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有医院信息系统模型框架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在分析医学规则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医学规则的医学模型开发框架,对开发框架中的实体模型和医学规则进行了分析,并对开发框架中的核心问题医学规则提取和医学规则冲突解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戴海伟;唐澍;谭碧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RFID系统在医疗行业应用日益广泛,提出了一种RFID中间件系统的设计,系统由设备管理代理和事件过程管理器组成.事件过程管理器采用一种依赖时序的、基于Petri网的RFID复杂事件检测方法和基于订阅/发布的服务机制.另外,中间件系统能屏蔽低端各种RFID物理设备的多样性,为企业级应用提供动态灵活部署框架.通过基于该中间件技术的医疗垃圾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中间件系统的设计,也明显改善医疗垃圾处理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力度,提升了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作者:马锡坤;杨国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建立基于网络的病人信息查询系统有助于病人或其亲属自主的通过网络设备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减少医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提高医疗效率.建立这样的信息系统通常有两种方案:建立一个WEB服务器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或建立一个WEB服务器和一个延缓同步的数据库服务器.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即基于XML的病人信息查询系统.与前两种设计方案相比,基于XML的实现方案有以下优点:查询不用访问主数据库,对数据库性能没有影响;不用建立数据库系统,仅需XML自身便可用于查询处理;利用JDOM创建,支持各种数据库字符集;配合XSLT实现快速的查询响应.
作者:王洪强;詹永丰;李亚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了方便患者,改善就医环境,利用现代信息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网站利用ASP技术以及Active x组件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功能,为广大群众的就医提供了方便.同时通过安全数据交换设备实现外网挂号数据与内网HIS数据库的同步,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系统.
作者:韩翠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对北京市卫生局医疗广告信息系统的介绍,描述了在当前卫生系统信息化的过程中,面对多种用户的不同需求,如何在开发新系统的同时,整合已有的多方资源,建立与卫生监督等信息系统的实时交换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建造高效实用的信息系统软件.
作者:王晖;邓小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阐述了医院急诊楼智能化设计原则、功能要求、技术性能和应用目的,介绍了结构化布线、智能导医、信息查询、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空调、视频和车场管理等系统设计要求.
作者:李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确定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软件功能标准,满足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要求.对临床医生进行访谈,从纸质临床路径中得到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基本功能,从手工管理到临床路径电子化切换应用中得到其附加功能,比较相关软件得到能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路径管理软件的功能标准.结果发现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基本功能分为6类:病人信息显示、临床数据采集、电子医嘱处理、临床路径编辑、变异管理以及统计分析.结论:提出了嵌入式临床路径的功能标准及相关需求,其中病人临床评估、医嘱处理、变异管理统计分析是临床路径软件应包含的基本功能.本研究对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路径电子化软件开发具有帮助作用.
作者:郑西川;范理宏;胡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水平,客观评价服务质量和达标程度.从目标和方法上,分析了目前绩效评价所面临的几类问题,并提出电子健康档案对解决绩效评价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潜在作用.利用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的部分功能,可形成诸多对社区工作考核有用的客观性评价数据.
作者:黄煊;范启勇;沈佳妮;陈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探讨计算机辅助RGB测量分析系统对鲜红斑痣疗效的评价效果.选择临床确诊为鲜红斑痣的20例病人,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系统和具有车富临床经验的整形外科医生目测两种方法,分别对疗效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RGB测量分析系统评价效果为51.6%,整形外科医生定性评价治疗鲜红斑痣的效果为47.13%,但临床医生大差异达到60%且主观易变.RGB测量分析系统能够定量得出治疗效果,并准确测量变化面积和颜色变化的百分比.整形外科医生与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的疗效评价具有线性相关(r=0.879).由此,认为RGB颜色测量分析系统可替代临床医生评价,且更具客观性,评价内容更精确全面.
作者:齐向东;马立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提出了建立基于决策支持的临床路径设计系统的基本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工临床路径求解规模有限的弊端.同时,提高了临床路径使用的灵活性与人机交互能力.系统具有较好的自我学习和知识自动更新功能,提高了临床路径的可扩展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昊;郑万松;徐勇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优化卫生资源分配,促进病人合理分流,实现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信息共享需要,复兴医院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及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将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连接,提供转诊相关信息,特别是对检验检查申请等上传信息及检验检查结果等回传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的信息共享.
作者:宋炎;杜雪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针对提高中医e-CRF功能的两类特殊需求,即:设计与中医结构化电子病历相结合的e-CRF,使二者实现数据共享;对e-CRF模版进行一定的功能设计,包括操作中的便捷和智能功能设计,进行了研制新思路的探讨,并对实践结果加以总结.初步认为,这二个需求的满足对提高e-CRF使用的便捷性和顺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现二者数据共享,对于提高中医复杂干预和临床复杂评价方式介入的临床研究的便捷性具有重要价值.利用采集系统开发平台开发e-CRF,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实践中,还需对其中的操作细节给予关注和改善,以便扩大CRF的灵活性和可调性,达到实用性和数据共享的效果.
作者:闫务峰;刘保延;周霞继;郭玉峰;倪青;文天才;肖月星;陈世波;胡向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都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重要目标和要求.鉴于以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在医院内部局域网内建立了以意外和不良事件为主体的医院医疗事件报告系统.医护人员以无责、匿名和自愿的方式,登录该系统,并及时将各类不良事件、意外事故等情况在系统中报告、记录,管理部门依据报告,可及时反馈并予以解决;通过对各报告事件的统计、分析,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教育、培训,促进日常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在将系统建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实际功能效果予以展示,对国内医院医疗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推广和完善将有所裨益.
作者:余志庆;王伟;张敏;徐亦明;张穗蓉;王玉法;殷红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微创手术使得病人的手术创伤大大减小,给病人带来了福音.微创手术过程通过医用电子内窥镜获得手术病人体内的图像信息进行手术,由于只能获得二维图像信息,导致病人体内器官三维深度信息的丢失,给手术带来了更大的难度.研究和开发自由视角立体电子内窥镜系统,分析了立体视觉的原理,设计立体电子内窥镜的系统结构,并制造出样机,实现了立体术野的实时显示,以及内窥镜镜头视角的自由转动.
作者:庄小龙;谢叻;赵志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能够与医院信息系统充分整合、实现信息交互的电子化临床路径,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临床路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电子病历集成的临床路径系统的设计思路.对临床路径系统的工作流程及系统架构进行了讨论.
作者:胡彬;郑西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电子病历的发展历程和技术架构,研究电子病历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之间的关系,提出电子病历为区域医疗信息的调阅、历史查询、质量监控和共享分析等提供支持的要求和方式,以设计能满足区域医疗信息共享需要的电子病历系统.
作者:赵艳;袁骏毅;朱立峰;袁克俭;索仲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整复术中的应用,方法是收集108例单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Dicom格式的CT资料,在Mimics12.0中进行图像处理、重要结构三维重建与虚拟手术设计.所有患者均可根据对侧正常耳廓镜像,并对镜像进一步处理后获得耳廓软骨支架的三维模型,用于指导医生在术中对肋软骨的雕刻制作;108例患者中,51例根据虚拟手术结果提示适合做外耳道成形与听力重建手术,虚拟手术技术可协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及准确定位新建外耳道;其中50例可通过新建外耳道方位的微调达到与耳廓良好的美学匹配效果.由此得出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手术整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傅窈窈;戴培东;张天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寄生虫卵的自动识别是当今寄生虫医学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已有算法一般都要求寄生虫标本杂质含量较少.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滤波的混合分割算法,首先采用B颜色信号提取有用信息,接着利用改进的形态学操作进行滤波,除去大量杂质及虫卵边缘粘合物,后结合凸包运算并定义两个图像特征参数,即边界光滑度和区域填充度,做进一步选择.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当前的一些虫卵分割算法,能充分利用虫卵的有用信息,有效剔除杂质,大大降低虚假目标,虫卵边界保留完整清晰,为寄生虫卵的自动识别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陈碧黎;谢杰镇;王博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基因组学的划时代成就是从DNA组成的碱基A、G、C、T排序为切入点,了解了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分布及其核苷酸序列.为揭示主宰人类生命活动的关键性物质即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获得这项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更艰巨的研究领域,即揭示以基因为枢纽表达的蛋白质为主体,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与环境各种条件的互动支撑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机理.基因组学奠定了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生物信息学也因此应运而生,破译所有DNA的作用与机理,将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
作者:赵军平;赵亚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介绍了一种基于的新型超声功率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字滤波、数据转换、数字调零和校准等模块.系统应用在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下,较以往的测量系统更加方便和实用.
作者:汤黎明;戚仕涛;刘铁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和电子病历的广泛使用,临床路径的电子化研究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介绍了基于本体和SWRL的临床路径知识库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临床路径本体模型和基于SWRL管理临床路径基准的规则模型.以临床路径知识库框架为基础,提出基于本体和SWRL的实时临床路径电子模板的设计方法.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该临床路径知识库如何帮助医护人员制定临床路径.
作者:李劲松;胡臻;虞海燕;杨一兵;荒未贤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当前,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和向纵深发展,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受到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
作者:李华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已经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用于医学图像中异常组织的检测和分类,如小波、分形理论、统计方法等,都通过图像处理来提取图像的特征.另外一些分类方法用到了模糊集理论、马尔可夫模型和神经网络等.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是根据人的认识过程而开发出的一种算法.由于其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函数逼近和大规模并行处理等能力而具有用于智能系统的潜力.通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针对乳腺X线影像的特点,对现有影像数据系统的BI-RADS分级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凯芸;孟丽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半月板是膝关节重要解剖结构之一,临床上膝关节损伤以半月板损伤多见,了解半月板的解剖学对诊疗半月板疾病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膝关节半月板的形态功能、断层影像解剖学等,并介绍了膝关节三维重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徐伟;周庭永 刊期: 2010年第04期
EBM自1988年成立至今,始终致力于PACS领域的技术开发,凭借现有超过30位专精于PACS领域的程序设计师,系统功能每年推陈出新,尤以近三年的软件功能升级多.新系统是一套规划细致且功能完善之解决方案,不仅可满足医院现有需求,更具有良好扩充的基础.预先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接口及升级选配.
作者:北京亿彼恩科技有限公司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10年4月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隆重举办CARESTREAM PACS展示交流会,CARESTREAM PACS系统将帮助北大第一医院解决从登记、图像诊断、图像存储到诊断报告、统计信息等医疗影像工作中各环节的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10年3月,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学会(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主办的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学会研讨会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召开,我国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近30名代表组成代表团,应邀参加了会议.
作者:谢琪;王映辉;常依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