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548X
  • 国内刊号:11-5453/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7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医学研究杂志   2002年1期文献
  • 两个大肠癌负相关新基因的研究

    目的在分子水平寻找与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的新的因素,研究两个大肠癌负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结果已完成两个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及染色体定位等结构研究,并进行了两基因的核酸与蛋白表达研究及功能研究.SNC6基因全长3168pb,定位于染色体22q13区带,共有12个外显子及11个内含子.SNC19全长3152bp,定位于染色体11q24区带.两个基因于1998年被国际命名委员会分别命名为ST13、ST14基因,并被列入人类基因组图谱中.对比二个新基因在正常大肠粘膜及癌组织核酸水平表达情况,癌组织低于正常粘膜,在不同肿瘤细胞系及组织中表达不一.两基因均已获得了表达蛋白.ST13已制备了单抗,经免疫组化检测表达与核酸表达结果相似,经体内外研究ST13基因有抑制大肠癌细胞系生长的作用.ST14已明确为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结论SNC6与SNC19基因可作为新的大肠癌相关基因加以研究,利用.目前仍需继续深入研究该两基因的功能.

    作者:郑树;曹江;张苏展;蔡心涵;耿礼义;方永明;彭佳萍;叶景佳;胡晓晔;董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研究

    目的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脑卒中高发的北京、上海、长沙三个城市约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研究.对其中约14万人口进行以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控烟为主的特殊干预,另外半数人口设为对照人群.结果4年后,干预社区人群中几种主要危险因素水平下降,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41.4%,女性下降了46.3%.干预前后相比,脑卒中死亡率男女各下降31.8%和19.0%;用5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两社区人群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人群中开展经常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同时采用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主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王文志;吴升平;洪震;杨期东;刘红梅;黄茂盛;刘运海;李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咽瘘与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感染在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形成的重要性.方法报告了1991年~2000年在我院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咽瘘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从感染学角度对咽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49份标本中有48份有细菌生长,氟哌酸、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对G-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严格控制感染是预防咽瘘形成的关键,预防感染用药应术前0.5~2h应用氟哌酸、丁胺卡那、环丙沙星等杀菌性、抗菌谱广的药物.

    作者:赵治明;田秀杰;孙伟;黄桂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鼠病毒性心肌炎TNF-α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在VMC小鼠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本实验用ELISA方法检测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3、5、7、9、15、35天血清TNF-α的变化,并分析了TNF-α与VMC发病的可能关系.结果实验发现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3~35天各时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其表达高峰在接种病毒后7天(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结果提示小鼠VMC血清TNF-α水平升高可能参与VMC的发病.

    作者:张松;饶邦复;屈百鸣;吴立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撕拉法剖宫产术切口不缝线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是挽救难产患者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为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在新式剖宫产即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基础上不断改良简化,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开展新式简化剖宫产切口不缝线374例,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华卫东;陈娟;吕亚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L-精氨酸和牛磺酸治疗充血性心衰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L-精氨酸联用牛磺酸试治充血性心衰的疗效作用.方法将41例慢性充血性心衰(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抗心衰药物基础上治疗组L-精氨酸150mg/kg体重和牛磺酸200mg/kg体重溶于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qd,6天为1疗程.对观察前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血小板cGMP、血浆N-末端心钠素(N-ANP)、血浆内皮素(PET)、去甲肾上腺素(PNE)、肾素活性(PRA)、尿cGMP和NO-2/NO3-等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2.68%(38/41),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血小板cGMP显著增加(P<0.01);PET显著降低(P<0.05);尿cGMP和NO-2/NO-3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L-精氨酸联用牛磺酸治疗CHF可以提高病人对一般抗心衰药物得敏感性和药效作用,改善心功能和血管顺应性,提供内源性NO以弥补NO缺陷,并保护心肌细胞,从而显示出有益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永波;李滨;张慧民;周建波;于翠芹;孙艳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正常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关系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后组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的相互关系,为鼻窦病变的CT诊断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60例正常人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进行CT扫描,39例行横断层加冠状扫描,21例于横断层扫描后加冠状扫描.结果根据后组筛窦蝶窦的位置关系分为蝶前型(49.2%),蝶侧型(36.7%)和蝶上型(14.2%).根据后组筛窦与视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可以分成:管前型(46.7%),管口间型(23.3%),管后型(13.3%),蝶鞍型(10%)和管周型(6.7%).结论CT扫描是观察副鼻窦和视神经管重要方法,能为临床副鼻窦疾病手术提供依据.

    作者:段晋明;丁汇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软骨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及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概况

    软骨胶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一些研究认为,在某种病理条件下软骨特异分子的一个或几个分子异常可能变为非规律性免疫反应的一个发病靶点,并能启动引起关节损害的慢性炎症过程.关节的软骨组织内没有血管和神经,对于关节的炎症反应是由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所介导.多年来认为本病是多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

    作者:丁景春;许鹏;李军;康龙丽;郭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广西1999年医药卫生科研进展(下)

    1.结核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广西区卫生防疫站采用磁性粒子免疫捕获PCR(MIPCR)40~60%,检出率达80%,而且发现MIPCR检出与病变范围大小呈正相关.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强,能快速作出诊断.

    作者:秦克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河北省2000年医学科研进展

    2000年,我省在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部分医学科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基础医学研究1.胃癌红细胞免疫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该研究通过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揭示红细胞可通过免疫粘附、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为探讨红细胞免疫粘附胃癌细胞后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从免疫学揭示了胃癌的发病机制,胃癌手术期进行必要的免疫功能监测,注意提高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判断肿瘤的发展、疗效、预后及复发,胃癌根治性手术可明显全面提高包括红细胞免疫功能在内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通过探讨参芪正注射液对胃癌病人手术及化疗时免疫功能的影响,摸索中医辨证施治规律及中西结合规律,以利于中西医结合,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由此预测通过手术、化疗、中医及免疫等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望为胃癌治疗的全新途径.

    作者:杨忠来;王颖;张红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特征及健脑灵改善认知功能作用机理研究

    在痴呆的药物治疗方面,国外研究较多的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痴呆早期患者的认知损害有一定程度的暂时缓解,但多数具有肝毒性及胃肠道反应,病人耐受性差.近年来虽有许多中药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但由于痴呆的诊断、辨证以及疗效判定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缺乏敏感特异的认知功能评价方法和规范的对照药物,因而低水平重复研究多,突破性进展少.

    作者:田金洲;杨承芝;宋崇顺;谢呈秋;杨惠民;袁致祥;董迎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国药用真菌学》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孕育着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完整的中医中药学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药用真菌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是世界早利用真菌防病治病的国家,早在东汉年间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药用真菌分别列项论述,这些药物至今仍沿用不衰.

    作者:徐锦堂;兰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微生物毒素制品,其治病机理是毒素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稍,神经肌肉接头,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用于治疗某些肌张力障碍等疾病.1989年12月美国FDA首先批准上市.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于80年代研制开发,在完成临床试验在基础上,199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证书及试生产文号,1997年2月获准字号,成为继美、英后第三个生产该药品的国家.

    作者:王荫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去纤酶和tP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的影响

    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迁移和增殖是引起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关键因素之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纤溶系统的主要成份之一,用于冠心病等的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但其对动脉SMC迁移和增殖的作用及机制和临床意义研究尚少.tPA在正常和罹病血管的分布仍大部分未被揭示,血管损伤后tPA的改变和局部SMC增殖和激活状态间的关系仍未被详细揭示,研究结果也不一致.

    作者:黄文英;马晓莉;吕凤英;常文兰;佘铭鹏;李晓惠;李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眼科超声波诊断仪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眼科超声波诊断仪是用于眼内疾病诊断和眼部生物结构参数测量及人工晶体数值计算与设计的眼科专用设备.BME-200型眼科超声诊断仪均具有上述功能.它的B型图像分辨力纵向可达到0.3mm,横向可达到0.5mm;对眼内生物结构参数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mm,能精确测定眼球轴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玻璃体腔长度.根据这些数据,仪器能自动计算和显示有关眼的屈光不正及设计出人工晶体有关数据,为摘除白内障晶体的患者植入人工晶体提供科学数据,达到术后佳视力.

    作者:王延群;杨军;宋学东;计建军;王志元;李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早期心室复极动态变化规律的临床研究

    心室复极变化因关系到心电不稳定性而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干预治疗并发生再灌注时的心电特征特别是心室复极变化尚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本课题旨为探讨AMI再灌注早期心室复极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心电不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胡大一;李瑞杰;杨新春;郭成军;贾三庆;郭晋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人类认识股骨头坏死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对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仍感非常困难,总的来说,治疗方法不少,但效果确切并得到公认的还没有.

    作者:袁浩;何伟;樊粤光;张德兴;刘少军;张庆文;曾意荣;唐立明;方斌;李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肠扭转治疗的病例分析

    肠扭转在我国是常见的一种肠梗阻类型,是一段肠管甚至几乎全部肠管沿系膜或索条扭转360~720°,因此,病变既有肠管的梗阻,更有系膜血管扭转不通,血液循环中断,受其供应的肠管将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病死率10%~33%.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肠梗阻178例,其中有22例经手术证实为肠扭转.现将22例病人诊治过程的几个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岳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脑梗塞的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AMI)和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健康的两种疾病,如AMI同时合并脑梗塞提示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我们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脑梗塞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景柏;马五一;李成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8例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因分析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是指热程在3周以上,体温多次在38.5℃以上,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尽管我们的医疗设备不断更新、辅助检查方法也日新月异,但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仍然是内科临床上诊断难题之一.下面就我院1986年2月至1998年7月间98例,体温>38.53℃,持续3周以上的患者,对其病因进行临床分析并加以讨论.

    作者:吴传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速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老药新用是临床医学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有时,新的疗法来自对老药研究的偶然发现.1988年意大利学者Bianco等首先报道吸入速尿的预防运动性哮喘.这一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吸入速尿防治哮喘已成为哮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我们用速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8例,效果理想,无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湘春;李鹏;迟永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氢化麦角碱加用川芎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附21例报告)

    作者自1998年2月以来,应用由北京迈特发市场预测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氢化麦角碱注射液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21例,另19例单用川芎嗪作比较.

    作者:唐秀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ysmex SE-9500血液分析仪IMI通道对幼稚细胞检出的探讨

    Sysmex SE-9500血液分析仪运用射频电流(RF)与直流电(DC)联合检测的方法,通过四种不同的检测系统对周围血细胞直肠进行五分类测定,尤其能通过IMI通道寻找幼稚细胞.本文选取95份ED-TA-K2的抗凝血,分别用Sysmex SE-9500血液分析仪及镜检对比分析幼稚细胞的检出情况,结果发现Sys-mex SE-9500血液分析仪的假阳性率为11%,假阴性率为6%,检出有效率为91%.仪器错误报警单核细胞、异常淋巴细胞与嗜碱粒细胞增多的现象与某些幼稚细胞的漏检有关.由此强调任何先进的仪器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镜检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应重视血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加强质量管理.

    作者:宗红;赵燕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利用M型超声图像特征检测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理转移阶段,因此及时、无创地检测肝脏的硬度,对于了解和控制肝病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超声的组织弹性图检测肝硬化,需要专用的设备,不能在目前的商用超声仪器中实现,因而诊断代价较高.本文通过提取肝脏M型超声的图像特征来检测肝脏硬化,其目的是在常用超声仪器上实现肝硬化检测的功能,从而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国辉;汪源源;王威琪;孙英;陈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颅骨修补钛网硅胶片的研制

    该研究是为了战创伤及病理造成的颅骨缺损研制一种新的优质修补材料.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比较分析了现行颅骨修补材料的优缺点,把研究集中在医用钛材和医用硅橡胶上,我们产生一种新构思即充分利用临床已应用的医用钛材和医用硅橡胶的优点,研制一种新的颅骨修补材料--钛网硅胶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这种材料具有强度适中、易塑形、不老化、不导电、热导率低、机体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影像检查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作者:方彰林;马长生;魏荣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电化学疗法治疗血管瘤机制探讨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应用较广泛的有激光、皮质类固醇激素全身用药及局部注射疗法、抗肿瘤药局部注射、手术切除等.近十年来,国内已有应用电化学疗法(Electreacal Chemical Therapy ECT)治疗血管瘤成功的报道.但有关治疗前后瘤体组织的病理变化鲜有报告.本文将就ECT治疗血管瘤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祝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体制改革也提到了议事日程.1985年3月,中央提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指出,从我国实际出发,对科技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由此,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并不断深入,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作者:张虎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