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503X
  • 国内刊号:11-2237/R
  • 影响因子:1.49
  • 创刊:197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LINE/PubMed)及其《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2003年6期文献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原则.方法回顾研究34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良性息肉共328例,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34例、单纯腺瘤74例;恶性息肉14例,包括腺癌10例、腺瘤恶变4例.有症状者247例,占72.2%.恶性息肉中年龄大于50岁者占78.6%,息肉大径大于1 cm者占91.7%,息肉为单发者占100%;而在非恶性息肉中分别为29.9%、13.2%、4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结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腺癌是3种常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对于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年龄大于50岁、大径大于1 cm的单发息肉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无症状者,应综合分析、考虑手术.

    作者:李小毅;郑朝纪;陈杰;张建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8FDG PE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18FDG PET显像用于恶性淋巴瘤诊治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3年5月在本中心检查的44例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病(HD)患者共73次18FDG PET显像.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1)受淋巴瘤侵犯的各组淋巴结和多种脏器均能摄取18FDG,呈现放射性增高阳性显像;(2)6例诊断前做PET显像患者中5例在PET帮助下得以确诊,l例脑显像假阴性可能因激素治疗影响显像结果.另6例治疗前显像的患者,PET使其中4例改变了原分期.16例其他检查显示可疑残存或复发病灶,经18FDG PET显像5例证实、9例除外复发、2例发现新病灶;(3)3例治疗前后PET显像对比及16例治疗后随访,均对早期治疗反应及疗效做出正确评价.结论 18FDG PET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分期、观察治疗反应,评价疗效,鉴别复发或有无残存病灶,以及预测预后等.

    作者:崔瑞雪;周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VitB12)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11例对照者和69例DVT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型,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叶酸和VitB12浓度,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 DVT组与对照组MTHFR C677T的I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DVT组的血浆Hcy水平为(13.03±8.74)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14±4.30)μmol/L(P<0.05),两组叶酸和VitB12的差异均无显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了DVT患病的危险性(OR=2.53,95%CI 1.08~5.92).低叶酸水平和TT基因型共同作用增加DVT危险性(OR=3.12,95%CI 1.17~8.38).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汉族人DVT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叶酸水平、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均不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可共同影响血浆Hcy水平.

    作者:邱玲;鄢盛恺;宋耀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PCR-RFLP法检测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组织HPV DNA

    目的通过对外生殖器部位表皮原位癌标本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分型,探讨HPV在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PCR检测标本中HPV DNA,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分型.结果 51例外生殖器原位鳞癌中29例(56.9%)HPV DNA阳性,其中26例(89.7%)为HPV16.40例鲍温样丘疹病中22例(55%)HPV DNA阳性,其中20例为HPV16,1例为HPV31,1例为HPV6+16;5例鲍温病HPV DNA全部阳性(100%),其中4例为HPV16,1例为HPV6+16;6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中2例(33.3%)HPVDNA阳性,均为HPV16.结论外生殖器病理上有表皮原位癌改变的鲍温样丘疹病、鲍温病、Queyrat增殖性红斑的发生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王家璧;蔓小红;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手工组织显微切割食管癌不同病变阶段细胞提取高质量RNA

    目的建立手工组织显微切割方法准确挖取食管癌不同病变阶段细胞,从中提取高质量RNA,以满足后续基因表达分析的需要.方法常规制备冰冻组织切片,用无水乙醇一次性脱水固定,显微镜下用1 ml注射器针头从组织冰冻切片中分别挖取不同病变阶段的细胞,用TRIzol提取总RNA.结果手工挖取面积可准确到1/25 mm2,从挖取的细胞中提取出高质量的总RNA,凝胶电泳分析见清晰的18S和28S rRNA带,可满足后续分子水平研究的要求.结论无水乙醇固定冰冻组织切片可有效保存RNA的完整性,手工组织显微切割能够准确挖取小至1/25 mm2面积的细胞,方法简单、易掌握、易操作,不须特殊仪器设备,适合在一般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胡盛平;张可浩;沈忠英;吴名耀;邓小玲;杨捷生;方福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泌尿系结石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联合分析

    目的分析近年来泌尿系结石高发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化学成份,并探讨其预防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随机抽样的20个人体泌尿系统结石标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珠江三角洲泌尿系结石以结晶态物质为主,草酸钙结石占70%,尿酸结石占30%;草酸钙结石中大都含有磷酸盐,但含量通常小于10%.结论草酸钙、尿酸和磷酸盐构成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份.结合XPS和XRD两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泌尿系结石的化学组份和物相.

    作者:欧阳健明;李祥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牛心包心脏瓣膜的酞菁敏化光交联

    目的用磺化铜酞菁作为光敏剂,在可见光辐照下交联牛心包.方法将新鲜牛心包浸泡在0.01%的磺化铜酞菁染料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宽光谱光源辐照20~120 h.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CE)分析交联程度,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交联发生后牛心包组织的结构变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差热分析,DSC)检测骤缩温度变化,并进行了含水量分析.结果光氧化交联法可以交联牛心包胶原蛋白;交联前后牛心包组织胶原蛋白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解释了光氧化交联法的原理;光交联法改进了戊二醛法造成的牛心包组织僵硬.结论酞菁敏化光交联法实现了牛心包材料的人工交联.

    作者:林琳;唐应武;梁强;周建业;崔经纬;胡盛寿;张复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减弱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L2 转移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对鼻咽癌细胞CNE-2L2间粘附性、细胞表达E-cadherin及对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所生长肿瘤肺转移的影响.方法软琼脂培养观察非锚定状态下细胞间的粘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E-cadherin的表达;CNE-2L2细胞接种裸鼠皮下,8周后病理切片检测所长肿瘤肺转移程度.结果 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的CNE-2L2细胞(AS)在非锚定状态下发生粘附,此粘附对Ca2+有依赖性.野生型CNE-2L2细胞弱表达E-cadherin,但AS细胞的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强.E-cadherin表达增强既见于蛋白质水平,也见于mRNA水平.AS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所长肿瘤的肺转移明显受抑.结论 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使CNE-2L2细胞间的粘附性增强,细胞表面E-cadherin表达增强,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所长肿瘤的肺转移明显受抑.

    作者:岳玮;詹少兵;高阳;史耕先;刘音;赵方萄;朱立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及伴有MS的LADA患病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598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患者用放射配体法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GADA),筛查出GADA阳性的LADA和GADA阴性的T2DM患者,比较两组及LADA亚型各组间伴发或不伴发MS的患病率及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3.7%(22/93)的LADA患者伴有MS;在伴有MS的糖尿病患者中LADA占10.0%,其中约95%为低GADA滴度的LADA-2型;与伴有MS的LADA患者相比,不伴有MS的LADA更类似经典的1型糖尿病,具有低体重、易发生酮症、多依赖胰岛素治疗及胰岛功能较差等特点.结论 23.7%的LADA患者存在MS;伴有和不伴有MS的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且其GADA水平(反映自身免疫破坏程度)差异显著,提示不同特点的LADA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霞;周智广;杨琳;黄干;颜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6例AL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4例为儿童脑型,1例为单纯Addison病型,1例为青少年脑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语言及智能倒退,伴或不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本组3例患者以皮肤色素沉着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原发性Addison病;2例患者发病早期被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及多发性硬化.结论充分认识ALD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早进行血极长链脂肪酸(VLCFA)检查是早期诊断ALD的关键.

    作者:黄颜;刘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刺激性唾液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刺激性唾液蛋白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考察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33例正常人和73例Sjogren综合征(SS)患者在无刺激状态与酸刺激状态下的唾液,放射免疫法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分泌型IgA(SIgA)浓度,精密pH试纸测定pH值,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SS患者刺激组唾液β2-mG浓度较非刺激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较正常人刺激组升高,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正常人3%醋酸刺激组和Vc刺激组唾液与非刺激组比较,流率明显上升,pH值、SIgA和β 2-mG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和P<0.05);3%醋酸刺激组和Vc刺激组唾液测取值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刺激性唾液蛋白浓度降低可能因pH值降低导致流率增加所致,也可能与pH值降低有直接关系.SS患者刺激性唾液蛋白测定具有一定诊断意义,只是与非刺激性唾液的诊断标准不同.

    作者:柴京;冯涛;杜德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胸部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7例胸部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MPR、MIP、SSD、VR、STS及VE等图像后处理,结合轴扫资料评价后处理图像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与轴扫资料对比,采用后处理图像明确诊断15例;提供病变细节,增加诊断信息57例;复杂部位病变准确定位9例;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75例;无明显增加诊断信息11例.结论胸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效增加和提高轴扫CT诊断信息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丰;尚燕宁;张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亚硒酸钠提高青春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途径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改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细胞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制备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离体肝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细胞肌醇三磷酸(IP3)含量、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α亚基(PI3Kp85α)mRNA和硒蛋白P(Se-P)mRNA表达量,同时观察体内外补硒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离体肝细胞Se-P mRNA、PI3Kp85α mRNA表达量和IP3含量均降低,以前两者更加明显;补硒组大鼠肝细胞Se-P mRNA水平升高,PI3Kp85α mRNA和IP3达正常组水平;在胰岛素刺激下,补硒组大鼠肝细胞PI3Kp85α mRNA和IP3水平与正常组相似,均较单纯高脂组明显改善;PI3K特异性抑制剂wonmannin抑制后,补硒组肝细胞IP3水平虽然升高,但仍低于正常组水平.结论亚硒酸钠改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改善肌醇磷脂PI3K信号通路有关,而对IP3水平的调节作用不及胰岛素.

    作者:倪银星;张素华;吴静;汪志红;李全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胎儿血氧饱和度监测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产程中应用胎儿血氧饱和度监测方法预测胎儿酸中毒、诊断宫内窘迫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产妇在其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分组进行胎心内、外监护及胎儿血氧饱和度监测,依据分娩后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和脐血血气分析结果计算各种监护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及准确率.结果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胎儿血氧饱和度均值有显著性差异;胎儿血氧饱和度与脐血血气有显著相关性,与脐动脉血pH值呈线性回归;以胎儿血氧饱和度<30%为标准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0%、100%及98.3%.结论胎儿血氧饱和度可有效反映胎儿氧合及酸碱平衡状态,其监测方法可以准确诊断胎儿宫内窘迫.

    作者:韩凤珍;边旭明;盖铭英;刘俊涛;杨剑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一个遗传性血管水肿家系C1抑制物基因突变的检测分析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血管水肿(HAE)家系患者C1抑制物(C1 INH)基因的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AE患者C1 INH基因8个外显子及旁侧内含子序列,将检测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C1 INH基因序列相比较,确定突变.为除外多态性可能,在30名正常人中对该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该家系中的5例患者外显子8中均检测到1种新的突变类型(核苷酸序列17839 del C),正常人中无此改变.结论在该家系中发现C1 INH基因核苷酸序列17839 del C突变,该突变可能是此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作者:支玉香;张宏誉;黄尚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胸交界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颈胸交界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14例颈胸交界部转移性肿瘤的诊治经过.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11例(乳头状癌8例,滤泡癌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淋巴结转移1例,下咽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各1例.手术步骤为离断胸锁关节后,掀起或部分切除同侧锁骨(必要时去除部分胸骨柄),解剖和保护喉返神经、膈神经及甲状腺下动脉,如肿瘤位于静脉深面,可切断和结扎颈内静脉和/或无名静脉后切除肿瘤.结果 10例分化型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癌2~5年内无复发,1例淋巴结转移性嗜铬细胞瘤2年内症状无复发,淋巴结转移性下咽癌和食道癌患者均于末次术后11个月内死于肺和肝转移.无手术区局部复发和手术死亡者.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等颈胸交界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手术切除有效并相对安全.

    作者:魏伯俊;张宝泉;张连山;张志庸;于洪泉;戈峰;彭培宏;白秀清;姜鸿;倪道凤;杨树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特性

    目的构建表达狂犬病毒CVS-N2C毒株糖蛋白(GP)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作为筛选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基础.方法用大肠杆菌细胞内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重组病毒;Notrhern blot,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抗体等方法鉴定重组病毒.结果重组病毒具有典型的病毒形态;病毒基因组稳定;GP基因可被转录;重组病毒表达的GP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6 000,与天然GP相对分子质量相符;表达的GP蛋白可被兔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特异性识别;小鼠免疫-攻击试验可保护87.5%~100%动物.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表达狂犬病毒CVS-N2C毒株GP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表现了良好的免疫效果.

    作者:李文辉;张云;王树惠;刘力;杨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腔镜技术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应用前路手术治疗特发性胸段脊柱侧凸正逐渐增多,而应用胸腔镜微创技术进行前路手术可以进行胸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脊柱矫形内固定、胸廓成形等操作.在特发性胸段脊柱侧凸的前路手术治疗上,胸腔镜前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肺功能影响小等优势.虽然目前此项技术还存在不足,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于斌;王以朋;邱贵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异体生物瓣膜的化学交联法--人工心脏瓣膜研究进展

    戊二醛交联法是目前临床使用广泛的异体生物瓣膜交联方法.这种交联法制得的膜材具有抗化学降解、抗酶降解能力强的优点,也有钙化严重和生物毒性高的缺点.光氧化交联法是指染料敏化下光氧化交联胶原蛋白的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化学交联方法.本文综述此两种交联方法的化学本质和膜材交联后的各方面性能,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林琳;唐应武;常瑞;周建业;崔经纬;胡盛寿;张复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

    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可以利用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技术探测基因治疗中治疗基因表达情况.目前主要有两种报告基因系统--编码细胞内的酶和细胞表面受体的报告基因.

    作者:张振蔚;张雪梅;吴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丙氧鸟苷治疗高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4例报告

    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是疱疹族病毒感染所致的视网膜炎,约65%的患者双眼受累.

    作者:叶俊杰;张美芬;邹燕红;程钢炜;胡天圣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