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一体化内镜清洗消毒槽灌注循环管路的微生物生长情况,为提高其清洗消毒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和分离鉴定技术,对江西省部分医院一体化内镜清洗消毒槽灌注循环管路细菌生长情况进行定量检测与菌种分布调查.结果 56家医院共采集504份标本,其中98份检测细菌阳性,阳性率为19.44%,其中不可拆循环管路阳性率达57.14%.经过分离鉴定,检出细菌25种104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为48.00%.结论 一体化内镜清洗消毒槽灌注循环管路中不可拆卸管路的细菌阳性率高,检出细菌种类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优势菌群,提示应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作者:王伟民;黄茜;马久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脑病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分析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脑卒中患者148例,发生VAP患者59例,发生率为39.86%.从59例VAP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构成比分别为63.01%、28.77%和8.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72 h、意识障碍、合并慢阻肺、APACHE-II评分≥15分等因素构成机械通气脑病患者感染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脑病患者VAP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其危险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黄玉萍;黄敏燕;谢晓梅;张秋萍;虞丹;刘素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消毒剂小抑菌浓度(MIC)的微量稀释法.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对部分消毒剂的MIC进行测定,并观察部分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经对8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测试结果显示,三氯生有4株菌MIC值孵育48 h比24 h升高2倍,苯扎氯铵有1株菌MIC值升高2倍.继续对102株菌观察,西吡氯铵和醋酸氯己定也有MIC升高2倍的情况,只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MIC不发生变化.醋酸氯己定MIC基本不受所用肉汤培养基的影响,阳离子调节MH肉汤测定其余4种消毒剂MIC值为普通营养肉汤的2~4倍.利用OD600对无药物析出的醋酸氯己定和有药物析出的苯扎氯铵MIC进行判定和肉眼判读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初步建立了以OD600来判定消毒剂MIC值的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方法.
作者:金虹;李海帅;帖金凤;韩杰;苏裕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真空臭氧消毒机对饮品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模拟现场消毒实验方法,对不同饮品中大肠杆菌标准株的杀灭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当消毒机箱内臭氧气体浓度高值167 mg/L、真空度为50 kPa、持续消毒作用20 min,常温(25℃)下对饮用水、牛奶、果汁和可乐中大肠杆菌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83.89%、62.40%、74.59%和80.47%;低温(4℃)下饮用水、牛奶、果汁和可乐中大肠杆菌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100.00%、72.88%、82.33%和100.00%.结论 该真空臭氧消毒机对饮品中的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作者:陈梦曦;李欣洋;代黄梅;张遵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该院2015年11月19日00:00至24:00在院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102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现患率为5.88%;发生社区感染226例,现患率为22.16%.医院感染现患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综合ICU(37.50%)、泌尿外科(24.14%)和神经外科(14.29%);社区感染前3位科室分别是儿科(100.00%)、呼吸内科(74.07%)和胸外科(44.44%).医院感染部位前2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30例,46.88%)和泌尿道感染(18例,28.13%).检出病原体共计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革兰阳性菌11株,真菌5株.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37%(371例),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58.74%(158例).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集中在综合ICU、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应针对重点科室,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贾莉萍;王洪江;刘欣波;冉素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其对消毒剂的抗性,为临床干预与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敏试验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和消毒剂抗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21株,其中筛查出耐甲氧西林菌株(MRSA)502株,占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的49.17%.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全部敏感,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3.93%.MRSA菌株对3种消毒剂的抗性略高于MSSA.结论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菌株比例较高,对青霉素类几乎全部耐药,要求规范和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袁丽美;吴坚敏;周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98例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共28例,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8.57%,共分离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3.81%,革兰阳性菌占21.43%,真菌占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输尿管支架管留置时间≥3个月、尿液引流不畅、造口周围并发症和合并糖尿病为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与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支架管留置时间过长及尿液引流不畅有关.采取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管并保持支架管通畅、减少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每日饮水摄入量、有效控制糖尿病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双凤;刘会范;左书强;齐艳;李文清;苏明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院门诊患者社区获得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耐药性和消毒剂抗性分布情况,为医院进行有效消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敏试验和小抑菌浓度(MIC)检测方法,对医院门诊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分离的CA-MRSA进行检测.结果 医院门诊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21株CA-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并呈现多重耐药现象.CA-MRSA菌株对含氯消毒剂、葡萄糖氯己定醇和聚维酮碘的抗性率分别为47.62%、47.62%和33.33%.CA-MRSA菌株耐药性与消毒剂抗性的相关系数rp=0.28,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诊分离的CA-MRSA菌株呈现多重耐药,对消毒剂抗性有所增加,耐药性与消毒剂抗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小丽;王一梅;梁建生;龚林;王斌;袁红;周燕飞;刘英;李长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的CRAB菌株数据,描述其临床分布,并用WHONET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182株非重复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CRAB 514株,其中CRAB感染菌株367株;2014-2016年CRAB感染检出率逐年上升;CRAB标本多来源为痰液,占61.31%;CRAB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占47.1%;CRAB感染菌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胸外科、急诊科、普外科胃肠和呼吸科,占59.67%;3年间CRAB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CRAB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和胸外科等科室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CRAB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采取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可降低其耐药性.
作者:朱秋丽;卫菊;胡丹;陈海威;车咏梅;孙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妇儿医院儿童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妇儿医院住院患儿送检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连续5年从住院患儿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128株,其中鉴定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432株,占检出大肠埃希菌总数的38.3%.患儿感染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和痰液,构成比分别为65.4%和44.0%.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痰液中分离的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标本分离者.结论 妇儿医院儿童住院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构成有增高趋势,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抗菌药物的管理.
作者:陈刚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真空超声清洗器对心脏微创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采用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以及活菌计数法,对该清洗器的清洗微创手术器械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目测法观察,真空超声清洗器清洗后的微创手术器械干燥效果合格率为96.32%,清洗效果合格率为97.37%;经ATP法检测显示,该方法清洗后的微创手术器械上污染物去除率为99.91%,对细菌去除率为99.86%.结论 真空超声清洗器对心脏微创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可达到合格要求.
作者:王瑾;张流波;朱亭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现状,分析评价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医院入住RICU>48 h的51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 51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6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8.69%,例次感染率为12.74%.感染部位排前3位的为下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RICU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24例次,占36.36%.共检出病原菌142株,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进行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较敏感.结论 RICU的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是医院RICU感染的重点,需加强控制和监测;呼吸机相关感染率和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率相对较高,应列为RICU防控重点;应加强落实各项R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卫平;白海波;张凯;杨永芳;赵宇平;焦月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一种固体过氧乙酸制作的消毒巾消毒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该过氧乙酸消毒巾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实验室观察和现场消毒试验.结果 用固体过氧乙酸制作的消毒巾浸渍液中过氧乙酸含量为1410 mg/L.将消毒巾浸渍液稀释成含过氧乙酸141 mg/L时,作用0.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4.00;作用3 min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均>5.00.用该消毒巾擦拭木质台面并作用10 min,对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清除对数值>1.00.结论 该消毒巾用固体过氧乙酸具有快速杀灭细菌、真菌和细菌芽孢的效果,制作的消毒巾擦拭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较好.
作者:温宪芹;苏冠民;董非;刘雷;孙文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分布特征,为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患者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2016年度从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肠杆菌科病原菌2152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菌株(CRE)204株,占9.48%.耐碳青霉烯肠杆菌中有57.35%分离自痰液标本,其次是尿液、血液和引流液;检出细菌种类居首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占检出总数的61.76%.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分离菌株数较多的科室为干部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较高,多数肠杆菌均严重耐药,需要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提高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作者:秦慧玲;邵宜波;顾有为;毕清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灭菌生物指示剂的抗力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存活曲线法、部分阴性分析法和Stumbo-Murphy-Cochran procedure(SMCP)法,分别对两家企业生产的生物指示剂的D值进行测试和ST值及KT值验证.结果 甲企业生产的生物指示剂平均含菌量为1.30×106 cfu/支;3种方法测出的D值分别为7.75 s、5.03 s、6.14 s,ST值分别为31.88 s、20.69 s、25.26 s,KT值分别为78.38 s、50.87 s、62.10 s.乙企业的生物指示剂平均含菌量为1.98×106 cfu/支;3种方法所测D值分别为7.94 s、5.50 s、6.30 s,ST值分别为34.12 s、23.63 s、27.07 s,KT值分别为81.76 s、56.63 s、64.87 s.结论 用3种方法所测两家企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灭菌生物指示剂D值符合标准(GB/T 33417-2016)的要求,但用D值计算的ST值和KT值验证D值的结果均不符合标准要求.
作者:苏裕心;李海帅;王长德;帖金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混合消毒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与脊髓灰质炎病毒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对一种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混合消毒液杀灭细菌芽孢和病毒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用过氧乙酸浓度为1300 mg/L、过氧化氢浓度为6009 mg/L的消毒液作用2.5 min,可完全杀灭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用过氧乙酸浓度为1800 mg/L、过氧化氢浓度为8320 mg/L的消毒液作用5.0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为1.66;作用7.5 min,可以达到灭活病毒效果合格.结论 所用消毒液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剂量明显高于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作者:于海玲;李海帅;丁士翔;苑锡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消毒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解大连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措施落实情况,找出消毒工作需要改进的环节,从而加强消毒工作管理,于2015-2017年对大连市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的监测.
作者:任新闻;曹沛沛;高丽;朱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托幼机构是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消毒质量影响着儿童的健康〔1〕,为了解江苏省涟水县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冬季例行对城区5所省优质公立幼儿园进行一次消毒质量调查. 通过收集和分析2012-2017年此5所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资料,分析总结消毒状况,查找消毒质量的薄弱环节,针对性指导托幼机构消毒工作.
作者:张军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前各种医用内镜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疗技术. 然而内镜作为侵入性医疗器械,操作过程中难免会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 由于内镜结构复杂,虽经反复清洗消毒,管腔表面的不规则连接、裂缝或磨损等处仍可能存在细菌积累〔1].
作者:窦姗姗;张凤芝;白桦;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将来源于植物的草药用于中医药,香料用于食品调味和食品防腐保存的传统.草药和香料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提供营养和充当药物的作用. 植物中含有众多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大多是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益处,其中包括抗致病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
作者:谢宇婷;陈昭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某医院2011-2016年连续6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6年期间医院感染现患率在1.90% ~2.58%间波动,呼吸道感染(42.21%)仍然是常见的医院感染,其次为血液感染(14.60%)和器官腔隙感染(11.68%),医院感染标本送检率呈上升趋势,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呼吸道感染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感控的主要目标.
作者:程莉莉;张秀月;齐月;施红;金盈月;刘文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烟台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实际情况,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的方法,对烟台市各类别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2014-2016年从3356家医疗机构采样16782份,合格15606份,平均合格率为92.99%.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中,一级医疗机构和私营及个体诊所消毒效果合格率较低.不同监测项目中,灭菌医疗用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全部合格,室内空气合格率低(88.45%).结论 一级医疗机构和私营及个体诊所消毒效果合格率较低,室内空气合格率低,应重点加强监测和管理.
作者:李春辉;潘行杰;于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2014-2016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情况,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培训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对全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合格率分别为98.9%、98.8%和99.0%,其中辐射强度值监测合格率低,其次为医务人员手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结论 成都市近3年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消毒监测和管理培训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作者:田晶;邓小华;安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机械手臂不同方式清洗的效果方法 将160件手术使用的达芬奇机器人机械手臂随机分为AB 2组,A组采取厂家推荐的手工清洗方法,B组经酶液浸泡及刷洗预处理后采取机械清洗方法.采用10倍放大镜目测、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评价清洗效果.结果 目测法检查合格率A组为97.5%,B组为100.0%;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合格率A组为47.5%,B组为100.0%,两组检测法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处理后机械清洗方法清洗效果明显优于手工清洗方法,且可显著提高达芬奇机器人机械手臂的清洗质量.
作者:史玲玲;史婧;黄晓宇;高振邦;申良荣;杨宏娟;白芳;王锋玲;贾宁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Ⅱ级生物安全柜运行现状及其防护性能.方法 依据YY 0569-2011和JG 170-2005标准,对55台Ⅱ级生物安全柜进行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Ⅱ级生物安全柜合格率仅为47.3%,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洁净度、照度、噪声、下降气流流速、流入气流流速和气流模式合格率分别为92.0%、90.9%、89.1%、83.6%、87.3%、58.2%和54.5%.结论 山东省Ⅱ级生物安全柜性能检测合格率偏低,建议定期监测、维护生物安全柜以防止实验室感染事故发生.
作者:苏冠民;孟蔚;温宪芹;陈璐;赵克义;董非;刘雷;杨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