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安慰剂对照、双盲、随机、平行研究,应用二年时间观察814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对肺功能的改善效应,评价814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患者312例,通过双盲、随机分为两组:①814临床治疗组;②安慰剂对照组;所有患者仅在COPD急性加重期加用常规药物治疗(抗生素、止咳化痰药、平喘药物等).临床观察时间为二年.结果814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比率较高,其中以咳嗽、咳痰、喘息、哮鸣音的改善较为显著(P<0.05).814治疗组中,咳嗽缓解的总有效率为35%,咳痰为41%,喘息为16.7%;临床体征方面则以哮鸣音减少较为明显.COPD病情急性加重的发生次数:814治疗组中的COPD患者平均每年每个患者发生2.7±2.1次病情急性加重,而安慰剂对照组中平均每年每个患者发生4.8±1.9次病情急性加重,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814治疗后能缓解COPD肺功能下降趋势.814治疗后,COPD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尤其能缓解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症状,并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
作者:蔡柏蔷;朱元珏;徐凌;张弘;郭子健;马毅;徐佳;陈勇;阮英茆;朱明娟;董湘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肾上腺髓质细胞,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法包埋牛肾上腺髓质细胞,将微囊牛肾上腺髓质细胞植入恶性肿瘤病人的珠网膜下腔,移植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显示在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显效率为67%(20例),有效率为27%(8例),无效率为6%(2例),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达150天,除个别病人发烧和腰痛外未发现其它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涛;周道标;杜智;孙以鲁;肖琅;高宝柱;回建峰;李学敏;方淑昌;李隽;崔润海;付立;宋继昌;孙绵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制作一种选择性高、制作周期短、病变稳定、重复性好的胰岛A细胞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体视学方法,研究大鼠肌注硝酸钴50mg/kg后胰岛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注钴后2天胰岛A细胞开始出现损伤改变(P<0.05),3、4天损伤为显著(P<0.01),6天后开始再生,10天后恢复正常.胰岛内B细胞、D细胞、PP细胞及外分泌部无明显变化.结论用硝酸钴可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病变稳定,是进一步研究胰A细胞功能理想的实验工具.
作者:柏青杨;兴桂华;荣玮;徐凤琳;许琪;李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P53,rasP21及C-met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1.7%、40.0%、70.0%;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6.7%,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C-met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21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粘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C-met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
作者:周洁;李华仁;董红林;张锦波;权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精方防治环磷酰胺(CTX)致雄性大鼠性腺抑制的作用.方法用CTX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性腺抑制.对经益精方治疗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和睾丸组织形态学进行观测.结果益精方可以显著减轻睾丸组织结构的损害,提高血清睾酮(Ts)水平,降低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结论益精方防治CTX致性腺抑制的作用机理在于其减轻睾丸组织损伤,维持正常Ts水平,保持Ts、FSH、LH之间的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性腺功能.
作者:季春莲;柴可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以腰围适宜切点来探讨体脂分布类型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在焦作城区体检的职业人群中调查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血胆固醇(代)、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按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制的规格进行调查、统计.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2120人.结果中心型超重组血压、血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血糖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显著高于外周型超重组及非超重组,而外周型超重组上述指标又显著高于非超重组.但中心型超重组和外周型超重组的HDL-C都显著低于外周型非超重组.结论BMI、腰围均可影响心血管危险因素,但体脂分布类型是影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重要因素.体脂中心分布的程度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升高及聚集密切相关.应加强对以腹部肥胖为特征的向心性肥胖进行防治.
作者:成守金;祁双宝;周桂梅;罗云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工艺以Ca(OH)2-CaCO3-H3PO4为原料,按中和法原理,采用不同于常规的反应温度和加料操作,制备出反应生成沉淀物不经陈化,易于过滤分离的含CO2-3的羟基磷灰石(HA).
作者:高月侠;冉均国;苟立;王方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门诊留观儿童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00年11月~2001年留观儿童使用抗生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组与非急性呼吸道感染组抗生素使用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使用抗生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RI组选用抗生素前五位依次为头孢拉定421例,红霉素348例,头孢噻肟钠217例,青霉素172例,头孢呋肟93例,各占32.4%、26.7%、16.7%、13.2%、7.1%;非ARI组依次为头孢噻肟钠138例,头孢拉定89例、青霉素22例、灭滴灵5例、头孢呋肟4例,各占52.9%、34.1%、8.4%、1.9%、1.5%.结论目前门诊留观儿童抗生素滥用十分普遍,合理使用抗生素仍非常重要.
作者:李建新;司爱华;付丽;郑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6年至2000年,我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量呈递增趋势,共行CABG2315例,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资料与方法1.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012例,女303例.年龄27~79岁,平均58±9岁;年龄≥60岁1100例(48.0%).患者多有心绞痛症状或有心肌梗塞、高血压或糖尿病史,其中967例有稳定型心绞痛,950例有不稳定型心绞痛,1205例有心肌梗塞史,944例合并高血压,273例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Ⅰ~Ⅳ级,平均2.4级,心功能Ⅲ级以上40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EF)15~70%(56±11.9%),EF≤40%者179例.
作者:吴清玉;胡盛寿;许建屏;孙立忠;黄志雄;宋云虎;吕锋;孙寒松;沈向东;郭少先;李巅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人体内已知的有效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1973年首次由Steinman和Cohn发现,近年来,随着人们体外应用细胞因子大量扩增DC成功,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功能特点、表面分子细胞表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C激活的细胞免疫特别是CIL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抵御恶性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已为众多研究所证实,但对于具体机制一直不十分清楚,树突状细胞的研究为揭示中医药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李杰;孙桂芝;吴志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癫痫(Epilepsy,EP)由脑细胞突然过度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突然而暂时的脑功能紊乱所致,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尚未阐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EP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人也和其它生命一样,是与其环境的统一体.生命不仅与外环境是统一体,与内环境也是统一体.宏观生态的无生命环境如放射线、大气、水、食物、土壤等和有生命环境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都会对人类的生存有影响.而微观生存的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也有影响,而且宏观影响必将通过微观影响而起作用.
作者:徐书显;赵进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喉癌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研究:在全喉标本连续切片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随访,以生存率为目标对肿瘤形态,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微观形态的肿瘤表面形态分类,周边生长方式分型,周边淋巴细胞浸润分度等均有创新性.电镜观察的肿瘤周边淋巴细胞触手现象为判定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奠定了微观形态学基础.
作者: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提高手部创伤修复的成活率(循环重建问题)和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主要是肌腱修复问题),采用巨微解剖、X线摄影、计算机三维重建、生物力学测试、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等方法探明手部血管的立体构筑规律,并采用量化分析手段,探讨血管各主要分支的供养能力及其在循环代偿中的作用,提供一套完整、系统、细致的国人手血管的解剖学资料.在此基础上,用人体手标本模拟临床常见类型的手部创伤(如断腕、断掌、断指、屈指肌腱损伤等),探讨其创伤后的血供变化规律,为修复时的循环重建提供血管吻接方案;肌腱修复的关键问题是防止粘连,防止粘连的关键是肌腱表面的滑膜化.
作者:张绍祥;张正治;刘正津;王洛夫;李忠华;吴梅英;李振强;王振维;马树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关于脑动脉瘤发生、扩大和破裂的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许多问题尚有争议.传统的病因学理论认为:颅内动脉分叉处的中膜缺损是先天性的,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目前的理论认为:内弹力膜是维持动脉壁强度的主要结构,其退行性改变是囊性动脉瘤形成主要的因素,囊性动脉瘤是致病因素造成内弹力膜损害后引起的获得性疾病.本研究对动脉瘤发生、扩大和破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继宗;张东;王硕;李京生;张岩;韩利江;孙异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临床疗效减低,毒副作用增加,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目前各医疗、预防、科研单位皆采用国际公认的k-B法进行药敏实验以期指导临床用药和开展耐药性监测.但我国药敏试验材料混乱,测得结果重现性差,相互之间无可比性,试验失去应有的作用.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研制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药敏实验标准物质,并获1989年卫生部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已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梅;金少鸿;王春荣;张力;吴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0年1月,本院收治细菌L型引起的尿路感染20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5例,年龄31~65岁.肾盂肾炎患者16例,前列腺炎患者3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例.慢性感染者8例,急性感染者12例.
作者:王景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采用我院1996年10月~1999年12月资料可供分析的食管癌患者76例,应用6MV-X线体外照射加腔内依-192源治疗组(以下简称外照加腔内组)36例和应用6MV-X线单纯体外照射治疗组(以下简称单纯外照组)40例,对其疗效、预后、副作用等进行对比,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杨雁鸿;任红;刘继红;赵成会;齐雅琴;杨秀舫;景晓春;宋淑萍;杨丽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文献报道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有效.我们回顾性分析IVIG+强的松口服和单用强的松对小儿ITP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宗茜;张焕新;李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提供国人寰椎的数据,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类似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50例干燥寰椎标本的后弓进钉点及进钉方向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测量得出寰椎后弓、侧块、椎动脉沟、后弓侧块螺钉通道的轴线长度,及后弓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等参数.结论寰椎具备行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作者:谭明生;王慧敏;王云亭;移平;韦竑宇;杨峰;张光铂;李子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用动物精子作为外源DNA载体已成为转基因的主要方法之一,外源DNA通过精子导入后代,有可能简化转基因动物的生产.目前转基因普遍采用的是微注射法,但其技术要求高、实验设备昂贵、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因而寻找一种简单、高效的转基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雪莲;郭庆功;张弘;王保义;陈海川;杨果;曾浩;王子淑;杨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瘦体重推算内生肌酐清除率(LBWCcr)在评估肾功能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肾脏病人81例,其中51例用于分析4小时尿肌酐(4hUcr)与瘦体重(Lean Body Weight,LBW)的关系,另外30例病人同期做99mTc-DTPA清除率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Tc-GFR)、LBWCcr、24小时肌酐清除率(24hCcr).以Tc-GFR作为评估肾功能的标准,与LBWCcr、24hCcr进行比较,以验证LBWCcr的可行性及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男性4hUcr/LBW的平均值Km为4.55mg/kg;女性4hUcr/LBW的平均值Kf为3.73mg/kg;LBWCcr、24hCcr、Tc-GFR三种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0.LBWCcr、24hCcr与Tc-GFR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P<0.001)、0.91(P<0.001),两个相关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LBWCcr能准确反映肾功能,而且是一种简便、快速推算Ccr的方法.
作者:邓利荣;齐慧敏;辛冈;李惊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当今科技的两个重大领域.纳米技术正在对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纳米技术也在逐渐深入生命科学的研究范围.核壳生物纳米颗粒正是紧密结合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本文结合作者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纳米技术发展对生物医学的影响,论述了核壳生物纳米颗粒的结构特点、性能以及核壳生物纳米颗粒制备的关键技术.由于核壳生物纳米颗粒的独特结构特点及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它的研究和发展将会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柯敏;何晓晓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