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情况,并对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QuantiFERON-TB Gold(QFT)在该人群中筛查LT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或反应性关节炎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患者,共149例,记录性别、年龄、既往有无结核感染史、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有无陈旧钙化灶,TST结果、QFT结果、检查前用药史、后续生物制剂应用及随访情况.结果 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患者中TST阳性率18.2%(14/77),QFT阳性率27.1%(26/96),两种方法一致性一般.以QFT结果诊断LTBI患病率22.9%(22/96).TST在50岁以下人群阳性率高于50岁以上人群,但QFT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T中M-N值在50岁以上人群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降低.64例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患者,TST或QFT阳性者中2例预防性抗结核后加用生物制剂,14例未抗结核治疗直接使用生物制剂.随访3~24个月,均未出现活动性结核病病例.结论 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患者LTBI患病率与既往报道风湿病患者LTBI患病率一致,高于一般人群.在50岁以上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患者中,尤其是服用免疫抑制剂人群,QFT相较TST更适合用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筛查.
作者:刘羽佳;徐婧;郭倩;李记;孙宇晶;石连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半-半椎板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至2014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3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前行MRI检查及血管造影确诊,其中研究组14例,经半-半椎板人路手术治疗,对照组18例经传统全椎板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位于胸段18例,腰段12例,颈段2例.瘘口均为单动脉供血.经半-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瘘口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未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少.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术后症状均较前术前好转.结论 在术前行脊髓血管造影精确定位瘘口位置的前提下,经半-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安全可行,且手术创伤更小,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保持.
作者:唐亚娟;朱亮亮;江晓航;李甲;应广宇;朱永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行肝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基础镇痛镇静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接受经皮射频消融介入治疗的肝肿瘤患者443例,试验组为右美托咪定组,共165例,平均年龄56岁,其中男127例(77.0%),女38例(23.0%);对照组为哌替啶组,共278例,平均年龄58岁,其中男223例(80.2%),女55例(19.8%).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及患者VAS评分、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心率及术前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追加哌替啶剂量低于对照组哌替啶剂量(64.6比90.8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053,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中VAS评分总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19,P=0.076),两组以4分为临界点进行分层时,≥4分和<4分组比较分析,试验组VAS评分≥4的患者数显著低于对照组(x2=7.05,P=0.0079).试验组的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两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有下降,其中试验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更大.此外,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比较并未显著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右美托咪定作为肝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镇痛镇静的基础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谢辉;田圣涛;于海鹏;杨雪玲;张芳芳;郭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不适合做脑室腹腔(VP)分流的患者进行脑室膀胱分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0年3月至2016年3月,共有25例患者脑积水接受脑室膀胱分流手术,年龄5~68岁,在做脑室膀胱分流之前,既往均有VP分流失败病史,VP分流原因包括腹腔包裹性积液11例,腹膜对脑脊液不吸收导致腹水7例,术后腹腔反复感染5例,腹腔刺激性疼痛不耐受2例.所有脑室膀胱分流患者术前均进行膀胱充盈状态的B超检查,行尿液常规及培养检查,以及肾功能检查.结果 2例患者因其他疾病导致死亡,1例患者术后2年头端分流管堵塞,予以更换头端分流管,症状改善;1例患者术后4年出现阴茎放射性疼痛,其余患者脑积水缓解满意.结论 脑室膀胱分流术对于不能做腹腔分流的患者是有效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案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娄平阳;陈航;吴中华;王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人路关节镜辅助治疗难复性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共完成12例(12髋)关节镜辅助下难复性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患儿月龄10~ 20个月(平均14个月).手术指征为麻醉下双侧内收肌患侧髂腰肌松解后髋关节不能中心复位的患者.采用单一内收肌下入路观察并操作,镜视下切除肥厚的圆韧带、清理髋臼底部纤维脂肪组织,盂唇内翻者行外2/3放射状切开、松解缩窄关节囊及髋臼横韧带.清理完毕后关节镜监视下手法复位,双髋人类位石膏外固定(并不进行镜下关节囊紧缩缝合),术后6~8周更换二期石膏.关节镜手术前后及更换二期石膏时均造影拍片,记录手术前后安全角、股骨头内侧化率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时均常规双髋平片观察有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测量髋臼指数.应用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各测量指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所有患儿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全部12髋在关节镜下复位成功.安全角由术前的18.5°±3.8°增至术后的61.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44,P<0.01).股骨头内侧化率由术前的62%±20%增至镜下清理后的10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9.P<0.05).髋臼角由术前的40.6°±5.0°降至术后的29.4°±5.0°,手术前后差异显著(t=5.463,P<0.01).术后1例患者出现Kalamchi-MacEwen分型Ⅰ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随访2年骺板内无骨桥形成,股骨头形状修复满意.2例残留有髋臼发育不良.结论 单人路关节镜辅助下髋臼清理闭合复位术是治疗难复性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冯超;万世奇;吕学敏;郭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基于形态测定分析技术(MAP)结合脑磁图(MEG)在核磁阴性的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MNPFE)患者致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癫痫诊疗中心行脑磁图检查的MNPFE患者42例.MAP和MEG的分析过程相互独立,当MAP阳性(MAP+)区域和MEG阳性(MEG+)区域在同一脑叶内,则该MAP+区域定义为MAP+MEG+区域.MAP和MEG的分析结果分别或同时与手术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AP的阳性检出率为69%(29/42),MAP+区域完全切除与患者术后无发作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27);MEG的阳性检出率为100%(42/42),MEG+区域完全切除与患者术后无发作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517);MAP+MEG+阳性检出率为43%(18/42),MAP+MEG+区域完全切除与患者术后无发作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09).结论 反映精细结构特征的MAP技术和反映电生理特征的MEG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提高MNPFE患者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作者:周琪琳;王臣;黄倩;张夏婷;韩涛;王迪;林一聪;王玉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氧化应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就诊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5例(患者组)和同期的健康志愿者8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血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采用一步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1)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2763±1728) 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165±1299) pg/ml],血清GSSG、NO水平患者组[(36±9)、(81±65)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11)、(24±1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认知功能七大领域中的得分下降较为明显(均P<0.001);(2)相关分析显示: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混杂因素后,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与认知功能七大领域中的信息处理速度(SOP)T分、注意与警觉(CTP-IP)T分、工作记忆(WMS-Ⅲ)T分、推理和问题解决(NAB)T分均正相关(r=0.417、0.206、0.247、0.318,均P<0.05),患者组GSSG水平与认知功能七大领域中SOPT分和NABT分均负相关(r=-0.321、-0.231,均P<0.05),患者组NO水平与SOPT分、WMS-Ⅲ T分、词语学习(HVLT)T分均负相关(r=-0.201、-0.193、-0.237,均P<0.05).结论 氧化应激系统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过程,氧化产物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BDNF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亚萍;张佩芬;袁秀霞;刘亚菲;李慧慧;陶琪;李雪;庞礼娟;宋学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核仁素在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野生鼠C57BL/6+假手术组(WT+Sham)、WT鼠+脓毒症组(WT+CLP)、心肌特异性过表达转基因鼠(TG鼠)+假手术组(TG+Sham)及TG鼠+脓毒症组(TG+CLP).Western blotting观察脓毒症术后0、12、24、48 h核仁素的表达情况;术后24 h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心肌细胞中活性氧(ROS)及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情况.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与WT+Sham组相比,WT+CLP组心肌组织中核仁素表达明显升高(2.57±0.34比1.00±0.15,t=7.468,P<0.01);与WT+Sham组相比,WT+CLP组7d生存率显著下降(33.3%比100%,x2=13.375,P<0.01);左心室等容收缩压力上升的大速率(+dp/dtmax)显著下降(t=4.993,P<0.01,n=10),血清CK-MB、cTnⅠ水平明显升高(t=5.031、4.335,均P<0.01),心肌组织中ROS和MDA水平亦显著升高(t=3.365、2.375,均P<0.05).与WT+CLP组相比,TG+ CLP组小鼠7d存活率明显升高(60.0%比33.3%,x2=8.227,P=0.004),+dp/dtmax明显改善(t=2.337,P=0.019),血清CK-MB、cTnⅠ水平及心肌组织中ROS、MDA水平均明显下降(t=2.127、3.347、2.115、2.224,均P<0.05).结论 小鼠脓毒症可诱导心肌组织中核仁素表达上调,心肌特异性过表达核仁素可减轻脓毒症小鼠中氧化应激所致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蒋碧梅;梁鹏飞;唐玉婷;孙慧;陈诚;肖献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患的唯一有效手段.个性化截骨工具(PSI)技术可增加TKA手术准确性,其通过术前个性化的手术计划设计、定制截骨工具,理论上既能提高手术精度、又能减少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获得了大量学者青睐.但相关研究结果褒贬不一,争论不断.目前,PSI技术并不确定能为患者带来更满意的手术效果,没有临床证据支持PSI技术在常规TKA手术中推广使用.可能PSI技术更适合用于关节外畸形等相对复杂、传统手术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的病例,但仍缺乏相关文献证实.本文将对近年来PSI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宇鹏;田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淀粉样变病是指淀粉样蛋白在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外异常沉积,并引起组织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本文报告1例皮肤结节性淀粉样变病伴类风湿关节炎及干燥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予以甲氨蝶呤、泼尼松等药物治疗.
作者:程灵云;李小红;张江安;陈莹莹;毛子慧;于建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动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和(或)血小板减少.本文报道1例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原发性APS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
作者:尤含笑;赵久良;张文;张遥;周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痴呆与认知障碍疾病是一种以获得性、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减退、行为改变的综合征.痴呆与认知障碍疾病种类繁多,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痴呆等.其中AD为常见,占所有类型痴呆的50%~70%[1].基于AD的研究进展,痴呆与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生目前被认为是一个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在AD痴呆阶段之前还存在AD痴呆前阶段,包括轻度认知障碍阶段(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临床前阶段(preclinical stage).轻度认知障碍是指患者具有主观或客观的记忆或认知损害,但其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AD临床前阶段是AD发生的早期,此期没有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或者仅有极轻微的记忆力减退主诉,可通过脑脊液或影像学检查如PET淀粉样蛋白成像来诊断[2].出现记忆力减退主诉的阶段又称为主观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认知训练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成人Bart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共63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成人Barton骨折资料.西部地区28家医院定义为西部组,东部地区35家医院定义为东部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各年龄段骨折例数等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根据其正态性选择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共收集1191例Barton骨折,占尺桡骨远端骨折的4.0%(1191/29825).男女比例为1∶1.02,高发年龄段为51~ 60岁(21.4%).掌侧Barton骨折736例(61.8%),背侧455例(38.2%).西部组403例,男222例(55.1%),女181例(44.9%);东部组788例,男368例(46.7%),女420例(53.3%),两组性别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2,P<0.05).西部和东部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4岁(16~ 94岁)和51岁(16~ 9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79,P<0.05).两组掌侧Barton骨折分别有238例和498例,背侧Barton骨折分别有165例和29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7,P>0.05).结论 成人Barton骨折高发年龄为51 ~ 60岁,掌侧Baron骨折多于背侧,女性多于男性.西部地区男性多发,东部地区女性多发;西部地区患者年龄小于东部地区.
作者:李石伦;李傲;崔鹏;张英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文叙述了近50年内免疫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与疾病防治的应用研究在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前沿领域占据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我国应重视该学科的发展,及我国免疫学的研究态势及发展思路.阐述了免疫学及其与疾病防治研究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作者:曹雪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风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后辅助化疗(ACT)改善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方法,将134例高风险UTUC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单纯RUN治疗组和RUN+ACT治疗组,观察ACT治疗反应,并对比总结两组患者的预后资料,评价ACT在UTU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RUN组入组6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6~36)个月,RUN+ACT组入组7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6~36)个月.所有ACT患者均未观察到难以控制的世界卫生组织(WHO)4级化疗毒性反应.尽管ACT有改善高风险UTUC患者RUN术后总体生存率(OS)及肿瘤特异生存率(CSS)的趋势,但在本研究中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ACT可以改善淋巴结阳性UTUC患者的预后:中位OS延长12.1个月(30.1与18.0个月)、3年OS提高18.4%(49.1%与30.7%,P=0.083),中位CSS延长10.6个月(29.2与18.6个月)、3年CSS提高17.7%(55.9%与38.2%,P=0.047);此外,ACT也可以改善T3/T4期UTUC患者的预后:中位OS延长12.6个月(25.2与12.6个月)、3年OS提高14.1%(41.4%与27.3%,P=0.038),中位CSS延长12.4个月(31.3与18.9个月)、3年CSS提高18.5%(49.2%与30.7%,P=0.044).结论 ACT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淋巴结阳性或高分期(T3/T4)的UTUC患者,ACT具有显著改善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炳富;罗勇;魏德超;韩毅力;李明川;赵佳晖;林云华;侯铸;姜永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一次性椭圆包皮环切吻合器[爱童(中国商环)]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开展的1 481例使用爱童一次性椭圆包皮环切吻合器的阴茎手术.手术时平均年龄5.2(2~14)岁.其中单纯的包茎和包皮过长1 226例,慢性感染期瘢痕包茎32例,包茎或包皮过长合并尿道重复畸形23例,包皮外伤29例,包茎或包皮过长合并尿道口囊肿35例,包茎或包皮过长合并尿道口狭窄3例,包茎或包皮过长合并蹼状阴茎108例,包茎合并阴茎下弯6例,包茎合并系带过短4例,包皮发育相对正常、阴茎下弯不明显的Ⅰ °和Ⅱ°尿道下裂、巨尿道口伴完整包皮型尿道下裂15例.结果 本研究1 48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包皮环脱落时间<5d2例(0.1%),包皮环脱落时间>25 d 9例(0.6%).包皮环脱落时间平均13.2d.术后3个月随访,除2例包皮系带臃肿(0.1%),其余患儿术后包皮外观满意.所有患儿无明显包皮瘢痕增生、包皮切缘整齐、包皮系带完整、保留包皮左右对称、未勃起状态下保留包皮可以覆盖冠状沟至龟头后1/3.所有尿道下裂患儿无尿道狭窄和尿道瘘,阴茎伸直满意.结论 爱童(中国商环)一次性椭圆包皮环切吻合器在小儿泌尿外科多种疾病治疗中使用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冯东川;朱孝宇;李圆;龚金超;韩涛;张旭;张习伦;孙光耀;胡殿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采用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切点值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患病情况.方法 顺序纳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建档的妊娠妇女896名,筛选上述人群中符合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推荐标准,且为单胎妊娠、无不良产科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的孕妇421名,年龄(31.0±3.9)岁,采用自我纵向序列研究方法建立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妊娠早期特异性TSH参考值范围上限分别采用2017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的4.0 mU/L,2012年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的5.17 mU/L(Roche试剂)及2011年ATA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的2.5 mU/L,诊断妊娠早期SCH的患病率.结果 本研究妊娠早期特异性TSH参考值范围为0.12~4.16 mU/L.分别采用TSH>4.16、4.0、5.17、2.5 mU/L诊断妊娠早期SCH,其患病率分别为4.35%(39/896)、5.92%(53/896)、1.56%(14/896)、20.87% (187/896).其中以TSH>4.0 mU/L及TSH>4.16 mU/L作为诊断切点值时,妊娠早期SCH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妊娠早期以TSH 4.0 mU/L为切点值诊断SCH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4%、98.2%,Youden指数0.956.结论 2017年ATA指南推荐的TSH 4.0 mU/L,可作为未建立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地区诊断妊娠早期SCH的切点值.
作者:杜静;蔺莉;李智;孙健斌;袁宁;赵心;李方;张静;张晓梅;纪立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因调控叉头框M1蛋白质(FoxM1)蛋白表达对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HIF-2α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HIF-2α)和沉默RNA(siRNA),并分别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转染大鼠PASMC,其中常氧组分成常氧对照组、常氧+ LV-HIF-2α空载组、常氧+LV-HIF-2α组;低氧组分成低氧对照组、低氧+siRNA-HIF-2α空载组、低氧+siRNA-HIF-2α组,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IF-2α及其对下游FoxM1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及细胞增殖相关Aurora A蛋白表达影响.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细胞增殖检测过表达和抑制HIF-2α表达对大鼠PASMC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常氧+LV-HIF-2α组HIF-2α表达均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和常氧+LV-HIF-2α空载组(0.17±0.02比0.09±0.01和0.07±0.00),而低氧+siRNA-HIF-2α组PASMC中HIF-2α表达均显著低于低氧对照组和低氧+siRNA-HIF-2α空载组(0.28±0.01比0.35±0.02和0.30±0.01)(均P<0.05);常氧+LV-HIF-2α组FoxM1蛋白、cyclinD1及细胞增殖相关Aurora A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和常氧+LV-HIF-2α空载组(分别为0.40±0.03比0.24±0.01和0.30±0.01,0.22±0.02比0.09±0.01和0.08±0.02,0.29±0.02比0.04±0.01和0.07±0.01)(均P<0.05);低氧+siRNA-HIF-2α组FoxM1蛋白、cyclinD1及AuroraA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低氧对照组和低氧+siRNA-HIF-2α空载组(分别为0.23±0.01比0.36±0.02和0.32±0.01,0.15±0.01比0.31±0.01和0.28±0.03,0.14±0.02比0.33±0.03和0.27±0.02)(均P<0.05);常氧对照组PASMC的EdU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常氧+LV-HIF-2α组[(30.77±2.43)%比(55.56±3.01)%],而低氧对照组显著高于低氧+siRNA-HIF-2α组[(65.28±3.21)%比(44.64±2.78)%](均P<0.05).结论 HIF-2α调控FoxM1表达明显增加而促进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作者:朱昊;朱黎明;蒋永亮;胡瑞成;戴爱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围手术期并发症是影响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经济花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用于评估围手术期风险的方法多是基于静息状态,对于预测围手术期风险的价值有限.心肺运动试验作为一项能够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的综合性测试,其在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和术后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肺运动试验的常用指标、风险评估、临床决策以及总结与展望四个方面对该项测试进行介绍.
作者:宋燕新;赵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列恶性肿瘤前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纪元.EGFR基因少见突变是除经典突变外的EGFR突变,其对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差异较大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EGFR基因少见突变的主要类别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启示.
作者:王鸯;李敏;胡成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诊治的一例小肠脂肪瘤病,该患者20年前于其他医院因肠梗阻手术,病历记载:肠腔内有数个息肉样病变,约4 cm×5 cm大小,切除60 cm病变小肠,未行病理检查,术后腹痛、腹胀消失.7d前饱餐后腹胀加重,伴腹痛、恶心,大便及排气次数减少.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术中见回盲瓣以上130 cm至十二指肠空肠曲下150 cm之间肠管异常,肠腔扩张,大直径约12 cm,肠壁增厚、折叠、扭曲,肠腔内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软肿块.病变及其上方肠系膜脂肪(近肠管处)增生,切除病变,行近、远端小肠吻合术.病理诊断:小肠脂肪瘤病,术后康复出院.
作者:于俊秀;刘学忠;邵峰;张宝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CT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这些小结节具有不同的大小、形态、密度,或单发、或多发,如何评价小结节的性质,给予合适的医疗建议,对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对NCCN指南、Fleischner学会指南以及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肺结节的处理策略及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对肺结节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为肺部小结节的科学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宋勇;袁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