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消毒与灭菌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1-2672/R
  • 国内刊号:11-2672/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28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曾获北京市四通奖(1992年)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年4期文献
  • 三种方法去除残留消毒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残余消毒剂去除方法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求更准确地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化学中和法、稀释法和中和过滤冲洗法等三种方法对抑菌作用较强的胍类消毒剂去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用5 g/L组氨酸、3 g/L卵磷脂和30 g/L吐温80组成的中和剂,用化学中和法对含50 g/L双胍类消毒液中残留作用去除不彻底,各组长菌数不符合中和剂试验要求;但对含5 g/L双胍类消毒剂的残留作用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相同的中和剂用中和稀释法,对含50 g/L和5 g/L两种浓度的胍类消毒剂残留毒性均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用中和过滤冲洗法不能有效去除含量50 g/L的胍类消毒液残余作用,但可有效去除含量为5 g/L胍类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用上述复方中和剂进行杀菌效果评价验证试验,以含50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用化学中和法与过滤冲洗去除残余消毒剂,消毒后检不出存活细菌;而用中和稀释法去除残余消毒剂方法消毒后存活菌数为189 000 cfu/片,平均杀灭率为91.54%.用含5 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该细菌芽孢作用60 min,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检验出的消毒后存活菌数基本一致,平均杀灭率完全一致.结论 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中,以中和稀释法效果好,可用于高浓度抑菌作用较强的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作者:蒋莉;袁庆霞;饶林;武雪冰;张文福;姚楚水;帖金凤;王长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用外科口罩细菌气溶胶过滤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对细菌气溶胶阻留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发生细菌气溶胶和定量空气采样方法进行了过滤效率测试.结果 2004年国内某企业生产的口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颗粒平均过滤效果达到98%,依照标准规定合格率达到100%.2005年抽检国内5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其中有4个企业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合格率达到100%.2006年抽检国内6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只有1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2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不合格.结论 连续检测2004~2006年12个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其对细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全部达标的企业只有6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质量参差不齐.

    作者:温占波;陈洁君;赵建军;王洁;鹿建春;李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氨基酸碘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机理研究

    目的 研究氨基酸碘杀菌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为其应用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透射电镜和生化检测等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有效碘200 mg/L的氨基酸碘溶液作用3~20 min,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率范围为99.91%~99.96%;含有效碘400 mg/L该消毒液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可达到100%.经氨基酸碘处理的白色念珠菌外层质膜电子密度明显降低,继而菌体形态可出现轻度不规则,细胞质中细胞器和核质结构形态混乱.氨基酸碘作用可使白色念珠菌膜蛋白含量减少,细菌碱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渗出,且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有所抑制;细菌核酸无降解发生,但有少量交联物生成.结论 氨基酸碘对白色念珠菌杀灭作用较强.氨基酸碘可使细菌膜通透性明显增加,膜结构蛋白降解,胞质及蛋白酶渗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少量细菌核酸发生交联反应.

    作者:熊鸿燕;张耀;李亚斐;朱才众;马翔宇;张路;曾江;曾燕;可金星;黄文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戊二醛消毒液杀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戊二醛消毒液的卫生质量技术要求,为制定戊二醛消毒剂通用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杀菌、定性灭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通用戊二醛溶液的杀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以医用级戊二醛原料制备的20 g/L戊二醛溶液对不锈钢圆片上的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分别作用5 min和6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作用2 h达到完全杀灭.该溶液连续使用14d后,达到完全杀灭细菌芽孢需要作用5 h.在试验规定条件下,杀菌效果随戊二醛浓度加大、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戊二醛原料由医用级换为生化级其杀菌效果减弱;非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戊二醛杀菌效果有增效作用.含量20 g/L戊二醛溶液密封包装经37℃条件下存放90 d,其含量下降率均<10.0%;经活化后的20 g/L戊二醛溶液常温下存放28 d,其含量下降率均<10.0%,且p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 含量20 g/L戊二醛溶液杀菌效果可靠、性能稳定;戊二醛杀菌效果受其原料级别、配方组份、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房军;姚楚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螯合金属多胺型棉纤维的制备及其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目的 研究稳定性螯合金属多胺型抗菌棉纤维.方法 采用改进工艺路线和振荡烧瓶方法,制作螯合金属棉纤维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 采用改进工艺路线碱化棉纤维与环氧氯丙烷反应,接枝环氧基团,接枝产物开环反应,进一步与多乙烯多胺以-C-N-键相连接,生成多胺型棉纤维.二乙烯三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2 mg/ml;三乙烯四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4 mg/ml;四乙烯五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0 mg/ml.三种抗菌棉纤维的抑菌作用速度都比较快,抑菌率与作用时间呈正比直线关系.作用20 min,三种抗菌棉纤维抑菌率平均都达到90%以上;作用80 min,抑菌率都达到100%.经蒸馏水清洗和75%酒精浸泡洗涤的三种抗菌棉纤维,对大肠杆菌均保持了良好的抑菌效果,有很好的耐热性和耐洗性.结论 改进工艺合成制作的抗菌棉纤维达到新工艺要求,实现了抑菌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洗性的要求.

    作者:王军;葛婕;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维酮碘预防术后粘连和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腹腔冲洗留置预防和控制术后肠粘连和腹腔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建立实验性腹腔粘连、急性化学性和化脓性腹膜炎,对聚维酮碘预防和控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含有效碘250~500 mg/L聚维酮碘溶液腹腔冲洗留置对肠粘连率、粘连程度及平均粘连长度均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含有效碘50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腹腔留置可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醋酸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腹膜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含有效碘250~50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腹腔留置,可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腹腔脓肿和腹腔粘连率,降低动物死亡率.结论 聚维酮碘溶液腹腔冲洗留置,可降低腹腔粘连程度、粘连长度和粘连率;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腹腔脓肿和粘连,降低试验动物死亡率,具有一定预防和控制术后肠粘连和腹腔感染的作用.

    作者:蔡华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种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用多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检测.结果 由静电场、紫外线及活性碳过滤等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启动运行60 min,对气雾室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7%;实验室空气中自色葡萄球菌的自然衰亡率≤51.60%.在现场房间内启动该空气消毒器运行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达97.03%.结论 此多因子组合空气消毒器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对实验室和现场室内空气中细菌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作者:赵克义;李子尧;高萌;崔树玉;孙启华;王洪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菌平剪绒织物抗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抗菌平剪绒织物的抗菌效果,评价其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抑菌环法、振荡烧瓶法和浸渍法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 抗菌平剪绒织物在抑菌环法和浸渍法试验中均没有显示抗菌效果.经振荡烧瓶法试验证明,该织物显示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依次为53.6%、51.8%和40.4%.抗菌产品组与非抗菌产品组的抑菌率的平均之差值分别是39.0%,40.2%和29.7%.结论 抗菌平剪绒织物经抑菌环试验和浸渍法试验均未显示出抗菌效果,经振荡瓶试验结果显示出一定抗菌作用,但抗菌作用比较弱.

    作者:张濛;廖兴广;胡巅;王万海;薄玉霞;王歆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含碘口含片杀菌规律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两种含碘口含片(西地碘片和维善碘片)杀菌效果及其在唾液中的杀菌规律.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有效碘测定方法进行试验检测.结果 含有效碘750 mg/L的两种口含片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率均为100%.相同含量有效碘的两种口含片对唾液中上述3种细菌杀灭率为96.5%~99%.将两种含碘口含片分别置于1 ml唾液中2 min,西地碘片的有效碘为0 mg;维善碘片的有效碘尚有0.88 mg.两种口含片均采用铝塑包装,室温贮存8年,西地碘片有效碘下降率为66.7%,维善碘片有效碘下降率为62.0%.结论 含碘口含片对水悬液内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唾液中细菌杀灭效果与水悬液相比明显降低;两种口含片在唾液中有效碘快速下降,西地碘下降更快.

    作者:闫黎;陈虹;葛绘虹;赵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加合物制备及其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过氧化氢加合物是由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通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了解该加合物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 以含过氧化氢2.7 g/L的该加合物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99%.以5.4 g/L过氧化氢的该加合物溶液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6%.过氧化氢加合物对动物皮肤刺激指数高为0.4,属于无刺激性.将该加合物原液密封于54℃储存14 d,过氧化氢含量下降率为1.23%.结论 过氧化氢加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李利芳;赵达文;刘英华;张宝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的实验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消毒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试验法,对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以含4580 mg/L过氧化氢的复方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以含过氧化氢47.6 g/L的复方消毒液,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 min,或对污染在止血钳齿端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20 min,均可达到完全杀灭.将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密封保存在54℃ 14 d或在室温下存放1年后,其过氧化氢含量平均下降率分别为5.78%和16.38%.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原液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碳钢、铜和铝等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基本无干扰.结论 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对普通金属存在腐蚀性.

    作者:梁金平;洪倩;梁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进行了检测.结果 以含5070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1 min和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为100%.以含5635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1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杀灭率为100%.含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结论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受有机干扰物影响小.

    作者:程胜中;吴清平;黄静;廖富迎;邓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性分析

    目的 研究准确测定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含量为0.20 g/100 ml醋酸氯己定单方溶液,测得结果完全一致,其相对标准偏差前者为2.4%、后者为3.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收率在90%~110%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收率为10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准确快速、精密度高,是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的佳选择方法.

    作者:宋寅生;荆琦;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用乙醇消毒液的毒性试验观察

    目的 了解乙醇消毒液的毒性,评价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试验法对其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含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液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各剂量诱导的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该乙醇消毒液原液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对大鼠的体重、血常规及血液生化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影响.病理检查发现,高剂量组个别动物肝脏、肾脏和肺脏切片可观察到少数组织轻度改变,但无组间特异性分布,同样的变化在对照组动物中也能观察到,其它脏器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该乙醇消毒液属实际无毒,无致微核作用,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明显异常.

    作者:黄晓波;岳木生;彭明军;郑立国;张天宝;张令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对消毒剂和磺胺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经对连续分离的6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与sul Ⅰ)阳性41株,检出率为60.3%.结论 临床连续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株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提示临床抗药菌株可能同时对消毒剂存在抗药性.

    作者:王继东;周丽珍;钱小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清白蛋白对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B组)对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3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观察,并与不含血清白蛋白菌悬液(A组)作平行比较.结果 用有效氯含量2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作用1 min,对A组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53%、99.92%、16.66%.以含有效氯500 mg/L的3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 min,对A组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8.88%、100%、66.25%.用含有效氯2000 mg/L三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5 min,对A组菌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99.99%~100%;对B组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31%、69.41%、62.35%.结论 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对三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包卫华;彭国克;慈九正;王劲;李凤玲;肖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去污染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除菌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手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际效果评价,并与肥皂流动水洗手作平行比较.结果 洗手前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65 cfu/手,检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久肠球菌.经肥皂流动水洗手后1 min和60 min,幼儿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53.33%和56.67%,均未检出致病菌.经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洗手后1 min,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2 cfu/手,合格率为90.00%;抗菌凝胶洗手后60 min,保持合格率66.67%.结论 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去污染效果好于肥皂流水洗手,并具有一定持续效果.

    作者:罗引珍;沈伟;王臻;侯立光;唐毅;陆锦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杀菌效果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采样法进行了现场空气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持续运行,在不同人数进入室内活动90 min,人数由2人增加到8人,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所在室内空气自然细菌平均菌数由212 cfu/m3增加至573 cfu/m3;除菌率波动在59.09%~75.00%之间.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所在室内空气自然菌平均菌数由204 cfu/m3增加到535 cfu/m3;除菌率波动在28.30%~48.20%.光催化空气消毒器作用时间由45 min增加到135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由59.30%增加到68.60%;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作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由32.40%增加到51.00%.结论 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其与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除菌效果基本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爱清;胡和平;段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护理质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医疗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研究尤为重视,进一步弄清了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唐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高危环节易感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疑难危重病例进行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的特殊病房,属医院感染重点监控部位.

    作者:李方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昆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医院内感染,防止某些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6年对昆山市5家市级、14家镇级、23家私营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夏岚;缪金华;王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崇左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现状监测分析

    为了强化崇左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加强对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于2006年对全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市区所在地个体诊所共56所单位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

    作者:于建新;周小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工处理呼吸机螺纹管保存有效期观察

    临床使用后的呼吸机螺纹管污染有大量致病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呼吸机螺纹管污染造成的医院感染,消毒供应中心除了对机器进行清洗消毒外,遇到特殊情况下,还需进行手工常规处理并对清洁保存有效期进行严密观察.

    作者:曹永革;刘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压计袖带的卫生学监测及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我院部分科室的血压计袖带进行卫生学监测,发现血压计袖带污染状况十分严重,连续使用不消毒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为此将调查结果反馈到科室并加以指导整改,以强化医护人员的消毒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鞠建华;苗尔平;于桂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上海市奉贤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为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6年对上海市奉贤区2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作者:戴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室对止血带的管理措施

    止血带作为低度危险性用品,按规定可采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做一般的清洁处理.而止血带在临床应用频率较高,且又与皮肤直接接触,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便会对人体(病人和医务人员)造成损害.

    作者:王爱军;李秋云;宋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曲阜市学校食堂学生餐具卫生状况

    学校餐饮具不洁是引起学生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为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督促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进一步落实餐具消毒工作,我们于2002~2005年每年分别对曲阜市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21个学生食堂的餐具进行了卫生监督.

    作者:刘长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贵阳市区公共物品表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污染调查

    乙型肝炎是一种对人群健康威胁十分严重的疾病,我国约有1.2亿多人携带乙肝病毒,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该病毒也可存在于唾液、汗液、精液、胆汁及乳汁中,引起体液传播.本实验对贵阳市区277处公共设施物品表面进行采样,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污染情况.

    作者:林有明;冯宇森;史慧;黄庭伟;黄艺;廖丽芳;陈明云;杨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情况调查

    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消毒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强化公共场所各种用品用具卫生消毒尤为重要.为了解公共场所用具物品的消毒情况,我们于2005年对本管辖区域内公共用品卫生进行监测.

    作者:张秀英;耿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餐具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公用餐具消毒不合格是导致伤寒、痢疾、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如东县餐具消毒卫生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餐具消毒质量管理,于2004~2005年对如东县餐具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北京市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活动、生活的聚集场所,如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解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于2005~2006年对其所属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晓玲;张淑芬;刘英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消化内镜消毒与管理

    消化内镜作为一种重要的侵入性诊断及治疗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已十分普遍.由于内镜的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使用后消毒灭菌存在一定难度,内镜购置数量有限,需要内镜检查的患者基数很大,客观上造成内镜消毒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赵东强;姜慧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饱和蒸汽质量对化学指示胶带颜色变化的影响

    目前,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已成为常规,通过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方法,可确保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在人为控制范围之内.

    作者:丁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再生医疗器械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再生医疗器械是指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医院再生医疗器械的应用和管理已经发生变化,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要求更高,对再生医疗器械采取集中式管理的模式成为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趋势.

    作者:叶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查找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格的原因,以提高手卫生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方法和活菌计数方法,在2005年1~2月和3~12月分2次对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了检测.结果 全年共监测医务人员手172人次,合格率为94.8%;年初检测总合格率为79.3%,之后检测总合格率为97.9%.新生儿室2005年初检测全部不合格,ICU合格率较低,从肥皂中查到致病菌.手术室、产房、血液透析室和供应室检测均达到合格要求.采取改进措施并加强管理之后,于2005年底进行重复检测,这些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得到很大提高,仅产房和供应室及血液透析室各有1人次不合格.结论 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点科室部分人员手卫生存在不合格现象,采取改进措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徐丽英;朱美珍;吴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使用中无菌器械与空气菌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使用中无菌器械干式保存时限与室内空气菌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无菌检验和平板沉降法对使用中无菌器械和室内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室内有人走动10次,空气中细菌总数达到647 cfu/m3,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使用超过39次,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即受到污染.结论 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污染与空气染菌量及使用次数密切相关.

    作者:吴黎平;张廷轩;程明明;姜国秀;李溪文;付艳;王鑫姝;徐波;高阳;杨莉;张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朝阳市餐具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朝阳市餐饮业餐具消毒质量,提高餐饮具卫生水平.方法 采用大肠杆菌快速检验纸片法,对辖区餐饮业餐具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连续3年共采集餐饮具样2292份,总合格率为61.4%,各年度间合格率没有明显差别.朝阳市饮食单位所用餐具消毒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电子消毒柜(臭氧)消毒法;这些消毒方法中以电子消毒柜消毒合格率高,达到80.3%.不同规模的餐饮单位消毒质量有明显差别,大型饭店餐饮具消毒合格率达到86.8%,中等规模餐馆消毒合格率为66.4%,小型餐馆消毒合格率仅为32.6%.结论 朝阳市餐饮业餐具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低,餐饮具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范宏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海省西宁市医院内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宁市医院内环境消毒卫生状况,为加强医院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 西宁市25所医院室内空气平均总合格率仅28.7%.医院病房内空气质量平均合格率为43.1%,门诊大厅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仅为14.6%,住院部室内空气合格率为21.7%.物体表面达到卫生标准的平均总合格率为69.9%,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5.7%.结论 西宁市25所省市属医院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比较低,需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管理.

    作者:唐晓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方式洗手后细菌指标监测结果

    目的 比较普通自来水肥皂洗手和臭氧水洗手除菌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活菌计数法对两种洗手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普通自来水肥皂洗手后除菌效果合格率为61.9%,臭氧水洗手后除菌效果合格率为69.16%.结论 两种不同洗手方法除菌效果无明显差别,除菌效果合格率偏低.

    作者:胡应辉;刘甜来;蓝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自治区直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 自治区直医院是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为81.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6%;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77.0%;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6.1%;无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8.8%;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较好,但多数医院医护人员手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卫生消毒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唐小兰;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北京市二龙路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通过对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改进.方法 用现场调查和抽检方法对本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检测.结果 经连续5年监测结果统计,该医院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9%;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6%和95%;使用中消毒液平均合格率为99%.压力蒸汽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检测无菌率达到100%.结论 二龙路医院近5年来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严格管理和加大投入.

    作者:李峨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包头市九原区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包头市九原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以便改进和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 全区连续4年共采样4677份,总合格率为65.70%.区级医院合格率为83.08%;企业医务室、乡镇卫生院为73.27%;村卫生所、个体诊所为63.72%.各监测项目中以无菌器械和室内空气合格率比较低,分别为56.54%和47.57%.结论 包头市九原区医疗机构2002~2005年消毒与灭菌质量发展速度缓慢,合格率比较低,无菌器械灭菌质量令人担忧.

    作者:刘汇君;池玉英;程毓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确保灭菌质量.方法 采用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方法连续进行了实际灭菌效果监测.结果 连续3年共灭菌物品10291件,实行程序监测106次,有2次失败,灭菌合格率为98.22%;化学监测10291次,失败160次,合格率为98.45%;生物监测106次,失败2次,合格率为98.22%.结论 环氧乙烷灭菌方法灭菌效果可靠,个别物品灭菌失败容易通过监测发现.

    作者:田桂登;陈春丽;侯秋华;田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空气消毒和净化是改善空气污染程度行之有效的手段.医疗环境空气消毒在控制空气传播医源性感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方建龙;吴亚西;李新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消毒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指从大量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1,2].随着现阶段医院信息系统在日常应用中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挖掘技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的极大重视[3].

    作者:喻晓芬;王峥;过湘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学信息资源分布特点及获取途径

    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离不开医药卫生文献信息,目前不仅信息更换速度快,而且信息来源广泛、检索手段多样.消毒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涉及到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基础护理学等多学科.

    作者:张蜀平;吴纲;崔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生物实验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现状,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灭菌质量,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法 采用资料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71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中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15.49%,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71.83%,尚有12.68%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采用直火加热方式产生蒸汽.这些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室温度检测合格率为60.56%;时间控制检测合格率为71.83%.灭菌包化学指示物检测合格率为100%;生物检测合格率亦为100%.结论 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内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过程监测全部合格,部分灭菌器质控监测不合格,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存在问题,存在灭菌质量隐患.

    作者:沈瑾;张流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状况的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现状,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作比较检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器械非常缺乏,多数没有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没有安装紫外线灯,消毒用品比较落后.实施干预措施后,消毒器械及设备的配备情况有明显改善.消毒剂配备率明显提高,中高效消毒剂从9.50%增加到21.08%.实施干预后,医疗机构物品表面消毒卫生合格率达到82.67%,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88.29%;消毒合格率在干预后有了显著提高.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率为75.75%,毁形率为24.75%,使用后基本不消毒.实施干预措施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率上升到96.00%,用后毁形执行率上升到88.00%,用后消毒的执行率达到45.50%.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消毒工作存在设备落后,消毒质量低下;实施干预后情况得到改善,消毒质量有所提高,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晓;杨宁;赖发伟;曾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室保养手术器械的方法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紧急的抢救情况,外科器械和仪器准备必须充分、适用,这关系到抢救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关系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因而,加强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保养至关重要.

    作者:袁春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国消毒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要求

    国家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消毒产品的生产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对生产的消毒产品应当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出厂.

    作者:胡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