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3-5552
  • 国内刊号:11-5483/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2006年12期文献
  • 做医生需要钻研

    当前医生这一职业的外部环境不好,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我参加过卫生部的会议,在会上就有讨论,其实,领导们也都知道这些情况,兹事复杂,并不是简单的政策就能解决的.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

    作者:王澍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临终抢救之痛

    已经是凌晨三点,医生办公室一片死寂,我一页一页翻看着护士的重护记录,仔细核对并补记下临终抢救时的口头临时医嘱,完成手头上这份死亡病例的抢救记录.这又是一个忙碌的夜班,我刚刚送走了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的哭声随着太平间的推车渐渐远去,紫外灯照射的病房回复了肃穆平静.

    作者:赵雩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国医院管理的财务短板

    中国医院与国际医院管理模式为显著的差异之一就是财务运行模式.美国的医院补偿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组织的医疗保险,多数由雇主提供;另一种是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提供者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美国佳医院评审经验

    美国每年都要进行全美佳医院评审,一般都是由民间机构来进行的.2006年便是由研究机构Triangle Research Institute进行调查、排名.美国佳医院的评审包括16个专科,每年评价的专科的数量会有变化,评价专科的数量代表着医院服务的广度.

    作者:胡善联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也谈组织的购并和整合

    对于组织的并购,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人员的调整,新组织都需要相当长的消化时间.而更需要细嚼慢咽的是组织文化和人才.管理上的挑战是艰巨的.所以,无论从业务上和资本上看起来多美妙的并购,管理的整合和文化整合才是渗透在以后工作中的难题.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豪华医院的危险地带

    对于克里斯蒂娜·窦迪来说,这家医院更像是豪华的四星级酒店.十月份,她陪同丈夫来到巴黎西部这家极尽豪华的医院就诊,似乎步入了超现代的特权世界.

    作者:Christina White;尚玉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院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并购是机构重组的一种形式,在很多情况下,它是形成规模效应的有效途径.案例中张强院长所在的民营医院对市二医院从组织形式上实现了并购,但是一个成功的并购不仅仅在组织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并购后两家医院的资源能否实现真正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作者:李金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用共同的愿景引导医院成功重组

    本案例中,医院并购成功后,管理者在实施战略时,管理方法上出现了偏差,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作者:符卫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院并购后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张强成功地并购了市二院,这对张强来说是其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从张强并购市二院的整个过程来看,无论是在规避并购中的法律风险还是维护公共关系乃至资金准备、医院情况了解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到位,为其并购市二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黄邦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襁褓中的微创医学

    如何对待人、病人和对待疾病?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更是一个不断带来困惑和反思的问题.医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对这个问题不断考问和提出答案的历史.

    作者:杨国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MRI)是以心电图为门控将心动周期与相应图像整合,并在被检查者屏气的10到20秒内完成的.心血管MRI图像可显示组织弛豫时间(T1和T2)或质子密度.

    作者:王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创新再生医学

    再生医学是多学科综合的新兴领域,再生医学的提法开始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但就再生医学的确切概念和所涵盖的范畴,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认可和界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统一对再生医学概念的认识可能还为时过早,重要的是规划出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

    作者:赵雩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疗组织中的团队建设(二)

    (接上期)影响团队工作的实践因素研究表明在实践过程中,如果想致力于提高团队效率,应该注重下列因素:合作过程、团队中所有个体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合作中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任务的明晰、支持团队工作的体制(例如成员资格和构成).

    作者:STEVEN J.SPEAR;尚玉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力推射频识别技术医院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自动识别技术(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该项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人员、物品)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作者:周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德国模式:社会健康保险体制

    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从解决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入手,建立国家医疗卫生保障制度.通过社会共同筹资、建立风险分担制度,提高国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通过立法,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向法定保险机构缴纳社会医疗保险费,由法定保险机构向公立或私立医疗机构购买服务,为参保人员提供相对公平的医疗卫生保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发展中国家模式

    总体看,发展中国家卫生体制还处于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之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收入水平较低,医疗卫生体制一般都在社会健康保险体制和国民卫生服务体制这两种体制中选择.每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往往又与政治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多数国家呈现出明显的混合特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美国模式:商业健康保险体制

    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把疾病经济风险和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商品提供给社会,或私人自愿购买,疾病保险程度和缴费多少挂钩.商业保险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向符合赔付条件的患者提供就医经济补偿或直接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英国模式:国民卫生服务体制

    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从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入手,建立国家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由医疗卫生机构免费或低价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实现卫生服务的全民覆盖.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资金主要由政府通过税收筹集,直接举办公立卫生机构,向全民提供免费或近乎免费的卫生保健服务,也有部分卫生服务通过签订合同,由政府向私人卫生保健机构购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设计中国卫生的未来

    在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怎么改革、设计的问题上,首先要看看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在发达国家里面,美国现在每人每年的卫生支出大概是5000多美元,德国、瑞士超过3000美元,英国和澳大利亚是低的,也都在2000美元以上.

    作者:葛延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创新中国卫生体制构想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我国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借鉴国际经验,更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走中国特色的卫生改革与发展道路.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国外医疗卫生体制走向

    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在医疗卫生体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可资我国借鉴.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