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48 例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出现尿量减少(<0.5 ml·kg-1·h-1)至开始CVVH 治疗的时间间隔分为两组:A 组<4 h(27 例),B 组>4 h(21 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胱抑素C(Cysc),以及CVVH 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CVVH 治疗后,BUN、Cr、Cysc 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CVVH 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较B 组患者短,死亡率亦较B 组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VH 是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及时诊断,尽早(出现少尿4 h 内)行CVVH 治疗,可明显加快ARF 患者肾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朱春磊;梁林宝;李小芳;李春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降压降脂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9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在佛山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40 例,随机分为降压组(120 例)和联合组(120 例).降压组患者只给予单纯降压治疗;联合组患者在降压基础上给予降脂治疗,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一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和炎性因子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炎性因子水平比降压组下降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降压基础上增加降脂治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阳;胡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10 年8 月至2012 年1 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计算所得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与无LVH 组;再根据24 h 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结果分为血压晨峰组与无血压晨峰组,杓型血压组与非杓型血压组.分析比较24 h 血压、白昼和夜间血压均值、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①与无LVH 组相比,LVH 组24 小时收缩压(24 h SBP)、24 小时舒张压(24 h 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和夜间舒张压(nDBP)均升高,P<0.01;LVH 组24 小时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高于无LVH 组,P<0.05,但两组24 小时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无差别;与无LVH 组相比,LVH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升高,P<0.01;但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和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无差别.②血压晨峰组LVMI 高于无血压晨峰组,P<0.05;血压晨峰组LVH 比率也高于无血压晨峰组,P<0.01;与无血压晨峰组相比,血压晨峰组24 h SBP、dSBP 和nSBP 均增高,P<0.05,但两组24 h DBP、dDBP 和nDBP 无差别.③杓型血压组LVMI 低于非杓形血压组,P<0.05;杓型血压组LVH 比率低于非杓形血压组,P<0.01;与非杓形血压组相比,杓型血压组nSBP、nDBP 均降低,P<0.01;而两组24 hSBP、24 h DBP、dSBP、dDB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 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密切相关.具有血压晨峰的患者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LVH.
作者:张子新;赵丹;余陆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前瞻性评估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多达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2 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多达一1~2 片,共12 周.服药前、后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脂测定,观察降压效果、不良反应、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多达一能有效降低血压,12 周治疗的有效率为74%.颈动脉粥样斑块平均厚度由(2.03±0.25)mm下降为(1.57±0.21)mm,下降幅度为23%;TC 由(6.19±0.40)mmol/L 下降为(4.39±0.37)mmol/L,下降幅度为29%;LDL-C 由(4.19±0.35)mmol/L 下降为(2.98±0.31)mmol/L,下降幅度为24%;HDL-C 由(1.04±0.23)mmol/L 上升为(1.28±0.26)mmol/L,上升幅度为18%(P<0.01).多达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多达一能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胆固醇,是强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降压药,能提供更多心脑血管保护.
作者:易春;康峰;梁希武;赖晓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行择期PCI 的患者275 例,男性228 例(82.9%),女性47 例(17.1%),平均年龄(62±9)岁,其中162 例(58.9%)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检测患者术后8~12 h 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依据2007 年美国AHA 关于PCI 相关性心梗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两组(围术期心肌梗死组和非围术期心肌梗死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造影结果、术中相关并发症等与PCI 围术期相关性心梗之间的关系.结果 19 例(6.91%)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造影结果提示,冠脉多支病变(2,3 比1)、血栓病变及术中相关并发症(限制性血管夹层、边支血管闭塞、无复流现象)与PCI 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 ①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概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②冠脉存在血栓病变易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③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心肌梗死密切相关.
作者:魏翰文;彭瑜;张锦;王东;江尕学;王建飞;张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接受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和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 年1~12 月接受PCI 治疗的患者320 例,依据中国人校正简化MDRD 方程估算患者eGFR,根据eGRF 分为肾功能正常(eGFR≥90 ml·min-1·1.73m-2)和肾功能减退(eGRF<90 ml·min-1·1.73m-2).分析接受PCI 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和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有42.5%出现肾功能减退;同时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有50.7%出现肾功能减退,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54.8%出现肾功能减退,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中有51.5%出现肾功能减退.同时合并上述两种疾病的患者有63.9%出现肾功能不全,同时合并上述三种疾病的患者有77.8%出现肾功能不全.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体重指数大、高尿酸、冠脉多支病变为肾功能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减退发生率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老年、体重指数大、高尿酸、冠脉多支病变是肾功能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于运福;王忠民;李文;陈小贞;孙玉梅;杨鹏伟;闫继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12 例腔内隔绝术治疗成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经验,评估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4 月至2012 年10 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12 例成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行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 例,女性7 例,年龄18~56(34.2±13.5)岁.动脉导管肺动脉侧直径(19.2±4.5)mm,肺动脉收缩压(92.4±5.8)mm Hg,使用支架直径(34.8±3.0)mm.术后随访(17.8±10.5)个月.结果 术后造影显示11 例动脉导管完全封闭,1 例术中预留5 mm 残余分流.随访显示11 例动脉导管完全封闭,肺动脉压明显下降,1 例残余分流为双向分流.术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成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亦敏;肖明第;张小飞;梁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225 例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AMI 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青年组AMI 危险因素以吸烟(与壮年组及老年组比较P<0.05)及血脂异常为主;壮年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血压危险;老年组糖尿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女性糖尿病发病率(35.1%)明显上升;梗死相关动脉狭窄程度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界病变(50%~75%狭窄)壮年组多;重度狭窄(76%~95%狭窄)的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18.8%、38.4%和43.4%;成角和钙化病变老年组概率升高,与壮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AMI 患者所占比重不同.随年龄增高,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多见,不同年龄段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富军;王建斌;王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86 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共行法洛四联症外科手术86 例,年龄6~36 个月,其中根治术83 例,中心性分流术3 例.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根治者经右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解除右心梗阻,用Dacron 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切口直接缝合25 例,自体心包片加宽16 例,牛心包带瓣补片跨环加宽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42 例,合并畸形同期矫治.中心性分流3 例采用Gore-Tex 管道建立主动脉到肺动脉连接.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 例,死亡率2.3%.死亡原因:1 例为低心排综合征,另1 例为严重肺部感染.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9 例,灌注肺3 例,一过性肾功能衰竭5 例,肺不张6 例.结论 根据病变采取不同术式,术中完善的右室流出道疏通及术后低心排综合征防治是法洛四联症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介入治疗与非介入治疗对年龄>75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年龄>75岁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及入院36 h内并发CS的资料,根据是否行PCI分为介入组及非介入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梗死部位多见于前壁、前侧壁及广泛前壁(85.19%、80.56%),多见于三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74.07%、37.04%),且多合并肺部感染(44.44%、55.56%).经过不同治疗后,介入组院内死亡率有所降低(51.85%比77.78%,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40.74%比69.44%,P<0.05),血肌酐升高≥50%也明显低于非介入组(33.33%比58.33%,P<0.05);而肺部炎症发生率(55.56%比75.00%,P>0.05)、IABP使用率(40.74%比27.78%,P>0.05)及呼吸机使用率(33.33%比30.56%,P>0.0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即使是年龄>75岁的老年AMI并发CS患者,介入治疗仍可获得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心律失常和肾功能恶化,可使院内死亡率下降.
作者:张文芳;胡桃红;丁力平;高国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腔起搏器治疗患者NT-proBNP 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8 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住院并行双腔起搏器(DDD)治疗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可定5 mg 组及可定10 mg 组各20 例.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2 个月三组患者NT-proBNP 水平、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LA、LVEDD、LVESD、LVEF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起搏器组及可定10 mg 组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45,P<0.01),可定10 mg 组较单纯起搏器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三组患者LVEDD 均较术前减小,且随可定用量增加减小更明显.治疗后可定5 mg 组LVESD 较术前减小(P<0.01),LVEF 明显增高(P=0.032);治疗后可定10 mg 组LA、LVESD 较术前减小(P 均<0.01),LVEF 明显增高(P=0.017).治疗后可定5 mg 组及可定10 mg 组LA 较起搏器组明显减小(P=0.048,P=0.043),LVESD 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31).治疗后三组患者射血分数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腔起搏器置入患者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纪阳;孙皓;赵青;孙品;蔡尚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5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纤溶酶200 U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天1 次,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缺血性ST-T 段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T 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苗洪萍;董静莲;郭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探讨OSAS 与ACS 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的ACS 患者346 例,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护仪对患者进行监测.以呼吸紊乱指数(AHI)≥5 作为界限,共有86 例诊断为OSAS.将ACS 患者分为Non-OSAS 组260 例和OSAS 组86例.检测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纤溶功能指标,并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PCI 术后长期随访,记录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与Non-OSAS 组相比,OSAS 组ACS 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升高,并且冠脉病变更为严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发现,随访15 个月,两组患者累积无MACE 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6%比92.3%,Log rAnk 6.724,P=0.01).结论 合并OSAS 的ACS 患者伴有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纤溶功能紊乱,导致冠脉病变更为严重并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曾冲;雷晓明;李韶南;刘震;谭锦文;梁志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病因评分在急性心力衰竭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PACHEⅡ评分、心力衰竭基础病因及诱因综合评分,在此评分基础上对42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计死亡率进行评估并建立预计死亡率模型,分层计算群体预计死亡率.结果 根据急性心力衰竭病因评分分值进行分组,随着分值逐渐升高,实际病死率和预计死亡率也逐渐升高,死亡组评分均值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病因评分系统简易实用,可用于院前急救及急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初步评估.
作者:孙晶;张涛;张剑梅;王青;曹守冬;艾秀华;李章君;刘阔;崔娟;周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为常见而复杂的心律失常,容易引起心房内血栓、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脑卒中、痴呆和心力衰竭.引起房颤的原因有很多,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potassium channels,SK channels) 是引起房颤的新的离子通道,由于它具有心房选择性特点,从而作为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对SK 通道的调控可能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新途径[ 1 ].人类SK 通道上存在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氨基酸序列[ 2 ],同时PKC 参与了体内多种物质的生物合成,是重要的信号传导介质.本文对近年来心房颤动患者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与PKC 对其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学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心脏声学造影即心脏超声造影(又称造影超声心动图)1969 年由Gralniak 首先提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问世前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彩色多普勒(CDFI)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 尤其对于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CDFI能直观显示异常血流的起源、流向及流速,敏感性高,但在显示右向左分流时则敏感性较低[ 1 ].右心声学造影安全、无创、可重复性强,能提供更为详细的右向左分流信息,特别是在复杂心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丰富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资料[ 2 ].即使在彩色多普勒普及的情况下,对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声学造影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薛军;孙妍;许慧敏;裴金凤;王明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分布及匹伐他汀对TNF-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MMP-9 蛋白和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 病理标本取自外科择期手术病例,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照组动脉标本取自非正常死亡健康成人尸体及非血管病变切除标本;血管平滑肌细胞取自开放手术切除的主动脉中膜.实验为5 组,对照组和4 个实验组.实验各组平滑肌细胞在给予TNF-α刺激前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匹伐他汀(分别为1 ng/ml、10 ng/ml、100 ng/ml、500 ng/ml),测定其MMP-9 蛋白和mRNA 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实验组动脉硬化组织TNF-α和MMP-9 蛋白分布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炎性细胞聚集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 的分布与TNF-α明显相关.匹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TNF-α诱导平滑肌细胞MMP-9 蛋白和mRNA 表达;MMP-9 蛋白表达分别减少10.5%、24.1%、46.0%和61.0%,mRNA 表达分别减少9%、21%、35%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脉硬化组织中MMP-9 分布与TNF-α明显相关,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MMP-9 增加与其他细胞因子相互影响有关.预先给予匹伐他汀可以呈现浓度依赖方式显示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MMP-9 蛋白和mRNA 表达,提示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MMP-9 表达,延缓、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干预效果更好.
作者:费宇行;张蓉;李晶;胡明;裘毅钢;张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缬沙坦与替米沙坦对离体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及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HASMCs 复苏、传代后,分别用不同浓度及条件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缬沙坦(Val)、替米沙坦(Tel)、GW9662 干预HASMCs,采用CCK-8 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蛋白表达.结果 25 μmol/L Tel 与25 μmol/L Val 相比可更强地抑制1 μmol/L AngⅡ诱导的HASMCs 增殖.Tel 可抑制无AngⅡ刺激的HASMCs 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而Val 无此作用.25 μmol/L Tel 及Val 抑制HASMCs 上AT1受体表达相同(8.6%比17.0%,P>0.05),但Tel 促进AT2受体表达作用更强(29.9%比10.5%,P<0.05).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 能抑制吡格列酮对HASMCs 抑制增殖的作用,但不能影响Tel 对HASMCs 抑制增殖作用.结论 替米沙坦比缬沙坦具有更强的抑制HASMCs 增殖及促进AT2受体表达上调的作用.
作者:章岱;王雷;赵林;南芳;王翠英;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over-the-wire(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杂种犬12 只,体重(23.0±1.9)kg,采用开胸直视下完全结扎前降支(LAD)中段建立急性心梗模型.1 周后采用OTW 球囊将1×108 EGFP 标记的MSCs 灌注到与LAD 平行的前室间静脉(AIV)中段.所有实验动物分别在灌注后1 h(n=4)、14 d(n=4)、28 d(n=4)取材,比较LAD 结扎部位缺血心肌和LCX区域非缺血心肌组织中EGFP 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 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成功率为100%(12/12),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死亡、心包填塞及恶性心律失常.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所有时间点LAD 区域内EGFP 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LCX 区域(均P<0.05),细胞在LAD 区域内的分布也更均匀.结论 采用OTW 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MSCs 安全可行,靶向性高,细胞在缺血心肌内的分布也较为均匀、持久.
作者:甄雷;王晓;缪黄泰;乔世斌;吴星欣;乔岩;刘百球;刘新民;阙斌;聂绍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与特布他林联用对心梗大鼠心功能的影响,从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 组)、特布他林组(T 组)、联合治疗组(L 组)和安慰剂组(A 组),另选一组为假手术组(S 组),每组8 只.术后1 周灌胃给药,M 组给予美托洛尔20 mg/kg,T 组给予特布他林2 mg/kg,L 组给予美托洛尔和特布他林,剂量同上,A 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S 组不予处理.生理盐水及药物皆为2 次/d 灌胃.8 周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GSH/GSSG、bax/bcl-2 蛋白测定.结果 ①用药组LVEDD、LVESD 较A 组明显降低(P<0.05),EF、FS 明显升高(P<0.05),T 组与L 组较M 组进一步改善(P<0.05).②用药组LVEDP 较A 组明显降低(P<0.05),LVSP、±dp/dt 明显升高(P<0.05),L 组较M 组进一步改善(P<0.05),T 组LVEDP 较M 组明显降低(P<0.05).③用药组谷光甘肽(GSH)较A 组明显升高(P<0.01),氧化型谷光甘肽(GSSG)明显降低(P<0.01),L 组较单药治疗组进一步改善(P<0.05),T 组与M 组相比,GSH 明显升高(P<0.05).④用药组bcl-2 较A 组明显升高(P<0.01),bax 明显降低(P<0.01),T 组与L 组bax 水平接近(P=0.141),两组较M 组明显降低(P<0.05),L 组bcl-2 水平与S 组接近(P=0.453),两单药治疗组bcl-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均显著低于L 组,L 组bcl-2/bax 明显高于T 组,T 组bcl-2/bax 明显高于M 组.结论 特布他林对心梗后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优于美托洛尔,二者联用改善作用进一步增强.其相关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阴艳萍;高宇平;吕吉元;李学文;王丽霞;刘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知识团队是由医务知识工作者为主体构成的团队,团队管理方式能够增进协同作战能力,改善组织绩效.医院间激励的竞争、医院的扁平化组织特征以及医院的特有工作方式使团队管理方式在医院里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医院知识团队的管理主要从组织层面的跨团队管理和知识团队的自我管理两方面来实现.
作者:高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