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1-7856
  • 国内刊号:11-4822/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9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7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4年5期文献
  • 戊巴比妥钠诱导的亚低温对雄性 BALB/C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诱导的亚低温对雄性BALB/C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亚低温组(M);亚低温组用戊巴比妥钠(100 mg/kg)腹腔注射诱导雄性BALB/C小鼠体温下降至28℃~30℃,维持4 h后自然复温,动物亚低温干预后2 h、24 h和72 h测定其肛温并取血测定血凝、电解质和血液细胞学指标;对照组给予等容体积的生理盐水,保持常温。结果本方法诱导的亚低温对雄性BALB/C小鼠体温和血凝三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K+和Na+浓度高于对照组( P﹤0.01),外周血WBC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白细胞分类比值发生变化,RBC、HGB、MCH、MCHC一过性降低( P﹤0.01或P﹤0.05)。结论戊巴比妥钠诱导的亚低温可对雄性BALB/C小鼠血液学指标产生影响。

    作者:李曙芳;黄立群;岳娟;王永丽;王新钢;李炜宾;安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Rag2敲除小鼠脏器重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细胞的研究

    目的:检测SPF级Rag2敲除小鼠的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等生物学特性指标和免疫细胞。方法分别选5、10周龄的Rag2敲除( knockout , KO)小鼠测定主要脏器重量,并测定主要血生理、生化指标。选取6周龄Rag2 KO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 T细胞-CD3+、T细胞亚群-CD4+、CD8+)、体液免疫( B细胞-CD19+、B220+)、NK细胞( NK1.1+)和粒细胞( CD11b+)进行检测。结果同性别NOD/SCID小鼠,10周小鼠脑、肺脏、脾脏、肝脏、心脏、双肾脏重、TBIL、WBC高于5周龄。同周龄的雌雄相比,雄性小鼠心脏、双肾脏、肝脏、脾脏重量、AST、ALP、A/G、GLU、PLT、PCT、WBC、LYM%高于雌性。 Rag2 KO小鼠无T细胞(0.36±0.15)%、CD4+T细胞(0.21±0.06)%、CD8+T 细胞(0.23±0.07)%、CD19+B 细胞(0.28±0.04)%和 B220+B 细胞(2.03±0.42)%)。 NK细胞比例为(24.13±3.62)%,粒细胞比例为(57.20±3.85)%。结论 Rag2 KO小鼠与C57BL/6J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周龄和性别因素对其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 Rag2 KO小鼠T、B淋巴细胞缺失。

    作者:王宇;吴旭颖;魏诏盛;吴金峰;刘会真;田玉书;张文明;杨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NOD/SCID 小鼠主要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细胞的测定

    目的:测定NOD/SCID小鼠的主要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细胞比例。方法选取5周龄和10周龄的NOD/SCID小鼠,测定主要脏器重量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选取6周龄的NOD/SCID小鼠,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细胞及其亚群( T细胞-CD3+、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 CD19+或B220+)、NK细胞(NK1.1+)和粒细胞(CD11b+)。结果同性别NOD/SCID小鼠,不同周龄的双肾、肝脏、心脏和肺脏重量,血生理指标RBC、HGB、HCT、MCV、MCH和RDW,血生化指标TP、ALB、ALP、CHO和TBIL具有显著差异;同周龄的雌雄相比,血生理指标HCT,血生化指标GLOB、A/G、CHO、TG、TBIL和UN有显著差异。 NOD/SCID小鼠无T细胞(0.37±0.26)%、CD4+T细胞(0.35±0.13)%、CD8+T细胞(0.47±0.10)%、CD19+B细胞(0.13±0.05)%、B220+B细胞(1.20±0.44)%),有低水平NK细胞(6.90±0.82)%,粒细胞比例为(47.88±15.54)%。结论 NOD/SCID小鼠表现为为T、B、NK细胞联合免疫功能缺陷,周龄和性别对其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的NOD/SCID小鼠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国外生产的相同品系基本一致。

    作者:王怀远;吴旭颖;张文明;田玉书;吴金峰;王宇;张亚静;杨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57小鼠 LATl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Neuro-2a 细胞的影响

    目的:构建C57小鼠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 LAT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euro-2a肿瘤细胞进行表达,探讨LAT1对Neuro-2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扩增出LAT1全长目的基因,定向克隆pcDNA3.1表达载体,构建pcDNA3.1-LAT1重组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法将阳性克隆转染Neuro-2a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 蛋白印迹法检测LAT1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各组Neuro-2a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LAT1对Neuro-2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小鼠pcDNA3.1-LAT1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证实其序列正确,并成功转染Neuro-2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MTT法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LAT1的Neuro-2a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组对Neuro-2a细胞具有促进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结论转染 pcDNA3.1-LAT1质粒的Neuro-2a细胞能成功表达LAT1蛋白,且LAT1对Neuro-2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均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研究LAT1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卫兵艳;刘田福;樊林花;刘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ALB/cA-nu 小鼠主要脏器参数、血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细胞的测定

    目的:测定SPF级BALB/cA-nu小鼠的主要脏器重量、血液生理生化值和免疫细胞比例。方法选取5周龄和10周龄的BALB/cA-nu小鼠,测定主要脏器重量,并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选取6周龄的BALB/cA-nu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ALB/cA-nu小鼠的T细胞及其亚群( T细胞-CD3+、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 CD19+或B220+)、NK细胞( NK1.1+)和粒细胞( CD11b+)。结果同周龄的BALB/cA-nu小鼠,雄鼠的体重、肝脏、双肾重量高于雌鼠(P <0.05),同时雄鼠的血生理指标HGB、MCH、HCT也明显高于雌鼠(P <0.05)。同性别的BALB/cA-nu小鼠,5周小鼠的肺脏、肝脏、双肾重量低于10周小鼠(P <0.05),5周小鼠的血生化指标TP、GLOB、CHO、TBIL、UN 也低于10周小鼠( P <0.05)。 BALB/cA-nu 小鼠无T 细胞(0.18±0.06)%、CD4+T细胞(0.26±0.08)%、CD8+T细胞(0.13±0.04)%,B细胞的CD19+B细胞的比例为(30.10±2.74)%、B220+B细胞的比例为(30.55±2.77)%,NK细胞比例为(1.35±0.29)%,粒细胞比例为(47.90±5.48)%。结论 BALB/cA-nu小鼠表现为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周龄和性别因素对其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的BALB/c小鼠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国外生产的相同品系一致。

    作者:吴旭颖;田玉书;吴金峰;郑伟斌;王宇;王飞飞;张文明;杨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poE 基因敲除对小鼠 B、T 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了解Apo E基因敲除对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抗体标记Apo E基因敲除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脾脏、骨髓等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po E基因敲除小鼠的外周血、脾脏淋巴细胞、短期造血干细胞均有改变,骨髓前体B淋巴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长期造血干细胞等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Apo E基因敲除后,小鼠外周血及脾脏B淋巴细胞减少,骨髓短期造血干细胞增加,但B及T淋巴细胞发育,以及骨髓长期造血干细胞、淋系共同祖细胞都没有显著变化。

    作者:石桂英;张海涛;张连峰;白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研究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30 mg/mLD-氨基半乳糖和2μg/mL脂多糖混合溶液,腹腔注射,每2天1次,连续8周。监测小鼠饮食和体重变化;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水平;取肝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及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ALT水平升高,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组织纤维化明显增生。结论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可诱导小鼠的慢性肝损伤模型。

    作者:翟亚南;王晶晶;李梦;池亚菲;孟霞;彭博雅;焦昆;卢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90 K/Mac-2 BP 基因沉默增强 HIV-1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的90K/Mac-2BP 基因沉默后其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对HIV-1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作为细胞模型,用R5嗜性的HIV-1全长感染性质粒包装并获得HIV-1病毒,待HIV-1感染U937细胞5 d后,细胞经PE-Annexin V,PerCP-7-AAD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基因沉默技术,将U937细胞中的90K/Mac-2BP基因沉默后,再经HIV-1感染,5 d后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人单核巨噬细胞株 U937,经HIV-1感染后细胞凋亡率为(16.27±0.30)%,而90K/Mac-2BP 基因沉默后的U937细胞,经HIV-1感染后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至(31.26±0.35)%、(25.76±0.30)%、(23.69±0.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90K/Mac-2BP的表达水平能调节HIV-1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凋亡。

    作者:傅春燕;蒋虹;薛婧;丛喆;陈霆;魏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红景天制剂对高正加速度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及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红景天制剂对高正加速度( positive acceleration,+Gz)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及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10 Gz应激组以及药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均灌胃给药14 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分别按0.75 g/kg、1.5 g/kg和3.0 g/kg给予复方红景天中药制剂,其余3组动物给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5天进行+10 Gz离心机暴露,ELISA方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皮质酮浓度,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动物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相比,+10 Gz应激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升高,而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 <0.01,P <0.05)。复方红景天制剂预处理可以降低+10 Gz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上调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药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低于+10 Gz应激组(P <0.05),而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10 Gz应激组(P <0.01)。结论复方红景天制剂可以调节+Gz应激大鼠血清糖皮质激素浓度及其心肌受体表达水平,可能与该制剂对持续正加速度致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有关。

    作者:陈良恩;詹皓;吴峰;赵安东;杨明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速眠新Ⅱ复合水合氯醛对实验兔全麻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一种适于整形外科动物实验的快速、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82只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Α组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35 mL/kg),Β组给予10%水合氯醛静脉注射(2.5~3 m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2 mL/kg)和静脉注射10%水合氯醛(1~1.5 mL/kg)复合麻醉,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观察3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及动物麻醉死亡率。结果诱导期及苏醒期时长C组介于A,B两组之间(P <0.05);而麻醉期时长C组与A组相当(P >0.05)并均高于B组(P <0.05)。结论速眠新Ⅱ与水合氯醛复合麻醉诱导及恢复时间短,麻醉维持时间长,死亡率低,是整形外科家兔动物实验中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曹春艳;康宁;严笠;胡正云;申志惠;王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初步探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学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3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石杉碱甲片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C57/BL6J小鼠14只。连续治疗150 d,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大小鼠步态分析仪(GAS-2)检测实时步态行为,并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组小鼠有学习记忆能力的显著降低,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 <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游泳路程显著降低(P <0.05),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P <0.05),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 <0.05);在步态行为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平均步行速度显著降低(P <0.05),平均步行周期、绝对值平均体转角和侧向移动均显著升高(P <0.05),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左后足(left foot,LF)、右后足(right foot, RF)支撑时相显著延长(P <0.05),摆动时相显著缩短(P <0.05),左前足(left hand,LH)、右前足(right hand, RH)、右后足推进指数均显著增加( P <0.05),制动指数显著降低( P <0.05)。石杉碱甲片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步态行为的变化。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得出学习记忆能力与双前足的制动指数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33、-0.379,P值分别为0.039、0.079),其他方面的相关性不大。结论 APP/PS1转基因小鼠在8月龄时有显著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和步态行为的改变,并且两种行为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胜威;董世芬;武汀;靳洪涛;孙建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手术室建设及使用探讨

    非人灵长类动物已广泛应用于与人类相关的生殖模型研究,而生殖和转基因操作相关手术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是保证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结合我中心的实际建设情况,就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相关手术室的合理建设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为相关科研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江勤芳;高家红;曾桥;唐东红;和占龙;马开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菌隔离技术在悉生生物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本文介绍了悉生生物学领域的无菌隔离技术,并将传统的洁净室技术与限制进出屏障系统技术和无菌隔离器技术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无菌隔离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阐述了无菌隔离器在悉生生物学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悬尾实验实时检测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方法结合计算机、机械工程和实验动物行为学,研制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应用动物实验进行运动阈值确认和数据准确性验证,并用抗抑郁阳性药丙咪嗪和帕罗西汀进行不动时间和“功”指标的验证。结果悬尾测试箱由8个悬尾箱组成。采用四周封闭、顶面开放的形式。通过旋转固定手柄,调节横梁高度,实现多样本同时悬挂。8个传感器固定于横梁两侧,分别对应8个悬尾箱。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过增益调整、滤波处理送至采集传输盒。采集传输盒采集输出信号,数字化后送往PC机。动物的运动时间、不动时间及功值可实时显示。运动阈值为26.8时,人机相关系数大,为0.94。应用本系统,与对照组比较,帕罗西汀和丙咪嗪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 P <0.01),帕罗西汀还可显著增加小鼠“功”值(P <0.01),即增强小鼠悬尾的挣扎强度。结论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实现了悬尾实验的自动化,客观性强,重复性好,可推广应用于抗抑郁药物的筛选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研究。

    作者:孙秀萍;张晓萌;卢聪;李翊华;刘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第60届日本实验动物年会重点科研内容介绍与分析

    2013年5月,随中国实验动物学代表团,参加了第60届日本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年会。除日本本国研究者外,中国、中国台北、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印度、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验动物界派人参加会议,会议汇集了的近千名实验动物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及管理专家。本次会议共接收了论文及报告投稿200多篇,涉及了实验动物的各个领域。按照不同议题设置5个分会场进行报告,现将其中部分重点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与读者分享。

    作者:张伟伦;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