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639
  • 国内刊号:11-4529/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期刊优秀编辑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结核杆菌ESAT-6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自激活检测

    目的 构建结核杆菌ESAT-6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检测其自激活作用.方法 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的ESAT-6基因,将其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GBKT7中,用PCR、限制性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获得质粒pGBKT7-ESAT-6.用PEG/LiAc法将其转入酵母AH109b中,经表型筛选检测其自激活作用.结果 获得了无自激活作用的诱饵载体pGBKT7-ESAT-6.结论 ESAT-6无自激活作用,可用酵母双杂交方法钓取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

    作者:曹旭东;陈创夫;王远志;张辉;张万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农村老年人硒暴露水平与认知能力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硒(Se)暴露水平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以及影响老年认知的其他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当地环境样品、食物样品、研究对象指甲和血样,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硒含量;对长年生活于当地的1 00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和6项认知能力调查,分析不同环境Se暴露组人群认知能力的差异;综合考虑可能影响老年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影响综合认知功能评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Se暴露指标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等协变量的影响后,正常Se暴露人群认知能力显著高于低Se暴露组人群,影响老年认知能力的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是否看电视或听收音机、体质指数(BMI)和Se暴露水平对老年认知能力有显著影响.结论 Se暴露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老年认知能力的降低有关,此外,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等也可显著影响老年认知能力.

    作者:程义斌;金银龙;梁超轲;马凤;刘娅;曹静祥;边建朝;高素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锡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现况调查及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水平及影响MS患病的相关因素与后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无锡市社区20岁以上人群10 833人,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分析MS及其各组分代谢紊乱的患病情况和代谢综合征人群的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患病率;Jogistic多因素分析MS患病危险因素以及MS人群发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人群MS标化患病率为18.8%.随年龄的增加Ms患病率逐步增高,女性MS标化患病率高于男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中心性肥胖伴高血压、高血脂是MS患者的主要代谢紊乱表现.MS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为6.01%,糖尿病患病率为21.14%.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大、高血压家族史、饮食偏咸和常吃烟熏食物是MS患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是MS患者发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 无锡市社区人群中MS患者代谢紊乱状态以中心性肥胖伴高血压、高血脂为特点,MS人群中发生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者高于一般人群,年龄大以及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

    作者:张毅;林玉娣;徐明;钱云;杨俊莹;龚玲芬;钱燕华;柏建岭;曾平;陈峰;张铁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海洋胶原肽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脂肪内分泌激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前瞻性人群观察试验,探讨深海鱼皮的酶解产物海洋胶原肽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以及脂肪内分泌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社区中招募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00人和正常人自愿者50人,随机分为高血压干预组(C组)、高血压对照组(D组)和正常人对照组(N组),每组各50人.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饮食和行为方式指导,同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海洋胶原肽(6.5 g/次,2次/d)或安慰剂,进行为期3个月的前瞻性双盲人群对照研究.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5,3.0个月时测空腹血压并抽血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游离脂肪酸、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等脂肪内分泌激素的浓度变化并分析比较.结果 海洋胶原肽干预前,两个单纯高血压组(C组、D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D)、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高于正常人对照组(N组)(P>0.05或P<0.05或P<0.01).干预后,C组、D组的SBP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干预后DBP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组的干预后DBP水平则呈轻度上升趋势,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PPD水平和C组的MAP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洋胶原肽干预前,C组、D组的游离脂肪酸(FFA)、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P<0.01),但脂联素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洋胶原肽或安慰剂干预后,C组的FFA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P<0.01);C组干预后3.0个月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5个月(P<0.05).各组干预前后抵抗素、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游离脂肪酸、抵抗素、脂联素和瘦素等脂肪内分泌激素的异常表达是高血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作用机制;海洋胶原肽可抑制或促进脂肪内分泌激素的表达而发挥降血压的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海洋类生物活性肽在防治高血压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线索和依据.

    作者:朱翠凤;李冠智;彭宏斌;张帆;陈芸;陆红;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LA-B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易感性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HLA-B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易感性的关系,以揭示遗传因素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的研究设计,运用PCR-SBT方法,对43例SARS康复后病人、30例高危医护人员对照和62例健康对照的HLAB位点等位基因型分布进行研究,并根据基因型指定血清型进行分析.运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与健康人群比较,SARS康复病人HLA-B*51G1和HLA-B*5502基因型以较低频率出现,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同时,与高危人群比较,SARS康复病人HLA-B*51G1基因型出现频率较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7),而HLA-B*130201和HLA-B*5801基因型以较高频率出现(P值分别为0.08和0.08).血清型结果显示HLA-B血清型B13(P=0.03,OR=4.73,95%CI 1.01~21.85)和B35(P=0.04,由于HCW该血清型为0,OR不能计算)为SARS-CoV感染的易感因素,而B07(P=0.01,OR=0.16,95%CI 0.03~0.76)、B27(P=0.01,OR=0.16,95%CI 0.03~0.76)和B49(P=0.01,由于SARS病人该血清型为0,OR不能计算)为SARS-Co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HLA-B*51G1和5502基因型可能在SARS发生中起到保护作用,而HLA-B* 130201和5801基因型可能是SARS发生的易感因素.而按照血清分型,B13和B35为SARS-CoV感染的易感因素,B07、B27和B49为SARS-CoV感染的保护因素.

    作者:陈振锋;魏茂提;胡役兰;张克菊;何丽;韩燚;惠武利;王世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6-2008年绍兴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和食(饮)具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和管理力度,提高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性,预防疾病,保障公众健康,现将绍兴市区2006-2008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及食(饮)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沈红;蒋卓婧;赵霞贇;何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对策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或是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乙型肝炎等情况.目前,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血源传播性疾病流行趋势非常严峻[1].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要求,结合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具体情况,经相关专家讨论论证,制定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管理办法及预防性用药程序.

    作者:白彬;张渡;可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宁夏中宁县石空镇某小学一起水痘疫情的调查报告

    2009年4月7日下午14:30时,中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石空镇某小学报告:有4名学生出现发热,皮肤黏膜出现斑疹、丘疹、结痂等症状.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丁勇;丁宁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寻找其佳的处理方法以促成良好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00-2008年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例49例,对其发生的病因、处理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21例(42.8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3例(26.5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例(14.29%),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4.08%),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2例(4.08%),病因不明4例(8.16%).有剖宫产指征的27例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其余2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2.04%.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者4例.结论 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孕妇血小板减少,PAT是常见类型.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在术前和分娩前若能及时补充新鲜血及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50×109/L 以上者,无产科手术指征可阴道分娩.

    作者:张文静;梁宪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感染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 分析近两年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月~2008年12月ICU共检出非发酵菌95株,分离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68.4%)、铜绿假单胞菌(16.8%)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4%);非发酵菌的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常见(78.9%);常见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ICU非发酵菌感染呈多重耐药现象,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作者:王峰;汪丽;徐冲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狂犬病防制中的作用

    为控制狂犬病的发病率,临海市疾病预防控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预防狂犬病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对社区居民、农民、学生等不同人群开展狂犬病知识问卷调查.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居民和学生,而且农民获得狂犬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靠人际传播.加强健康教育后的第二次调查和第一次调查比较,结果显示农民对狂犬病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从2006年6月到2009年6月,临海市未再出现狂犬病病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显著,对控制狂犬病的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立新;陈超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浙江省两市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两市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情况的调查,探讨对农民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2市6县18村15岁及以上人口共5 296人进行了艾滋病认知情况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X2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两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晓率是69.6%,但在不同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较明显的歧视和恐惧心理.结论 浙江省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认知水平偏低,应进一步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认知水平,以更有利于开展艾滋病防制工作.

    作者:曲彤薇;钱海;朱益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7-2008年宁波地区海产品中多氯联苯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研究宁波地区海产品中多氯联苯污染的水平及其趋势性变化.方法 用随机采样的方法,对采集于宁波地区所辖的宁海、象山、奉化、慈溪(县)市海域海产品中多氯联苯含量用气相色谱-质普联用方法进行测定,并对结果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个种类92批次宁波海域海产品中多氯联苯残留量4.4~224.5 μg/kg,各种多氯联苯单体均有检出,并在区域间和种类上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波海域海产品均受到多氯联苯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各批次的海产品中均有各种多氯联苯单体检出,多氯联苯含量在不同种类的海产品中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多氯联苯污染程度随季节和地理的不同也有所不同.

    作者:施家威;李和生;王玉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新兵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入伍新兵人群中百日咳IgG抗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北京军区近4年来自7个省市的360名入伍新兵血清进行百日咳IgG抗体检测,统计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入伍新兵血清百日咳IgG抗体各年间无显著增高趋势,阳性率为92.16%~100.00%,平均97.50%;IgG抗体阳性率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浙江省(100.00%)、山东省(100.00%)和河南省(100.00%)较高,内蒙古(92.16%)和湖北省(96.67%)较低;入伍前工作与否,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伍新兵人群中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92.16%~100.00%,无逐年显著增高或降低趋势,无明显地区差异.

    作者: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冯莉;高彦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温州市鹿城区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温州市鹿城区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为今后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美发美容、公共浴室和旅馆等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卫生调查和公共用品的采样检测.结果 公共浴室、美容美发场所和旅馆公共用品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1.72%,94.31%和80.46%,规模大的场所公共用品合格率显著高于规模小的场所,浴室中的拖鞋和旅馆中的浴盆检测合格率低.结论 小规模公共浴室和旅馆公共用品卫生合格率低,存在传播疾病的卫生隐患,对小规模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力度亟待加强.

    作者:张秋莲;陈慧;余冰梅;杨淑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慈溪市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慈溪市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慈溪市1991-2005年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慈溪市15年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3 58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4.26/10万,15年间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平均分型率为52.55%.肝炎男女性别比为2.31:1,20~59岁组人群高发,占80.5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5.10%.结论 病毒性肝炎在慈溪市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超云;陈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某蓄电池回收冶炼厂铅污染对厂内居住儿童血铅影响调查

    目的 了解某蓄电池回收冶炼厂铅污染状况及其对厂内居住儿童血铅的影响.方法 对某蓄电池回收冶炼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自制调查表,对该厂内居住的35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对儿童进行血铅检查,同时对工作场所和儿童居住区空气中铅进行检测.结果 该厂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和铅烟浓度分别为(0.217±0.135)mg/m3和(0.242±0.247)mg/m3,超标率分别为100.0%和87.5%,大超标倍数分别为7.6倍和27.3倍.厂内儿童居住区空气中铅浓度(18±6)μg/m3,超标率100.0%,大超标倍数22倍.厂内居住儿童血铅水平(271.64±106.78)μg/L,高铅血症、轻度铅中毒、中度铅中毒、重度铅中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0.0%,28.6%,45.7%,2.8%,男童和女童血铅水平、高铅血症及轻、中、重度铅中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厂铅污染严重,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督促其整改;厂内居住儿童的血铅水平严重超标,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范灵凯;陈苑;阳慧萍;章海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人肥胖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聚集的关系

    目的 探讨成人肥胖与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聚集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调查杭州市城乡社区居民20~79岁1 600人.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的两个主要指标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对发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聚集的OR值.结果 调整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等影响因素后,男性超重(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BMI≥28 kg/m2)均比正常体重更易引起聚集发生,OR值分别为3.187(95%CI:1.731~5.869)和3.050(95%CI:1.248~7.453);女性中心性肥胖(腰围≥80 cm)对聚集发生的OR值为2.330(95%CI:1.440~3.771).结论 成人发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聚集与肥胖存在一定关联,男性体质指数和女性腰围对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艳军;刘庆敏;李莉;陈仁华;裘欣;方顺源;金达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家用空调微生物污染问题及其消毒效果的研究

    目的 了解家用空调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并观察使用空调消毒剂进行消毒后的效果.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年)对家用空调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进行观察实验.结果 深圳地区细菌及真菌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891.96,799.86 cfu/cm2.家用空调经过消毒后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杀灭率平均值分别为97.78%,98.69%;北京地区细菌及真菌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 866.48,127.83 cfu/cm2.家用空调经过消毒后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杀灭率平均值分别为96.30%,95.33%.家用空调内均未检出军团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结论 本调查显示家用空调散热片的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在使用家安空调消毒剂后杀灭率均大于90%,达到消毒效果.

    作者:李涛;周铁生;李睿;沈瑾;朱子梨;张流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8年宁波市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与防制对策

    目的 掌握宁波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各医疗和网络直报单位上报的2008年性病疫情资料汇总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2008年性传播疾病年发病率为215.60/10万.男女之比为1:0.98,患者来源绝大多数为宁波市本地户籍(90.16%),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67.51%).职业以工人、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68.26%).5种性病中梅毒较2007年增长41.27%.结论 宁波市性传播疾病年发病率平稳下降,但梅毒呈显著上升趋势,排在性病的首位.应进一步加强大众的健康教育,重点开展针对青年和目标人群的性病防制工作,大力提倡安全性行为.

    作者:王金贤;李怀亮;张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环介导管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将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应用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针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毒素基因yruI/yruR设计5条特异性引物,进行LAMP扩增,对扩增反应进行优化.并考核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佳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0℃.对8种相关肠道细菌进行LAMP扩增,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得到阳性扩增结果,证明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分别约为74 fg和43 cfu/ml.对模拟食品样品进行直接检测,检测限为76 cfu/g.结论 本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1.5 h即可完成,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有效手段.

    作者:徐德顺;陈莉萍;王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提高卫生工作的效能与效益

    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同属于医学这一整体学科,其共同使命是保护人类健康,但由于历史的和人类主观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割裂.而且,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学科分工越来越细,致使这种割裂愈加明显.

    作者:王陇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我国居民体质及健康水平的提高.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6个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共抽取样本24万余人.调查内容包括4部分: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膳食调查.结果 首次将居民膳食和营养状况与多项慢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获得了21世纪初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摄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重要基础数据.首次获得具有全国人群代表性的血浆维生素A水平、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数据.项目已出版论著11部,发表论文75篇(英文SCI收录8篇).结论 近十年来,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同时出现了营养过剩和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快速上升的状况.膳食营养不平衡与身体活动不足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晓光;翟凤英;朴建华;赵文华;何宇纳;张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我国人类朊病毒病检测监测体系建立及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

    目的 在我国开展克雅氏病(CJD)监测,探讨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多学科交叉技术开展以疾病监测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和发病机制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结果 建立了CJD病原学诊断技术,制定了<克雅氏病诊断标准>,开展了覆盖12个省(市)自治区的CJD监测.首次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国CJD病人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首次报道了我国多种遗传型CJD病例.建立了包括朊病毒实验动物平台、体外无细胞转化平台、PMCA平台、PrPSc抗原库等技术平台.首次发现了朊病毒可利用脾脏和肌肉组织进行复制、NADPH可促进PrPSc增殖;系统描述了PrPSc和其他神经因子在疾病潜伏期和终末期的变化;报道了PrP蛋白与多种神经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证明了PrP蛋白序列、二级结构、糖基化类型及胞内存在位置的改变均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本研究直接服务于我国朊病毒病的防控工作,为朊病毒的研究积累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作者:董小平;洪涛;韩俊;高晨;石琦;张宝云;周伟;田婵;姜慧英;屈建国;张瑾;董辰方;张莹;赵同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十年磨一剑风雨铸辉煌——十年回顾与展望

    丑去寅来千里锦,牛奔虎啸九州春!<中国预防医学杂志>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十年风雨,十年拼搏,十年辉煌.回首<中国预防医学杂志>走过的风风雨雨,我们感慨万千.十年来,<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始终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的办刊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入选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等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得到了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的认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重大基金项目论文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杂志的引用率、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也逐年提升,成为了国内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期刊,为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作者:庄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