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胃癌奥沙利铂(OXA)+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A)同步放疗和单纯化疗的疗效和生存期.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3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Ⅰ组40例)与单纯化疗组(Ⅱ组43),Ⅰ组为同步放化疗,行影像学可见的肿瘤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放疗,同时行OXA+5-fu/LA方案化疗,每2周为一周期,放疗期间化疗3个周期,放疗结束后辅助3个周期;Ⅱ组单纯行化疗,应用OXA+5-fu/LA方案,直至病情进展或无效,共5~8个周期,平均7个周期.结果 Ⅰ组完全缓解10.5%,部分缓解60.5%,有效率71%,无变化18.4%,进展13.2%.Ⅱ组分别为7.1%,38.1%,45%,30.9%,26.2%.Ⅰ组手术切除率为32.5%,Ⅱ组行切除率为27.9%(P=0.649),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8%和57.1%(P=0.161).Ⅰ组、Ⅱ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24个月和11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42.6%和3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中Ⅰ、Ⅱ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MST分别为45个月和28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65.8%和5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不能手术切除的Ⅰ、Ⅱ组MST分别为14个月和9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28.3%和2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但均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OXA+LA+5-fu同步放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胃癌可以耐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期,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邵震宇;张建东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儿童乳腺肿块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将2001至2006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1例儿童乳腺肿块病例分为3组:生理性肿块20例;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生理性肿块,未经治疗,随诊观察,17例1年内消失,2例2年内消失,1例未消失.38例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36例治愈,2例复发;3例恶性肿瘤分别行瘤体切除、乳房单切、及根治性手术,2例5年内未见复发,1例术后1年死亡.结论 儿童乳腺生理性肿块勿需治疗,多可自愈.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恶性肿瘤临床罕见,疗效及预后尚难预料.
作者:李靖若;李孟圈;李建章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T2DM)家系的遗传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对有2例或2例以上T2DM患者的715个家系共4468名成员(包括配偶),由专门小组调查并采血样进行分析.结果 4468名成员中T2DM和糖调节受损(IGR)总患病率为47.62%,新检出T2DM患者218例,IGR患者422例.一级亲属中同胞T2DM、IGR的患病率分别为38.33%、14.25%,父母分别为56.81%、12.58%,均高于二级亲属(9.55%、6.10%)及无T2DM家族史的配偶患病率(10.57%、9.55%,均P<0.01).先证者的子女IGR患病率及新检出率(12.46%、11.73%)明显高于配偶(9.55%、9.55%,均P<0.01).结论 T2DM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一级亲属是T2DM和IGR的高危人群,对该人群宜开展早期筛查及长期监测.
作者:马晓静;贾伟平;胡承;周健;陆惠娟;张蓉;王从容;吴松华;项坤三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8例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心功能不全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末(治疗后分为缓解组、未缓解组)血清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 心功能不全组、缓解组(32例)、未缓解组(6例)和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浓度(ng/L)分别为9.5±7.1、17.0±6.3、8.1±4.8和21.5±9.0,IL-6浓度(ng/L)分别为50.0±17.6、29.0±12.1、56.0±16.0和24.4±9.1,TNF-α浓度(ng/L)分别为53.8±16.2、32.3±13.5、59.3±19.1和28.4±11.4,心功能不全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而IL-6和TNF-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缓解组血清脂联素浓度虽然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明显高于未缓解组(P<0.01),IL-6和TNF-α浓度则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缓解组3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降低,这可能与长期慢性缺氧、代谢异常及全身性炎症反应有关.动态监测血清脂联素浓度可能对临床指导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所帮助.
作者:石慧芳;丁毅鹏;何海武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短期睾酮替代治疗对性腺功能减退症青少年男性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1)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性腺功能减退症青少年男性(n=21)与健康男性(n=18)之间的差异.(2)对患病组行9个月的睾酮替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体重、腹围、握力、体脂含量、血总睾酮水平(TT)、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血脂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1)睾酮替代治疗前:患病组平均TT(0.9±0.6)nmol/L,明显低于健康组(18.8±3.2)nmol/L;患病组中有3例诊断为糖耐量受损,健康组中无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患病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16.0±9.8)mIU/L vs(8.4±3.3)mIU/L,P=0.018)];患病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3.7±2.4 vs 1.8±0.7,P=0.021);(2)患病组经睾酮替代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16.0±9.8)mIU/L vs 12.1±7.4)mIU/L,P=0.03)];HOMA-IR从3.7±2.4下降到2.7±1.7(P=0.045);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RP从(1.49±1.18)mg/L下降到(0.70±0.56)mg/L(P=0.025).结论 (1)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增加.(2)睾酮替代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hsCRP水平.
作者:茅江峰;伍学焱;李乃适;卢双玉;金自孟;史轶蘩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心肌病心肌中成腱蛋白X(TN-X)表达以及与心肌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酒精喂养组(酒精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检测心脏结构、功能和心肌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m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TIN-X、信号转导蛋白(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 6个月后,酒精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胶原容积分数(CVF)高于对照组(均P<0.05).酒精组TN-X和smad-3蛋白表达(88%±6%、82%±8%)明显高于对照组(33%±11%、29%±8%);smad-7蛋白表达(37%±9%)低于对照组(79%±10%)(均P<0.01).TN-X表达与LVEF、FS和smad-7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d、CVF和smad-3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TN-X在酒精性心肌病中表达增加,可能促进酒精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
作者:井玲;李为民;宋健;周立君;李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黏结蛋白聚糖Syndecan-1(Sdc-1)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肠炎中的表达及其在肠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1、2、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饮蒸馏水,于第8天颈椎脱臼处死;模型组1、2、3小鼠口服DSS溶液,分别于造模第8、18、25天全部颈椎脱臼处死.HE染色评价小鼠结肠组织学改变;RT-PCR检测小鼠肠黏膜Sdc-1 mRNA及白细胞介素(IL)-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肠黏膜Sdc-1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1、2、3组小鼠结肠组织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以模型1组评分高(12.8±1.0),模型2组次之(10.9±1.3),模型3组较低(2.0±0.9).模型1、2、3组小鼠肠黏膜Sdc-1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32±0.06、0.27±0.05、0.33±0.05 vs 0.29±0.06,均P>0.05),但细胞表面Sdc-1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19±0.04、0.97±0.11、1.14±0.12 vs 2.26±0.07,均P<0.01);对照组小鼠Sdc-1免疫组化积分高,模型1组积分低.模型1、2、3组小鼠肠黏膜IL-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IL-1 mRNA仅有微弱表达(0.02±0.01),模型1组水平(0.95±0.09)明显高于模型2组、3组(0.27±0.07,0.22±0.07,均P<0.01).结论 小鼠结肠炎症的严重程度与肠黏膜Sdc-1蛋白水平减低有关,而与Sdc-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关系.肠黏膜Sdc-1蛋白水平减低可能与肠黏膜IL-1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王霞;宋于刚;何雅婧;林英卓;王显飞;陈烨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否促进大鼠海绵体神经再生.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双侧海绵体神经切断后立即显微缝合组(单纯缝合组)及缝合后立即局部应用组(PfuP应用组),术后3个月通过电刺激观察海绵体内压的变化来反映其勃起功能,随后取海绵体神经干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轴突的变化来反映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海绵体神经单纯缝合组大海绵体内压为(46±8)cmH2O,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09±13)cmH2O(P<0.01);而PRP应用组为(94±13)em H2O,明显高于单纯缝合组(P<0.01).甲苯胺蓝染色PRP应用组轴突个数为(121±16),明显高于单纯缝合组(70±14)(P<0.01),但仍低于假手术组(181±21)(P<0.01).结论 局部应用PRP能明显促进受损阴茎海绵体神经的神经再生和勃起功能的恢复.
作者:丁协刚;李世文;郑新民;胡礼泉;胡万里;罗仪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进行药物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垫扎球囊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再灌注180 min.所有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1)假手术组;(2)心肌缺血再灌注组;(3)心肌缺血后处理组;(4)动脉给药1组(依达拉奉3 mg/kg主动脉根部给药);(5)动脉给药2组(依达拉奉10 mg/kg主动脉根部给药);(6)静脉给药组(依达拉奉10 mg/kg右股静脉给药).于再灌注3 h末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伊文思蓝和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的方法确定梗死以及缺血的心肌范围.结果 后处理组、动脉给药1组、动脉给药2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比缺血再灌注组(17.2±5.7)%分别减少了54%(8.5±2.4)%、42%(9.9±3.9)%、45%(9.3±4.0)%,CK-MB水平分别降低了59%、55%、58%(P<0.01),MDA、NO的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SOD活力增加(均P<0.05).静脉给药组(12.8±5.9)%比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少了25%,CK-MB水平降低了42%,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增加(P<0.05);而NO减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的心肌,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进行药物后处理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强度与缺血后处理接近,均具有清除活性氧、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的能力;主动脉根部注射途径可能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药物后处理方式.
作者:张永明;王禹;刘秀华;张大为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近期研究发现,硫化氢(H2S)为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1-3],它在体内持续产生,并且对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一、内源性H2S的生成及代谢内源性H2S在体内是由半胱氨酸作为底物,主要通过胱硫醚-β-古成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催化生成.这两种酶在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中广泛分布[4],其中CBS主要分布在脑组织[5],而CSE在外周组织活性高,主要包括肝、肾、心脏和血管[6].
作者:魏红玲;杜军保;唐朝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肥胖是一种慢性低级别的炎症,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心血管疾病,中风等密切相关.肥胖相关性炎症的发生与血清中炎症因子,包括脂肪因子的异常密切相关.国外实验室新近发现:在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存在局部缺氧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并且与炎症因子的升高密切相关[1-2],这为肥胖和炎症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肥胖形成过程中,脂肪组织缺氧与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庞璨;贾伟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患者男,56岁,吸烟30余年,40支/d,因心慌10 d就诊.体格检查:呼吸20次/min,血压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未见紫绀,心律绝对不齐,心尖区可闻及Ⅲ/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并向颈部及腋下传导.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电图提示快速型房颤,心率150~200次/min,未见ST段和T波改变.心脏彩色多普勒示左心房增大,余正常,左心房内可见一中等偏强回声团块4.85 cm×3.36 cm,边界清楚,附着于左房侧壁,与心侧壁未见蒂样结构连接,舒张末期团块少许组织突人二尖瓣口进入左心室.
作者:林敏;游向东;蒋伟军;魏红权 刊期: 2008年第36期
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激素来治疗激素分泌减退或者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广义上的激素替代疗法涵盖所有的激素.狭义上的激素替代疗法多是针对女性激素,特别是指雌激素替代疗法.激素替代疗法益处很多,但也会带来健康风险,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妇女采用这种疗法来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作者:黄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非侵袭性通气是相对于侵袭性通气而言的,侵袭性通气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患者来说,会感到局部疼痛、无法说话、情绪沮丧,以及产生一些并发症,如:呼吸道黏膜损害、气管插管阻塞、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拔管后容易出现喉头水肿、声音嘶哑等后遗症.
作者:雷延龄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C-Jun结合蛋白(JAB1)在肝癌细胞(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76例HCC及癌旁组织,1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的临床病理档案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AB1蛋白质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相比较.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JAB1蛋白质表达的阳性率(68.8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8.72%)(P<0.001)和血管瘤旁肝组织(34.36%)(P<0.001).JAB1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血清AFP值及转移有关(P=0.000,P=0.015及P=0.000),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等无关.HCC组织中Ki67表达的阳性率为41.4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11%(P<0.1301)和血管瘤旁肝组织2.01%(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CC组织中JAB1蛋白质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6192,P<0.001).结论 JAB1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显著高于非癌肝组织,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JAB1可作为HCC细胞增生程度的潜在临床病理标记.
作者:秦军;王志伟;倪启超;王酉;陈莉;陆牡丹;沈爱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诱导人肝癌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EGCG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细胞24 h和48 h.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锥虫蓝染色细胞计数评价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环氧合酶-2(COX-2)、Bcl-2蛋白;比色法测定天冬氨酸蛋白酶-9和caspase-3活性;RT-PCR检测COX-2和Bcl-2家族mRNA的表达.结果 EGCG(50、100、200、400μg/ml)处理48 h后,HepG2细胞活性下降至93.8%±2.8%,62.3%±5.4%,33.9%±2.5%和17.6%±3.2%,与对照组(100.0%±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MC-7721细胞活性下降至49.6%±3.5%,30.3%±3.8%,17.7%±2.2%和13.0%±2.5%,与对照组(100.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 μg/ml EGCG处理细胞24、48、72和96 h后,HepG2活细胞计数(×104)分别是8.0±1.5,22.0±3.1,37.0±5.4和61.0±8.7,与对照组(15.0±2.5,45.0±5.3,86.0±11.0和210.0±23.0)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MC-7721活细胞计数(×104)分别是7.0±2.2,13.0±2.5,20.0±3.7和31.0±4.0,与对照组(14.0±2.2,40.0±4.3,75.0±8.8和182.0±28.0)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GG(50、100、200μg/ml)处理细胞12 h后,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是8.7%±0.4%,18.1%±1.1%和22.1%±1.8%;SMMC-7721细胞凋亡率分别是5.9%±0.3%,7.8%±0.6%和12.2%±0.8%,与对照组(3.3%±0.3%)和(3.7%±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CG(100、200μg/ml)处理细胞12 h后,HepG2细胞caspase-9活性为1.8±0.4和2.5±0.4;caspase-3活性为2.0±0.4和2.8±0.5,两者与对照组(1.0±0.1和1.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MC-7721细胞caspase-9活性为1.7±0.4和2.5±0.4,caspase-3活性为1.9±0.4和2.6±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1和1.0±0.2,P<0.05).EGCG(200μg/ml)下调COX-2和Bcl-2的表达,而对Bcl-2家族其他成员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EGCG可能通过下调COX-2和Bcl-2的表达,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陈锡林;汪谦;曹良启;黄晓卉;傅新晖;谭浩翔;甄茂川;陈劲松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2000年9月至2007年8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114例,并行射频消融联合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1、2、3、4、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4%、82.6%、73.2%、63.5%、49.1%、1、2、3、4、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1%、64.6%、54.6%、46.8%、36.4%.其中,病灶大直径≤5 cm和5.1~7cm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4.6%、73.1%、61.5%、50.6%及80.2%、64.9%、56.3%、45.3%、39.5%(P=0.041),单个病灶和多个(不多于3个病灶)病灶的1、2、3、4、5年生存率分另4为95.8%、89.1%、78.1%、67.1%、56.7%及80.0%、60.6%、46.6%、33.4%、21.5%(P=0.001).结论 RFA联合TACE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直径≤5 cm、单个病灶的肝癌效果明显好于直径5.1~7 cm、多个病灶的肝癌.白蛋白水平、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病灶边界是否清楚及病灶数目是影响联合治疗疗效的预后因素.
作者:高恒军;梁惠宏;陈敏山;彭振维;张耀军;黎鹏;庞雄昊;张亚奇;李锦清 刊期: 200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