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症状学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喉咽反流病(LPRD)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动力室检查的患者,采用反流疾病问卷(RDQ)和反流症状指数( RSI)调查,RDQ积分≥12分诊断为GERD;RSI积分≥13分认为存在LPRD。共向1090例患者发放问卷,有效问卷895份。其中女474例,平均年龄(54±13)岁,男421例,平均年龄(52±14)岁。结果 895例患者无反流性疾病者351例,仅有GERD者237例,仅有LPRD者89例,二者同时具有218例,3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383、0.227)。GERD患者中同时患有LPRD患者47.9%( 218/455);而LPRD患者中同时有GERD者达71.0% (218/307)。在GERD患者中,反食频率及反食程度与RSI积分相关(r=0.115、0.141,P=0.007、0.001)。结论 ERD和LPRD可以共存,也可以单独存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单独的LPRD仅占少数,GERD的治疗策略可能需要调整;GERD患者合并反食症状,一定程度提示喉咽反流的可能性。
作者:冯桂建;赵丽莉;邹宁;刘玉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由2名评价员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要求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数据收集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RevMan4.2)对入选研究的近期疗效按不同部位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33项涉及2897例病例,按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胃癌4个亚组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结果良好,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与单纯化疗组比较,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及95% CI、Z值和p值分别为2.48 (1.59~3.90),Z=3.94,P<0.0001;1.43(1.20~1.71),Z=3.97,P=0.0001;2.06 (1.28 ~3.34),Z=2.96,P =0.003],但两组治疗胃癌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 (0.73~2.13),Z=0.81,P=0.42]。结论 研究结果 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较单纯化疗疗效更佳,但仍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肓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作者:方罗;林能明;范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显微外科技术基础上,单纯应用神经内镜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21例中19例术后疼痛即消失,2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口服卡马西平1~3个月后疼痛逐渐消失,无三叉神经及其他颅神经损伤病例,无术后小脑肿胀及死亡病例。随访期间内无疼痛复发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能够单独完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而且与显微手术相比具有局部解剖显露清晰,不易损伤神经、血管;不牵拉小脑半球,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辉;胡志强;朱广通;关峰;戴缤;毛贝贝;王邵恒;任乐宁;康庄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外科在结直肠肿瘤根治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辅助腹腔镜的手术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前瞻性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6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分别进行手辅助腹腔镜及腹腔镜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安全性、根治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64例结直肠癌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2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块大小等临床病理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辅助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127±31) min比(184 ±71) min,P=0.022];术中出血量及术后48 h平均引流量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150±42) ml比(82 ±31) ml、(208±58)ml比(170±52) ml,P=0.008、0.020];Trocar使用数少于腹腔镜组(2.4个比5.0个,P=0.015)。腹腔镜组和手辅助腹腔镜组在肠段切除长度[(19±5)cm比(18±4)cm]、淋巴结清扫数量[(16±4)个比(16±3)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 (4/32)比25.0%(8/32)]、术后排气时间[(1.7±0.9)d比(1.8±0.7)d]、术后耐受半流时间[(2.9±1.3)d比(2.8±1.2)d]、住院费用[(4.8±0.6)万元比(4.9±0.4)万元]及术后住院时间[(6.7±2.3)d比(6.6±2.3)d]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性,是结直肠癌于术治疗的良好术式之一。
作者:宋武;韩方海;何裕隆;彭建军;蔡世荣;李洪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例首次发病的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1例,女3例,发病年龄为29 ~ 33岁。本病多以肢体瘫痪伴尿便障碍为首发,临床表现包括视力异常、运动、感觉以及尿便障碍等视神经和脊髓受累症状和体征,3例患者血尿酸降低,血清白身免疫抗体谱及NMO-IgG可阳性,头颅MRI无典型脱髓鞘病灶,脊髓MRI表现为长T1,长T2病灶几乎累及脊髓全长,可伴脊髓肿胀,其中2例患者确诊为干燥综合征伴超长节段横贾性脊髓炎。4例患者均经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获得不同程度缓解,1例死亡。结论 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好发于青年女性,以脊髓受累多见,可合并视神经受累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颅内多无病灶,对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敏感。
作者:张伟赫;矫毓娟;焦劲松;刘尊敬;汪仁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并发现胸部病变的患者188例,随访至2010年1月,随访9~26个月,评价PET/CT显像诊断肺部占位、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其他良性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良性病变中大标准摄取值(SUVmax) >2.5者占24.3%(18/74例),其中包括肺门淋巴结增大6例,纵隔淋巴结7例,肺内结节(>10 mm)1例,肺部炎症2例,陈旧性肺结核1例,胸膜增生性病变1例。恶性病变中肺内结节(>10 mm)病灶SUVmax为8.2±5.4,RI为52.4%±39.6%。PET/CT显像诊断肺内结节(>10 mm)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0.0%、96.6%、98.2%和80.0%。PET/CT显像诊断肺门 J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25.0%、80.8%、85.7%和40.0%。PE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1.7%、84.8%、86.5%和71.4%,其灵敏性和准确性高于CT的70.2%和55.9%。PET显像诊断恶性肺内小结节(<10 mm)的阳性率为63.2%,低于薄层CT显像。恶性病变治疗后复杳患者6例,病灶摄取18 F-FDG消失4例,平均生存期为(22±5)个月。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振欣;章斌;吴翼伟;倪斌;潘律德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梗阻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至2010年间30例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患儿,采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6例,其中Ⅲ级5例,Ⅳ级1例;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9例,Ⅱ级6例,Ⅲ级3例;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Ⅱ级1例,Ⅲ级12例,Ⅳ级2例。比较术后脑脊液变化、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组6例经治疗后4例4~6个月内拔除外引流管,外引流管长留置时间6个月,未发生颅内感染及与外引流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含量恢复正常时问、预后等方面与脑室腹腔分流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重度梗阻性脑积水有效且较为安全,部分患儿经治疗脑积水缓解,避免了分流装置长期留置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的方法 。
作者:林坚;张弩;盛汉松;尹波;王怀瓯;王茂德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建立类似于体内生理环境的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材料取白10周龄小鼠的腰椎脊柱功能单位,每个脊柱功能单位由椎间盘和两端的部分椎体组成。将小鼠的腰椎脊柱功能单位在培养液和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凶溶液中,经过不同时段的培养,通过组织学染色和MTT方法 检测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和细胞活性。结果 小鼠椎问盘的组织学特点和细胞活性在培养液中维持4周无明显变化。0.25%布比卡因中培养1h导致25%椎间盘细胞死亡,而浓度为0.5%相同时间培养死亡细胞比例上升至60%。结论 小鼠椎间盘经体外器官培养4周,维持了组织结构和细胞功能的完整性。随着布比卡因作用浓度的增加,椎间盘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
作者:王东;董青;NGO Kevin;VO Nam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老年大鼠肠系膜微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初步阐明其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1)细胞学实验: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分成对照组、eNOS阻断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和GBE组。L-NAME组中加入100 μmol L-NAME孵育48 h;GBE组中先加入100 μmol L-NAME孵育24h,再加入GBE 20 g/L共同孵育24h。观察各组eNOS蛋白的表达。(2)动物实验:取24月龄雄性SD大鼠32只,抽签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和GBE组(分为3组分别给药3、5、7d,每组8只),并分别测定20、40、60、80、100、120、140 mm Hg(l mm Hg=0.133 kPa)血管内压力下大鼠肠系膜一级微动脉的直径,推算血管的弹性,并检测大鼠肠系膜微动脉在15 dyn/cm2流体切应力刺激下NO的释放量以及eNOS蛋白与基因的表达。结果 (1)细胞学实验:L-NAME组HUVEC eNOS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GBE组(0.57±0.06比0.96±0.05、0.81±0.09,均P<0.01)。(2)GBE3、5、7d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NO释放量(8.01±0.24、12.11 ±0.78、14.72 ±0.70) pmol·mm-2·min-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83 ±0.75) pmol·mn-2·min-1,均P <0.05],且7d组高;大鼠肠系膜微动脉eNOS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59±0.20、0.86±0.02、1.09±0.13比0.41±0.16,均P<0.05),且7d组高;eNOS mRNA的表达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79±0.04、0.85±0.07、0.99±0.03比0.58±0.05,均P<0.05),且7d组高。结论 GBE可能通过增加微动脉NO的释放量以及eNOS的表达改善血管的弹性,从而发挥保护血管的作用。
作者:常艳华;陈永刚;杨国仪 刊期: 2011年第35期
通常对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是以病灶刮除或分块切除的方式切除,而对于脊柱转移瘤只在有神经压迫症状后才予以姑息切除,这样的手术方式必然存在局部肿瘤的高复发率[1]。近年来,随着肿瘤理论研究、肿瘤分期系统的进步和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脊柱肿瘤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脊椎切除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原发恶性和孤立性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全脊椎整块切除,能彻底切除肿瘤有效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污染,明显减少肿瘤复发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3]。胸腰椎是脊柱肿瘤的高发部位,但目前胸腰椎脊柱肿瘤的手术仍具有争议,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现对胸腰椎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治疗原则和适应证等作一综述。
作者:陈农;李熙雷;董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病历摘要患者女,60岁。因多关节肿痛3个月,双手、双足麻木伴双足下垂10 d于2010年10月5日人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3个月前开始出现双足跖趾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随后渐次累及双手近端指问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双肩、颞颌关节及双侧胸肋关节,晨僵时间持续半天不缓解。2010年9年2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门诊杏血清类风湿因子1.20×106 IU/L,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状胍氨酸多肽抗体以及抗核周因子均为阳性。
作者:赵伟;张江林;黄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达菲(tamiflu),其化学通用名为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 phosphate),是瑞士罗氏制药集团旗下的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公司)生产的药品,2001年10月在我国上市,该药品是一种神经氨酶抑制剂,能帮助缩短患者所表现出来的流感症状,如鼻塞或流清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肌肉或关节疼痛,疲倦,头痛,发烧等,在抑制H5N1型禽流感上有奇效。
作者:黄力 刊期: 2011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