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致心悸、胸闷、头昏等症,还易引起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致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以脑栓塞常见,常导致死亡或病残.本文通过对使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房颤患者对照观察,探讨房颤患者用华法林抗凝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张雅红;暨利军;吴海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好发于经常作前臂旋转、伸屈肘关节工作或运动的人.大多是由积累性劳损引起.运用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且复发率高.笔者自2004年11月至2006年3月,运用药刀疗法治疗该病1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供读者在临床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宏生;陈群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B超诊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定量测定的开展,使得很多异位妊娠获得早期诊断,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周艳;吴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梅毒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患病率也相应增加.为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本文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37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临床应用多年,由于手术简单,多不使用麻醉.但在人流中相当一部分病人疼痛较严重,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选用有效、副反应低的镇痛方法已成为妇产科医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门诊于2006年2月开始,将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陶雪玲;王权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阑尾残端瘘是指阑尾切除术后残端缝线脱落或阑尾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术时,术者手法粗糙导致阑尾腔开放与腹腔相通.早期易与阑尾术后其他并发症相混淆,后期切口迁延不愈.
作者:王桂珍;王云程;王海;吴超;刘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都能从阴道自然娩出胎儿.但是,近年来各医院会阴侧切率直线上升,有的医院甚至常规作会阴侧切.一些产妇一怀孕就开始担心分娩时被行会阴侧切.如何提高产科质量、缓解产妇焦虑情绪、减轻身心痛苦、保证母婴安全,是摆在我们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责任,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对163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正中切开的产妇和160例行会阴侧切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效果.
作者:诸葛苏必;王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脑出血一般多发于5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发生率较高,而35岁以下的相对较少,有关青年人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临床上报告不多.现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35岁以下的青年人脑出血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周莉芳;鲁伟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本病占内科患者数10%以上,占消化科门诊患者的50%[1].部分患者存在胃动力异常并与精神因素有关.我院2000年以来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多塞平(多虑平)治疗FD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德臻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保守治疗无效者用手术治疗.本文报告整(正)骨牵引联合对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结果.
作者:杨德堂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剖宫产术后有时会遇到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裂开等情况,我院采用切口二期缝合对切口愈合不良有很好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两年中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采用二期缝合法与换药后蝶形胶布拉拢法切口的愈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司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2004年5月起,我院开展儿科医生下产科进行新生儿查房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了许多患病的新生儿,显著提高了产科、儿科医疗服务质量,收到满意效果.查房中遇到多的是以哭闹为主诉的相关问题,现将两年来以哭闹为主诉的新生儿360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魏占秋;刘宏;刘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眼部碱烧伤是一种严重的眼外伤,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终将导致永久的视力障碍.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31例59眼眼前节碱烧伤病人.除了紧急抢救外,主要改善营养紊乱,减轻炎症反应,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使眼部组织迅速而无并发症的愈合.现就我们的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詹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笔者临床应用自拟银翘苦参汤内服,适当配合外用柿漆,治疗60例带状疱疹,收到较好疗效观察情况如下:
作者:欧剑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尖锐湿疣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自2000年6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高频电刀联合氟尿嘧啶(5-Fu)和中药治疗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胡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终止早期妊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持续至今,为提高完全流产率,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着各种各样的配伍方法.本文采用中医中药配合抗早孕药物以达到完全流产的目的.临床观察30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胜军;戴贤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慢性胃炎以上腹部隐痛、饱胀、纳差、乏力为主证,但兼证繁多.一般多兼有嘈杂、灼心等,给临床治愈带来困难.本病与中医的嘈杂、吞酸、噎嗝、梅核气等相关,故治疗应抓主要矛盾,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现将笔者辨治慢性胃炎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永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本病秋、冬季节多见,易在家庭和学校集体发病.如未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病程可持续数周以至数月,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脓疱、疖、淋巴结炎,少数可并发蛋白尿、肾炎等.笔者将我院1999年11月~2004年12月治疗的39例疥疮报告如下:
作者:王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们在临床上用黄芪生脉饮治疗失眠、心慌患者,发现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锋;许金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支链氨基酸是治疗肝病尤其是严重肝病伴有肝性脑病的常用药,临床正确使用效果显著且安全.笔者治疗2例因静脉滴注支链氨基酸速度过快,引起过敏反应且导致DIC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鸿林;王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高温中暑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休克或更严重的后果.笔者曾遇到1例中暑后休克患者,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徐某,女,33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32年,于2005年9月1日入院.患者自幼右腹股沟区即有一肿块.平卧休息可自行消失.23岁结婚,生5存5.去年在当地行输卵管绝育术时医生告之只结扎了左侧输卵管,右侧没找到.查体:四肢正常,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脊柱无异常.外科情况:右侧腹股沟区耻骨结节外上方椭圆形肿块,无压痛,平卧后可还纳腹腔.
作者:许武军;陈书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前,化学治疗仍然是抗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药物的使用,在杀伤肿瘤细胞出现疗效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不可避免,并常常由此引起一系列心理负效应.
作者:张诺;贾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杀行为是在个人性格缺陷、心理应激不良的基础上,加之家庭及社会不良因素刺激造成的.因此,自杀患者的救治不仅仅是解决躯体问题,还必须注重心理疏导,做好心理护理,大程度地减少或杜绝自杀事件的发生.本文对83例服毒自杀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发现服毒自杀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从2002年开始,运用人工肾以腹腔为循环池,持续超滤浓缩腹水,后再用血泵直接从腹腔回输浓缩腹水至静脉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现将其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志梅;徐文君;吴志君;龚建红;方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降低急性阑尾炎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提高基层医生对急性阑尾炎与其他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能力,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误诊误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焕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由病理性高眼压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其特点[1]:①两眼中至少有一只眼的眼压持续≥2.8kPa(21mmHg);②房角是开放的,具有正常外观,且没有眼压升高相关的局部或全身其他异常;③存在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视乳头)和视野损害.但眼压升高、房角开放并非POAG所特有.本院自2001年至2005年共收治激素性青光眼(CIG)和激素性高眼压(COH),误诊为POAG 14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素英;余苏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临床变化复杂,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危及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是临床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80年10月~2002年9月共抢救AOPP 796例,其中死亡53例,病死率6.7%.现将其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项春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剖宫产严重的并发症是术中大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如处理不及时,可给产妇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死亡.2003年1月~2006年8月,我院共发生8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经过积极抢救,无1例产妇死亡,并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本文对此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冯雅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笔者自1976年4月至1987年10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蝮蛇咬伤102例,全部治愈.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有鑫;徐掌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病之一.纳洛酮作为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常用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1999年8月至2004年5月笔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昏睡、意识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连建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液净化技术现已成为抢救药物、毒物急性重度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成立近10年来,运用血液净化治疗各类重度中毒6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欧阳凌霞;陆亿华;颜依红;周攀;林亚红;张秋桂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儿科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因腹泻自己在家煎服罂粟壳(大烟葫芦)中毒28例,痊愈26例,死亡2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青云;李新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偿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现状,将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尽快建立健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我市2004年开始实行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机构分别设立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永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双环醇(百赛诺),是在五味子素的基础上人工合成的一类新药,具有明显的肝细胞保护作用和一定的抗肝炎病毒作用[1].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慢性肝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刘存安;王军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引言肛门病是临床多发病,其术后的疼痛是手术创伤性疼痛叠加内括约肌痉挛性疼痛,因此疼痛更为难忍.同时也成为困扰广大临床患者及医疗工作者的主要问题,寻找有效的止痛方法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有关肛门病术后止痛的方法很多,但多以口服止痛药、肌注止痛药及麻醉镇痛为主.口服止痛药效果欠佳,反复使用可以导致胃肠道反应;肌注止痛药虽然止痛效果较好,但反复使用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硬膜外置管自控镇痛虽然止痛效果好,但存在价格昂贵、需专业麻醉师操作的局限性.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4‰[1],正确合理的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和减慢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持续低流量吸氧是肺心病的主要治疗和护理方法之一.为了解肺心病患者对氧疗知识的认知程度,及为更好地开展氧疗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对本院2005年9月~2006年2月住院的肺心病患者进行氧疗遵医行为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叶柳莺;虞彩琴;华莲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床,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1].治疗剂量可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但用药后常出现头痛、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笔者对48例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做健康教育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汉莲;朱丽娟;叶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本文对住院的90例老年高血压病控制不佳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利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药刀微创治痛疗法是针刺、注射、针刀松解、磁疗药栓植入等十几种功能融为一体一次到位的新疗法.在痛点检查器、探针查及痛点准确位置并固定,药刀在探针导航下刺入病变点,进行微创刀、药同治.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及某些骨关节疾病、内科疑难杂症中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应.1996年获国家专利,中国专利号96 2 35564 X.
作者:陕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的治疗以去除诱发因素、解除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个体化对症治疗为原则.此文就FD治疗新方法、新观念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左文革;李瑜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CT检查要依据胰腺肿胀、坏死、胰周液体渗出、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等进行诊断.本文回顾性研究了45例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就其胰腺坏死的程度、胰周积液或是坏死样物质的判断、胰腺坏死腔及脓肿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敏芳;秦建中;胡新伟;吴晓;赵富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员女,26岁,于晚8时30分,在家用火药引火引起爆炸致伤.邻居到当地乡镇卫生院找医生未见,后用平板车将伤者送至卫生院.外科医生接诊,检查:右肋缘下有一2cm长的表皮裂伤,左上腹有一2.5cm×2cm深的伤口,探针未发现与腹腔贯通.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第四节 耳科常见疾病一、弥漫性外耳道炎弥漫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分急、慢性两类.挖耳、游泳时耳道进水,以及长期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刺激可为其诱因.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外耳道皮肤有外伤时易发病.常见致病菌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还有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糖尿病病人及变应体质者常反复发作.
作者:邵广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小儿静脉穿刺是护士临床技术操作的基本功,穿刺成功率高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痛苦,而且能提高危重患儿抢救的成功率.笔者现就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999~2002年我院收治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3例,现将其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49~86岁,平均61岁;既往有糖尿病史15例(45.5%),18例(54.5%)于入院后检查发现血糖高而确诊,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作者:高中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卫生部近日印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以提升我国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反应能力,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作者: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处方3]特布他林 2.5mg 每日3次 口服氨溴索 30mg 每日3次 口服生理盐水注射液 1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 3.0g 静脉滴注 每12小时1次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氨茶碱 0.5g地塞米松 10mg 静脉滴注 每日1次适应证:COPD急性加重期喘息症状严重者.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王某,女,64岁,半年前突患脑出血住院治疗,康复出院后,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持续服用卡托普利、阿司匹林(25mg/片)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后,双下肢出现暗红色瘀点,伴胭窝酸痛来院就诊.患者以前无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查体:T 36.6℃,血压210/110mmHg,一般情况尚可,双下肢尤其小腿部密布暗红色瘀点,有的融合成片.
作者:孙永涛;杨亚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3岁.因患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结石行胆囊摘除术.术后静滴治菌必妥(又名头孢噻肟钠,为湖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批准文号国企准字H43020388.)用法:治菌必妥皮试阴性,0.9%氯化钠100ml+治菌必妥2g静滴,1日2次,第1日静滴时自感双手有痒感,无皮疹,无全身不适,伤口无渗液.
作者:朱占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