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6-5180
  • 国内刊号:11-3458/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6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7年14期文献
  • 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发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PVP的OVCF患者96例(144个椎体),将2年再次发生骨折的11例设为再发骨折组,余85例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首次椎体数目、骨折部位,术前骨密度及术后3天内椎间骨水泥渗漏等指标对骨折再发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首次骨折椎体数目和骨质疏松是患者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首次椎体数目和骨质疏松是PVP治疗OVCF后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对于这部分患者坚持系统性抗骨质疏松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蒋焕泽;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时期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COPD患者450例,将急性加重期的207例设为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的243例设为稳定期;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白介素(IL)-2、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的IL-1β、TNF-α、IFN-γ及CTGF水平,依次呈升高趋,而IL-2水平依次呈下降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的炎性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在急性加重期更显著,因此加强炎性指标测定对指导患者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会有帮助.

    作者:余晓燕;莫伟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该院呼吸内科确诊为COPD的老年住院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富露施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均予氧疗、雾化治疗、支气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富露施组加用乙酰半胱氨酸片口服,4周后观察两组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等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CRP、WBC、ESR、PCT、PaCO2均有下降,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估值百分比、PaO2、SaO2均有升高,富露施组这种变化更显著,除FEV1外余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露施组COPD急性发作3例(10.7%),对照组8例(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明显改善老年COPD炎性指标,对于指导临床抗炎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含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二次根治失败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含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二次根治失败的效果.方法 该院120例幽门螺杆菌二次根治失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标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的四联补救方案,胶体果胶铋20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周.评估停药1个月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治疗结束时和1个月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6.7%;治疗结束时和1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7%和75.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含多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治疗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二次根治失败,安全有效.

    作者:金卫利;曹宪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单纯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单纯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结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VF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较单纯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翁静;江孟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斑粥样硬化块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口服,4周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内-中膜厚度为(0.7±0.1)mm、斑块面积为(0.8±0.2)cm2,小于对照组的(1.2±0.1)mm、(0.9±0.2)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改善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缩小患者颈动脉斑块.

    作者:武海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高危妊娠人工流产的效果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早期高危妊娠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 该中心60例早期高危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前不予药物,观察组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后行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宫颈扩张效果、镇痛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显效率56.7%、镇痛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3.3%;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3.3%,少于对照组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早期高危妊娠人工流产,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吴小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于发病6小时内行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血清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BNP与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傅科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HSP患者84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gA、IgE、IgG、IgM、IL-4、IL-5、IL-6、TNF-α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6.2%);治疗后IL-4、IL-5、IL-6、TNF-α等炎症指标及IgA、IgE、IgG、IgM免疫指标均显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HSP效果较好,可显著抑制免疫及炎症反应,且较安全.

    作者:韩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慢性腕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慢性腕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腕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腕关节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恢复时间、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恢复时间(89.1±10.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0.0±9.3)天;显效率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慢性腕关节炎效果好,腕关节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骏;胡汉敏;卢敏;薛祖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78例效果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1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取石.结果 1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Ⅰ期结石清除率80.3%,Ⅱ期结石清除率91.6%;手术时间65~126分钟,平均(85.4±23.6)分;10例(5.6%)出血量超过300ml;术后住院时间6~15天,平均(7.6±1.3)天;造瘘管留置时间5~9天,平均(6.3±0.7)天.患者术后均无明显高热、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作者:骆振刚;应向荣;吴刚峰;沈翀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出院12周后通过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SDSCA)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出院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 出院后观察组SD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orisk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PG、2hPPG、HbA1c未见明显反弹,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参与式远程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

    作者:余盛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金黄膏贴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的因静脉留置针输液而导致静脉炎患者1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50%硫酸镁纱布湿敷,观察组给予该院自制的金黄膏外敷,比较两组疗效、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5.6%),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50%硫酸镁纱布湿敷,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且较安全.

    作者:项少茜;胡晓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标准化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巨结肠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标准化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2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术前予以传统的回流灌肠,观察组患儿术前予以标准化回流灌肠.观察两组患儿术前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准备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灌肠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肠道准备效果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回流灌肠用于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效果确切,可缩短术前灌肠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灌肠效率.

    作者:朱玉燕;金丽虹;彭学耀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影响

    目的 了解循证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该院产科收治的31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设为对照组,2015年5—10月收治的31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设为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对照组的25.8%;护理满意度90.3%,高于对照组的67.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实行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旭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3、6个月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尿障碍、排便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四肢肌肉挛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加快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陈晓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自我效能理论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效果

    目的 观察自我效能理论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围术期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术后康复锻炼.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干预后简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Fugl-meyer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理论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詹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止痛消炎软膏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止痛消炎软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预防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神经外科住院以甘露醇治疗的患者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置管后,对照组以50%的硫酸镁纱布湿敷,观察组涂擦止痛消炎膏,输液后以药膏浸润的纱布覆盖.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严重程度,置针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0%,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止痛消炎膏在静脉穿刺局部使用,不但可以预防甘露醇输注引起的静脉炎症,还能够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张益娥;冯群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关节损伤25例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5例关节损伤患者,给予术后功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依从性、心理状况、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患者护理后依从率(92.0%)明显高于护理前(68.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明显低于护理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术后功能康复护理效果满意,护理依从性高,心理状态较平稳,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

    作者:张银秋;张月月;许信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参附注射液肠梗阻术后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肠梗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肠梗阻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肌内注射维生素B1,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肠梗阻术后的治疗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胃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新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针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针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10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均为单纯腰痛.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小针刀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减+骨盆持续牵引法,小针刀组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减+小针刀疗法,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42/45)、治疗后JOA评分(23.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35/45)和(19.7±3.4),VAS值(2.4±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8)分;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小针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效果优于骨盆持续牵引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可快速改善腰椎功能,缓解患者腰痛症状,且较安全.

    作者:陈焱;潘雯;侯宏;李硕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穴位推拿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推拿辅助治疗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该院儿科收治的发热幼儿40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穴位推拿,比较两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92.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穴位推拿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可迅速降低患儿体温,且较安全.

    作者:蔡项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药涂擦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涂擦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痛的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72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进行涂擦.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巴氏(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44.4%、总有效率94.4%,均高于对照组的19.4%和77.8%,治疗后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涂擦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运动疗法,可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较安全.

    作者:张忠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鲜益母草胶囊联合雌孕激素对药物流产后出血和月经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鲜益母草胶囊联合雌孕激素对药物流产后出血和月经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行药物流产的妇女10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片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鲜益母草胶囊,两组均以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流产后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血清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和月经复潮情况.结果 观察组流产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流产7天后的P水平降低程度和E2水平提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复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流产后鲜益母草胶囊联合雌孕激素可以减少阴道出血,改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促进患者月经复潮,利于子宫修复.

    作者:潘明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骨通贴膏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骨通贴膏联合活血化瘀汤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5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早晚分服,7天为1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通贴膏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14天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值、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9%),治疗后第7、14天时VAS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第7天及14天时的VAS值均低于自身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通贴膏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损伤疼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且较安全.

    作者:傅玲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62例及甲状腺腺瘤组58例,比较两种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为93.5%,对甲状腺腺瘤诊断符合率为89.7%.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以多发结节、小结节为主,边界模糊,周围无明显声晕;甲状腺腺瘤则以单发、大结节为主,边界清晰,有声晕,有包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主要以Ⅰ、Ⅱ型为主,甲状腺腺瘤组主要以Ⅲ、Ⅳ型为主.结论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各有其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

    作者:李倩;贾雅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男性不育症970例不同精浆弹性硬蛋白酶水平的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症中不同精浆中弹性硬蛋白酶水平的精液质量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9月该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970例,根据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含量将其分为阴性组(精浆弹性硬蛋白酶<600ng/ml)476例和阳性组(精浆弹性硬蛋白酶≥600ng/ml)49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精液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精液体积接近,阴性组患者的精液浓度、运动精子百分比(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NP)、精子总活力(PR+NP)、正常精子形态占比均显著高于阳性组.结论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水平可能是影响精液质量的重要参数,在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前,可以先检测精浆弹性硬蛋白酶水平估测精液质量.

    作者:赵恩慧;朱卫中;叶明建;李金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信息化技术对儿童门诊就诊流程的改进作用

    目的 探究信息化技术对儿童门诊就诊流程的改进作用.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到该院就诊的376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该院就诊的38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通采用传统就诊流程,观察组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微信平台、医院就诊卡等信息化技术的就医方式就诊.比较两组患儿挂号时间、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和平均日接诊人数,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挂号时间、分诊时间及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日接诊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就诊流程,信息化技术用于儿童门诊能显著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增加每日成功就诊人数,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晓容;何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外科病房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外科病房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中医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非常满意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外科病房中的风险控制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姣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10月在我院放射科行增强CT检查的93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1—9月在我院放射科行增强CT检查的101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出现护理差错事件7起,投诉事件6起;观察组出现护理差错事件、投诉事件各1起.观察组在护理态度、沟通交流、知识宣教、技术操作4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老年患者增强CT检查过程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投诉事件的发生,更好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慧;朱峰;钱双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管理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护理管理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0月在该院行内镜诊治的78例患者作为A组,另选择2016年1—10月在该院行内镜诊治的81例患者作为B组,分析A组内镜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B组给予应对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问题、护理投诉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1.2%)明显低于A组(14.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护理投诉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室环境、人员配置、技术水平、管理制度等均有可能影响内镜护理质量,临床应定期评估科室内的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问题.

    作者:郦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