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杂志

中国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777
  • 国内刊号:11-5451/R
  • 影响因子:1.35
  • 创刊:200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528
  • 全年订价:4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杂志   2006年3期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附50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应用英国佳乐公司第三代等离子体电切设备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50例,随访1~3个月.结果 大尿流率从手术前(7.2±2.1)ml/s上升到手术后(18.6±4.2)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27.2±5.6)降到(10.3±3.8).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晓坤;侯四川;董胜国;于芹超;董震;王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患者术后癫癎控制情况与病理基础间的关系.方法 对12例行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癫癎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其中6例为半侧巨脑畸形(HME),4例为梗塞/缺血,2例为Rasmussen脑炎.结果 HME组癫癎始发年龄小;术前各病理组癫癎发作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0例癫癎获得完全控制,余2例HME患者发作减少75%以上.结论 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能有效地控制各种病理基础、病变累及一侧半球的顽固性癫癎,不同病理基础的患者在术后癫癎控制方面差异不明显.

    作者:韩林;李炎稳;舒凯;雷霆;李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同种异体肺移植支气管的吻合及气道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过程中供、受体支气管的吻合方法以及气道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1例患者行肺移植手术,其中单肺移植6例,双肺移植5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3例,弥漫性肺纤维化2例,矽肺2例,支气管扩张症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供、受体支气管的吻合采用套叠缝合法,并以肋间肌、支气管周围组织和心包脂肪组织包盖.结果 术后早期吻合口裂开发生率为0;远期发生气道并发症2例,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8%.1例术后4月死亡,1例经治疗好转并随访中.结论 供、受体支气管的吻合及气道并发症的防治是决定肺移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支气管套叠缝合法避免了早期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排异反应和感染是肺移植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支气管镜的检查和治疗在肺移植气道并发症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骏;赵学维;高成新;秦元;胡定中;施建新;曹克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联合化疗药物为主优化综合治疗直肠癌4例分析

    目的 探讨以联合化疗药物为主优化综合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4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联合化疗:口服希罗达2 500 mg/m2,分早晚各1次,连服14 d,休1周,3周为1周期;联合乐沙宁,第1天,乐沙定130 mg/m2,2周为1周期.联合化疗8疗程.结果 反应率是100%,有轻度不良反应(Ⅰ、Ⅱ度),如手足综合征,呕吐、腹泻等,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全部消失.完全治愈4例.结论 希罗达口服方便,不良反应轻,更适合年老体弱多病患者.

    作者:胡曼丽;孙海侠;范恩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与室壁瘤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后胸导联ST段持续抬高与左心室室壁瘤、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对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ST段抬高者行左心室造影,比较各ST段抬高组的差别V1~V3、V1~V4(∑ST<8 mm及≥8 mm,∑ST:每例患者ST段抬高的毫米总数),V1~V5±V6导联组.结果 V1~V4ST段抬高<8 mm组有3(3/12)例室壁瘤,而≥8 nm组有12(12/16)例,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1~V5±V6组14例均有室壁瘤.ST段抬高总毫米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5397,P<0.001),各组的LVE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99,P<0.01).结论 ST段抬高在V1~V4以上,∑ST>8 mm,对诊断室壁瘤的价值较大,ST段抬高的程度可作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判断指标.

    作者:王怀新;赵吉梅;窦丽娟;隋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药物性肝病7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77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无任何肝病临床表现,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复查肝功能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占49.4%;有发热、黄疸、右上腹胀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占50.6%.诱发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抗生素类(包括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免疫抑制剂、抗溃疡药物、心血管类药物、中草药.基础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结核病、消化性溃疡、肝病、高血压、高血脂、风湿热、血液病.结论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仅在定期复查肝功能时发现肝功能损害.不典型病例极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故在使用具有肝损害作用药物时,务必定期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及时处理.

    作者:罗炽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对偏瘫导致肩关节障碍应用探讨

    偏瘫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由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颅脑损伤、脑瘤术后等疾病引起,以面、肢体偏瘫为主要特征.由于肢体偏瘫恢复较慢,加之有些患者颅内病情较重以及早期康复训练不及时,造成很多患者肩关节障碍(肩痛),肘部屈曲,手指挛缩,足内翻等,在偏瘫肢体恢复中,大多数患者上肢较重.由于患者肩关节障碍较重,严重影响偏瘫肢体的恢复,终出现不可逆变,留下肢体残疾.

    作者:杨俊生;衣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并肺栓塞心脏骤停复苏成功1例

    1 病历摘要女,66岁.既往体健,发现升结肠占位性病变7 d.于2005年9月13日无诱因突发呼吸困难、左侧胸痛、濒死感约20 min.现场查体:P不清,R 38次/min,BP 40/0 mm Hg(1 mm Hg=0.133 kPa);颜面发绀,左肺呼吸音弱,双肺无啰音,心率132次/min,律齐,心音减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多导联缺血型S-T改变.

    作者:陈建华;陈瑞华;赵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发热1例

    1 病历摘要男,62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半年,于2005年4月18日入院.每次发作持续1~5 min,不伴大汗,有时放射至下颌部,每天发作3~5次,以活动时发作为著.在家服硝酸异山梨酯可稍减轻.查体: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无异常;心电图大致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9年,坚持服用复方降压片,血压多在140~150/80~90mm Hg.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常规扩冠、抗凝等治疗.次日经右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心脏供血呈右优势型,左主干正常,左前降支近中段可见约60%~70%狭窄,其远端血流TIMI Ⅲ-级,回旋支未见异常;右冠状动脉开口见一斑块,其远段于第二弯曲后至后降支开口前之间见一长病变,约80%狭窄,其远端血流TIMI Ⅲ-级,其余未见异常.术后嘱卧床24 h,伤口加压6 h.

    作者:韩文生;信栓力;李志梅;黎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致肝、肾损害

    抗生素的种类很多,如患者有病毒性肝炎和肝功能不正常病史或患有慢性肾炎病史,抗生素使用不当可导致肝、肾损害.原发病治愈后肝、肾损害引起的一些症状又会出现,如肝区有扣击痛,双下肢有轻度水肿,体检肾功能指标不正常等.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胰腺癌合并胆石症1例误诊分析

    胰腺癌早期诊断较困难,尤其在缺乏具有特异诊断价值的医疗仪器的基层医院,误诊、漏诊更易发生[1].本病例近一年内多次误诊、漏诊,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梁跃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