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微小切片对肾肿块组织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术前132例肾肿块同时做微小切片及涂片,分为微小切片组及涂片组,将各自诊断结果分别记入2组,分析其病理结果,术后进行组织学对比分析.结果 微小切片组对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88.5%,对良性肿瘤诊断特异性100%,总准确率90.0%;涂片组分别为82.7%、90.9%和84.1%;涂片组结合微小切片组分别为91.6%、93.8%和92.0%.微小切片组与涂片组对恶性肿瘤组织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9%、67.6%,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良性病变的组织分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和63.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小切片和涂片的诊断准确性均高,二者结合提高诊断准确性;微小切片对恶性肿瘤组织学分型、良性病变分类诊断价值高.
作者:程向华;陈建华;李威;李铮荣;陈奎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主诉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0 d,加重并抽搐2 h入院.患者20 d来后半夜或凌晨反复出现发作性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出汗,每次持续6~7 min,疼痛无放射,可自行缓解.曾伴发晕厥一次,发作过后心电图显示一过性下壁缺血性ST-T改变及前壁T波高尖.
作者:王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结核性腹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腹腔结核病,国内发病率为0.44%~0.55%[1].治疗为抗结核药物强化治疗.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应用川芎嗪、卡那霉素离子导入,治疗结核性腹膜炎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米山;康会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足是一种较严重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足呈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等特征,静息痛、皮肤溃疡或坏疽是典型的临床表现.我院从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8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高继东;王晓军;宋国成;殷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轻症、重症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其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急性胰腺炎(AP)有许多评分标准用于早期临床鉴别,但均较繁琐,CT检查能可靠且准确的做出判断,但其实用性在基层医院常受到限制.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了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旨在观察它们在AP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李跃川;彭德发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