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检测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ax和Bcl-2蛋白在线粒体脑肌病伴随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肢带型线粒体肌病(LGMM)及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患者骨骼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凋亡与线粒体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临床、病理及基因检查诊断的3例MELAS、2例LGMM和6例CPEO患者,对骨骼肌进行PDCD5、Caspase-3、Bcl-2和Bax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11例非骨骼肌疾病患者的肌肉标本进行对照.结果 PDCD5和Caspase-3在个别破碎红纤维(RRF)膜下和少数毛细血管高表达,在对照无表达;Bcl-2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许多小血管中表达,在病例组的许多RRF和毛细血管表达增强;Bax在正常对照和患者组的肌纤维和毛细血管未见表达.结论 线粒体病患者的骨骼肌内存在细胞凋亡过程的异常调节,PDCD5、Caspase-3、Bcl-2和Bax参与其中.
作者:李永杰;王朝霞;高旭光;洪道俊;袁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11年(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413例778条肢体血管数字减影片(DSA).结果 左侧220条(28.3%)右侧208条(26.7%)双侧350条(45.0%);Ⅰ型65条(8.4%)、Ⅱ型194条(24.9%)、Ⅲ型519条(66.6%);单节段病变135条(17.4%)、多节段病变643条(82.6%);股深动脉病变狭窄82条(10.5%)、闭塞16条(2.1%).结论 病变特点以多节段为主(约占4/5);根据病变特点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法,介入腔内治疗或(和)旁路转流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薛冠华;张纪蔚;梁卫;叶猛;张皓;张柏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脑损害程度与血清S100B蛋白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法检测30名健康人和108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一氧化氮水平(男65例,女43例,年龄为16~65岁;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为3~5分,平均10.4分.其中重型颅脑外伤38例,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组36例,轻型颅脑外伤患者组34例.结果 108例颅脑外伤患者在伤后12 h重型、中型和轻型血清S100B水平分别是[(1.67±0.21)μg/L、(1.22±0.37)μg/L及(0.84±0.25)μg/L],与对照组[(0.38±0.12)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重型患者伤后1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轻、中型患者也明显增高,P<0.0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72±19)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0±7)μmol/L],P<0.0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与轻型、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100B可作为诊断早期脑损伤的指标.
作者:苏科;宋登元;陈友江;阳生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术后化疗对Ⅰ期肺腺癌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5年1月-2005年1月手术切除Ⅰ期(Ⅰ a+Ⅰ b)肺腺癌427例,比较术后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Ⅰ a期1、3、5、10年生存率,术后化疗组为100.00%、92.34%、86.17%、74.82%.单纯手术组为96.63%、88.11%、79.52%、65.85%.Ⅰ b期1、3、5、10年生存率,术后化疗组为96.84%、77.99%、69.56%、64.36%.单纯手术组为85.65%、67.11%、59.56%、53.06%.Ⅰ a、Ⅰ b期术后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Ⅰ a和Ⅰ b术后化疗均比单纯手术预后好;Ⅰ期肺腺癌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加术后化疗模式不可缺少.
作者:段勇;白连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选择适合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31±16)岁.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5 d使用sonos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胸探头频率2.5 mHz,图像存储于光盘以便图像回放进行数据测量与分析.组织多普勒超声观察指标包括:(1)依据三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收缩期主波(S波)的持续时间、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心室舒张主波和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波(A波)的持续时间及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心室舒张主波起点至A波终点的持续时间;(2)右室侧壁基底部(三尖瓣环处)和右室侧壁中部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结果 术后脉冲组织多普勒频谱测三尖瓣瓣环收缩期S波术后运动峰值速度(0.16±0.05)m/s比术前(0.20±0.04)m/s明显降低(P<0.05),舒张期心房收缩期A波运动峰值速度(0.12±0.03)m/s比术前(0.16±0.02)m/s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三尖瓣收缩期主波(S波)的持续时间(231±36)ms较术前(265±24)ms明显缩短(P<0.01);术后右室侧壁基底部和中部运动速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准确无创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
作者:张丽华;徐卫鸿;王岩;刘爱琴;蔺嫦燕;李治安;张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0至11月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麻组(Ⅰ组)和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肋间神经阻滞(Ⅱ组),每组30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1 h、术毕拔喉罩后5 min时各时间点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血浆cor在拔喉罩后5 min时2组均高于麻醉前,在切皮时及拔喉罩后5 min时Ⅰ组高于Ⅱ组;A-Ⅱ在拔喉罩后5 min时2组均高于麻醉前,但Ⅰ组高于Ⅱ组;MAP和HR在拔喉罩后5 min时Ⅰ组高于Ⅱ组.结论 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肋间神经阻滞能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林峥;韩晓东;刘中砥;王金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影响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严重创伤患者375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法对20个潜在影响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得出6个影响急性肺损伤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是:脓毒症、创伤持续时间、APACHE Ⅱ评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胃肠返流、高龄;同时发现这些特定的危险因素对不同的分层患者人群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结论 脓毒症、DIC和创伤持续时间对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是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期;胃肠返流和APACHE Ⅱ评分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仅仅存在于创伤后的早期阶段;由于严重的创伤性打击和肺功能的衰退,高龄仍旧是影响急性肺损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具备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尽可能早的接受积极治疗以阻止进一步恶化.
作者:伍峻松;盛蕾;马岳峰;王沈华;周文;陈金明;张茂;徐少文;江观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的局部免疫功能差异及HPV感染与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通过CD4、S-100、CD57抗体测定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中Th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的形态、数量、分布及表达强度.结果 在癌前病变中,CD4+ Th细胞、S-100+ DC细胞和CD57+ NK细胞随着病变加重而逐渐增多(P<0.05),表达强度增大;而在发生癌变之后,宫颈局部的免疫细胞减少(P<0.05),表达强度下降.结论 人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局部的免疫功能比较活跃,而癌变的组织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马翠;张为远;王建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及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其抑制、逆转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对照组,3 ng/ml TGF-β1组,TGF-β1同时加不同浓度BMP-7(100~400 ng/ml)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间接免疫荧光测定E-cadherin的表达;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α-SMA、E-cadherin、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3 ng/ml TGF-β1刺激48 h后,HK-2细胞由立方形铺路石样转变为梭形长条样;去除TGF-β1,再加入200 ng/ml BMP-7干预48 h,可见到大部分细胞逆转回原来的形态.免疫荧光显示,E-cadherin蛋白在正常HK-2细胞质膜高表达;3 ng/ml TGF-β1刺激后,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弱;去除TGF-β1,再加入200 ng/ml BMP-7干预后,E-cadherin表达重新恢复.RT-PCR及Western印迹显示,3 ng/mlTGF-β1刺激48 h后,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同时CT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BMP-7与TGF-β1共同刺激48 h后,BMP-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下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逐渐恢复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400 ng/ml BMP-7组与TGF-β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P-7能阻断并逆转TGF-β1诱导的EMT,下调CT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逆转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许艳芳;万建新;江德文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