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1-7856
  • 国内刊号:11-4822/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9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7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文献
  • 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肝病理损伤特点

    目的 动态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肝产生的病理变化及特点,为将db/db小鼠肝作为2型糖尿病肝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7~8周龄,雄性,SPF级db/m小鼠作为对照组,糖尿病db/db小鼠作为模型组,各16只.动态观察其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计算肝指数,光镜与电镜下观察肝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db/db小鼠空腹血糖、血清ALT、AST活性均明显高于db/m小鼠,组织学检查发现db/db小鼠肝在16周龄时就出现严重损害,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等;到32周龄时病变加剧,镜下可见肝组织内有大量的胶原纤维;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内质网等结构被破坏甚至消失,出现明显的脂滴、炎细胞,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结论 db/db小鼠16周龄时肝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以及炎细胞浸润等,32周龄时表现为明显的纤维化,因此db/db小鼠的肝可作为实验研究时良好的2型糖尿病肝损伤模型.

    作者:康佳丽;梁伟时;孟徐兵;张丹丹;高庆瑶;薛宁;韩淑英;王建行;曹福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个远交系豚鼠微卫星遗传结构分析

    目的 评估我校培育的三个远交系豚鼠种群的微卫星遗传结构,筛选不同种群间呈现差异等位基因的微卫星位点,为今后豚鼠遗传育种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 使用45对引物通过PCR及电泳技术,对我校三个豚鼠种群的微卫星DNA进行扩增分析,计算各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等参数,并筛选出种群间等位基因呈差异变化的微卫星位点.结果 所有微卫星位点在豚鼠种群中呈多态性变化,各位点等位基因数2~7不等,平均位点基因数2.29,平均有效基因数1.7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9,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1,多态信息含量的可信范围为0.0739~0.6443,平均PIC为0.32,68.9% 的位点呈中度多态性;总Hardy-Weinberg平衡P值平均为0.1734,各种群均为P>0.05,但对每个位点的基因平衡状态来讲,共有20个位点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种群平均偏离指数D为-0.407;平均分化指数Fst为0.136,平均基因流Nm为5.835,还阐明了种群间的Nei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度.结论 三个豚鼠种群遗传呈中度多态性变化,种群间平均遗传差异无显著性,遗传相似度较高.群体遗传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较突出,出现严重的近交现象,群体处于中等遗传变异水平,但较高的基因流动阻止了遗传分化发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本群体繁殖数量偏小,种子选择范围不广泛等,今后在培育过程中要引起重视.本课题还筛选到与不同种群或毛色豚鼠相关的微卫星位点12个,种群特征性微卫星位点7个,可能用于性状基因定位.

    作者:刘迪文;谭海明;陈雁虹;卫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GFP/Luc双标食管癌细胞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活体成像观察

    目的 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素酶(Luc)双标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ECA109-Luc-GFP),采用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活体成像方法监测食管癌裸鼠肿瘤模型.方法 MTT、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分析法检测ECA109-Luc-GFP细胞系与正常ECA109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利用活体成像系统示踪肿瘤.结果 与正常ECA109相比,ECA109-Luc-GFP细胞在细胞活力、增殖和迁移能力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技术观察了肿瘤生长、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GFP/Luc双标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ECA109-Luc-GFP),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应用技术并活体观察食管癌动物模型的生长、转移.

    作者:柏文;彭晓清;王佩文;鞠前前;史辉;蒋茂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miR-34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对Tca811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34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qPCR检测中国地鼠口腔癌组织中miR-34c的表达水平,脂质体RNAiMAX介导miR-34c模拟物组(miRNA-34c mimics)和miR-34c抑制物组(miRNA-34c inhibitor)转染Tca8113细胞,并通过CCK-8和划痕实验检测调控miRNA-34c表达对Tca8113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中国地鼠口腔癌组miRNA-34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34c模拟物组Tca8113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P<0.01),迁移能力降低不明显.miRNA-34c抑制组miRNA-34c的表达显著下调,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上调miRNA-34c表达能有效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降低不显著,但有降低迁移能力的趋势,下调miRNA-34c表达可促进口腔癌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迁移能力.

    作者:常凯;高继萍;宋晓娜;续国强;卫佳宁;田晓琳;宋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大黄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黄素(emodin)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脂肪棕色化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改善高脂血等血瘀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8周龄ApoE-/-小鼠高脂饮食12周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辛伐他汀5.7 mg/kg组、大黄素80 mg/kg组;同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各组小鼠按剂量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者饮用水干预18周.检测指标包括体重(body weight,BW)、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white adipose tissue,iWAT)重量、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重量、血脂、心功能、iWAT病理特征,以及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iWAT原位表达.结果 大黄素可显著降低小鼠体重(P<0.05)、iWAT重量/体重比值(P<0.05)及血清中TC、TG含量(P<0.05),增加BAT重量/体重比值(P<0.05)及心脏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P<0.01);HE染色结果显示,iWAT细胞出现多室,细胞变小、变圆,组织更加致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WAT中UCP1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显著增加(P<0.01).结论 大黄素能促进ApoE-/-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及减少白色脂肪堆积改善高脂血症状,可能与其逐瘀作用有关.

    作者:程龙;董世芬;袁悦莹;马丹;宋敬怡;孙建宁;张硕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25(OH)2VD3对Zucker糖尿病肥胖大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1,25(OH)2 VD3对Zucker糖尿病肥胖(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5~6周龄Zucker瘦型(Zucker lean,ZL)大鼠(对照鼠)及ZDF大鼠(模型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ZL)、模型组(ZDF)及维生素D(vitamin D,VD)干预组(ZDF+VD).各组大鼠喂养至12周龄后,检测肝损伤、线粒体损伤相关指标及潜在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ZL组相比,ZDF组大鼠肝出现严重的脂质沉积,氧化损伤[活性氧簇(ROS)生成增加、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升高,而谷胱甘肽(GSH)水平明显降低],线粒体肿胀、变性、膜电位显著下降,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及上游调控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uin 1,SIRT1)表达均明显下降,1,25(OH)2 VD3干预减轻了ZDF大鼠肝氧化损伤、线粒体损伤,上调了SIRT1、PGC-1α、NRF1和TFAM的水平,增强了线粒体生物合成.结论 1,25(OH)2 VD3可能通过SITR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保护机制减轻ZDF大鼠肝损伤.

    作者:李艳艳;冯里茹;张红敏;谭洪兴;朱李佳;王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胶原诱导与抗原诱导C57BL/6小鼠类风湿关节炎造模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对C57BL/6小鼠背景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和抗原诱导的关节炎(antigen-induced arthritis,AIA)造模情况的分析,来比较其造模成功率和关节炎进展的差异性.方法 将42只小鼠分成两组,一组为CIA,一组为AIA.每组3只作为正常组,18只作为模型组.后一次造模后定期监测小鼠的体重、膝关节和踝关节直径.结果 在C57BL/6背景下,CIA造模成功率不高且严重程度差异大,AIA造模成功率高但维持时间短.结论 为了更全面地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致病机制,可能更适合在后续的转基因小鼠身上造CIA模型.

    作者:范凯健;吴菁;王婷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GnRH-a反加雌激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疗效及复发的研究

    目的 探讨GnRH-a反加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建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51只大鼠分为五组:对照组(n=10),予生理盐水1 mg/kg皮下注射,共1次;研究组:反加组Ⅰ(低剂量雌激素组n=10)、反加组Ⅱ(中剂量雌激素组n=10)、反加组Ⅲ(高剂量雌激素组n=10)、GnRH-a组(n=11).研究组先予亮丙瑞林1 mg/kg皮下注射,共1次,反加组Ⅰ、Ⅱ、Ⅲ分别在给药第2周开始予不同剂量的戊酸雌二醇(25μg/kg、50μg/kg、100μg/kg)灌胃,同时GnRH-a组予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各研究组每天1次,共14 d.用药后第4周和7周开腹探查,测量内异灶体积,取其内异灶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内异灶内的TNF-α、StAR的表达,眼眶内眦静脉丛的采血法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125的水平.结果用药前,各组大鼠异位病灶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4周,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周,反加组Ⅱ、Ⅲ较反加组Ⅰ和GnRH-a组体积增大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用药前,各组大鼠异位病灶组织中TNF-α、StA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4周,研究组内异灶TNF-α、StA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反加组Ⅱ、Ⅲ较反加组Ⅰ和GnRH-a组TNF-α、StAR表达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用药前,各组大鼠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4周,研究组血清CA125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周,反加组Ⅱ、Ⅲ较反加组Ⅰ和GnRH-a组血清CA125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nRH-a反加低剂量雌激素对大鼠内异症模型有较好疗效,反向添加中、高剂量雌激素可能通过诱导TNF-α、StAR而促进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

    作者:张玲玉;刘颖蕾;乔海风;开海丽;刘曼华;吴刘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联合皮质酮注射诱导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 研究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联合皮质酮注射所致BABL/c小鼠病理行为和核心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采用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的方法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乳腺癌组和乳腺癌皮质酮组;另将未接种乳腺癌细胞的小鼠也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抑郁症组.随后给予抑郁症组和乳腺癌皮质酮组21 d皮质酮注射(30 mg/kg).实验结束后,采用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新奇摄食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小鼠断头处死后,测量各组小鼠乳腺肿瘤瘤重和瘤体积,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 乳腺癌皮质酮组小鼠瘤重和瘤体积明显增大,血浆CA153、CA125和CEA水平显著升高,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对环境的好奇探索欲望减弱,体内5-HT、DA、NE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乳腺癌小鼠在接受慢性皮质酮注射后,可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神经递质和乳腺癌标志物以及肿瘤瘤体变化,可为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动物实验提供模型参考.

    作者:杨蕙;孟盼;杨琴;韩远山;凌佳;杜青;赵洪庆;王宇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栀子苷对乳腺炎动物模型IL-6、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栀子苷对乳腺炎小鼠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 和IL-1β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分娩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组、M组和H组.建模后12 h,L组给予低剂量栀子苷治疗,M组给予中剂量栀子苷治疗,H组给予高剂量栀子苷治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磷酸缓冲盐溶液.建模后24 h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模型组、L组、M组和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L组、M组和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M组和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H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低于M组和L组(P<0.05).L组、M组和H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M组和H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H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显著低于M组和L组(P<0.05).结论 栀子苷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乳腺炎症损伤,有降低TNF-α、IL-1β 和IL-6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作者:黄永周;李漪;丛竹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广州驯化藏鸡与五黑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广州地区驯化藏鸡的蛋品质及营养成分,并与五黑鸡鸡蛋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实验依据禽类蛋品质及营养成分相关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广州驯化藏鸡和五黑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指标.结果 (1)广州驯化藏鸡蛋的各项品质指标与五黑鸡鸡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广州驯化藏鸡蛋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值与五黑鸡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广州驯化藏鸡蛋的硒、铁和锌的测定值显著高于五黑鸡蛋的相应指标(P<0.05);(4)广州驯化藏鸡蛋中吡啶(P<0.01)、吡啶硼烷(P<0.05)和十二烷(P<0.05)的测定值显著低于五黑鸡鸡蛋的相应指标,而1-十六烯、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测定值则显著高于五黑鸡蛋(P<0.05).结论 广州驯化藏鸡蛋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硒、铁和锌,以及多种油酸甲酯含量均高于五黑鸡蛋.

    作者:袁进;吴清洪;陈傍柱;田雨光;刘闻;顾为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醒脑再造胶囊对甲醛致小鼠记忆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再造胶囊对甲醛所致小鼠记忆损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14只,将除空白对照组以外的4组小鼠分别置于甲醛染毒装置中进行染毒,持续14 d.通过避暗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CAl区锥体细胞的数目及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溶剂对照组小鼠避暗潜伏期缩短(P<0.01),错误次数增加(P<0.01),脑组织中NOS和SOD活力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1),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稀疏紊乱,形态不规则.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小鼠潜伏期均延长(P<0.05),NOS和SOD活力均升高(P<0.01),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错误次数均减少(P<0.05),MDA水平均降低(P<0.01).低、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数略有增多,高剂量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次清楚,排列紧密,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醒脑再造胶囊可改善甲醛所致的小鼠记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增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数目有关.

    作者:盛志豪;陈颖;马瑞;陈秋冲;李雅静;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裸鼠原位肝癌动态影像检查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影像学动态监测裸鼠原位肝癌建模后肿瘤生长并与病理对照,判断干预治疗的合适时期.方法 HepG2细胞注射裸鼠皮下,成瘤后切成1 mm3组织块,植入15只裸鼠肝内.建模后第4、6、8周分别对5只裸鼠进行超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测量肿瘤长径,完毕麻醉处死裸鼠,解剖观察肝成瘤状况,测量肿瘤长径,标本送病理.结果 裸鼠肝癌成瘤率80%,肿瘤均为单个,边界清晰.超声检出率75%,MRI检出率100%.4周时肿瘤平均长径4 mm,6周时平均长径7 mm,8周时平均长径11 mm.Wilcoxon秩和检验,超声与解剖比较,P=0.0059,MRI与解剖比较,P=0.208.4、6周时监测,肝癌超声表现均匀低回声;T2WI表现为边界清晰、均匀一致高信号;病理表现瘤细胞致密、核大、异型性明显.8周时监测,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T2WI为形态不规则高信号,中心杂乱、分布不均;病理表现为肿瘤内部坏死.结论 组织块建模裸鼠原位肝癌成瘤率高.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表现相关.MRI是全程监测肿瘤生长的有效影像学方法.1 mm3瘤块接种裸鼠肝,4~6周可能是进行干预治疗的佳时期.

    作者:沈智勇;陈瑜凤;邵晶晶;沈爱军;丁勇生;李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下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肾病理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肾病理变化以及肾组织氧化应激9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n=40):盐水对照组以及姜黄素预处理组.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n=10):干热0 min组(即常温组),干热50 min组(轻度中暑组),干热100 min组(中度中暑组),干热150 min组(重度中暑组).盐水组大鼠给予0.9% 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剂量为200 mg/kg姜黄素灌胃;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7 d.0 min组置于常温环境中,其余组放置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设置干热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并在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取血液以及肾组织.检测血液中肌酐及尿素氮含量;肾组织制成匀浆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氢酶(catalase)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活性的检测;将肾组织制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病理学检测发现,肾组织病理变化及评分随着干热环境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同一时间点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肾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P<0.01);血清肌酐、尿素以及肾组织中MDA含量在三个中暑阶段中,姜黄素组均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肾组织中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姜黄素组均明显高于盐水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提示,MDA与病理损伤评分密切相关(r=0.75,P<0.01).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下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肾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部分通过抗氧化应激反应来实现.

    作者:李建瑛;肇寅辉;康燕;张东辉;许琴;董翔;李佳佳;是文辉;马娜;沈才福;刘江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SD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体外闭合阻断股动脉血流的方法,建立简便可控、质量可靠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大鼠模型.方法 15只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0 h组、2 h组、4 h组和8 h组.正常组不阻断血流,其余4组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变化,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肌纤维肿胀、排列不规则、肌纤维间隙增宽等情况,4 h和8 h两组损伤程度较之0 h和2 h两组显著加重,8 h组损伤程度重,且四组骨骼肌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 此方法能反映LIRI过程中骨骼肌的病理变化特点,与LIRI临床特征相似,操作简便、高效,可用于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构建.

    作者:申震;朱付平;潘成熙;罗伟业;周富强;李武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应用新型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心功能

    目的 应用一种新型超声诊断仪,通过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功能,了解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应用该新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6 MHz~19 MHz,对6只正常雄性SD大鼠麻醉后经胸超声检测左室结构及各项指标.结果 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够清楚地显示大鼠心脏大体结构,并且可以准确稳定地获得大鼠左心室各项心功能参数,可用于评价大鼠心功能.结论 使用该新型超声诊断仪可获得高质量的大鼠心脏大体结构图像和稳定可靠的心功能数据,是一种可以连续地、准确地检查大鼠心脏大体结构和评价心功能的无创方法.

    作者:陈婷婷;廖献杉;曾兰;梁榜辉;杨楚仪;吴莹;李璇;欧阳轶强;何萍;黄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验动物科研项目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实践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我们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指导,以实验动物科研项目为抓手,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制定预期学习产出,突出能力培养,在项目实施中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获得了提升;学生科研思路、科研设计得到系统提高;学生实验动物福利观念得到了加强;学生在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操作技术的标准化等方面有了素质养成;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具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应用.

    作者:鞠吉雨;徐玉梅;刘琳琳;杜鸿斌;赵春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