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甘肃省武威市儿童和青少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武威市938名3~18岁儿童和青少年以及96户家庭进行Hp粪便抗原检测;采用Hp蛋白质印迹法对经Hp粪便抗原枪测阳性的80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Hp毒力蛋白分析.结果 武威市儿童及青少年Hp感染率为72.3%(678/938),Hp感染率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感染可能与居住地区、父母职业、饮水来源、是否上过幼儿园、是否生吃蔬菜、是否刷牙及断奶时间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饮水来源、上过幼儿园、生吃蔬菜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Hp阳性标引者家庭其他成员Hp感染率82.3%(121/147)显著高于Hp阴性标引者家庭其他成员的Hp感染率47.4%(18/38)(X~2=19.736 P<0.05).Ⅰ型Hp感染率为71.3%(57/80),Ⅱ型Hp感染率为28.7%(23/80).结论 武威市儿童和青少年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Hp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武威市儿童及青少年Hp感染以Ⅰ型感染为主.
作者:张俐花;周永宁;张志镒;张富花;李高忠;李强;吴正奇;任宝龙;邹绍静;王娟霞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探讨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60例住院IPF患者(IPF组)和60例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匹配的外伤、骨折住院患者(对照组)的ENA-78(-156G/C)、IP-10(-1596C/T)和VEGF(+405G/C)的基因多态性,以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相对风险度.结果 IPF组ENA-78 GC+CC基因型频率(20.0%)和C等位基因频率(1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P=0.032)和3.3%(P=0.008)],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IPF的相对风险度明显增加(OR=4.23,95%C/为1.35~13.20);IP-10 CT+CT基因型频率(10.0%)和T等位基因频率(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7%(P=0.018)和14.2%(P=0.031)],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患IPF的相对风险度降低(OR=0.38,95%C/为0.15~0.95).2组VEGF(+405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NA-78(-156C)等位基因是IPF的危险因素,IP-10(-1596T)等位基因是IPF的保护性因素,VEGF(+405G/C)基因多态性与IPF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
作者:刘龙;代华平;肖白;张曙;班承钧;辛萍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报道4例小肠移植患者应用部分免疫耐受方案的初步经验.方法 小肠移植术中给予CD52单克隆抗体(Campath 1H)30 mg及甲泼尼龙2 g.术后单用低剂量普乐可复维持,不使用激素.术后前3个月普乐可复血药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第4个月开始,普乐可复血药浓度减低至5-10μg/L,术后第7个月,减低至5 μg/L左右.结果 4例患者中2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另2例患者中1例术后6个月,1例术后2个月余,均在顺利康复中.在术后0~3个月2例患者发生移植肠黏膜活检病理学诊断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排斥反应3次,术后3~6个月2例患者发生IND级至1级排斥反应共3次,术后7~12个月1例患者发生中度(2级)排斥反应1次.排斥反应经治疗均成功缓解.移植肠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2~3周彻底摆脱静脉营养,依赖口服饮食维持营养状态.结论 小肠移植术后应用Campath 1H诱导,单用低剂量普乐可复、无激素维持的部分免疫抑制方案,能有效地控制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肠功能良好,能尽早摆脱静脉营养.
作者:李元新;李宁;李幼生;倪小冬;李民;吴波;王剑;黎介寿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探讨四川省汉族和藏族人群亚健康状态现患率和症状数的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在四川省进行汉族和藏族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横断面调查,采用陈青山等制定的亚健康量表进行亚健康状态评定,分别用亚健康状态现患率、症状数及各维度的现患率反映2组人群的亚健康状况.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吸烟、饮酒、体育锻炼、超重和高血压等因素的混杂影响,进行2组人群亚健康状态现患率和症状数的比较分析.结果 汉族亚健康现患率为52.3%(3611/6911),藏族亚健康现患率为57.9%(1034/1787).症状数在3个及5~14个的受试者所占比例在藏族受试者中均高于汉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藏族受试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风险是汉族受试者的1.2840倍(95%CI为1.1460~1.4390).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藏族人群亚健康症状数明显多于汉族人群,藏族受试者的亚健康患病风险为汉族的1.2908倍(95%CI为1.1820~1.4096).藏族人群各亚健康维度的现患率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尤其是免疫力和躯体症状维度.结论 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人群也有较高的亚健康状态患病情况,值得医学研究人员的进一步关注.
作者:徐涛;韩少梅;刘军廷;朱广瑾;毛萌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外科治疗的191例原发性恶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应用SPSS 13.0对随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91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122例、63.9%),腹痛(77例、40.3%),腹胀(48例、25.1%)等.术后病理脂肪肉瘤75例(39.3%).肿瘤完整切除142例,姑息性切除35例,剖腹探查肿瘤活检术14例.完整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和剖腹探查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6、33、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手术切除是腹膜后恶件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积极的外科治疗、争取完整切除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复发患者,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
作者:孙跃民;王成锋;田艳涛;赵东兵;单毅;赵平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了解汉族人群7种主要药物代谢酶基因14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及其特征.方法 收集1382名汉族人外周血样品,常规提取基因组DNA.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的CYP3A4 * 1B、CYP3A5 * 3、苯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C609T(NQO1_(C609T))、髓过氧化物酶(MPO)的G463A(MPO_(G463A))、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C677T(MTHFR_(C677T))、A1298C(MTHFR_(A1298C))、N-乙酰基转移酶2(NAT2)的NAT2* 5A_(C481T)、NAT2 * 6A_(G590A)、NAT2 * 7A_(G857A)和巯基嘌呤-S-甲基转移酶(TPMT)的TPMT * 3B_(G460A)、TPMT * 3C_(A719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用多重PCR方法检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GSTM1、GSTT1基因型,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检测,TPMT * 2_(G238C)基因型.结果 野生、杂合变异和纯合变异基因型频率CYP3A4 * 1B分别为99.8%、0.2%和0,CYP3A5 * 3为8.4%、34.3%和57.3%;NQO1_(C609T)为28.7%、49.7%和21.6%;MPO_(G463)A为75.0%、23.2%和1.8%;MTHFR_(C677T)为25.9%、44.9%和29.2%,MTHFR_(A1298C)为67.3%、30.4%和2.3%;TPMT * 3C_(A719G)为96.8%、3.2%和0.表达型和缺失型基因型频率GSTM1分别为36.1%和63.9%,GSTT1分别为54.4%和45.6%.NAT2*4/*4、*4/*5、*4/*6、*4/*7、*5/*5、*5/*6、*5/*7、*6/*6、*6/*7和*7/*7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5%、4.3%、24.3%、18.2%、0.1%、1.8%、1.5%、5.0%、7.6%和2.6%,NAT2*4、*5、*6和*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7.9%、3.9%、21.8%和16.3%,快乙酰化和慢乙酰化基因表型频率分别为81.4%和18.6%.TPMT*2_(G238C)和TPMT*3B_(G460A)野生基因型频率均为100%.结论 药物代谢酶基因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频率与白种人和黑种人存在明显差异,与亚洲其他黄种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刘亮;杨琳;张艳超;艾晓非;王建祥;肖志坚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探讨使用年龄≥55岁的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北京朝阳医院近年完成的19例供者年龄在55岁以上的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19例供者平均年龄58岁,肌酐清除率(Ccr)平均(81.7±2.2)ml/min;19例受者平均年龄34岁,血液透析时间平均4个月.移植肾术中常规0点穿刺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全部供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血肌酐术后1周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年血肌酐和Ccr分别与术后1周和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和血糖无明显变化,尿蛋白(-).所有受者肾功能早期恢复,无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OGF)发生.7例接受Ccr低于80 ml/min供者肾源的受者术后血肌酐下降相对缓慢.在19例供肾中,3例肾小球硬化超过10%.结论 肾源紧缺是目前制约肾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放宽对活体供者年龄的限制无疑会扩大肾源,挽救更多尿毒症患者;高龄供者的活体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胡小鹏;尹航;张小东;王玮;任亮;杨晓勇;李晓北;刘航;王勇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探讨胃多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对1999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22例胃多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胃多发癌多见高龄男性,早期胃癌占28.9%,共施行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2.4%、28.6%.结论 胃癌患者应于术前及术中进行仔细检查,避免漏诊,经合理治疗胃多发癌的治疗效果与单发胃癌相似.
作者:王征;周志祥;梁建伟;张兴茂;孟建彬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探讨肝素对内毒索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6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LI组、肝素治疗组(肝素组)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2只.内毒素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LI模型.建模后4 h处死各组大鼠,采用改良Smith评分法进行肺组织形态学评分,单核素示踪技术测定肺微血管白蛋白通透性(P_(al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假件血发病因子(vWF)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枪测肺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肝素组和ALI组大鼠肺组织Smith评分[分别为(5.00±1.26)、(8.00±1.0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7±0.52)分,均P<0.01),但肝素组明显低于ALI组(P<0.01).肝素组P_(alb)、TNF-α、IL-6和vWF分别为0.28 ±0.04、(1.92 ±0.35)μg/L、(1.22±0.13)ng/ml和(24.9 ±4.0)U/L,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0±0.02、(0.51±0.09)μg/L、(0.23±0.05)ng/ml和(14.0±3.0)U/L,均P<0.01),但明显低于ALI组[分别为0.38±0.04、(2.77 ±0.37)μg/L、(1.62±0.13)ng/ml和(31.8 ±7.5)U/L,均P<0.01)].ALI组ERK 1/2、P38 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素组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表达虽然也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ALI组;各组间JNK磷酸化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素明显抑制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表达,下调TNF-α、IL-6等炎症介质水平,降低P_(alb),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内毒素血症介导的ALI有显著的防护作用.
作者:孙辉明;施毅;宋勇;林心情;沈小昆;洪灵芝 刊期: 2009年第38期
目的 探讨L-型钙通道α1C亚基(Cav1.2)及α1D亚基(Cav1.3)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结肠的表达变化.方法 成年Wism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正常组,每组15只.采用番泻叶灌胃结合传统束缚应激加冷刺激建立D-IBS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粪便性状、颗粒数及含水量;运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Cav1.2和Cav1.3在大鼠结肠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粪便颗粒数及含水均明显多于正常组(6.8±1.4比3.2 ±0.8、80%±4%比47%±5%,P=0.032、0.018).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结肠均有Cav1.2及Car1.3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肌层,少量分布在黏膜和浆膜层.模型组大鼠结肠Cav1.2及Cav1.3的免疫组化评分值均高于正常组(3.43 ±0.92比2.82±0.60、4.32 ±0.51比3.75±1.05,P=0.034、0.039);两组中Cav1.3表达的免疫组化评分值均高于Car1.2(P=0.003、0.005).RT-PCR结果表明D-IBS大鼠结肠Car1.2及Cav1.3的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1.18±0.15比1.06 ±0.12、1.32 ±1.13比1.23 ±0.13,P=0.023、0.033);且Cav1.3的表达均高于Cav1.2(P=0.038、0.012).结论 D-IBS大鼠结肠组织L-型钙通道Cav1.2及Car1.3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Car1.3的表达明显高于Cav1.2,提示其发生了离子通道重构,并且可能是电重构所致结肠动力紊乱的分子基础.
作者:祝捷;罗和生;陈玲;周婷 刊期: 2009年第38期
近,加拿大学者Juurlink等研究发现,老年患者使用罗格列酮与吡咯列酮相比,可显著增加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风险.
作者:王新军;魏锋 刊期: 2009年第38期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的骨重建失衡,骨重建是指去除骨骼局部旧骨代之以形成新骨,即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一个成对的、相耦联的细胞活动过程,骨重建是成熟骨组织的一种重要替换机制.细胞核因子kB配体活化因子受体(RANKL)对破骨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海;徐建平 刊期: 2009年第38期
乳腺癌患者术后基本上都伴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可引起受累肢体的肿胀、功能减退.Kathryn等进行了一项为期1年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限制性重量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结水肿的作用,研究结果刊登在2009年8月13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I J Med,2009,361:664-673).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9年第38期
抗凝和溶栓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主要治疗方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2001年制定了<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但是指南中的治疗方案多为参考国外经验制定.急性PRE的溶栓治疗中,较为肯定的适应证是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大面积PTE,对于具有右心功能改变的次大面积PTE,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远期预后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证实.
作者:翟振国;杨媛华;王辰 刊期: 2009年第38期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为第3代人造胶体,维持胶体渗透压的疗效与血浆相近,在烧伤休克早期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我们在临床实际研究中发现,应用万汶虽然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但由于万汶不含蛋白成分,不能及时补充烧伤患者休克期蛋白的丢失,可导致患者血清蛋白偏低而不利于后期的治疗.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开展了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休克前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应用万汶的疗效及血清蛋白变化的研究,以期为万汶临床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陈炯;郑一双;韩春茂;苏国良;施剑武 刊期: 2009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