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开创了心脏直视手术的新纪元,但由于血液与许多非生理性人工管道的接触、外科手术的损伤、麻醉及人体温度的改变、器官的缺血-再灌注等,伴随着CPB,从而产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导致CPB术后并发症的发展,直接影响着CPB术后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华;毛志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补体受体一型(CR1)是内源性补体活性调节蛋白家族成员.ECR1具有粘附、加速清除免疫复合物(IC)等广泛生理作用.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盛年;赵翠萍;刘黎青;马玉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L型致病情况的规律,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率.方法 对痰结核菌阳性组(无耐药组)、痰结核菌阴性组和耐药组肺结核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进行痰结核分支杆菌和痰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对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无耐药组20例中结核分支杆菌L型阳性l例,阳性率5%;痰结核菌阴性20例中,L型阳性2例,阳性率10%;耐药组20例中,L型阳性4例,阳性率20%.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的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率;复治、病情进展恶化、耐药病例与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有关.
作者:肖志坚;崔秀琴;张秀文;郭悦鹏;邢宝春;周义乾;许小广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近年来,通过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使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有了新的观念,即高血压并不单纯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还常伴有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代谢紊乱,称为胰岛素抵抗(IR),也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1].
作者:姚光;陈丽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人体营养代谢等生命活动中无不受小时、日、周、月、年等生物钟顺序规律的调节,担任这种调节作用的主角是转录水平.
作者:张银凤;金仲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一种,目前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威胁大的是各种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又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又占血管并发症较大的比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
作者:卜建宏;朱良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严重的慢性并发症.随着DM发病率逐年升高,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
作者:靳瑞丽;李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组织病理变化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肥大,肾小球、肾小管基膜增厚,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堆积以及肾小球硬化.其发生机制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尤其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TGF-β1 mRNA转录、表达,TGF-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产生机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陈宽林;林哲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自从开展扩大性淋巴结清扫术以来,胃肠道的恶性肿瘤预后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因收治的患者大多仍属中、晚期,故即使施行了所谓的根治性切除术,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终死于肿瘤转移.
作者:郭春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既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周围组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其在肠嗜铬细胞及肠神经元中大量合成.
作者:魏兰福;魏睦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早是由Ferrara等于1989年在牛垂体星状细胞培养液中提纯的蛋白质.它是胚胎发生和创伤愈合过程中启动血管形成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有丝分裂原,也是一种血管形成和血管通透性诱导因子,在血管发生和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VEGF在肝脏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其春;李国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食管癌绝大多数是多点起源,病变远远超出肉眼观察范围[1],手术切除难以根治,放射治疗可控制亚临床病灶,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映辉;王成;李宗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由10年前占恶性肿瘤的第6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1].
作者:陈利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这两种肠道炎症性疾病的病因迄今均未完全明确.而发病率在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呈增高趋势[1].现就IBD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葛昊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重症肌无力患者不仅有骨骼肌无力,也可有其他系统或器官受损的表现,尤其是在泛化自身免疫学说提出后,此方面研究又有增多.本文就重症肌无力骨骼肌以外受损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宋军;张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的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作者:杨晓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主要是黑质纹状体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A)的减少或消失.
作者:徐强;徐如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局灶性脑缺血对脑组织的损害与缺血程度及缺血持续时间有关[1].缺血后,缺血区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引起组织迅速发生不可逆的死亡.近年来,陆续有学者发现局灶性缺血后,远离梗死灶的同侧丘脑有神经元慢性缺血后改变[2].
作者:楚冰;邵国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颈部肌力障碍(cervical dystonia,CD)是成人肌张力障碍常见的类型.由于肌肉不随意收缩产生头颈部姿势异常,大多为隐性起病,缓慢进展,早期症状不明显,仅为颈部压迫感或抽动感,不随意转颈时伴颈部急跳感[1].
作者:王运良;包仕尧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精神神经免疫(psychoneuroimmunology,PNI)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关系的学说,三者间联系和影响往往是通过双向调节以神经和体液的因素来完成,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双向调节联系促进了机体免疫及相应的整体化,从而保证了内环境的稳定,使其达到生存目的[1].
作者:马玉叶;燕素珍;陈胜利;张汉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对肿瘤的治疗研究,以往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70年代初Folkman提出,没有新补充的内皮细胞,实体瘤不可能生长,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使肿瘤得以扩增、转移.
作者:孙菊云;祝文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肝癌)多见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90年代以后已成为我国癌症的第二杀手.手术切除仍是疗效好的治疗方法,但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仍较高,因此,了解肝癌侵袭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十分必要.
作者:罗莹;黄爱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肿瘤的存活、生长和转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遏制肿瘤细胞生长,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者:周丽红;王嗣欣;孙桂香;庞凤兰;王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抗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失活与癌基因的激活参与人类各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常见的抗癌基因有p53、p21、p27、Rb、p16等.其中p53基因是受瞩目者,这是因为在人类恶性肿瘤中至少有50%发生了p53基因的变化.现就p53基因与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爱菊;齐云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 DNA拓扑异构酶的生物学特性DNA拓扑异构酶(Topo)普遍存在于各类生物种群中,包括病毒、原生动物、真菌、植物、昆虫、两栖类、鸟类及哺乳动物的正常和肿瘤细胞中,是调节核酸空间结构动态变化,控制核酸生理功能的关键酶,其生理学特性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拓扑性是指具有在形状或图像逐一连续变化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作者:卢培刚;朱树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无论是作为乳腺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我国广大医生及乳腺癌患者心中,内分泌治疗还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治疗手段,根据国际权威组织统计,内分泌治疗在中国肿瘤药物市场所占份额仅为4%,美国为其6倍,欧洲高达11.5倍,即使具有相似肿瘤发病谱的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也约占12%[1],这说明我国内分泌治疗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宣传和学习非常重要,本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胡艳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