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消毒与灭菌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1-2672/R
  • 国内刊号:11-2672/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28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曾获北京市四通奖(1992年)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8年1期文献
  • 住院患者陪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患者家属陪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加强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查看的方式,对某医院部分患者家属陪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患者家属陪护人192名,手卫生依从率为27.60%.患者陪护人的职业、对手卫生的认识、洗手设施、对洗手指征和方法的了解等因素影响患者陪护人手卫生的依从性.结论 患者家属陪护执行手卫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严格管理患者陪护人的手卫生对防控医院感染有意义.

    作者:陈岗;杨正丽;孙桂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种消毒方法对医院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应用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实用性.方法 使用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和含氯消毒剂、75%乙醇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于3 min、4 h、6 h细菌学采样,检测合格情况;评价清洁床单元的耗时和操作依从性.结果 使用3种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前,基线、消毒后3 min、4 h、6 h细菌采样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卫生湿巾和传统方法对床单元的清洁平均时间分别为411 s和559 s.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的操作依从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结论 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消毒效果良好,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依从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作者:杨锡瑶;胡小骞;吴贻乐;潘梦舒;李若洁;张晶晶;张文惠;杨琍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戊二醛复合消毒剂毒性评价

    目的 了解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戊二醛复合消毒剂的安全性,评价其毒性.方法 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评估复合消毒剂的安全性.结果 该复合消毒剂原液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000 mg/kg;对完整皮肤和眼无刺激性;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差异显著.结论 该复合消毒剂无毒性,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珊珊;陈楠楠;王天;何泊宁;刘增禄;张世勋;周金玲;岳山;刘通;赵尚琪;赫鸣睿;王丽;刘宇;朱战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城区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连续3年消毒效果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深圳某城区不同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加强消毒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深圳市间深圳市龙华新区2013-2015年期间城市两类机构消毒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连续3年该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总合格率为95.05%,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为91.58%.在不同性质医疗机构中,社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低(92.26%).医疗机构不同监测对象中,紫外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仅为88.08%;托幼机构不同监测对象中,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低(82.17%).结论 深圳市龙华新区的医疗和托幼机构消毒效果总体较好,需要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何林;周小峰;甘中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国内市场季铵盐类消毒剂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国内市场季铵盐类消毒产品的使用情况,为加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依法抽检,对193件季铵盐类消毒产品的基本性能进行抽样检查和分析.结果 在193中季铵盐类消毒剂产品中包括12种结构的季铵盐类化合物,苯扎溴铵占36.3%,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分别占19.7%和11.9%.这些产品季铵盐含量范围波动在1~276 g/L,有55%的产品季铵盐含量超过5 g/L.季铵盐类消毒剂中有39.9%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多数产品用于环境物体表面和食品加工用具等.结论 国内市场季铵盐类消毒剂产品所含季铵盐成分复杂,产品标注参差不齐,应加强有效监管.

    作者:张卓娜;孙琦;杨艳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措施

    目的 研究干预措施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管腔器械清洗全流程进行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对器械使用人员及清洗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重点对清洗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培训并考核,考核成绩纳入科室绩效的措施,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干预,采用生物荧光法,评价干预措施对提高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结果 经采取全流程跟踪检查的方法,注重对人员操作、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全流程监控等干预措施,使得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总合格率由干预前的40.00%提高到干预后的92.21%.结论 通过全流程监控干预措施,使得管腔器械清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韩叙;马文晖;赵霞;耿晓莉;马春梅;景肖玲;刘风华;张历;唐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抗力仪与油浴法测定生孢梭菌芽孢D值和Z值的比较

    目的 测定一株生孢梭菌[CMCC(B)64941]芽孢悬液的D值和Z值.方法 分别采用抗力仪和油浴仪达到灭菌条件,采用残存曲线法进行直线拟合测定D值,根据95℃、100℃和105℃温度下D值,计算Z值.结果 抗力仪法测定生孢梭菌[CMCC(B)64941]芽孢悬液在100℃~105℃的D值为0.36~3.41 min,Z值为5.06℃;油浴仪法测定95℃~105℃的D值为0.45~11.33 min,Z值为7.14℃.结论 根据芽孢悬液的用途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芽胞悬液的D值测定.

    作者:马仕洪;王似锦;熊骏;肖璜;胡昌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耐甲氧西林相关性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方法 采用药敏试验和人工生物膜培养方法,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 共检测201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38株,占68.66%;甲氧西林敏感型金葡菌(MSSA)为52株,占25.87%.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48 h后生物膜经结晶紫染色后的吸光度值MRSA与MSSA在生物膜形成能力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比例较高;可用结晶紫染色检测吸光度值的方法来测定生物膜形成能力.需进一步通过生物膜筛选法研究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静玲;李国明;邱景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4-2016年11225例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比较3年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4.74%、3.88%、4.43%;连续3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常见,分别占56.73%、38.36%和54.35%;共检出259株病原菌,前3位均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连续3年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均为综合ICU,分别占38.30%、25.00%和30.81%;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8.91%、26.94%和31.39%;标本送检率分别为61.79%、62.83%和55.91%.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情况,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和高危部位的监测和干预,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桂强;张冲;孙晓玲;张红梅;孙迎娟;侯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山东省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山东省消毒供应中心成立以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室)(CSSD/SSR)发展现状.方法 设计《山东省消毒供应中心(室)调查表》,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 医院CSSD/SSR在设备设施、护理人员比例、工作人员年龄、学历结构、专业化培训、集中化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有所提升,床位建筑面积比例、工作人员与开放床位数比例有所下降.结论 山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将合理规划使用面积、采用高效自动化设备、工作时间立体化等作为重点措施优化CSSD/SSR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作者:刘文娟;孙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耐药特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目的 调查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分离鉴定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临床送检标本中阴沟肠杆菌,运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阴沟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PCR方法检测阳性株携带相关酶基因情况.结果 分离出的298株阴沟肠杆菌中33.2%来源于呼吸科,21.8%来源于重症医学科.共鉴定出26例产碳青霉烯酶的阴沟肠杆菌菌株.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对头孢拉定、头孢美唑等头孢类抗生素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耐药率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5%和76.9%,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相对较低,为30.8%;26株产酶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KPC为主,blaIMP和blaNDM-1也有检出.结论 该院分离的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主要为产KPC、VIM和NDM-1酶菌株,且耐药性较强,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强化耐药菌监控.

    作者:王芳;魏任雄;张肖肖;夏晴晴;周铁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4-2015年怀柔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怀柔区托幼机构消毒卫生工作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做好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随机抽样,对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保育员及炊管人员手、紫外线灯、消毒剂进行检测,对托幼机构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检测样品366份,合格率为96.45%;2015年检测样品400份,合格率为98.75%,与2014年存在差异(χ2=4.413,P<0.05).两年内共检测物体表面样品146份,合格率98.6%;餐饮具226份,合格率98.7%;保育员及炊管人员手104份,合格率88.5%;室内空气79份,合格率97.5%;紫外线消毒灯123份,合格率100%;消毒剂4份,合格率100%.2014、2015年保育员及炊管人员手合格率差异明显(χ2=7.141,P<0.05).2014年公立托幼机构与私立托幼机构之间合格率差异明显(χ2=4.105,P<0.05).结论 2015年怀柔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总体好于2014年,公立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略好于私立托幼机构,但仍需要加强消毒监测和管理,提高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

    作者:关通;刘利英;李超;王保东;高志鹏;刘洋;赵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纸塑包装灭菌搁置筐的设计与降低湿包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自主研发的纸塑包装灭菌搁置筐在压力蒸汽灭菌应用中降低湿包率的效果.方法 对比使用常规灭菌装载筐与应用搁置筐灭菌后发生湿包情况.结果 在4所医院观察到用常规灭菌装载筐(对照组)放置纸塑包装器械12112件,发生湿包1393件,湿包率为11.50%;用纸塑包装灭菌搁置筐(实验组)放置纸塑包装器械12112件,发生湿包95件,湿包率为0.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使用搁置筐可有效降低压力蒸汽灭菌纸塑包装器械的湿包现象.

    作者:展瑞汶;徐建文;张春志;季晓云;夏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消毒剂中银离子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消毒剂中银离子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 把稀释后或使用浸提法处理的消毒剂样品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其中的银离子含量,并对方法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 银离子含量在0~3 mg/L范围内,原子吸收的吸光值和消毒剂中的银离子含量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2.67×10-4+0.026x,相关系数为r=0.9999,检出限为0.01 mg/L,定量下限为0.04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8%,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满足组分含量相关的加标回收率的要求.结论 消毒剂中的银离子含量检测方法速度快,检出限低、干扰少、重现性好且定量准确度高.

    作者:孙琦;张卓娜;杨艳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体系中氯化钠包被基础研究

    目的 解决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因吸湿性较强所致的有效成分降解快、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方法 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处理氯化钠,对氯化钠包被物进行质量评价和扫描电镜表征,评价氯化钠包被物替代氯化钠加入到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中的稳定性.结果 氯化钠包被物的休止角均小于30°;包被物的氯化钠平均含量为96.0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氯化钠包被物的衣膜均匀致密、光洁完整.热加速试验结果显示,3批含氯化钠包被物的试验样品有效氯下降率分别为8.36%、8.47%和8.55%,均小于含氯化钠的试验样品.结论 氯化钠包被物流动性良好,氯化物含量高.将其加入到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中,可减缓消毒剂有效成分下降速度,提高产品稳定性.

    作者:王昆亭;王玉亚;张钊;秦会会;刘佳旭;孙燕达;赵健;高金龙;王奎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城区养老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消毒质量的状况,为做好养老机构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养老机构连续5年消毒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连续5年该区养老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合格率依次为53.33%、82.25%、96.00%、94.68%、93.65%.在不同监测对象中,以工作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低,仅为77.27%.不同性质养老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波动在80.58%~98.35%.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养老机构卫生消毒质量自2013年开始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工作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监管.

    作者:褚秀娟;徐仁芳;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医院电梯按钮微生物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某医院电梯按钮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医院内46部医用电梯按钮进行细菌学采样、检测表面微生物菌落数、对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采集310份电梯按钮样品,微生物污染率为99.03%,菌落总数高为2831 cfu/cm 2,平均菌落数为91.85 cfu/cm 2,按钮微生物超标率为81.82%;检出的621份微生物样本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构成比85.83%,其中葡萄球菌属和革兰阳性杆菌居前两位,分别占比46.22%、27.54%.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13.04%,以不动杆菌属(7.89%)为主.结论 该医院医用电梯按钮污染严重,需要定期彻底清洁消毒,并加强医院电梯环境的消毒监测管理.

    作者:吴柳;杨竹兰;罗娟;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压脉冲氙气紫外线技术改善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针对就诊病人,还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医院及患者为应对院感,往往需要支出额外治疗的费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美国急症护理医院于2011 年调查结果,大约每 25 个住院病人中至少有一位为医院感染病人〔1〕 . 据估计,在 2002 年内美国医疗机构约有 170 万例医院感染,因医院感染死亡的人数约 9.9 万人〔2〕 . 我国 2014 年 1766 所医院的资料进入统计,共调查患者 1008584 例,发生医院感染 26972 例〔3〕 . 医院感染的频繁发生,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医院患者密集,空气环境容易被各种致病微生物污染,通过气溶胶、间接接触等传播方式导致医院感染发生. 另一方面,目前医院的消毒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药物消毒方法配合紫外消毒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宋荔;胡晓苑;唐焕文;顾大勇;何建安;史一焱;张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国医务人员手卫生及检测方法新进展

    大量研究显示,手皮肤表面大量存在暂居菌和常居菌,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的病原菌所致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率的 30%以上,因此,手卫生对于防控医院感染意义重大. 由于各种传统观念和对法规遵守责任心的影响,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较低,有必要加强手卫生监督监测. 手卫生质量监测已经列入相关法规,但没有一种准确、快速和简便的手卫生质量评价方法. 为此,本文就目前手卫生现状以及评价手卫生质量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作者:陈梓楠;陈昭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两种擦拭消毒方法对静脉用药配置台面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水平层流台和生物安全柜台面擦拭消毒的实用性方法.方法 将12台使用中的配置台面随机平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医用消毒湿巾和传统75%乙醇喷洒后专用清洁布巾对台面进行擦拭消毒.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培养计数检测细菌菌落数,评价两种擦拭方法消毒效果.同时调查两组方法实施人员消毒执行率和满意度.结果 医用消毒湿巾和传统75%乙醇喷洒后,静脉用药配置台面的细菌数分别为0.60±0.36 cfu/cm 2、0.52±0.24 cfu/cm 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达到国家卫生部净化标准规范的消毒要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配置人员消毒执行率和满意度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医用消毒湿巾消毒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台面,操作简便,可减轻配置人员职业损害,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值得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王雅蘋;潘淑曼;林小芳;张琼;苏素红;朱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清洗架的设计及其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清洗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目测法和细菌培养的方法,对自行设计制作的氧气湿化瓶清洗架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 改良清洗架组清洗后的湿化瓶及其通气管干燥合格率达98.8%,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经培养无菌生长;原清洗架组清洗后的湿化瓶及其通气管干燥合格率仅9.2%,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经培养细菌生长阳性率为6.7%.结论 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清洗架能明显提高干燥效果,确保清洗消毒质量,使用方便.

    作者:赵远莲;贾雁清;周妮;王璐;杨洁;丁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卫生手消毒时速干手消毒剂使用剂量和消毒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手掌表面积速干手消毒剂的适取液量,指导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 分段测量计算80名医务人员单侧(右)手掌指表面积,分别取用1、2和3 ml手消毒剂搓揉双手,比较不同手掌面积手消毒剂的干燥时间和溢出量,得出符合卫生手消毒效果的适取液量,并进行微生物采样.结果 不同剂量手消毒剂平均干燥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手掌指面积和消毒剂取液量能够影响手消毒剂干燥;取用1 ml手消毒剂时溢出不明显;取用2 ml和3 ml消毒剂时溢出量明星;手消毒剂取液量和手掌指面积能够影响卫生手消毒时间达标率;手消毒剂干燥时间为20~30 s时,微生物监测合格率100%.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消毒时,每次取用1~2 ml搓揉双手20~30 s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作者:沈玉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某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脊柱手术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术后并发感染部位及感染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08例患者中共发现65例术后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04%;医院感染例次数75例次,感染例次率4.66%.感染部位以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为主,构成比分别为55.38%和30.77%.住院时间≥15 d、手术持续时间≥3 h、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置入植入物、合并糖尿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率显著增高.结论 脊柱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置入植入物、合并糖尿病和留置导尿是导致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予高度重视.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制定综合有效防控措施对减少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国华;陈荣春;罗锋;蒋满香;张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国外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现状研究

    国际组织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机构在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传染病消毒隔离防护技术指导、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等任务,开展消毒与感染控制相关循证医学研究,并承担消毒与感染控制标准指南制定任务,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借鉴.

    作者:沈瑾;段弘扬;王佳奇;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