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发现公立医院改革的纲领文件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政策之间具有重要的承续关系;认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还需要深化医改及社会治理的协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系列对策:把握深化改革和制度法制化相衔接、相统一的问题;适应制度精细化要求,出台细则和实施办法;开展分类指导;探索非公医疗机构的制度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终实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
作者:张静;王虎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从医生视角探讨贵州省遵义市医师多点执业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17年1—7月按照目的抽样并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9家医疗机构可多点执业的43名医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经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医师多点执业问题进行整合.结果:经过三级编码,终梳理出与医师多点执业相关的105个概念,17个范畴,7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形成医师多点执业的5条脉络:发展前景及医师意愿、发展促进因素、发展困境、相关配套政策、服务需求及执业条件.结论:绝大多数医生愿意开展多点执业,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实施细则、薪酬分配体系和医疗事故处理方案的完善、医疗机构管理者的支持、医疗机构管理模式的转变、第二执业点提供必要的医疗条件并充分考虑第二执业点的距离、交通条件和相应的团队协作支持是顺利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必要条件.
作者:黄辉华;余昌胤;喻田;刘仕方;张年;陈玲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如何有序管理公民在各成员国之间跨境就医成为欧盟一项重要议题.多年来欧盟社会医疗保险在保障患者跨境就医上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并受到全世界关注,其社会保障的实践对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欧盟跨境就医管理模式,并着重比较欧盟与中国在异地就医对象、异地就医授权、服务机构、就医服务类型、异地医保报销五个方面的异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建议,各省应同步推进跨省就医政策,加快相关工作的落实;增强参保地医保管理机构的审核权限和能力以构建有序就医秩序;同时,在严格审核下拓宽更加合理的跨省就医服务机构网络;后,鉴于医保对异地就医机构行为缺乏了解,应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网络,加强医疗机构提供异地就医服务中的监管.
作者:何运臻;冯旅帆;侯志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明确要建立健康保障制度,从健康危险因素控制与保健因素促进入手保障居民健康.健康保障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目标、切入点、保障内容与补偿机制均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扩展保障的内容、医疗保险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医防教养融合等多种策略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向健康保障转型.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保险改革需要从扩展健康内涵、支付方式改革入手,强化医疗保险对服务供给体系的约束与引导,同时这也是医疗保险发展的必然方向.
作者:张研;张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描述国外为农村地区培养卫生人才的政策和项目,分析增加农村地区卫生人力的做法和措施,为我国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搜索国内外为农村地区培养卫生人才相关文献48篇,对上述文献进行逻辑分析归纳,系统回顾分析国内外相关策略和做法,总结经验启示.结果:为农村地区培养卫生人才的常见措施包括:招收农村背景学生、导师制医学培养、农村卫生机构实习、经济激励措施、毕业后强制农村服务.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充足的财政资金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做好项目管理和评价工作可以提高项目实施效果;选择合适的做法组合实施此类项目可以提高其效果.结论: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政策适合当前我国国情,同时不少国外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管理和评价,加强部门合作,进一步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
作者:张超;陈楚康;张众;王炜昱;刘晓云;黄明玉;燕碧波;于佳;田娟;胡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测量当前我国国民的社会健康水平,本文基于2012年CGSS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简单均值为3.13,因子加权均值为8.03.其中上海、天津、北京、辽宁、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的居民社会健康位列倒数1~6名,显示出我国居民社会健康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相反的背离趋势.进一步使用MIM-IC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男性、已婚、年长、有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参加过社会捐赠或志愿活动的被访者具有更高水平的社会健康,社会地位、幸福感对社会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户籍、上网越多,其社会健康水平更低,教育、收入与社会健康之间呈倒U型关系.本文还利用2014年CLDS数据进行了复制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结论是稳健的,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国民社会健康的政策建议.
作者:阳义南;贾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各省市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情况,为提高分级诊疗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提供建议.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各省级政府关于分级诊疗的政策文件,以Rothwell&Zegveld政策工具划分为基础,综合政策文本的归纳和专家意见,归并整理政策工具名称和类别,计算各种政策工具使用的频数,分析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结果:收集了30个省级政府的分级诊疗政策文件,归纳整理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3个类别15种政策工具.供给型政策工具占32.92%,需求型政策工具占20.58%,环境型政策工具占46.50%.应用多的政策工具是法规管制,应用少的政策工具是病种目录.结论:在政策工具选择上以环境类政策工具应用多,需求类政策工具应用少,且以强制性政策工具占主导;东部地区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较为均衡,中部地区需求类政策工具使用相对较少,西部地区主要以环境类政策工具为主,而需求类政策工具匮乏.在分级诊疗政策执行过程中应重视政策工具的研究,以适宜的政策工具促使政策目标的达成.
作者:李阳;段光锋;田文华;张嵬;龙俊睿;孙自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对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影响,以及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5个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43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制度实施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月总收入、绩效工资占比、工作负担和医患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总体认知率达81.4%,其中三级医院依次高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不同科室类别、职称级别、绩效工资占比和薪酬变化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状况有差异.结论:要进一步发挥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关键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大对二级医院的关注,改革薪酬制度,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发展.
作者:王玲;赵琨;赵锐;刘爱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不同反向事实构建方法对医院财务数据预测的效率,以期对政策进行更有效的评估.方法:借助R软件,用南京市公立医院A在2011—2016年的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建立测试数据集,分别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ARIMA+BP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拟合,并比较改革前后补偿率.结果:三个模型对药品收入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92.82、501.44、380.80,医疗服务收入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4.04、215.63、168.65,组合模型预测效率更高.用组合模型计算改革后A医院药品收入净损失为12044.03万元,医疗服务收入净增长为18532.60万元,为药品收入损失的153.87%.结论:医院财务数据因其线性与非线性的组合特征,使用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佳.但在实际应用中,ARIMA模型操作简单,与组合模型预测趋势也较为一致,在实际卫生政策评估中也推荐使用.
作者:马爱霞;谢静;唐文熙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