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639
  • 国内刊号:11-4529/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期刊优秀编辑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8期文献
  • 2014-2016年某市城区PM2.5污染对居民健康危害及经济损失评估

    目的 定量评价某市城区PM2.5污染引起的居民健康危害及其直接经济损失.方法 搜集2014-2016年某市6个城区的PM2.5年均浓度和城市居民的相关健康资料,对该市城区居民归因于PM2.5污染引起的健康效应及直接经济损失用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进行评估.结果 2014-2016年大气PM2.5污染大约引起6 105名居民过早死亡,10 314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和7 972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总归因健康经济损失为8.14亿元.结论 该市城区PM2.5污染导致的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减少室外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危害势在必行.

    作者:董莹;许国章;王爱红;陆蓓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与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氟西汀;对照组35例,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第4、8周,两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5、6.364,P=0.048、0.016).治疗后第8周,两组患者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32,P=0.000).随着氟西汀治疗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F=6.229,P=0.001),MoCA评分升高(F=27.404,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与认知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彦;穆珊珊;王洋;张凤莲;李艳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CD39/ATP轴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CD39/ATP轴表达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65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巨噬细胞CD39表达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TP的表达水平,评价有机磷重度患者的病情,并随访患者预后,探讨CD39/ATP轴表达水平与有机磷中度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39表达比例为(28.5±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2);而观察者患者血清中ATP水平为(24.9±5.8) ng/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4.5±5.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3).随着中毒程度的增加,患者CD39水平增高(P=0.02),ATP水平降低(P=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9 (P=0.04)、ATP (P=0.02)是有机磷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机磷中毒患者CD39/ATP轴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陆伟荣;吴先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16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6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应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北京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6起,发病299例,无死亡病例.6月为暴发事件发生高峰,责任单位主要为集体食堂.在查明致病因素25起事件中,细菌为主要致病因素,其次为扁豆中毒,并首次发现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暴发事件.结论 细菌和扁豆中毒为北京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致病因素,应加强相关食源性疾病的健康宣教,并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致病因素识别能力.

    作者:吴阳博;王超;牛彦麟;马晓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13-2016年武威市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目的 分析武威市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谱,为疾病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选取武威市2013-2016年住院患者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疾病分类按照ICD-10,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武威市累计上报住院患者542 023人次.0~岁、15~岁、30~岁、45~岁、60~岁者分别占8.22%、9.66%、8.78%、17.03%、56.31%,患者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 638.499,P<0.05).前5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男性、女性疾病谱中,循环系统疾病均居于首位,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165.304,P<0.05).2014-2016年,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1.599,P<0.05).在0~岁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在15~岁、30~岁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居首位,在45~岁消化系统疾病居首位,60~岁循环系统疾病居首位.前5位疾病构成比在不同季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04.530、3 642.809、209.148、223.026、1 415.630,P<0.05).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是武威市重点防治疾病,应根据疾病谱的性别、年龄和季节变化制定防控措施.

    作者:梁莉萍;李盛;王金玉;辛福;李普;马汉平;李守禹;王宇红;王龄庆;王辉;李守凯;贾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饮水镍暴露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小鼠体内镍离子含量、皮肤、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评价镍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雌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肾脏镍含量、耳朵厚度评价镍攻击的反应、ELISA测细胞因子、16 SrDNA测序法评价肠道菌群.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肾脏中镍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0.33±0.11)和(2.6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趋化因子CXCL1与耳朵厚度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0.117).和对照组相比,部分肠道菌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毛螺菌科(P=0.002)、Lachnospiraceae_UCG-001毛螺菌科(P=0.042)、Bacteroides拟杆菌科(P=0.016),以及Intestinimonas属(P=0.018)在高剂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饮水镍暴露小鼠,会导致镍在体内沉积.镍暴露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实验结果未显示镍暴露可以引发先天性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变化以及镍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陈清玉;吴天遂;李知同;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目的 定量评估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深圳市某区污染物及气象数据,同期就诊数据由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导出.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污染物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 lag=0~9 d,PM2.5、PM10、SO2、NO2、O3每增加10 μg/m3,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累积超额危险度(CER)分别为4.31%、3.53%、13.19%、12.54%、0.84%,其滞后天数分别为:3、4、1、9、3d;CO每增加0.1 mg/m3,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CER为5.84%,其影响滞后7d.年龄和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污染物对女性、儿童、老人的影响较大.结论 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影响具有延迟作用,NO2和SO2的作用强,颗粒物次之,O3弱,环保部门应加强污染物的实时控制,以降低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作者:胡雪姣;王思嘉;薛琦;廖青;罗维军;宫雅琪;聂绍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地参游离酚的酚含量,并采用HPLC对其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通过体外实验,以抑制率为指标,测定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地参游离酚的酚含量为502.33~ 586.53μg GAE/mg EDW,主要酚类化合物是迷迭香酸,含量为319.70~ 400.46 μg/mg EDW;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及胰脂肪酶均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地参游离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范围为0.238 4~1.2818 g/L,抑制胰脂肪酶的IC50值范围为2.030 5~3.042 7 g/L.结论 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剂.

    作者:孔霄;高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2011-2016年长治市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

    目的 了解长治市手足口病(HFMD)季节性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从长治市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获取的2011-2016年HFMD分月发病资料进行季节性特征分析,采用雷氏检验(Rayleigh'test)法进行圆形分布的平均角的检验,用Watson-Williams检验法对各年平均角进行比较.结果 2011-2016年长治市HFMD的总集中度M=0.630.2011-2016年HFMD圆形分布的总集中趋势r=0.627,(α)=184.569°(Rayleigh'test:Z=8 217.969>>Z0.05,P<0.01),HFMD发病总高峰日为7月6日,流行高峰期为5月11日至8月31日.长治市2011-2016年平均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280,P<0.01),各年HFMD高峰日不同.结论 长治市2011-2016年HFMD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趋势,5~8月为流行高峰期,总发病高峰日为7月6日,相关部门应在高峰期前和高峰期内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防控和监测工作.

    作者:康育慧;崔咏梅;曹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对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连用3d.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检测纤溶指标: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程度ND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PAI、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8、10.173、11.654,P< 0.05),PT、APTT、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5、7.918、7.332,P<0.01).治疗后,观察组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6,P<0.01).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后再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活化、纤溶活性及凝血状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陆丽霞;吴卫文;杨钱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综合护理分析

    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介入治疗的1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急性期非血管并发症,出院3、6个月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腰痛(x2=5.997,P=0.014);腹胀(x2=5.833,P=0.016);烦躁不安(x2=4.242,P=0.039);失眠(x2=10.324,P=0.001);手足麻木/肿胀(x2=7.964,P=0.005)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3、6个月后,两组患者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等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均较同组出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6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出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护理能够降低AMI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急性期非血管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作者:苏丹丹;杨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在线动漫宣教视频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影响

    探讨在线动漫宣教视频对结肠镜诊疗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以及不良肠道准备相关因素.选取2016年8~ 10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检查的500例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设计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在线动漫宣教视频.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饮食和服药依从性、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量表(OBPS)数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84.40%,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P=0.002);观察组OBPS总评分(3.05±0.81)分,低于对照组(4.32±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P<0.01);观察组液体残余量(0.72±0.88) ml,优于对照组(0.94±0.3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16).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93.20%,高于对照组6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6.00%,高于对照组8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1.98,P=0.031);糖尿病(OR=3.01,P=0.022)以及动漫宣教视频(OR=2.83,P=0.002)与肠道准备不合格具有相关性.与传统准备方法比较,动漫宣教视频有助于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

    作者:傅启英;方英英;王芳;赵君君;张林;张爱云;王丽琴;丁小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与人类营养风险评估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以遗传标记密度高、稳定性高及分型检测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特点成为第3代多态性标记,在遗传诊断、遗传风险评估,连锁不平衡图谱和遗传关联分析等人类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显示了强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原理为主线,从通用步骤中DNA片断PCR扩增,SNP鉴别反应和SNP检测识别机制三大方面剖析了SNP基因分型技术领域研究进展,后指出了适合于我国营养素缺乏风险评估项目的SNP基因分型新技术应具有的特点.

    作者:张春红;霍军生;孙静;黄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配戴角膜接触镜引发棘阿米巴角膜炎的预防研究现状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由棘阿米巴引起的严重角膜感染,主要见于角膜接触镜配戴者.角膜接触镜的性质和种类,角膜接触镜护理液的成分以及镜片的清洗护理方案都与棘阿米巴角膜炎发病率有关.通过提高角膜接触镜护理液性能和普及正确镜片护理方案,棘阿米巴角膜炎可被有效防控.

    作者:孙阳凯;孙广旭;王美旭;尤晓敏;李晓雪;程洋;玄英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