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s, 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HLH),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细胞毒T细胞和NK细胞功能缺陷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引起单核巨噬细胞和/或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增殖,继而出现细胞因子风暴,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清铁蛋白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并可在骨髓、脾脏或淋巴结活检中发现噬血现象[1].
作者:孙钰;姜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时每立方厘米体积穿刺长度对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11月254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比较两组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前列腺体积、每针穿刺长度、每立方厘米前列腺穿刺长度、每针穿刺体积及穿刺样本体积百分比,分析每立方厘米前列腺穿刺长度与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254例患者中,前列腺癌67例(前列腺癌组),良性病变187例(非前列腺癌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6.4% (67/254).两组年龄、每针穿刺长度和每针穿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 TPSA、每立方厘米前列腺穿刺长度和穿刺样本体积百分比明显大于非前列腺癌组[(13.8 ± 6.8)×103ng/L 比(8.5 ± 3.9)×103ng/L、(3.42 ± 0.12)mm/cm3比(2.83 ± 0.18)mm/cm3和(2.75 ± 0.31)%比(2.24 ± 0.25)%],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非前列腺癌组[(45.8 ± 15.5)cm3比(56.3 ± 13.8)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28,95% CI 0.561~0.695,每立方厘米前列腺穿刺长度佳临界值为3.40 mm/cm3,此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59.8%,特异度为64.8%.结论 每立方厘米前列腺穿刺长度和穿刺样本体积百分比是检测前列腺癌的重要形态学参数.每立方厘米前列腺穿刺长度≥3.40 mm/cm3,前列腺癌检出率高.
作者:夏生俊;施勇;浦金贤;张学锋;赵晓俊;平季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比值(FT4/FT3)联合促甲状腺素(TSH)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需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分化型甲状腺癌61例(恶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48例(良性组).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DTC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得出佳截断值.结果 恶性组和良性组性别构成和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年龄和FT3明显低于良性组[(44.48 ± 12.07)岁比(52.81 ± 12.99)岁和(4.31 ± 0.61)pmol/L比(4.73 ± 1.05)pmol/L],FT4/FT3和TSH明显高于良性组[3.70 ± 0.62比3.26 ± 0.70和2.15(1.42,2.78)mU/L比1.63(1.05,2.19)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4/FT3和TSH为DTC的危险因素(OR=2.398和1.804,95% CI 1.084~5.306和1.130~2.880,P=0.031和0.013).FT4/FT3、TSH 和 FT4/FT3联合 TSH AUC 分别为 0.661(95% CI 0.556~0.766,P = 0.004)、0.663(95% CI 0.561~0.764,P=0.004)和0.726(95% CI 0.632~0.820,P=0.000).FT4/FT3和TSH佳截断值分别为3.346和1.845 mU/L,灵敏度分别为70.5%、62.3%,特异度分别为60.4%、64.6%.FT4/FT3联合TSH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50.0%.结论 FT4/FT3、TSH是DTC的危险因素,FT4/FT3越大、TSH水平越高,DTC发生风险越高;当FT4/FT3>3.346和/或TSH>1.845 mU/L时,联合预测DTC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林前煌;郇金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腺瘤切除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与其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56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胸腺瘤WHO组织病理分型、肿瘤大小、Masaoka临床分期及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结果 术后16例患者发生肌无力危象,统计学结果表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Masaoka Ⅲ期明显高于 Masaoka Ⅰ+Ⅱ期[39.39%(13/33)比 13.04% (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病理分型B3+C型明显高于B2型[50.00%(12/24)比14.29%(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直径>5 cm明显高于≤5 cm[10/17比15.38% (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并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与胸腺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胸腺瘤直径大于5 cm,临床病理类型B3以上及临床分期Ⅲ期及以上患者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前及术后早期应给予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肌无力危象发生.
作者:向水;黄进启;郑勇;黄宏灵;蔡彦力;姚元波;李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36例,其中4例患者没有完成治疗,后32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均给予常规促醒治疗,并同时给予tDCS联合MNST-V1.0进行促醒治疗(20 min/次,1次/d,6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JFK昏迷恢复量表和Four昏迷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后2、4和8周GCS评分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1.56 ± 0.82)、(2.06 ± 1.01)和(3.11 ± 1.45)分比(1.00 ± 0.45)分,(2.23 ± 1.06)、(2.56 ± 1.08)和(3.02 ± 1.04)分比(1.00 ± 0.61)分,(2.79 ± 1.12)、(3.22 ± 1.33)和(4.44 ± 1.07)分比(1.00 ± 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后2、4和8周JFK昏迷恢复量表评分的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和唤醒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和8周Four昏迷评定量表评分的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脑干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呼吸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CS联合MNST-V1.0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具有促醒疗效.
作者:李亚斌;冯海霞;李姣;王红霞;乔小红;马中睿;陈宁;王彦臣;包爱强;韩丽媛;韦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动力性外固定架(DEF)和手部支具(HO)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掌侧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单指中节指骨基底部掌侧缘骨折患者143例,根据患者的选择进行分组,其中DEF组83例,HO组60例.DEF组患者在指根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DEF固定治疗,HO组患者手法复位满意后采用HO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经过功能锻炼后,采用手指总活动度(TAM)标准评价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8~16周,平均12周.DEF组和HO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但在拆除DEF或HO后,DEF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HO组[26.51%(22/83)比46.67%(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拆除外固定后均未出现再次脱位或半脱位.随访X线检查显示,DEF组轻度创伤性骨关节炎、轻度成角畸形和轻度侧方不稳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O组[6.02%(5/83)比23.33% (14/60)、3.61%(3/83)比33.33%(20/60)和1.20%(1/83)比26.67%(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TAM优良率明显高于HO组[83.13%(69/83)比63.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1).结论 利用DEF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掌侧缘骨折优于HO.
作者:周锦;郑德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伴有轻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63~7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D组于麻醉诱导开始时给予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5 μg/kg,静脉泵注时间大于10 min,后以0.3 μ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60 min.C组持续泵注同等剂量0.9%氯化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20 min(T1)、40 min(T2)、60 min(T3)外周循环阻力(SVR)、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肌工作指数(Tei指数)以及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同时观察气管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D组T1~T3时SVR较T0明显降低[(883 ± 30)、(827 ± 36)、(804 ± 38)dyn·s·cm-5比(1 075 ± 37) dyn·s·cm-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T1~T3时SVR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3时CO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T1~T3时CO明显降低[(3.4 ± 0.6)L/min比(4.4 ± 1.0)L/min、(3.2 ± 0.7)L/min比(4.3 ± 0.8)L/min、(3.3 ± 0.9)L/min比(4.4 ± 0.9)L/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3时LVEF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T1~T2时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3时Tei指数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T1~T2时Tei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DV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3时HR较T0明显降低[(68.1 ± 12.8)、(67.3 ± 11.9)、(65.4 ± 11.7)次/min比(88.2 ± 15.1)次/min](P<0.05),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亦明显减慢.D组MAP在T1时明显升高,明显高于T0和C组.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促进心功能不全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心功能恢复,提示其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王凌飞;黄泽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对不同年龄患儿肌松时效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00例,年龄0.5~6.0岁.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低龄组(0.5~3.0岁)和高龄组(3.1~6.0岁);再依据米库氯铵使用剂量将每组患儿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米库氯铵诱导剂量分别为0.20和0.25 mg/kg,即低龄低剂量组、低龄高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和高龄高剂量组,每组25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及给予诱导剂量米库氯铵后1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肌松起效时间,即首次静脉注射米库氯铵即刻至肌颤搐阻滞75%(ThD75)、90% (ThD90)、大阻滞(ThDmax)所需的时间;恢复指数(RI);肌松恢复时间,即末次静脉注射米库氯铵至肌颤搐出现即刻(Th)、恢复10%(ThR10)、恢复25%(ThR25)、恢复75%(ThR75)、恢复90%(ThR90)的时间,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比值(TOFR)恢复至75%(TOFR75)和90%(TOFR90)的时间.结果 四组各时间点MAP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低剂量组ThD75、ThD90和ThDmax分别为(126 ± 40)、(163 ± 59)和(192 ± 49)s,低龄高剂量组分别为(73 ± 15)、(115 ± 41)和(142 ± 37)s,高龄低剂量组分别为(149 ± 38)、(193 ± 44)和(221 ± 47)s,高龄高剂量组分别为(105 ± 32)、(138 ± 35)和(167 ± 44)s.低龄高剂量组ThD75、ThD90和ThDmax均明显短于低龄低剂量组,高龄高剂量组均明显短于高龄低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均明显长于低龄低剂量组,高龄高剂量组均明显长于低龄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低剂量组与低龄高剂量组、高龄低剂量组与高龄高剂量组Th、ThR10、ThR25、ThD75、ThD90、RI、TOFR75和TOFR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库氯铵在0.5~3.0岁患儿中起效显著快于3.1~6.0岁患儿.与0.20 mg/kg米库氯铵相比,0.25 mg/kg米库氯铵肌松起效时间更短.米库氯铵肌松恢复时间不受年龄及诱导剂量影响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马振;迟晓慧;王晓微;史炯;陈永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收治的1223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1 223例肠套叠患儿中,经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 140例,复位失败83例,复位成功率为93.2%(1 140/1 223).83例复位失败患儿中,64例有不同程度血便,5例发病以来未排便,51例患儿精神萎靡、嗜睡,病程6 h至5 d;回结型51例,回回结型15例,回回型6例,回回结结型3例,回盲型8例.其中,回结型肠套叠复位失败患儿中,套头位于乙状结肠2例,结肠肝区6例,横结肠中段23例,升结肠中段15例,回盲部5例.套叠长度均大于5 cm,其中5~10 cm 51例,11~20 cm 27例,21~30 cm 5例.套头直径4~8 cm,平均5 cm.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重复畸形2例,梅克尔憩室13例,幼年性息肉2例,Peutz-Jeghers综合征2例,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结论 病程长、年龄大、全身状况较差、复杂型肠套叠以及继发型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较低.正确判断手术指征,才能提高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
作者:王立丹;黄穗;陈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挽救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的174例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复发转移部位、挽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复发转移后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5.0%、19.3%和13.3%,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95% CI 5.2~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复发转移部位、远处转移时间及挽救治疗与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有关(P<0.05或<0.01),而体质量减轻(≥5 kg)、病变长度、病变部位、清扫淋巴结果数目、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和胸腔内-复发时间与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时间和挽救治疗是影响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挽救治疗和远处转移时间是影响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转移后放化疗或放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武亚娟;李晓敏;李琦;任雅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听力受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体检的174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其中HUA 81例(HUA组),无HUA 93例(对照组).两组患者行纯音听力和听觉脑干反应检测,并检测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结果 HUA组250、500、1 000、2 000、4 000和8 000 Hz纯音听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03 ± 12.09)dB比(28.49 ± 9.89)dB、(35.56 ± 13.47)dB比(27.31 ± 9.34)dB、(38.81 ± 14.94)dB比(29.78 ± 9.39)dB、(43.62 ± 16.45)dB比(37.06 ± 12.66)dB、(51.07 ± 18.36) dB 比(46.29 ± 15.15)dB 和(65.75 ± 18.76)dB 比(57.71 ± 20.26)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UA 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和Ⅰ~Ⅲ波、Ⅰ~Ⅴ波间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2.10 ± 0.26)ms比(2.03 ± 0.24)ms、(4.11 ± 0.38)ms比(3.89 ± 0.31)ms、(5.94 ± 0.31)ms比(5.69 ± 0.29)ms、(2.01 ± 0.26)ms比(1.86 ± 0.22)ms和(3.83 ± 0.28)ms比(3.65 ± 0.2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Ⅲ~Ⅴ波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Ⅴ波阈值明显大于对照组[(45.61 ± 11.18)dB比(41.98 ± 9.37)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6.96 ± 3.45)ng/L比(11.64 ± 3.81)ng/L],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98 ± 0.66)μmol/L比(1.36 ± 1.0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是老年HUA患者听力受损的可能机制.
作者:王建;范静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ω-3脂肪酸对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收集2016年9月以前发表关于ω-3脂肪酸对肝切除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PRISMA要求进行RCT文献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GRADE Profiler系统评价证据质量.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入选5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ω-3脂肪酸可以明显降低肝切除患者术后第 3 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数差(MD)=- 74.89,95% CI-110.02~39.76,P<0.01]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MD=-60.87,95% CI -96.05~-25.68,P<0.01),增前白蛋白(Pre-Alb)水平(MD=9.61,95% CI 4.22~15.00,P<0.01),但未改善术后第3天总胆红素(TBil)水平(MD=-1.13,95% CI -2.48~0.21,P>0.05)和白蛋白(Alb)水平(MD=1.16,95% CI -0.35~2.68,P>0.05).结论 肝切除患者应用ω-3脂肪酸可以明显降低肝切除患者术后第3天ALT和AST水平,升高Pre-Alb水平,但未改善术后第3天TBil和Alb水平.
作者:那延立;张城硕;焦奥;李峰;李越;孙宁;张佳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12月收治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但治疗组给予早期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28 d病死率及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Raw)、肺动态顺应性(Cd)、肺静态顺应性(Cs)、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结果 两组治疗前Raw、Cd、Cs和PEE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EEPi和Raw 明显低于对照组[(6.51 ± 1.46)cmH2O(1 cmH2O = 0.098 kPa)比(7.30 ± 1.61)cmH2O 和(19.23 ± 2.62)cmH2O/(L·s)比(20.54 ± 2.50)cmH2O/(L·s)],Cs 和 Cd 明显高于对照组[(53.14 ± 5.07)ml/cmH2O比(49.16 ± 5.10)ml/cmH2O和(26.63 ± 3.28)ml/cmH2O比(24.54 ± 1.97) 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AGI发生率、AGI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 VAP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2%(19/43)比 66.7%(28/42)、(3.56 ± 1.22)d 比(4.26 ± 1.62)d、(6.79 ± 1.92)d比(7.64 ± 1.89)d和2.3%(1/43)比14.3%(6/42)],AGI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Ⅰ、Ⅱ、Ⅲ和Ⅳ级患者分别为11、6、1和1例,对照组分别为7、12、8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AGI发生率高.早期运动治疗能够减少COPD机械通气患者AGI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能够降低其气道阻力,增加Cd和Cs,降低PEEPi,改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景刚;孟素秋;张贵真;袁继印;刘继华;杨圣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软组织肉瘤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4例软组织肿瘤患者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采用病例对照法回顾性分析比较经病理证实32例软组织肉瘤患者和42例良性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其软组织肿瘤的MRI征象.MRI征象包括病灶位置、形态、大小、信号均匀性、瘤内瘤外征象、强化模式等.对两组患者软组织肿瘤MRI征象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软组织肉瘤组包括脂肪肉瘤7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纤维肉瘤与滑膜肉瘤各5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4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各2例,平滑肌肉瘤、组织细胞肉瘤各1例;良性组包括神经鞘瘤15例,脉管瘤9例,神经纤维瘤8例,脂肪瘤6例,血管脂肪瘤4例.在控制患者性别和就诊年龄的影响后,是否出现瘤周T2WI高信号和肿瘤边界的清晰程度均是区分软组织肉瘤患者和良性患者的MRI征象.出现瘤周T2WI高信号为罹患软组织肉瘤的危险因素(OR=25.05,95% CI 4.04~155.28).肿瘤边界较清(OR=18.84,95% CI 2.98~118.99)患者和边界不清(OR=26.59,95% CI 3.79~186.71)患者较边界清患者更有可能是软组织肉瘤患者.结论 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肿瘤MRI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该发现对软组织肉瘤患者治疗前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玉祥;李骊;饶红萍;张志艳;陈康胤;易智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前尿道瓣膜合并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前尿道瓣膜合并尿道憩室引起男童下尿道梗阻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前尿道瓣膜合并尿道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显示前尿道瓣膜及憩室形成.患儿均行膀胱造瘘、尿道瓣膜及憩室切除和尿道成形术.结果 5例患儿均经手术治愈,排尿通畅,无尿瘘和尿道狭窄,术后尿动力学、肾功能和尿常规正常.结论 前尿道瓣膜合并尿道憩室临床极少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是诊断下尿路梗阻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较好,经尿道行瓣膜和憩室切除术为治疗首选.
作者:林国雄;王玉芸;林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舍曲林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舍曲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舍曲林组应用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并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和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结果 舍曲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02 ± 1.19)分比(10.57 ± 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舍曲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46/50)比68.0%(34/50)],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2/50)比14.00%(7/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和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治疗后SDNN 明显高于对照组[(111.04 ± 20.18)ms比(98.34 ± 23.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舍曲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且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陈美玲;朱晓林;和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Stathmin-1表达在前列腺癌复发和生存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OPN和Stathmin-1的表达情况,并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OPN阳性表达76例(76.00%,76/100),Stathmin-1阳性表达79例(79.00%, 79/100),OPN和Stathmin-1均阳性表达60例(60.00%,60/100).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组织 OPN 和 Stathmin-1 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491,P<0.01).前列腺癌组织 OPN、Stathmin-1 阳性表达与 Gleason 评分、T 分期、骨转移有关(P < 0.05),但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 OPN 阳性、Stathmin-1 阳性及 OPN 和 stathmin-1 均阳性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18.45 ± 2.03)、(17.95 ± 2.01)及(15.24 ± 1.72)个月,与 OPN 阴性、Stathmin-1 阴性及 OPN 和Stathmin-1单一阳性或均阴性患者相比明显缩短[(24.67 ± 2.62)、(23.79 ± 2.58)及(26.68 ± 2.7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OPN和Stathmin-1高表达,与Gleason评分、骨转移及T分期有关,与复发无关,但可为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许远兵;甘星;王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γδ T细胞是一类在人体先天性和过继性免疫反应中均起重要作用的独特免疫细胞亚群.它们识别抗原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限制,具有显著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因此利用γδ T细胞作为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对近年γδ 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在几种常见妇科肿瘤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赵雨薇;武雄飞;邹丽娟;徐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风湿性疾病常累及肌肉骨骼系统,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风湿性多肌痛等,难以治愈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临床需要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检测手段用于诊断、监测这些疾病.肌骨超声主要扫描位置表浅的关节、肌肉,可以早期发现肌肉骨骼系统炎性反应,且具有安全、敏感性高、可重复等优点,在风湿性疾病中应用广泛.
作者:苏建玲;李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丘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较常见的类型,有着极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即使有幸生还,患者也大多表现为重度残疾.丘脑出血极易导致继发脑室内出血,将可以进一步导致急性脑积水、慢性脑积水、血肿周围组织损伤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等.因丘脑位置深在,周围紧邻重要神经结构,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效果不甚理想.近年,微创外科手术配以各种辅助疗法治疗丘脑出血继发脑室内出血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操作简单、创伤小、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为求进一步增加神经外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现就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宇;李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慢性气道疾病,通常意义上是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哮喘和COPD的共同特点是小气道病变导致的气流受限,其中COPD的气流受限往往又是不完全可逆的.尽管这几种疾病的病变部位均在小气道,但其临床和病理表现是不相同的,其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近十年随着呼吸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慢性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近年已相继开展了一些慢性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如支气管热成形术、活瓣肺减容术等.这些技术的开展,为许多难治性哮喘和重度、极重度COPD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由我国11家医院呼吸内镜中心完成的100例支气管活瓣系统(spiration valve system, SVS)肺减容术的临床研究(REACH研究),是我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呼吸内镜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在2017年美国胸科学会年会上受到国际呼吸介入界的好评,正式论文即将发布,为我国呼吸内镜的发展做了一项非常有益的尝试.
作者:宋小莲;王昌惠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