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639
  • 国内刊号:11-4529/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期刊优秀编辑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青春期吸烟、饮酒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青春期吸烟、饮酒行为危险因素,提供干预对策.方法 按性别及年龄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青少年4067人,其中男性1931人,女性2136人.Logistic回归计算危险因素及其95%CI.结果 青少年吸烟率6.20%,饮酒率38.82%.年龄大、零花钱多、学习成绩差、自杀及离家出走意念、任性好发脾气是男性吸烟的危险因素;零花钱多、对学习无兴趣、离家出走意念、上网、撒谎是男性饮酒的危险因素;父母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学习成绩差、离家出走意念、上网、撒谎是女性吸烟的危险因素;母亲不恰当的管教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低、学习成绩差、与同学关系差、化妆、上网、撒谎、零花钱多是女性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吸烟、饮酒方面,男性与女性有着不尽相同的危险因素.即使是相同的因素,作用程度也有所不同.学校、家长、政府应共同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构建抵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坚固壁垒.

    作者:黄欣欣;陈起燕;罗颖;张荣莲;杨闽燕;黄艳红;修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福建省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保持高质量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结果应用EPI Info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福建省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04例,分布在9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4.04%.病例中服苗史≥3次的有91例,占87.5%,男女性别比为2.15:1,合格粪便采集率为91.3%.结论 福建省2007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福建省服苗率较高,但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福建省应在做好常规基础免疫的同时,认真搞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作者:吴瑞红;林志强;张冬娟;周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杭州市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杭州市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荧光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结果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杭州市共报告4起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发病85例,总罹患率7.38%,4起暴发疫情分布医院、福利院、中学、小学,发病者主要为伴有基础病变的老年患者和低龄学生;主要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腹痛、发热为主,呕吐比例较高,大部分病例病程较短(1~3 d).12份送检样本经荧光PCR法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对医院发生的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经病例对照分析,有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有较高的发病机会:年龄≥60岁(x2=16.57,P=0.00,OR=29.75)、南区病房(x2=2.37,P=0.12,OR=0.33)、有基础病变者(x2=15.87,P=0.00,OR=16.10).结论 杭州市存在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主要侵袭老年患者和低龄学生,及时采取消毒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扩散.

    作者:谢立;崔威武;邓晶;孙昼;杨旭辉;考庆君;黄仁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措施控制社区人群腹泻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措施控制腹泻病的效果,提供腹泻病预防控制的科学依据.方法 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观察期间,采取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咨询、播放宣传片、举办讲座等措施对观察组社区人群进行不良卫生行为干预,收集腹泻病人数、对健康教育措施落实效果进行腹泻病控制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腹泻病罹患率3.53%,明显低于对照组7.53%;发现观察组实施前后腹泻病罹患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社区人群不良卫生行为,可以控制腹泻病的发病.

    作者:顾宝柯;林亚萍;金汇明;肖文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国东南部地区妇幼人群静脉血多氯联苯水平及危险性研究

    目的 研究废旧变压器拆解点周围妇女儿童多氯联苯(PCBs)暴露水平及危险性评价.方法 以F地区为研究现场,选择该地区中心小学50名8~10岁学龄儿童和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集妇女儿童空腹外周静脉血,用Agilent 5973N GC-MSD超痕量分析方法检测其PCBs(13个异构体)含量及血液、尿液临床生化检验,并作调查问卷及健康体检,后作危险度评价.结果 妇女和儿童外周静脉血中多氯联苯几何均值分别达175.9 ng/g、191.6 ng/g类脂;健康体检,儿童龋齿率82%.结论 该地区妇女儿童血液中的PCBs含量已经有一定的蓄积水平,并且二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736 3).危险度评价提示,妇女PCBs内暴露已处于临界水平,5名母亲血液中PCBs的水平超过了5μg/g.根据加拿大咨询专家Dr.Andy Gilmen提供的PCBs指南标准,已有10%的妇女应该受到关注.

    作者:韩关根;楼晓明;李霜;李朝林;徐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4年烟台市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烟台市城乡居民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烟台市抽取1个市区、3个农村县(市、区),对10 075名城乡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调查10075人,2004年伤害发生率为5.97%,标化率为5.86%.伤害发生率,农村为6.40%,城区为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6.81%,女性为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伤害发生率高(7.56%).发生率高的前3位伤害是跌倒/坠落(1.54%)、道路交通伤害(1.39%)、扭伤(1.04%).因伤害死亡18人,死亡率为178.66/10万,标化死亡率179.69/10万.结论 烟台市城乡常住居民伤害发生率较高,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扭伤是发生率高的3种伤害类型.

    作者:秦玉君;姜桦;李广玉;陈远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2006年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6年朝阳区报告死亡总数为9744例,死亡率559.13/10万(标化死亡率436.37/10万),男性高于女性;期望寿命为77.84岁,前五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高7.02岁和2.99岁;以YPLL率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并减少损伤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石鹏;孟海英;韩晓燕;王翔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山西省居民糖尿病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山西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为原则,抽取山西省大同、忻州、太原、晋中、吕梁、长治、临汾、运城的39个街道居委会和村镇作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的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共调查12 111人,其中男性5 324人,女性6787人.糖尿病患病率为5.27%(95%CI:4.88%~5.66%,标化率为3.09%),其中男性为5.80%(95%CI:5.17%~6.43%,标化率为3.22%),女性为4.85%(95%CI:4.34%~5.36%,标化率为2.92%).男女之间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9,P<0.05).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体质指数的增加、体力活动减少等呈上升趋势.结论 山西省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淑芳;侯玉英;饶华祥;赵媚鲜;郭剑津;刘霞;张悦红;赵晋英;杨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宁波市鄞州区流动人口输入性疾病血清学主动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宁波流动人口输入性疾病发生情况、三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来自全国109个血吸虫流行县(市、区)的人员,开展摸底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布鲁氏菌病、乙肝、艾滋病、脊灰抗体及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流动人口中存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且可从其粪便中检出毛蚴.同时还存在HIV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疟疾和丝虫病抗体阳性者.流动人口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偏低,大年龄组脊灰抗体水平下降明显.结论 较大规模的输入性传染源主动监测十分必要.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和所暴露的问题,宜制定针对各种重点传染病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作者:徐来荣;沈鹏;陆怀初;周廉胜;陈懿;周碧波;马寅;肖伟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玉环县2004-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近几年来玉环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年、2005年麻疹发病率大幅度地上升,分别为47.61/10万、28.63/10万.发病呈冬春季单一高峰,主要分布在2004年10月~2005年4月,占全部病例的79.35%.发病人群以≤7岁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为主,分别占全部病例的61.14%和27.45%.流动人口病例占63.32%.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15.49%,无免疫史的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35.05%和49.46%.结论 应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接种;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建立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

    作者:应旭华;施海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创建《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创建<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在社区范围内,以WHO慢病社区综合防治框架为指导思想,整合卫生资源,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为突破口,探索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恶性肿瘤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等8种主要生活方式疾病的综合防治的途径.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对全人群的干预策略;重点通过改善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效控制、逐渐降低因此引起的生活方式疾病对健康的危害.结果 人群各种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均有随年龄的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人群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综合知识平均得分较低;人群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率依次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理压力、咸食摄入、甜食摄入、体重超重、高脂摄入和吸烟.干预后居民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大部分的指标都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对提高人群相关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降低人群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水平有效.

    作者:杨军;徐晓莉;刘枫;魏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慈溪市旧家具加工仿制行业混苯作业职业危害调查

    目的 对慈溪市38家古旧家具加工仿制企业混苯接触人群职业危害现状调查以制定防治对策.方法 作业场所卫生学调查,按GB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法测定样品;苯作业人员体检按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按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判定.结果 显示了苯作业工厂数、主要工种混苯监测情况、混苯作业对健康危害的分析.由于大部分业主和从业人员防护意识薄弱,防护设备配备不足,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空气中苯浓度高为54.3 mg/m3(PC-STEL).刷漆、喷漆工种苯平均浓度(PC-STEL)均高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各工种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PC-STEL)超标占34.2%、42.8%.对1 088名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初步诊断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者33人(占3.03%),观察对象131人(占12.04%).结论 职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提出了应在全行业贯彻实施<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混苯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树立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归纳旧家具加工仿制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及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建议合理组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平面布局和空间.

    作者:郑岳军;施南峰;谢云飞;赵立达;王良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宁波市2004-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4-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宁波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4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构成类型,其中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所致突发事件占84.92%;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宁海县、象山县和慈溪市(共报告72起);冬春两季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季节;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王海波;劳旭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在新形势下科技社团开展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继续医学教育自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提出,至今已60余年.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极大重视,发达国家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参加国际竞争的强大支柱,而发展中国家则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战略.

    作者:田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经过各级政府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如期实现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中期目标和全球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而且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核病防治模式.

    作者:王黎霞;姜世闻;刘小秋;何广学;徐汉成;张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惠安县东岭镇155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效果分析

    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实施力求低投入、高效益为其准则,以发现和彻底治疗传染源--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为主的综合性结核病防治措施,减少感染和发病[1].

    作者:陈灿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制剂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原发性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由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心、脑、肾并发症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完善,中药临床作用机制逐渐明朗,中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倍受关注和青睐.

    作者:赵翠霞;袁雪芬;孙莉;王晓丹;范文今;于勇;解学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

    自从1989年美国的CHiron公司及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通力合作,将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于肝炎病毒的研究,并成功地克隆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的全部序列以来,人们对HCV的结构、致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作者:杨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配伍止吐药物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及配伍止吐药物后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剖宫产术280例,分为二组,均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对照组泵内药物为盐酸曲马多16 ml加生理盐水80 ml;观察组泵内药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盐酸昂丹司琼4 mg,两组首次均给5~6 ml混合液为负荷量.结果 ①术后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分别为96.4%、97.1%.②术后镇痛药物配伍止吐药物后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的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选择恰当的止吐药物和剂量,合理搭配,对防治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的副反应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罗玲斐;虞黎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米氮平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米氮平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米氮平、盐酸文拉法辛治疗,观察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末,显效率:米氮平组77.5%、盐酸文拉法辛组7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米氮平组评分治疗第1周末显著下降,而盐酸文拉法辛治疗第2周末才下降.副作用量表评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氮平组起效快,副作用小.结论 米氮平抗抑郁作用与盐酸文拉法辛相当,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卢舜飞;朱满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淋球菌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淋球菌感染患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状况,用以指导临床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拟诊为淋菌性尿道(阴道)炎患者同时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 426例NG阳性患者中,合并CT和/或UU感染者190例,混合感染率为44.60%;不同性别之间混合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668,P<0.001),女性的混合感染率(80.25%)明显高于男性(36.23%).混合感染者中以CT、UU和NG的三重感染为主.结论 对拟诊为淋菌性尿道(阴道)炎患者应同时进行NG、CT和UU的检测,以免由于漏检而延误患者治疗和疾病传播.

    作者:高会广;王彩红;王燕华;徐莉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福建省山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探讨

    流动儿童是今后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山区县来说,如何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将取决于当地计划免疫工作开展的好坏.流动儿童经常遇见的问题有:家长不重视、家长免疫知识欠缺、宣传工作有时不到位.现就山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王中敏;张盛海;贾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等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工作的关键控制

    1卫生学评价内容和方法1.1 基本情况2005年间开展了138个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等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工作,其中包括88家饭店:加工经营场所面积(m2)>3 000的1家,500~3 000(不含500,含3000)的50家,150~500(不含150,含500)的37家;16家集体食堂:加工经营场所面积(m2)>3 000的1家,500~3000(不含500,含3000)的14家,150~500(不含150,含500)的1家;还有34个其他类型的项目.

    作者:金文军;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浙江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情况分析和对策研究

    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情况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随着政府、社会对卫生监督工作的不断重视,建设一支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和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员队伍,成为实现卫生监督,保障人民健康目标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作者:孙剑寒;叶全富;倪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例外用黄丹粉致婴儿高铅血症中毒调查报告

    晋江某患儿于2007年5月被查出血铅较高,后经多家医院复查仍高.双亲及亲戚非常担心,咨询当地好多家卫生单位,都查不出中毒原因.12月份其姑母带着患儿来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复查血铅,并强烈要求查找中毒原因.

    作者:张泽泉;罗翠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汗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inte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临床治疗主要以利胆、护肝为主.

    作者:吴建荷;於利刚;钱红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例人附红细胞体病个案调查报告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简称附红体病,属典型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畜禽类中较早被发现,1981年我国晋希民首次报告在家兔中发现附红体,随后在人、牛、羊中也相继证实了附红体感染存在,对畜牧养殖业有很大危害.

    作者:徐刚;刘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