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十一项目的8个项目省、40个项目县,以社区诊断和健康档案的建立为切入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为抓手,针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等三类人群的需求,采取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等措施,探索建立农村慢性病管理新模式. 项目地区慢性病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登记和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其管理率从2009年的60. 8%和32. 2%分别上升到2013年的92. 2%和88. 8%;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地区调查人口自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率(63. 8%,50. 2%)显著高于全国农村地区平均水平(54. 9%,38. 3%). 结果提示,以培训、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为核心的农村慢性病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慢性病服务能力,项目地区所实施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切实可行,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作者:吴菲;潘伟;栗瑞;赵根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健康村建设是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在项目地区广泛开展的一项活动. 本文利用项目初期基线调查、中期评估督导、终末评价验收时获取的定性与定量数据,对健康村建设的政策干预设计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健康村建设以人居环境改造为切入点,通过环境改善、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扩大和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培育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等措施实现了较好的政策效果:健康村创建扩大到745个行政村、村民健康知识得到较大提高、健康村的村居环境明显优于周边其它村庄、村民的生活行为有所改变、村民对于文化体育活动的观念和参与度得到提高等. 建议在全国倡导开展健康村建设,将健康村的理念贯穿于各类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之中,从而使健康的理念在农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
作者:刘钟明;潘伟;栗瑞;张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十一项目)利用世行贷款5 000 万美元、英国赠款500万英镑,在我国东中西部的8个省(直辖市)、40个县(其中60%为贫困县)实施. 项目于2008年10月启动,2014年12月31日结束.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描述安徽省参合农民因病致贫情况,分析安徽省新农合制度抗疾病风险能力的变化,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建议. 方法:在安徽省随机抽取3个县,结合新农合制度在参合率、筹资水平和补偿比方面的变化,从因病致贫率、因病致贫解决程度、因病致贫缓解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2013—2014年新农合制度的抗疾病风险能力. 结果:2013—2014年安徽省新农合制度抗疾病风险能力有所提高,但提升有限. 结论:应通过改革支付方式、控制病人外流、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等手段,逐渐减少农民因病致贫.
作者:陈骅璋;储诚志;徐恒秋;孔运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湖北省孝昌县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湖北省孝昌县3镇9村,共约1 168户家庭、4 468人,比较分析新农合补偿前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新农合补偿后,样本地区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所下降;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中有工作的成员的数量、家庭成员住院次数、家庭是否有慢性病患者. 结论:孝昌县农村地区家庭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其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降低,减少该县农村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应该健全完善新农合对于慢性病门诊费用的补偿机制、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
作者:唐雨欣;马婧;谯治蛟;邱培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虽在覆盖面、筹资水平、保障水平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仍无法避免就医需求快速上升和基金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带来的矛盾. 商业健康保险在资金和人员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可发挥其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本文基于商业健康保险的视角,从经办模式、经办主体、保障对象、筹资方式和保障项目5个方面对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进行探索和完善.
作者:陈珉惺;王力男;杨燕;王贤吉;金春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平衡记分卡是一套新型绩效衡量与战略管理工具. 本文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基本理论,在建立满意度、财务、内部运作、成长与发展四维绩效考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具体的考评指标,构建了大病保险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为科学合理评价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辉;詹长春;吴海波;袁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测算分析北京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对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减轻作用,对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大病保险承办方式选取北京市三个区县,再从中选择大病患者较多的2~3个乡镇. 通过与大病保险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其运行现状;对样本乡镇全部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主观感受,收到有效问卷497份. 利用新农合管理中心信息平台测算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对定量和定性资料分别采用统计分析与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 结果:经大病保险报销,三个区县大病患者平均自付费用明显减轻,实际补偿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无显著改善. 结论:应通过提高大病保险起付线与报销比例,拓宽报销目录等举措提高其补偿水平,重点缓解极重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作者:段婷;高广颖;马骋宇;贾继荣;马千惠;那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能量密集的高脂饮食导致了肥胖的流行,它不仅对消费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了损害,还存在强烈的外部性,因此政府对肥胖问题的管制成为应有之义,但由于肥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普遍性,使得对肥胖流行的管制陷入干预消费者选择自由与提高消费者福利的两难. 本文通过对肥胖流行问题的梳理,考虑到肥胖流行所导致的长期健康风险,讨论了政府实施脂肪税管制的可行性,并就脂肪税收政策在食品市场预期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浦科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生育率的明显下降,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正导致全球人口迅速老龄化. 与此同时,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也比过去明显加快. 2015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详细阐述了目前健康与老龄化的相关知识,制定了采取公共卫生措施的策略性框架,并提供了可采纳的实用措施清单.
作者: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国普遍开展了支付方式和服务模式整合改革试点,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整合型服务和长期照护服务. 但这些试点大多针对的是社区或机构养老模式,未将居家养老涵盖在内.
作者:吴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众多证据表明,年度体检尽管会减少患者忧虑,增加预防保健服务的使用,但其并没有降低患病率与死亡率,甚至可能存在危害性. 由于临床医生将体检视为建立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前取消年度体检的呼吁在临床实践中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作者:赵慧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村卫生室人员执业现状及待遇保障情况. 方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抽取6省18县(市/区) ,利用自制调查表调查18县下辖的全部村卫生室. 结果:每千农村人口村卫生室人员均数0. 7 ~1. 9人;每村卫生室人员均数为1. 36~3. 24人;部分省村卫生室60岁人员占比超过20%;50%以上村卫生室人员学历为中专且仅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西部2省村卫生室人员医疗责任险覆盖比例低于11%;除江苏外,其他5省村卫生室人员主要参加新农村养老保险;江苏每村卫生室人员公共卫生和基药补助高,福建省低;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的村卫生室人员占比低于20%;除江苏外,70%以上村卫生室人员提供24小时服务;村卫生室流出人员超过新进人员. 结论及建议:提高村医素质并明确身份;保障村医待遇;鼓励开展研究提出吸引卫生人员到农村执业的更切实可行的建议.
作者:张小娟;田淼淼;朱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卫生人才资源现状和问题,为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提供参考. 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公平性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公平性. 结果:基层卫生人员数量显著增加,人员素质有所提升;以省为单位的东中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人员Gini系数和泰尔指数均不断减小;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结论: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和流失并存、职称结构失衡以及城乡、地区差距较大等问题;主要原因有激励机制不合理、人员配置行政化、医改部分措施的协同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建议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加强政策协同,以吸引和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作者:朱晓丽;陈庆琨;杨顺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付出—回报失衡对公立医院医生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的影响. 方法:利用课题组编制的医生工作感受量表,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从山东省抽取济南、潍坊、德州3市的1 910名公立医院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 结果:医生工作付出—回报失衡,工作付出是工作回报的1. 54 ± 0. 74倍. 工作付出—回报失衡对职业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工作满意度有负向预测作用,对离职意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结论:管理者应从改善医生付出—回报比例入手,以稳定医生职业心态,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作者:孙葵;尹文强;黄冬梅;于倩倩;赵延奎;陈钟鸣;李云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