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1-7856
  • 国内刊号:11-4822/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9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7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文献
  • 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Bcl-2抑制剂(TW-37)作用下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R)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胎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H/R组、AI组、AI溶剂对照组、Bcl-2抑制剂(TW-37)+H/R组、TW-37+AI+H/R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于复氧复糖后七个时间点(0 h、0.5 h、2 h、6 h、24 h、72 h、120 h)分别进行指标检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除0 h外, H/R组海马神经元活性明显降低(P<0.05),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H/R组相比,除0h外,AI组海马神经元活性明显增高(P<0.05),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AI溶剂对照组、TW-37+H/R组及TW-37+AI+H/R组则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激活Bcl-2抗凋亡机制增强H/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活性、降低Caspase-3表达,Bcl-2是黄芪注射液抑制H/R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重要靶点之一。

    作者:董雅洁;高维娟;钱涛;卢锴锋;朱炎杰;谢亚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味丹参饮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贴壁法获取大鼠BMSCs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MTT法检测加味丹参饮对BMSCs大无毒浓度,用第3代细胞分组诱导:正常对照组,加味丹参饮组,5-氮胞苷组,加味丹参饮+5-氮胞苷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结合蛋白(Desmin),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GATA-4,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及Nkx2-5 mRNA表达。结果大鼠BMSCs表面CD90阳性率高于95%,CD34及CD45阳性率低于5%。加味丹参饮对BMSCs大无毒浓度为0.625 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味丹参饮组,5-氮胞苷组,加味丹参饮+5-氮胞苷组中Desmin,α-MHC及cTnT蛋白表达量上调,GATA-4,CX43及Nkx2-5 mRNA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加味丹参饮组或5-氮胞苷组比较,加味丹参饮+5-氮胞苷组中Desmin,α-MHC及cTnT蛋白表达量上调,GATA-4,CX43及Nkx2-5 mRNA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加味丹参饮能够诱导BMSCs向心肌样细胞转化,与5-氮胞苷联合给药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韩析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iR-34a通过Notch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Notch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miR-34a及Control组,分别利用脂质体转染miR-34a mimics及miR-34a NC,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34a表达,MTT、Hoechst 染色及 transwell 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及侵袭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 Notch1, Notch2,Dll1及Jagge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iR-34 mimics组中miR-34a表达量上调,细胞皱缩,变圆变亮,细胞活力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细胞侵袭数目减少(P<0.01),Notch1, Notch2,Dll1及Jagged-1蛋白表达量都显著降低(P<0.01)。结论 miR-34a mimics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进而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

    作者:王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iRNA-29c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

    目的:探讨miRNA-29c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iR-29c NC组,miR-29c inhibitor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拴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术后24 h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变化,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脑组织中miR-29c表达量,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Caspase 8及Caspase 9活性,及Bcl-2,Bax,Bak1,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8与cleaved caspase 9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iR-29c NC组中miR-29c表达量显著提高,大鼠神经行为评分提高,脑梗死体积增加,细胞凋亡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Caspase 3,Caspase 8及Caspase 9活性上升,Bcl-2表达量下调,Bax,Bak1,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8及cleaved caspase 9表达量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及miR-29c NC组比较,miR-29c inhibitor组miR-29c表达量显著降低,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SOD 活性上升,MDA含量,Caspase 3, Caspase 8及Caspase 9活性降低,Bcl-2表达量上调,Bax,Bak1,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8及cleaved caspase 9表达量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9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及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叶蓓;李曼;程翔;陈建珍;贺芳;张立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率变异性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酚酸 A ( salvianolic acid A , SAA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 MI/RI)大鼠心率变异性( HRV)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伪手术组、MI/RI模型组、SAA 低,中,高(0.5 mg/kg,1 mg/kg和2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2 mg/kg地尔硫艹卓)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MI/RI大鼠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给予相应药物。期间观察并分析心电图J 点和HRV 变化,同时再灌注结束后用伊文思蓝( evans blue, EB)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etrazolium chloride, TTC)双重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血浆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与MI/RI模型组比,SAA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尔硫艹卓组均能显著降低再灌注期大鼠S-J值和J点平均值( P<0.05,P<0.01),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抑制AST、CK-MB和CK活性的升高(P<0.05,P<0.01);显著升高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HRV 三角函数(tr.Ind)和高频(HFnu),并降低低频(LFnu)和LF/HF比值(P<0.05,P<0.01),还能显著升高NO含量和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丹酚酸可增加HRV,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作用机制与丹酚酸A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木兰;潘永明;金敏;徐孝平;王德军;马全鑫;陈民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siRNA沉默Bmi-1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siRNA沉默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 Bmi-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 siRNA Bmi-1及阴性对照( control )到人宫颈癌 Hela 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mi-1的表达。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流式双染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16,p53,CyclinD1及Rb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iRNA Bmi-1组细胞中Bmi-1蛋白及mRNA表达量皆显著降低(P<0.01),同时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提高( 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 P<0.01),细胞中p16表达量上调( P<0.01), p53及CyclinD1表达量下调(P<0.01),Rb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结论 Bmi-1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冬丽;王伟;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时长的束缚应激致雌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束缚时长的慢性束缚应激对雌雄SD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为慢性束缚应激模型中实验动物性别和实验时长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SD大鼠(雌雄各半)每天束缚10 h和14 h,连续束缚28 d建立慢性束缚应激模型。采用体重监测、糖水偏爱实验、自主活动实验、新奇事物实验等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束缚时长的慢性束缚应激对雌雄SD大鼠所致的抑郁样行为。结果14 h/28 d CRS组雌雄大鼠的运动时间和中央区活动时间减少、糖水偏爱指数降低、对新奇事物探索潜伏期增多、探索时间和次数减少,这些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而10 h/28 d CRS组雌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实验结果仅个别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在雌雄鼠比较中,14 h/28 d CRS雄性组的糖水偏爱指数显著减少,对应的雌性大鼠却未显著减少。10 h/28 d CRS雄性组在中央区运动时间比对照组少、对新事物探索潜伏期明显延长、探索时间缩短,而对应雌性大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4 h/28 d CRS雌雄鼠在糖水偏爱实验、自主活动实验、新奇事物实验均显著表现出抑郁样行为。而10 h/28 d CRS仅雄性组表现出一定的抑郁样行为的趋势。慢性束缚应激更易致雄性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

    作者:张北月;卢聪;董黎明;徐攀;何怡然;石晋丽;刘新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resenilin-1/presenilin-2双基因敲除小鼠的寿命观察

    目的:观察Presenilin-1/Presenilin-2双基因敲除小鼠( dKO mice)的生存曲线,为进一步繁殖及使用该模型对阿尔茨海默病( AD)进行研究提供实验设计等提供参考。方法将dKO mice雌性50只,雄性30只,及野生型同系小鼠雌、雄各20只分为4组,观察正常喂养情况下4组间小鼠2年以内各自的生存情况及寿命,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dKO mice随着时间的延长,雌、雄性生存概率分别低于野生型雌、雄性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P <0.001;P <0.001);dKO mice雌、雄性之间的生存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条件性敲除presenilin-1与presenilin-2双基因可能会缩短小鼠的寿命,其生存概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而dKO mice雌、雄性之间的生存概率则无统计学差异。本实验结果可为借助此模型的实验设计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唐红;唐晓琴;邓飞;李昕;陈波;唐明希;阮思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microRNA-97a与TGF-β1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观察 Micro RNA-97a(miRNA-97a)与TGF-β1蛋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改变和关系。方法取8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 SHR 组,8只8周龄雄性 Wistar大鼠为对照组,通过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测大鼠尾动脉血压,8周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心脏形态学改变,PCR法检测大鼠心脏中miRNA-97a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TGF-β1、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蛋白和I 型胶原( Col-Ⅰ)和Ⅲ型胶原( Col-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HR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心肌CVF 和 PVCA 明显升高,TGF-β1蛋白,Col-Ⅰ和Col-Ⅲ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NA-9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CR结果显示,SHR 组心肌 miRNA-97a 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24.6±4.7)%, SHR组心肌组织miRNA-97a与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85,P<0.01)。结论 SHR心肌组织miRNA-97a表达下调,伴随TGF-β1蛋白表达升高和胶原合成增加。 miRNA-97a与TGF-β1可能参与SHR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作者:郑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生长激素基因在西藏小型猪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生长激素基因在不同脏器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方法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以GAPDH为内参,定量分析0岁(1日龄)、0.1岁(36日龄)、0.25岁(90日龄)、0.5岁(180日龄)、1岁(360日龄)、2岁(720日龄)、3岁(1080日龄)的西藏小型猪的心、肝、脾、肺、肾、肌肉、皮肤组织中生长激素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长激素基因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西藏小型猪的心、肝、脾、肺、肾、肌肉、皮肤中均有表达。在不同脏器的表达中,生长激素基因在0岁、0.5岁时皮肤中的表达量高,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低。在0.25岁、1岁时肺组织中表达量高,在0.1岁、3岁时肝脏表达量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中,生长激素基因在0.1岁时表达达到峰值。结论西藏小型猪的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异性。

    作者:田雨光;王玉珏;岳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肺水肿大鼠肺组织中IL-6,SOD和MDA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缺氧致大鼠急性肺水肿模型肺组织中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急性肺水肿模型,缺氧24 h)、C组(急性肺水肿模型,缺氧48 h),D组(急性肺水肿模型,缺氧72 h)和E组(急性肺水肿激素治疗组,缺氧72 h)。对B,C,D,E组大鼠腹腔内注射6%氯化氨建立急性肺水肿模型,E组在注入6%氯化氨30 min后经尾静脉给药,给予地塞米松6.0 mg/kg。造模成功后的24 h,48 h,72 h,分别处死4组大鼠,分离大鼠血浆,摘取大鼠肺脏,制备10%肺组织匀浆,用ELISA检测肺组织中MDA、SOD,IL-6和血浆中IL-6的含量和活性。结果 B,C,D三组可见大鼠肺组织水肿明显,湿重明显增加,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大鼠肺组织无明显充血水肿,肺组织形态大致正常。 B,C,D大鼠模型肺组织充血水肿,肺组织间质间隙、肺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含有蛋白质的液体,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且D组大鼠肺组织充血水肿为明显。而E组大鼠全肺组织水肿普遍较轻,HE染色显示E组大鼠肺组织肺泡融合,间隔较小,水肿液大多已吸收,肺泡内散在少量嗜伊红液体。 B组与A组比较,肺组织中MDA,IL-6升高、SOD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水肿时间的延长,C,D组大鼠肺组织中MDA升高,SOD降低,血浆中的IL-6升高,和A组相比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D组相比,E组大鼠肺组织中MDA降低,SOD升高,血浆中的IL-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和氧化应激有关,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增加是肺水肿发生的重要机制,肺组织中IL-6,SOD和MDA含量对病情变化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娟;贾合磊;吉红亮;任冬冬;卢长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iR-34a通过靶向调控Notch1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靶向调控Notch1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方法乳腺癌细胞MCF-7转染miR-34a mimics及miR-34a NC,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34a表达,MTT,克隆形成实验,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34a mimics对乳腺癌MCF-7细胞活力、克隆能力、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Notch1是否是miR-34a的下游靶基因。结果与miR-34a NC比较, miR-34 mimics组中miR-34a表达量上调,细胞活力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细胞克隆数目减少(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1),Notch1蛋白及mRNA表达量都显著降低(P<0.01),同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也证实miR-34a mimics能与报告基因结合。结论 miR-34a mimics能通过负性调控Notch1表达,从而显著的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值,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高砚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果蝇模型与心脏衰老遗传机制

    人类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功能逐渐减退,作为主要致死病因的心脏疾病随年龄增加而大幅升高。在老龄化人口不断上涨的今天,深入地了解遗传因素和调节因子在心脏衰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显得尤为必要。果蝇的心脏像人类一样随着年龄而功能减退,为了更好的利用果蝇心脏模型研究心脏衰老的遗传学机制,为老年性心脏病基于分子靶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证据,我们从比较医学的角度总结了果蝇在心脏衰老过程中的特征,特别是遗传因素对其的影响,涉及离子交换、营养敏感和收缩功能相关的基因。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心脏衰老相关疾病的分子靶向诊断和靶向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

    作者:胡永艳;孔申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Fkbp51与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应激反应是对机体面对紧迫与危险时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应答反应的总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轴作为神经调节的中枢系统,在应激反应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糖皮质激素受体( GR)是HPA轴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因子。 FKBP51作为一种与FK506结合的共伴侣蛋白,对GR和HPA轴的功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这一调节功能需要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Hsp90/70等)和FKBP52的共同参与。近年来通过大规模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发现,Fkbp51在由应激引发的一系列精神和代谢紊乱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将对Fkbp51在应激相关精神疾病以及物质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张玲玲;邱彬;杨志伟;雍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型实验大鼠尾静脉穿刺用途四联固定器的设计及其效用评价

    目的:改进清醒大鼠固定技术,提高成组实验大鼠尾静脉穿刺效率。方法采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材料自制四联大鼠固定器。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262±15 g)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A组使用自制四联固定器,B组使用市售有机玻璃大鼠固定器。在清醒状态下由单人操作行尾静脉穿刺并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完成大鼠固定、尾静脉水浴加温、穿刺注射、压迫止血的全过程。观察并记录穿刺时间、总操作时间、大鼠躁动次数等指标。结果 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0%,穿刺时间(9.25±3.70) s,总操作时间(47.05±4.65) s,大鼠躁动次数(1.4±0.8)次;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5%,穿刺时间(9.95±4.38) s,总操作时间(122.45±7.71) s,大鼠躁动次数(2.5±1.2)次。结论自制四联大鼠固定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明显缩短尾静脉穿刺点操作时间,提高了大鼠配合度及穿刺操作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设计。

    作者:鲍礼智;郭志福;沈明;李然;陈挺;余云华;赵仙先;郑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样本处理方式对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液样本处理方式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取体重180~220 g的SPF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 h后,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全血和肝素抗凝血各3 mL。将每种血样分别置于3个1.5 mL的离心管和肝素抗凝管中各1 mL,并分别在室温放置1 h、2 h、4 h后进行离心,测定血糖、血脂、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结果血液样本类型和采集后离心前的放置时间对Wistar大鼠的血清或血浆TC、TG、TP、ALB、ALT、ALP、BUN和CREA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P>0.05)。但血浆的GLU值显著高于血清(P<0.05,P<0.01),并随着采集后离心前放置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血清AST和CK、LDH值则均显著高于血浆(P<0.05,P<0.01),且随采集后离心前放置的延长呈现持续显著的上升(P<0.05,P<0.01)。而采集后离心前放置时间对Wistar大鼠血浆AST和CK、LDH值均无明显影响( P>0.05)。结论血液样本类型对血脂、蛋白和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但对GLU、AST、CK、LDH等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采集后离心前的放置时间延长可导致血清血浆GLU下降,血清AST、CK、LDH升高,但对血浆AST、CK、LDH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科燕;蔡月琴;徐孝平;陈诚;马全鑫;陈民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