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检测一种含氯消毒液的稳定性和腐蚀性,以及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研究其在内镜消毒方面的适应性.方法 采用稳定性和腐蚀性试验观察该消毒液的理化性能,采用内镜消毒与灭菌模拟现场试验观察对含氯消毒剂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内镜的消毒和灭菌效果.结果 该消毒液在37℃存放90 d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5.26%;对不锈钢和碳钢基本无腐蚀,对铜有轻度腐蚀和对铝具有重度腐蚀,对组成内镜的各材质均无腐蚀性;有效氯含量为2000 mg/L时,对模拟内镜体染菌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 min,其杀灭对数值>3.00,有效氯含量为4000 mg/L时,作用20 min可达到灭菌效果作用.结论 该含氯消毒液具有较高稳定性,对内镜材质无腐蚀性,杀菌效果快速高效,适合对消化内镜进行高水平消毒.
作者:施亚儿;周哲波;李培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送检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别于2014年8月20日、2015年8月13日、2016年8月17日0:00-24:00对某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共发生医院感染3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12%,感染例次率为4.30%;3年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明显差异;医院感染现患率居于前3位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干部病房和神经外科,分别占13.33%、10.96%和5.52%;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41.18%,其次为泌尿道(19.61%)和皮肤软组织(15.69%);抗菌药物使用以治疗性用药和一联用药为主,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5.85%、33.86%和34.09%,标本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43.16%、46.24%和48.51%,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2.35%.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手术、血液透析、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置管及泌尿道置管.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的监测,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超梅;贾宇杰;其其格;刘颖;贾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妇产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妇产医院临床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从该医院连续3年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8985株,其中真菌为主要优势菌群,占分离菌株总数63.59%;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3.97%和12.44%.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居首位,占45.90%;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和B群链球菌,分别占12.79%和11.57%.B群链球菌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均接近80.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在96.6% ~73.8%;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结论 妇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以真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发展明显.
作者:吴思奇;戎惠娟;张敬蕊;赵春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2016-2017年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及PFGE分子分型,为临床用药及感染源的溯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江西省部分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将沙门菌自样本中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沙门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与分子分型.结果 自样本中分离出146株沙门菌,对13种抗菌药物均有耐药,对氨苄西林(AMP)、四环素(TET)和萘啶酸(NAL)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1.72%、65.07%和50.00%,对头孢西丁(CFX)和亚胺培南(IPM)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4%和5.48%;多重耐药菌构成比2016年为62.21%,2017年为79.21%;多重耐药谱型2016年有16种,2017年有50种;沙门菌分子型2016年有37种,2017年有65种.结论 2016-2017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感染的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2017年沙门菌耐药率高于2016年,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耐药性发展.菌株PFGE图谱的聚类分析可揭示沙门菌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食源性沙门菌病暴发流行的识别和溯源提供依据.
作者:周厚德;刘德;彭思露;刘道峰;游兴勇;刘洋;刘成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楼宇酸性氧化电位水(EOW)理化特性及其手卫生中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培养方法,对不同楼层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同时与某抗菌洗手液作平行比较.楼宇酸性氧化电位水生产系统采取集中生产,然后将生产的酸性氧化电位水通过管道分配到各楼层临床科室使用终端,在连续1周内每日检测EOW理化性能和手卫生效果.结果 EOW随分配流动距离和保存时间的延长,有效氯浓度越低,手卫生效果也降低.EOW流动距离超过一层楼距离,其洗手杀菌效果即低于常用抗菌洗手液.结论 楼宇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性质不稳定,楼层和保存时间均对EOW理化性能和手卫生效果产生影响.
作者:任小兵;查梅;刘焱银;黄梅;周贵;祝小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某空气净化消毒机的现场消毒净化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和仪器法,检测对该空气净化消毒机的净化效果,并与其他同类设备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经过在7家医疗机构12个不同场所实际应用观察,该空气净化消毒机在启动运行2 h后,手术室等不同场所室内空气中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均降低至医院II类环境卫生指标要求.该空气净化消毒机与同类产品平行比较,净化消毒性能基本一致.结论 本研究所观察的空气净化消毒机对手术室等场所室内空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消毒效果,使用安全.
作者:靳福;武文博;白阳静;黄敏;叶远发;陈平;梁政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测定不同作用温度时,两种邻苯二甲醛杀灭分枝杆菌的效果,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邻苯二甲醛杀灭分枝杆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两种邻苯二甲醛消毒液的pH值均为7.70,有效含量分别为5.6 g/L和5.7 g/L,对载体上分枝杆菌的的杀灭对数值达到3.0以上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所需作用时间分别为5.0℃20.0 min、10.0℃15.0 min、15.0℃10.0 min和>20.0℃5.0 min.结论 温度对邻苯二甲醛杀灭分枝杆菌的效果影响较大,低温条件下其杀菌效果会降低.临床使用时应根据温度适当调整作用时间以保证杀菌效果.
作者:姜秀梅;张玲平;高淑芹;郑传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一种臭氧油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臭氧油杀菌效果及其毒性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该臭氧油原液中臭氧含量为6.6 g/L.该臭氧油对载体上大肠杆菌作用5 min,杀菌率达到92.52%;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杀菌率达到92.34%;对载体上白色念珠菌原液作用20 min,杀菌率达到92.69%.37℃条件下密封存放3个月后的臭氧油原液对白色念珠菌杀菌效果增强,作用5 min杀菌率可达到94.30%.常温存放12个月的臭氧油,对含5%有机物的载体上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菌率达到95.28%;对含10%有机物的载体上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杀菌率达到96.06%;对含25%有机物的载体上白色念珠菌原液作用20 min,杀菌率达到91.51%.该臭氧油原液对家兔阴道黏膜刺激反应积分为0.结论 该臭氧油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稳定且保存期长,有机物对杀菌效果有影响,对家兔阴道黏膜无刺激.
作者:雷毅;董小峰;刘辉;李欣妍;蒋丽娟;赵有林;张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5种消毒方式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系统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采样检测细菌指标,对含氯消毒液、H2 O2消毒液、臭氧机、EOW消毒机和弱酸性次氯酸水5种方式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的含氯消毒液可维持水中细菌总数<200 cfu/ml达9 h.采用浓度为30 g/L H2 O2消毒液可维持水中细菌总数<100 cfu/ml达24 h.采用臭氧机(臭氧含量为6.22 mg/L~6.55 mg/L)可维持水中细菌总数<500 cfu/ml达4 h.使用EOW消毒机(有效氯含量为70.0 mg/L)可维持水中细菌总数<100 cfu/ml达9 h.有效氯含量为40 mg/L弱酸性次氯酸水可维持水中细菌总数<500 cfu/ml达6 h.结论 5种化学消毒方式中,H2 O2消毒效果好,维持时间更长.
作者:王一梅;许慧琼;王斌;刘小丽;龚林;王洋;梁建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一种主要成分为醋酸氯己定的皮肤消毒剂杀菌效果检测试验中和剂的选择.方法 以单料D/E中和肉汤、双料D/E中和肉汤、5 g/L卵磷脂+100 g/L吐温80PBS、30 g/L卵磷脂+150 g/L吐温80PBS为备选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法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比较4种中和剂对一种醋酸氯己定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的中和作用.结果 含双料D/E中和肉汤和30 g/L卵磷脂+150 g/L吐温80PBS中和剂均可有效中和该消毒剂的残效作用,并且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受试菌株均为无抑制和杀灭作用.结论 该种醋酸氯己定皮肤消毒剂适合的中和剂为含双料D/E中和肉汤和30 g/L卵磷脂+150 g/L吐温80PBS.消毒剂效果评价试验中选择适合的中和剂有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福娥;乔玫;王晓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预测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旨在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分析方法,对某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2016年全年医院感染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发生率所拟合灰色GM(1,1)模型的检验统计量C值均<0.35,且P值均>0.95,模型拟合精度为Ⅰ级;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误差值(MAPE)为0.02% ~0.24%.预测结果显示,该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2017年全年医院感染月发生率均值为2.94%.结论 灰色GM(1,1)模型的拟合情况、模型检验、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数据可用于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提前预警.
作者:王维娜;李师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手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1型疫苗株(PV1)的杀灭力,研究能够有效杀灭无囊膜病毒的新型手消毒剂.方法 参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采用悬液法和载体法检测液体型和凝胶型含EGCG酒精手消毒剂对PV1的杀灭效果,并以含酒精和含碘手消毒剂为平行对照.结果 两种剂型的含EGCG手消毒剂分别在与滴度为8.15 LogTCID50的PV1病毒孵育30 s后,PV1滴度降至1.5 LogTCID50和2.17 LogTCID50.对消毒剂进行除药操作后,经消毒剂处理过的PV1依然处于失活状态.含酒精与含碘手消毒剂处理30 s后PV1感染力分别为5.27 LogTCID50和4.87 LogTCID50,对病毒的杀灭效果均未达到《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结论 含EGCG酒精消毒剂对PV1的杀灭效果不可逆,脂溶性EGCG可增强酒精手消毒剂对无囊膜病毒的杀灭效果.
作者:季曼;张祺;杨庆雨;邬开朗;张天宝;占发先;徐德;吴建国;彭明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西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运行及维护管理状况,为加强洁净手术室日常运转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和调查的方法,对广西16所医疗机构使用中的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所检测的113间洁净手术室空气中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3.81%.微小气候和相关物理指标中,除新风量之外其余指标合格率均比较低,其中静压差、噪声和照度合格率分别为46.90%、38.94%和30.09%.多数医疗机构手术室洁净系统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结论 所调查的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微小气候和物理指标合格率普通偏低,维护管理欠规范.
作者:甘永新;唐小兰;陶春爱;苏伟东;魏超;卫玉锋;陈式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运行模式对控制器械相关感染的意义.方法 建立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运行模式,调查某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使用呼吸机、中央导管和尿管的住院患者.结果 2013-2016年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和例次发病率均降低;医院感染日发病率和日例次发病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呼吸机使用率、尿管使用率、中央导管使用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7.966、7.857,P<0.05).结论 通过建立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运行模式开展目标性监测可有效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和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李岩;李彦;陈同利;张建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某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12月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状况进行目标性监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监测1076名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2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90%,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手术持续时间3 h以上、术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及2级、4级ASA评分.结论 应根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
作者:韦艳;马艳玲;陈霞;郭惠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清洗是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正确的清洁去污是处理复用器械、器具、物品的第一步.美国AAMIST79、CDC 消毒灭菌指南和WHO感染控制指南均明确指出,器械再消毒灭菌之前需要全面细致的清洗,保证消毒或灭菌效果.但目前国内外尚无评定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统一方法,一般认为清洗的过程需要且应达到尽可能的降低生物负荷,大可能地去除有机和无机污物[1].评价清洗效果的方法种类繁多,现就国内外医疗器械和用品的清洗效果监测技术、方法和器材等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邱亚玮;施君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某医院产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2016年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分析产科患者1893例,发生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率0.63%;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和表浅切口为主;年龄、产次、孕次、妊娠糖尿病、疤痕子宫和住院时长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孕次和疤痕子宫是产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产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孕次和疤痕子宫,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产科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潘颖颖;朱熠;庄建文;李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某综合性中医院神经内科2014-2016年多重耐药菌变化趋势和防控措施效果,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目标性监测5种多重耐药菌,实施床旁接触隔离、强化手卫生、物品专用、环境清洁消毒、陪护人员宣教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多项防控措施.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监测周期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和感染发现率的季度变化趋势.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和感染发现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连续12个季度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和感染发现率均呈下降趋势(Z=-2.2566和-1.9766,P<0.05);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感染发现率与期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特点施行综合防控措施,有助于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雷晓婷;李岷;谭喜莹;闵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掌握安阳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整体情况,评价消毒效果,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2015-2016年度医疗机构的空气消毒质量开展监测.结果 2015-2016年共检测各级医疗机构空气样品477份,总合格率为73.17%;一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0.49%、77.88%和85.71%;Ⅰ、Ⅱ、Ⅲ和Ⅳ类环境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1.19%、83.54%、77.27%和68.39%.结论 安阳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Ⅳ类环境中患者相对聚集的治疗室、输液大厅、预防接种室等场所空气消毒质量均较低.应重点防控一级医疗机构和Ⅳ类环境,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雪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两种设备干燥物品时所需时间,观察两种设备的干燥效果,分析低温真空干燥柜在复用医疗器械低温灭菌前的使用价值.方法 使用传统热风干燥柜或低温真空干燥柜,分别干燥清洗消毒后的耳鼻喉科直头和弯头鼻刀头各246件,比较两组干燥效果和充分干燥所需时间.结果 低温真空干燥设备干燥10 min目测干燥率达到100%,干燥15 min时吸水纸测试干燥率达100%;热风干燥柜干燥,目测100%干燥率需要干燥25 min,吸水纸测试达100%干燥率需干燥30 min.结论 使用低温真空干燥柜干燥效果好、时间短.该方法适用于复用管腔器械,尤其是管腔狭长的低温灭菌器械干燥,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平;王颖;崔海燕;金晓艳;赵贾;姚颖娜;王惠玲;毕育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荧光标记法对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评价的应用.方法 采用目测法与荧光标记法对比手术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洁率.结果 荧光标记法检测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荧光清除率为89.2%,结果明显优于目测法71.2%.结论 应用荧光标记法管理物体表面清洁卫生,能快速检测并及时反馈物体表面清洁效果,有效提高手术间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
作者:李华;夏于欣;刘珂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无菌操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某医院临床科室行无菌操作的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采取干预措施,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涉及该医院90个临床科室的10394名医护人员,手卫生平均依从率从干预前的64.34%提升至干预后的72.65%.手卫生时机中以清洁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明显,以换药前和经皮注射/针灸注射前提升显著.结论 该医院实施干预措施,可提高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喻玲丽;周莹丽;王鹏;齐敏克;丁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蒸汽灭菌器维护计划及使用培训方案,保障灭菌器安全运行.方法 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某医院蒸汽灭菌器安全使用参数、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开展设备预防性维护和操作者培训,灭菌器的月均故障量由3.7件降低到1.5件,建立设备主机及配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操作流程.结论 根因法应用于质量管理可直观反映蒸汽灭菌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设备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和规范.
作者:刘东岩;郭大为;王爽;周茁;郑颖;翟一凡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