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对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属性等问题研究仍不够深入,认识尚不统一,发展定位也不清晰.本文通过综述健康服务业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进展,提出了健康服务业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主要由提供健康服务的消费性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组成,广义上也可以包含产品制造等相关支撑产业和其他服务关联产业.通过深入分析健康服务业所具有的服务业、医疗卫生行业、福利性、产业经济、公共服务业等属性和特点,提出如下政策启示:发展健康服务业要遵循服务业和经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注重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制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行业活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健康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等.
作者:代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系统梳理目前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检索并系统复习国内外文献,对国内代表性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典型调查,并对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定性访谈.结果: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可通过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南南合作等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医保报销目录更新滞后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医药产业创新和发展.结论:通过建立新药注册审批通道加快审批、鼓励生物创新药研发政策和医保报销制度,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作者:石光;刘芳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2001-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医药产业运作效率进行分析,为有效提高医药产业运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力模型构建均质化效率分析框架,选取2001-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医药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医药产业总技术效率年均增长0.18%,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减少0.10%,约20%省市的医药产业效率为DEA有效.结论:纯技术无效率是造成我国医药产业总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医药产业运作效率存在明显的省际区域性,外部环境因素对医药产业运作效率影响较大.
作者:林仲源;张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我国部分地区健康服务业政策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方法:从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四方面,分析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内容.结果:调研地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升关键技术水平、促进市场竞争和适度规模经济等多种措施,构建提供主体多元化、不同种类服务间相互补充促进的产业体系.结论:调研地区采取综合性产业政策等多种形式,提高健康服务业供给效率;积极推进以“公私合作”方式提供部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依据地域垄断性进行健康服务业布局;健康服务业监管体系和管理方式有待完善.建议依据自身需求与产业基础,明确发展健康服务业的目的和重点;构建多元供给体系;进一步放宽直接行政规制,加强健康服务行业与政府的互动;结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技术政策,促进科技创新.
作者:李力;郑英;王清波;代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社会办医、医养结合、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业的定位、内涵及边界尚不清晰,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与产业体系;机构核心竞争力与满足健康服务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等.建议:进一步明确健康服务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完善配套政策;以需求为导向,促进健康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服务链的完整;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郑英;张璐;代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西部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的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进行降维分析;对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离职意愿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6%的样本卫生人员有离职意愿;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个人学历、职称和机构类别是卫生人员产生离职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分别具有正向促进和反向抑制作用,工作压力对离职意愿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学历高、职称低、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卫生人员具有较高的离职意愿.结论:通过调整薪酬水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的收入满意度;扩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队伍,适当降低现有卫生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农村地区卫生人员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加以改善.
作者:刘锦林;毛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个人—组织契合度理论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匹配程度,可以从个人和机构两方面来分析和改善工作态度.本文目的是验证社区卫生人员个人—组织契合度与总体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契合度的现状.方法:采用个人—组织契合度的自制问卷,对全国四个省(市)做了社区卫技人员现场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656份.用因子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归属和成就需要的契合度.结果:个人—组织契合度与总体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总体上,个人-组织契合度小于零,说明机构资源无法满足社区卫技人员的个人需要.归属需要是社区卫生人员的主要需要,其次是成就需要.归属需要的契合度要高于成就需要,尤其以同事关系的契合度高,契合度低的是收入和职业发展两项.结论:个人—组织契合度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当前社区卫生人员的个人—组织契合度较低,尤其是成就需要的契合度.建议机构应改善归属需要的契合度,政府应调整政策提高收入、改善职业前景.
作者:张明吉;王伟;王泳仪;钱熠;汪依帆;徐玲;严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改革的背景、干预措施、内在机制及效果,为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运用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基于CIMO框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武侯区通过出台政策文件,科学核定编制、动态调整财政预算标准、创新编制管理、采用全员聘用制和中心主任负责制,建立了同工同酬和养老保险并轨制度等,提高了相关部门认识,调动了人员积极性,稳定了人才队伍.结论:增强多部门共识与合作、创新人事制度和保障人员收入福利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实施,但仍存在激励不足,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建议在以上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革.
作者:衡驰;王芳;袁莎莎;吕剑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绩效考核结果的不同运用方式(即把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反馈给个人、进行全院公示、与晋升挂钩)对卫生人员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山东、安徽、陕西三省45所乡镇卫生院在岗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及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方式与卫生人员满意度、工作绩效的相关关系.结果:多水平Logistic回归显示,四种考核结果运用方式对绩效考核满意度作用的OR值分别为:与收入挂钩2.13(95% CI:1.15-3.96);反馈给个人2.65(95% CI:1.56-4.48);进行全院公示2.23(95%CI:1.42-3.49);与晋升挂钩2.08(95%CI:1.37-3.18).把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对不同维度工作绩效作用的OR值分别为:任务绩效0.62(95% CI:0.39-0.97),关系绩效0.67(95% CI:0.44-1.00);公示对工作绩效作用的OR值分别为:任务绩效1.80(95%CI:1.17-2.76),学习绩效1.60(95% CI:1.07-2.38),且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种考核结果的运用方式均可以提高卫生人员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把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会降低卫生人员的工作绩效;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可以显著提高卫生人员的工作绩效.
作者:付亚群;赵世超;张敏敏;刘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制新增急救站点数量、选址以及配置车辆数的方法并进行可视化表达,为急救站点资源合理布局的直观显示与定位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基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通过专家咨询、模拟认证等研制新增急救站点及车辆配置的方法.结果:以服务区覆盖面积,服务区覆盖人口数为指标,提出新增8个急救站点.规划后,J区急救站点覆盖急救呼叫数比例82.6%,较规划前增加19.7个百分点;服务区覆盖面积比例45.5%,较规划前增加22.6个百分点,并测算了规划后各个急救站点车辆配置数.讨论:本文研制的急救站点规划方法能够有效提高J区居民对院前急救服务的可及性;方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高;可视化表达直观、易懂,接受度高;方法可操作性较好,已得到J区卫生部门应用推广.
作者:周奕男;陆璇;戴臻;沈宏;朱勤忠;罗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由于病人自由就医出现区域内病人流出、区域外病人流入的交叉流动情况,致使根据常住人口不能直接计算医疗资源需求.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行政区划、医疗机构地址数据库、病人地址数据库,以及病人就诊机构等相关信息,将基础数据库转化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识别和分析的地理数据库,测算各区县流入病人占比、流出病人占比、负荷占比三项指标,分析病人跨区域流动情况,研制病人跨区域流向分析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定量反映区域间医院病人就医的交错分布情况,清晰揭示各地区之间病人流动情况的差异性,上海市实证结果证实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建议.
作者:熊雪晨;周奕男;白鸽;金超;付晨;吴凌放;陈海乐;罗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动态不平等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力的影响政治、社会、文化、专业群体皆建立在一致且常规的人类行为之上.当遭受巨大变革和内外压力时,这些群体会变得十分脆弱.尤其在动荡时期,这些群体往往更关注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性,而非二者的一致性.尽管社会中的个体思维和行为会呈现较大的差异,但对健康的感知具有统一性,并在更广范围人群内尤为突出,这主要归因于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广义的文化心态会随着时间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就像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也会因文化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作者:Napier A D;Ancarno C;Butler B;Calabrese J;Chater A;Chatterjee H;Guesnet F;Horne R;Jacyna S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当前常见的保护患者个人信息的模式是通过立法赋予医疗机构病历所有权,并要求其保护患者的知情权与隐私权.但是,在现实中存在知情权未能实现、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情形.将病历所有权归于医方的立法忽视了病历的客观信息部分,超越了医疗合同的内容,增加了医方的风险等.应该淡化病历所有权归于医方的观念,强化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对患者权利的保护.
作者:姜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小限制原则作为英关法中的一项宪法原则,强调政府对个人权利的干预或限制应选择侵害程度小或限制性小的手段.具体到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治疗,则要求只有在没有其他限制性更小的替代措施时,方可对患者采取非自愿治疗,并确保患者能够在小限制的环境下接受治疗.作为《保护精神病患者和改善精神保健的原则》所认可的一项基本原则,小限制原则对我国精神医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应将该原则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入院和治疗的基本准则.
作者:陈绍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