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05年42期文献
  • 不同类型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Ⅲ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Ⅲα(TOPⅢα)蛋白质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69例卵巢肿瘤石蜡标本中TOPⅢα的表达.其中浆/黏液性囊腺瘤28例、浆/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50例、浆/黏液性囊腺癌63例、卵巢内膜样癌19例、透明细胞癌9例.结果 TOPⅢα表达阳性率在良性卵巢瘤为17.9%,在交界性卵巢瘤为74.0%,在恶性卵巢瘤为42.7%.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57,P<0.001).上皮性卵巢癌TOPⅢ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P=0.903,P=0.844).结论拓扑异构酶Ⅲα在上皮性卵巢肿瘤表达增加,其水平与肿瘤性质和组织类型有关.

    作者:张文颖;潘颖;朱丽荣;张建中;张铭;冯凯;周玲;于力;张晓梅;Ng Shu-Wing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长期随访报告

    目的报告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经验和长期随访结果. 方法 1995-2004年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9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9~63岁.输尿管狭窄段长1.0~4.0 cm,其中直肠癌根治术后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慢性炎症狭窄3例,其余4例均为良性疾病术后输尿管狭窄.在腰麻下共放置了10个记忆合金网状支架,中位随访时间27.2个月(5~96个月).结果 7例患者在随访期内输尿管狭窄解除,肾积水缓解.2例患者术后5~6个月时因纤维肉芽组织增生而阻塞输尿管支架管腔,其中1例手术取出支架,另1例输尿管内留置双猪尾管(D-J管)引流.在随访期内,未出现支架移动、结石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与D-J管相比耐受性较好,副作用小,再狭窄率低.

    作者:宋毅;李鸣;那彦群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分级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栓塞方案选择和栓塞效果的因素,建立一套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新的分级系统.方法前瞻性采集经血管内治疗的151例患者156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特点(部位、形状、瘤体长径、瘤颈宽、囊颈比)、是否出血、急性期栓塞等因素对栓塞技术选择和栓塞即时效果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栓塞技术选择的有意义因素为动脉瘤部位(OR=3.734,P=0.018)、瘤颈宽(OR=16.279,P=0.000)和囊颈比(OR=4.090,P=0.003),影响栓塞效果的有意义因素为瘤体长径(OR=2.725,P=0.024)、瘤颈宽(OR=2.600,P=0.033)和囊颈比(OR=3.144,P=0.003).以动脉瘤部位(颈内动脉系0分,椎基底动脉系1分)、瘤体长径(<8 mm 0分,≥8 mm 1分)、瘤颈宽(<4 mm 0 分,≥4 mm或无瘤颈1分)和囊颈比(>1.2 0分,≤1.2或无瘤颈1分)为评分指标建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分级(IAES),将颅内动脉瘤分为4级,0~1级为一般动脉瘤,2~4级为复杂动脉瘤.结论 IAES有助于临床上制定个体化栓塞方案和预测栓塞效果.

    作者:吕明;吴中学;李佑祥;张静波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随着对滑膜中各种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T细胞、B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致病机理的深入认识,针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靶向治疗将RA引入了生物治疗的新阶段.目前,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单克隆抗体(etanercept,infliximab,adalimummab)、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IL-1Ra ,anakina)已经上市,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来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在RA滑膜炎的免疫致病机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对于RA的治疗是又一项新的生物治疗的突破[1].本文旨在就B淋巴细胞在RA滑膜炎发病机理、B淋巴细胞克隆清除对RA的治疗作用以及其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鸿斌;张奉春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神经生物学标志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前期,平均每年有10%~15%的MCI发展为痴呆,其中绝大部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1,2].近年来MCI的生物学诊断标志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

    作者:肖世富;张明园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放置Swan-Ganz导管致右心耳穿孔一例

    患者女,53岁,体重98 kg,因突发性胸痛、胸闷4个月于2004年10月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糖尿病4个月,4个月前有心肌梗死发作.心电图(ECG):窦性心率,房早并短暂阵发性房速,异常Q波.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射血分数:70%.B超:节段性室壁运动功能减弱.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劳累型心绞痛、高血压病.

    作者:刘荣国;张毅;李立环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脑老化的异质性:从老年痴呆到成功老年

    全球的人口正在老化,中国的情况也很突出.至2003年底,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我国人口总数的8.5%,个别省市的比例更高,如上海和北京,已分别达14.7%和11.2%[1].

    作者:张明园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多次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脑分水岭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是指相邻2条或3条脑动脉供血区或基底节区深穿动脉供血的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的梗死,其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1].近年来随着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广泛应用,对脑分水岭梗死的认识日益深入[2-5],但未见多次脑分水岭梗死的报道.

    作者:聂志余;黄东雅;陈左权;顾斌贤;凌锋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成都地区老年期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调查

    老年期痴呆(AD)患病率已有较多报道[1].但患病率受痴呆发病、病程及病人生存率影响,这些因素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要准确地对疾病情况进行比较,发病率研究更为合适,更能准确反映老年人群中痴呆发生情况.因此,我们对成都市城乡老年期痴呆发病率进行了调查.

    作者:唐牟尼;刘协和;邱昌建;韩海英;陈建民;卢江;吴赛;丁玉琼;郭林晋;张伟;戴静;王双红;李胜先;张振馨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皮质caspase-3,bcl-2的表达

    既往大量研究证明, 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后神经元死亡有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坏死是不可逆的,而凋亡早期是可逆的,所以神经元凋亡的研究成为热点.神经元凋亡发生发展过程中,caspase家族、bcl-2家族起了重要作用.caspase-3被认为是caspase家族中细胞凋亡关键的效应蛋白酶,它的激活很大程度上依赖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质[1].bcl-2是bcl-2家族中抑制凋亡的代表,与bax或bid促凋亡基因形成异源二聚体,通过调控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膜的释放调控凋亡[1].本文通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FCIR)损伤动物模型,观察caspase-3,bcl-2在SD大鼠FCIR损伤后大脑皮质的时相免疫表达,用TUNEL法即寡核苷酸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时相变化,探讨凋亡过程中二者与凋亡的相互关系,为阐明凋亡的机制及IR损伤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滕军放;冯建玉;卢宏;姜晓蕊;赵利敏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应重视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

    近年来,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其解决方式、现代人精神疾病的就诊途径、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问题、精神卫生服务和实际需求等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2].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成为其中热点之一.

    作者:于德华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益智药物治疗老年期痴呆一例

    患者男,76岁,近2年来有明显的记忆能力减退,外出经常会遗失东西,并收集许多废品回家藏于自己的床铺底下;同时有猜疑和性格改变,情绪易激惹.曾在外院诊断为老年期痴呆(早期),予以多种益智药物治疗(如石杉碱甲、脑活素、双氢麦角碱、氟桂利嗪等),但疗效欠佳.近2个月来患者夜间时常失眠,诉家中有窃贼;时常半夜起床欲外出开会.进食无规律,常需家人督促和帮助.近1个月来经常在家吵闹,怀疑配偶(74岁)与邻居关系暧昧,经常将子女错认为自己的兄妹,家人照料困难而入院.既往无高血压、中风和冠心病史.精神检查发现,患者有明显的近事和即刻记忆障碍,以及部分远事记忆障碍,不能正确回答日期、子女年龄和家庭住址,头颅MRI示老年脑.

    作者:季建林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脑老化的异质性: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初步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脑功能老化异质性的相关机制.方法 10例成功老龄(SA)、10例常态老龄(UA)和9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进行词汇流畅性作业(VFT)的fMRI检查,比较脑激活表现.结果 SA与UA均明显激活顶叶、额叶、扣带前回及枕叶,MCI除右侧额叶外激活普遍低下;SA激活强度大于U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激活强度均高于M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左前额叶(尤其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激活显著,UA与MCI激活相对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脑激活呈一致优势侧偏(偏侧化指数LIs=0.46),UA和MCI脑激活总体无偏侧性(LIs分别为-0.12和-0.06);(4)SA与UA均有显著枕叶激活,MCI激活不明显.结论脑老化过程中存在着异质性,涉及了复杂的脑功能机制;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激活程度和偏侧化指数可作为衡量脑功能老化水平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春波;申远;吴文源;杨振燕;王培军;翁旭初;张明园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不同严重程度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AD患者(AD组)和10例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NC组)进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PET)并分析两组间不同脑区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异.结果 AD组与NC组比较,有多个感兴趣脑区的局部葡萄糖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P<0.01),在额叶的上、中、下回和眶回代谢下降17.0%~28.4%,颞叶的上、中、下回下降3.3%~25.0%,岛叶下降9.3%~9.8%,海马下降10.5%~10.6%,海马旁回下降7.8%~11.3%,前后扣带回下降16.7%~22.7%,右侧尾状核下降10.6%,顶颞枕叶联结区下降12.7%~14.5%.其中,额上回、额中回、眶回、颞中回和前扣带回代谢降低明显,均超过20%.轻度痴呆代谢降低的脑区较少,程度也较轻.右颞下回、左海马、左颞上回和右岛叶判别的正确率达100%(均P<0.01).结论 PET能灵敏地反映AD的脑葡萄糖代谢变化,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AD的脑葡萄糖代谢缺陷主要集中在额叶、颞叶和海马结构,呈额-颞叶型缺陷,代谢缺陷程度和范围与痴呆程度密切相关.海马、海马旁回、前扣带回、颞下回等脑区的葡萄糖代谢下降可能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肖世富;曹秋云;薛海波;刘永昌;左传涛;江开达;张明园 刊期: 2005年第42期

  • 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的制定和应用

    目的制定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TBE)的全国T分常模.方法横断面研究,在全国15个地区内取样.调查903名60岁以上的正常老人,进行NTBE测验.应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和转换,得出T分常模.另用474名正常老人的NTBE结果进行考核.并将NTBE的T分用于辅助诊断11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63例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年患者,确定其诊断MCI和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逐步回归分析发现,NTBE的结果受年龄、教育程度的影响显著,而受性别的影响不显著,故按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分组.按聚类分析结果对原始变量进行合并和处理,使其符合正态分布,计算标准分数、正态性标准分数和T分转换.自身样本和考核样本考核显示NTBE内部一致性良好.NTBE诊断MCI的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91%;诊断AD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结论按照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分组的T分常模符合中国老人的实际情况.用于辅助诊断MCI和AD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

    作者:薛海波;肖世富;李春波;何燕玲;吴文源;张明园 刊期: 2005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