)mm]、憩室容积缩小[(0.37 ± 0.16)ml比(0.54 ± 0.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再次接受剖宫产孕妇在术中同时切除原子宫瘢痕对子宫切口的愈合更有利,除了降低形成PCSD概率的同时PCSD程度也得到减轻.

    作者:邱伟;吴土连;黄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体质量指数正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体质量指数(BMI)正常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伴胰岛素抵抗(IR)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IR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BMI正常(18.5~23.9 kg/m2)PCOS患者,按是否伴有IR分为A组(56例,伴有IR)、B组(72例,不伴有IR),对两组临床各指标、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并以Pearson法分析影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关因素.结果 与 B 组比较,A 组患者腰臀比(0.91 ± 0.08 比0.80 ± 0.07)、多毛评分[(4.87 ± 1.66)分比(3.31 ± 1.29)分]、空腹血糖(FPG)[(5.19 ± 0.60)mmol/L比(4.77 ± 0.56)mmol/L]、空腹胰岛素(FINS)[(17.89 ± 5.85)mU/L比(9.83 ± 3.87)mU/L]、总胆固醇(TC)[(5.03 ± 1.42)mmol/L 比(4.52 ± 0.62)mmol/L]、三酰甘油(TG)[(1.72 ± 1.05)mmol/L 比(0.98 ± 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0 ± 1.19)mmol/L比(2.55 ± 0.82)mmol/L]均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8 ± 0.30) mmol/L比(1.52 ± 0.23)m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腰臀比(r=0.397)、FPG(r=0.461)、FINS(r=0.992)、TC(r=0.371)、TG(r=0.354)和LDL-C(r=0.478)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r=-0.231)、HDL-C(r=-0.299)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BMI正常PCOS患者在伴IR时其腰臀比、多毛评分、糖脂代谢指标相比无IR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该类患者腰臀比、FPG、FINS、TC、TG、LDL-C、HDL-C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均是影响HOMA-IR相关因素.

    作者:程芙蓉;郑金秀;陈裕坤;赖肖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种喙锁韧带重建策略在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应用对比

    目的 对比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应用两种喙锁韧带重建策略联合钩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76例患者,以不同喙锁韧带重建策略分成两组:其中A组(39例)应用髂胫束筋膜条进行喙锁韧带重建,B组(37例)应用掌长肌肌腱进行喙锁韧带重建,然后两组再联合钩钢板进行内固定.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摄肩正位X线片记录肩锁问距、喙锁问距数据,同时术后18个月时以Constant-Murley评分与Karlsson评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12个月时A组的肩锁问距、喙锁问距均显著小于B组[(4.7 ± 0.7)mm比(5.4 ± 1.3)mm、(7.5 ± 1.5) mm比(8.5 ± 1.6)mm](P<0.05);术后18个月时A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和Karlsson评分功能优良率与B组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o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髂胫束筋膜条进行喙锁韧带重建后影像学数据较掌长肌肌腱进行喙锁韧带重建优势明显,而两者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差别不大.

    作者:李逢春;王旭;马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预测价值,评估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术前抽取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记录罪犯血管PCI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8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心衰再住院.结果 108例急性STEMI患者入选,另选择38例冠状动脉正常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STEMI组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 413.9 ± 218.8)ng/L比(1 756.3 ± 205.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50%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LVEF≥50%组[(1 334.1 ± 226.3)ng/L比(1 453.0 ± 213.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流TIMI 0~2级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TIMI 3级组[(1 350.7 ± 214.9)ng/L比(1 430.6 ± 218.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是STEMI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OR=0.992,95% CI 0.987~0.996,P<0.01).STEMI患者随访期问发生MACE 22例(20.4%), 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MACE的发生独立相关(OR=0.996 ,95% CI 0.993~0.999,P<0.01).结论 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急性STEMI发病独立相关,并影响此类患者的预后.

    作者:舒海洲;王莉;赵良平;陈聿奇;王茂松;徐卫亭;陈建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维持剂量阿奇霉素长程治疗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对预防稳定期非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急性加重和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伴有慢性化脓性呼吸道症状的稳定期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32例,利用Excel软件产生的随机序列,随机分为三组,阿奇霉素维持组(40例)口服阿奇霉素片250 mg/次,1次/d,疗程为26周;盐酸氨溴索片30 mg/次,3次/d,疗程26周.阿奇霉素递减组(45例)口服阿奇霉素片250 mg/次,1次/d(8周)-3次/周(8周)-2次/周(10周);盐酸氨溴索片30 mg/次,3次/d,疗程26周.对照组(47例)口服盐酸氨溴索片30 mg/次, 3次/d,疗程26周.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道症状、肺功能、FACED评分及下呼吸道感染视觉模拟量表(LRTI-VAS)评分.结果 共有129例患者完成26周的随访.治疗后阿奇霉素维持组和阿奇霉素递减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83.01 ± 5.79)%比(79.39 ± 3.53)%,(84.97 ± 5.10)%比(80.94 ± 3.46)%]较治疗前增高(P<0.05),两组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在治疗后也有改善[(54.87 ± 5.72)%比(51.86 ± 8.16)% ,(55.65 ± 3.39)%比(53.46 ± 5.75)%,P<0.05],但治疗后上述指标两组之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 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F25%~75%水平均下降(P<0.05),LRTI-VAS评分和FACED评分也轻度降低[(20.55 ± 1.76)分比(21.34 ± 1.86)分, P<0.05;(4.16 ± 0.75)分比(4.36 ± 0.72)分,P>0.05].共有7例患者发生急性加重而住院治疗,其中2例患者退出研究,5例患者在急性加重治疗期问未中断阿奇霉素治疗.共15例患者发生可能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胃部不适、心悸和头痛.结论 对于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阿奇霉素递减剂量维持治疗同样可显著改善其呼吸道症状及FACED评分,减轻外周气道气流受限.

    作者:卢刚;陈宇清;丁凤鸣;周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影响新生儿胆汁淤积症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新生儿胆汁淤积症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确诊的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病例106例,口服熊去氧胆酸及内科综合治疗后观察疗效,无治疗无效的病例,根据疗效分组:治愈组99例,好转组7例,观察两组临床特点、病程,比较两组确诊当天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合并细菌感染、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性别构成、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时问≥7 d)、围生期缺氧、早产、母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情况.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好转组血清ALT、AST、γ-GT、TB、DB和TBA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好转组病程明显长于治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 ALT、AST、TB、DB 和 TBA 水平与病程呈直线正相关(tALT=13.050,tAST=14.696,tTB=12.771,tDB=13.776,tTBA=12.019,P<0.05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合并细菌感染、合并CMV感染、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时问≥7 d)、早产是影响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患儿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9.375、7.909、11.333、11.333,P<0.05).结论 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患儿血清TB、DB、TBA、ALT、AST水平越高,其病程越长,疗效越差.新生儿合并细菌感染、合并CMV感染、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时问≥7 d)、早产是影响新生儿胆汁淤积症预后的高危因素,预防新生儿细菌及CMV感染,避免早产的发生,避免长时问静脉营养,对改善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秀芳;柳国胜;郑铠军;林蔷;陈简;黄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干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rhIFNβ-1b)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RRMS患者30例,根据是否接受rhINFβ-1b治疗分为强化治疗组(11例)、常规治疗组(19例),随访24个月,完善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年复发次数,在初始入院(T0)、治疗结束后(T1)、随访6个月(T2)、12个月(T3)及18个月(T4)时问点观察MRI T2序列及增强扫描病灶数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绘制脑脊液胱抑素C水平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综合判断药物干预疗效.结果 强化治疗组治疗后EDS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且强化治疗组治疗后EDSS评分[(1.59 ± 0.75)分比(4.07 ± 0.95)分]及年复发次数[(0.93 ± 0.38)次/年比(2.41 ± 0.54)次/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治疗组T0~T4时问点T2序列及增强扫描病灶数目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而常规治疗组T0~T4时问点T2序列病灶数目呈上升趋势,但增强扫描病灶数目呈折线波动性变化.绘制脑脊液胱抑素C水平变化ROC 曲线,结果显示强化治疗组曲线下面积为 0.947,常规治疗组曲线下面积为 0.899.结论 rhINFβ-1b可有效改善症状,明显减少RRMS患者的临床复发和MRI活动性病灶,延缓病情进展,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臧福才;林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伴有肋骨破坏的胸壁结核减创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及评价合并有肋骨破坏的胸壁结核行病灶清除术时,为减少创伤保留肋骨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5例胸壁结核患者,常规术前检查、抗结核治疗后择期行病灶清除术,术中如果发现有肋骨破坏,为减少创伤,给予清创及电凝烧灼肋骨创面,避免行肋骨切除,术后创腔留置引流,局部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 5例患者围手术期顺利,切口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6个月,无结核复发.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肋骨切除术,此手术方式能达到治愈效果,且符合微创理念,同时减轻了患者的身体损伤及精神负担.

    作者:单国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再灌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再灌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0~64岁,体质量50~75 kg,ASA分级Ⅱ/Ⅲ级,预计手术时问1.0~1.5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给予0.5%布比卡因3 ml,上电动止血带(压力为300 mmHg,1 mmHg=0.133 kPa)止血.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 10 min,随后以0.5 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术毕,对照组静脉滴注等容量0.9%氯化钠.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即刻(T0)、上止血带后5 min(T1)、松止血带后即刻(T2)、松止血带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T0、T2、术后24 h(T4)和72 h(T5)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T1时MAP较T0时升高[(107 ± 11)mmHg比(84 ± 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MAP较对照组降低[(86 ± 8)mmHg比( 107 ± 11)mmHg ,(69 ± 5) mmHg比(74 ± 6)mmHg ,(73 ± 6)mmHg比(79 ± 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心率较 T0时降低[(57.1 ± 5.2)、(59.4 ± 6.1)、(60.8 ± 5.8)次/min 比(72.8 ± 4.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心率较同时点对照组降低[(57.1 ± 5.2)次/min 比(79.7 ± 7.3)次/min、(59.4 ± 6.1)次/min 比(84.6 ± 9.7)次/min、(60.8 ± 5.8)次/min比(81.2 ± 8.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0、T2、T4、T5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4和T5时点血清胱抑素C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本组T0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T4和T5时点对照组血清胱抑素 C 和 24 h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同时点右美托咪定组[胱抑素 C:(1.17 ± 0.21)mg/L比(0.87 ± 0.13)mg/L,(1.09 ± 0.27)mg/L比(0.84 ± 0.08)mg/L;24 h尿微量白蛋白:(56 ± 19)mg/24 h比(27 ± 16)mg/24 h ,(54 ± 21)mg/24 h比( 26 ± 14)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糖尿病患者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庆亮;毛武德;崔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鸟苷酸结合蛋白5和二磷酸腺苷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基因在肺结核患者和潜伏结核感染人群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鸟苷酸结合蛋白5(GBP5)和二磷酸腺苷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 (ASAP1)基因在肺结核患者及潜伏结核感染人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确诊肺结核患者40例(肺结核组)、潜伏结核感染患者40例(潜伏结核感染组)及健康对照者40例(健康对照组),取入选者外周抗凝血4 m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这三组人群GBP5、ASAP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肺结核组、潜伏结核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GBP5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8 ± 0.80、1.09 ± 0.68和1.04 ± 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3,P=0.001);肺结核组GBP5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潜伏结核感染组(t=2.93,P=0.004)和健康对照组(t=3.4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潜伏结核感染组GBP5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700).三组ASAP1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P=0.770).结论 GBP5基因表达在肺结核患者、潜伏结核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存在差异,GBP5基因检测可能筛选出潜伏结核感染人群,可作为筛选潜伏结核感染人群的标志物.

    作者:巩伟伟;李金凤;隋爱华;朱新红;林存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清音猬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脑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清音猬因子(SH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脑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MCA-M1)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根据DSA所示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152例与侧支循环不良组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HH及VEGF水平,分析血清SHH与VEGF水平与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结果 侧支循环良好组血清SHH、VEGF水平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HH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758,P<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血清 SHH(OR=0.310,95% CI 0.117~0.819,P=0.018)和VEGF(OR=0.361,95% CI 0.147~0.887,P=0.026)水平是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独立保护因素,糖尿病(OR=3.094,95% CI 1.321~7.245,P=0.009)是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SHH及VEGF水平是脑侧支循环形成的保护因素,SHH可能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参与脑侧支循环的建立;糖尿病不利于脑侧支循环的形成.

    作者:张柳英;赵鑫;王未飞;孙昊;赵苗苗;王晓婷;张桂凤;李莉;夏章勇;王继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PNEC)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0例PNEC患者的MSCT和病理学表现.结果 10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1例,胰尾8例;大径1.8~8.5(4.7 ± 3.6)cm;肿块与正常胰腺实质界限不清,其中呈类圆形4例,不规则形6例;平扫示肿块内均有囊变,其中囊变位于病灶中央7例,位于病灶周边3例;平扫CT值(36.0 ± 8.3)HU;增强扫描示周边以环形强化为主,动脉期CT值(78.0 ± 6.7)HU,门静脉期CT值(83.0 ± 8.2)HU,平衡期CT值(69.0 ± 9.1)HU.镜下所见:肿瘤由小细胞和大细胞组成,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呈弥漫状分布,伴坏死,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突触素(Syn)阳性10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7例,嗜铬粒蛋白A(CgA)阳性7例,CD56阳性6例;Ki-67表达阳性细胞<3%3例,3%~20%4例,>20% 3例.结论 PNEC患者MS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PNEC的诊断.

    作者:张燕绒;胡明哲;严志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奥司他韦联合羚角五虎汤对120例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羚角五虎汤对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方法 将2017年11—12月就诊的12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西医组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羚角五虎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发热和咳嗽的病程,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中33例确诊为甲型流感,87例确诊为乙型流感.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96.7%(58/60)比8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P<0.05).中西医结合疗组发热及咳嗽时问短于西医组[(30.18 ± 6.22)h 比(36.24 ± 13.46)h、(120.18 ± 21.45)h比(143.14 ± 33.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司他韦联合羚角五虎汤对儿童流行性感冒疗效确切,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惠兰;何贵平;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前髁连线与通髁连线的关系

    目的 测定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前髁连线(TL)、前后轴线(APL)、股骨后髁连线(PCL)与通髁连线(CEA)之问的角度,分析比较这3条参考轴线相对于CEA之问存在的变异度的差异.方法 对接受右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Ⅳ期行TKA的36例患者进行右侧膝关节CT扫描,男11例,年龄60~81(69.1 ± 6.3)岁,女25例,年龄33~85(67.7 ± 12.2)岁.所获得的膝关节CT 图像利用软件定位并测定 TL、APL、PCL 与 CEA 的角度.结果 总体前髁-通髁角为(6.10 ± 3.22)°,前后轴-通髁角为(85.80 ± 2.86)°,后髁-通髁角为(2.70 ± 1.80)°.F检验显示,当以CEA作为角度测量的基线时,TL与APL及PCL相比较,其角度变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0.58、0.28).结论 在行TKA时,TL与APL、PCL一样可作为一条相对可靠的参考轴线来确定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

    作者:郑志强;崔文权;万家明;齐志明;任长乐;李庆;李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 Treg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2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Foxp3+Tregs、PD1的表达,分析Foxp3+ Tregs、PD1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p3+ Tregs、PD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1.32%(92/129)比1.55% (2/129)、65.89%(85/129)比 3.10%(4/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Foxp3+ Tregs、PD1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随访3年期问,在生存率方面,Foxp3+ Tregs阳性表达者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21.74%(20/92)比78.38%(29/37)],PD1阳性表达者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28.24% (24/85)比56.82%(25/44)](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p3+ Tregs、PD1表达之问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中Foxp3+ Tregs、PD1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理进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小丽;杨志明;王黎黎;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电凝方式对颅骨修补的影响分析

    目的 比较颅骨修补术头皮剥离过程中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行单侧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电凝方式分为单极电凝组32例和双极电凝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问及术后颅内出血、感染、癫痫、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颅内出血、感染、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凝组皮下积液发生率高于双极电凝组[28.1%(9/32)比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骨修补时使用单极电凝剥离头皮能一定程度缩短手术时问,但明显增加了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曹德茂;齐文涛;朱劲龙;申宝玺;王友伟;武永康;彭爱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结合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Lane-Sandhu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MIPPO)结合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Lane-Sandhu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8例,其中54例(研究组)采取MIPPO结合PHILOS的手术方式,5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结合PHILOS的手术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术后1、3、6、9、12个月进行Lane-Sandhu评分,术后6个月进行Neer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问、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问分别为(6.6 ± 0.9)cm、(96.5 ± 10.9)ml、(80.5 ± 12.4)min、(10.3 ± 1.3)d、(81.6 ± 2.4)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4 ± 0.8)cm、(295.7 ± 27.5)ml、(120.7 ± 12.9)min、(15.8 ± 2.4)d、(103.5 ± 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均有较大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1、3、6、9、12个月研究组Lane-Sandhu评分分别为(2.30 ± 1.45)、(4.60 ± 1.98)、(8.50 ± 1.37)、(10.80 ± 1.78)和(11.50 ± 2.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 ± 2.21)、(3.10 ± 1.43)、(6.20 ± 3.14)、(8.50 ± 2.15)和(10.90 ± 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51/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结合PHILOS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桑飞;韩刚;桂道坤;吴大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亚低温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已不仅仅局限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更要改善其预后结果和生存质量.亚低温治疗是通过利用镇静药物配合物理降温等方法,将体温可控性地调节至正常体温以下,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等状态,终达到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治疗方法.亚低温治疗的出现使患者体温长期处在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中,使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进而减少继发性颅脑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就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新型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发展、相对的局限性及展望做一综述.

    作者:刘宇;李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的进展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落实,新生儿的出生率大幅增加,高龄产妇、高危因素母亲产儿增多,新生儿住院率随之增加,其中有关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增多,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不明显,若感染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新生儿败血症全身炎性反应甚至危及患儿生命,针对新生儿感染的一些相关检查,需要新生儿科医生的关注,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张珂珂;姚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多经静脉给药,滴鼻以其刺激小,应用便捷,吸收缓和等优点应用日渐广泛.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围手术期可以用作术前及术中的镇静,术后镇痛,并且可以降低其他麻醉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与传统的镇静药物及其他应用途径相比较,右美托咪定滴鼻可以起到相同甚至更优的效果.右美托咪定滴鼻在麻醉中的应用不仅局限在手术室,也逐渐应用在儿童及成年人实施检查清醒操作的镇静.

    作者:王冰;沈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