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12年8期文献
  • 下咽及颈段食管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憩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19例下咽及颈段食管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下咽侧壁憩室1例,表现为口臭及咽痛.Killian-Jamieson憩室3例,表现为口臭、咽部堵塞感.Zenker憩室15例,其中3例表现为口臭、反酸、吞咽不畅,另外12例无临床症状.以上有临床症状的7例憩室采用经口或经颈侧切开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6个月~18年无复发.对12例无症状的憩室采取临床观察,随访1~ 25年无进展.结论 下咽侧壁憩室、Zenker憩室和Killian-Jamieson憩室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对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疗效好.对无症状的患者可予临床观察.

    作者:李阳;陈兴明;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

    目的 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2年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2例行腹腔镜切除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手术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2例肿瘤均无内分泌功能,肿瘤长径平均6.5 cm(1.5~16.8 cm),其中腹膜后镜切除10例,平均长径6.0 cm,经腹腹腔镜切除2例,长径分别为7.5和10.7 cm.12例肿瘤中,3例肿瘤包绕肾蒂血管,1例肿瘤与肾粘连紧密.平均手术时间144 min,平均出血量194 ml,术后平均住院日5.4d.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多数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体积较大,如能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并注意保护肾血管,腹腔镜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争;何睿;李学松;周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国产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和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国产左西孟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血液动力学和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入选ADHF患者接受Swan-Ganz导管检查后满足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 mm Hg、心脏指数(CI)≤2.5 L· min-1·m-2者分入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均静脉滴注24h.结果 78例ADHF患者分入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各39例).左西孟旦组治疗后24h的PCWP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14.2±7.6)mm Hg比(23.1±8.0) mm Hg,P<0.01],CI较基线水平显著增加[(2.8±0.7)L·min-1·m-2比(2.0±0.4)L·min-1· m-2,P<0.01].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PCWP,肺动脉平均压(PAMP),体循环阻力(SVR)在治疗24 h后较基线水平变化率(中位数)在左西孟旦组显著降低45.5%比22.0%,(P<0.05);20.8%比15.0%,(P<0.05);34.5%比12.7%,(P<0.01);CI升高39.8%比13.5%,(P<0.01).治疗24h后,左西孟旦组LVEF较基线显著升高(32.5%±8.7%比27.4%±6.1%,P<0.05).治疗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PCWP和CI均显著相关(r=0.31,P<0.01;r=-0.29,P<0.05).左西孟旦组呼吸困难改善较多巴酚丁胺组显著.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多巴酚丁胺比较,国产左西孟旦对ADHF患者具有更好改善血液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的作用,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宇辉;卿恩明;张健;黄燕;吕蓉;周琼;韦丙奇;安涛;卿平;邹长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SCMC-ALL-2005方案评估

    目的 评价SCM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005方案(泼尼松龙、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阿糖胞苷、硫鸟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地塞米松)治疗儿童ALL的临床疗效及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制定诊断治疗方案,根据临床危险因素并结合骨髓微量残留病(MRD)检测,将病例分为临床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分别予以不同强度的化疗方案.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连续收住初发B系ALL 351例,分析其诱导缓解率,评估分组、年龄、融合基因及诱导缓解第35天及以后MRD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73例随访至2011年6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26~ 74个月),获得诱导缓解345例(98.29%).年龄<1岁12例(3.42%),1~9岁285例(81.20%),10—18岁54例(15.38%);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34%、72%和63%.根据分组标准,低危组156例(44.44%),中危组177例(50.43%),高危组18例(5.13%);5年EFS分别为78%、64%和30%.伴有BCR/ABL融合基因18例、MLL/AF4 3例、PBX/E2A 16例、TEL/AML 36例;5年EFS分别为11%、66%、75%和74%.诱导治疗35 d进行MRD检测300例,其中241例≤0.01%(阴性),59例>0.01%(阳性),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79%和58%.治疗相关死亡共6例,占1.71%.未完成治疗(放弃)18例.复发70例,复发率为19.94%,包括骨髓复发52例、单纯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8例、骨髓和CNS联合复发1例、复发转化为髓系白血病M41例(考虑为第2肿瘤)和睾丸复发8例.5年总生存率为84%,EFS为69%.结论 SCMC-ALL-2005方案治疗相关病死率低,诱导35 d及以后MRD水平对预后均有影响.高危组、BCR/ABL阳性者和诱导治疗后MRD不能始终保持阴性者预后差.

    作者:汤静燕;薛惠良;陈静;潘慈;李本尚;顾龙君;董璐;胡文婷;沈树红;周敏叶;启东;江华;罗长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耐药性研究及对策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在全消化道,其中以胃和小肠多见,95%的GIST患者KIT基因(CD117)呈阳性表达.对于病变局限、可手术切除的GIST,外科手术是治疗首选,但是许多患者术后仍然面临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风险.伊马替尼是一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通过阻断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功能来抑制GIS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伊马替尼的出现为GIST的综合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极大地降低了GIST复发转移的风险,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预后.

    作者:杨宏;周雷;王文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舌癌骨转移伴高钙血症一例

    患者男,66岁,因舌鳞癌术后1年余,全身疼痛1个月余于2011年8月25日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患者2009年12月因左舌缘破溃伴疼痛行病理活检示左舌缘鳞状细胞癌Ⅰ级,2010年1月行左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左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术后病理示:左舌鳞状细胞痛Ⅰ级,侵犯肌肉,左颌下腺(一),左颈部淋巴结15枚(一)(图1).患者术后未行治疗.2011年9月初发现左腋下1枚肿块,于我院行腋下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理示见恶性肿瘤细胞(鳞癌),入院前1个月出现严重失眠,全身疼痛伴行走困难.

    作者:李小优;冯继锋;吴剑秋;刘宇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机器人手术系统经历了伊索系统( AESOP,1994年)、宙斯.系统(Zeus,1999年)、达芬奇系统(Da Vinci,2000年)3代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VSS)属于主仆机器人系统,它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第1个可在手术室使用的机器人手术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成熟、应用广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

    作者:沈周俊;王先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

    早在19世纪Mahomed就发现血尿酸水平与血压升高有关,近几十年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尿酸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尿酸也是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性甚至高过蛋白尿.

    作者:王庆文;刘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基质细胞表型特征改变及意义

    目的 观察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基质细胞的表型特征,比较其差异性.方法 应用Masson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基质细胞表型特征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间线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相对照.按前列腺癌基质细胞阳性染色率分布,将前列腺癌基质分成4等级(0级,0%;1级,1% ~33%;2级,34%~66%;3级,67% ~ 100%),比较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和侵袭性前列腺癌组织中基质分级特征及差异性.结果 Masson染色下可见前列腺癌基质中分布绿色染色的基质细胞,共阳性表达SMA和波形蛋白,而肌间线蛋白表达减少或阴性,为肌成纤维细胞型;BPH基质中见大量红色染色的基质细胞,阳性表达SMA和肌间线蛋白,为平滑肌细胞型;62例前列腺癌中1级13例(20%),2级20例(32%),3级29例(48%),而20例BPH增生组织中1级9例(45%),2级10例(50%),3级1例(5%);2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中1级10例(45%),2级8例(37%),3级4例(18%).在临床侵袭性前列腺癌中,高级别的肌成纤维细胞分布(2/3级)占83% (33/40),显著高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55%,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573 >3.81,P<0.05).结论 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基质细胞分布存在差异性.前列腺癌基质分布肌成纤维细胞,并在临床侵袭性前列腺癌中高表达.

    作者:周辉;孙宏斌;黄文斌;徐郑;苏江浩;朱佳庚;贾瑞鹏;刘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预测因子.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71例CRPC患者采用低剂量酮康唑治疗的资料.酮康唑口服200 mg/次,3次/d,同时口服泼尼松5 mg/次,2次/d.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下降超过基线水平50%定义为治疗有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有效治疗的预测因子及其准确性.结果 22例(31.0%) CRPC患者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有效,PSA倍增时间和基线血清睾酮与疗效正相关.PSA倍增时间≥3个月和<3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3%和22.8%,风险比(HR)=0.149 (95% CI 0.029~0.766),P=0.023,曲线下面积(AUC)=0.707;基线血清睾酮≥0.1和<0.1 μg/L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6%和5.7%,HR=0.068(95% CI 0.012~0.380),P=0.002,AUC=0.749.低剂量酮康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12例(17.9%)、肾功能异常11例(16.4%)、乏力8例(11.9%)等.结论 低剂量酮康唑是CRPC患者一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的内分泌治疗选项,PSA倍增时间≥3个月和基线睾酮水平≥0.1μg/L是患者取得理想疗效的预测因子.

    作者:林国文;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朱一平;施国海;马春光;肖文军;秦晓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弥散加权磁共振联合经直肠超声定位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初步运用.

    目的 检测弥散加权磁共振(MRDW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行MRDWI联合经直肠超声( TRUS)定位下前列腺穿刺的141例患者资料,按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10 μg/L、10 μg/L≤PSA<20 μg/L、20 μg/L≤PSA <50.μg/L和PSA≥50 μg/L将可疑患者分为4组(A~D),按照前列腺6分区法将所得图像数据分区测量,统计各区的影像学诊断及对应穿刺标本的病理,并分别计算MRDWI和TRU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B、C、D4组的穿刺诊断率分别为23.7%、35.5%、66.7%和96.3%.MRDWI敏感度显著优于TRUS,以患者为研究单位时,MRDWI在PSA< 10μg/L、10 μg/L≤PSA <20 μg/L、20 μg/L≤PSA< 50μg/L和PSA≥50 μg/L的患者中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5.7%、72.7%、97.8%和100.0%,TRUS在各组对应的诊断敏感度为35.7%、36.4%、43.8%和65.4%.以穿刺标本为研究单位时,MRDWI在各组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5.5%、71.9%、91.5%和94.4%,TRUS在各组对应的敏感度为23.4%、34.5%、68.9%和89.3%.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结果显示其敏感度显著优于TRUS,且临床操作便捷、高效.对于前列腺癌可疑患者,建议行MRDWI及TRUS联合定位的可疑病灶加系统穿刺法.

    作者:王进有;沈益君;刘小航;张海梁;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朱耀;周良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对肺门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对经传统方法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肺门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中山医院就诊的纵隔和(或)肺门占位性病变患者91例,行EBUS-TBNA检查,对病理结果与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1例均顺利完成EBUS-TBNA,其中恶性肿瘤61例,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1.8%;良性病变30例,其诊断符合率为60.0%.获取组织条标本者,具有较完整病理组织结构的比例为36.9%(24/65).对良性病变和全部病例,细胞学联合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细胞学检查(P<0.01),对恶性病变,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较单纯细胞学检测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US-TBNA诊断病因不明的肺门及纵隔占位性病变安全、有效,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同.

    作者:胡洁;苏永华;殷霞;洪群英;李春;叶茂松;李菁;胡沁;石园;白春学;张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趋化因子受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XC类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SCLC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65例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中CXCR4、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运用x2检验、生存分析探讨二者表达与SCLC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 SCLC组织中CXCR4、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 (65/65)和87.7% (57/65).CXCR4的高表达主要与远处转移中的骨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04),而与脑转移(P =0.068)及淋巴结转移(P =0.085)无显著相关性;MMP-9的高表达则与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相关(P =0.048),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 =0.08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XCR4表达的高低明显影响SCL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 (P=0.005);MMP-9表达的高低对SCLC患者的DFS无影响(P =0.34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XCR4的表达情况(P =0.015)是影响SCLC患者DFS的独立因素.结论 SCLC组织高表达CXCR4和MMP-9,CXCR4的表达可能与SCLC的骨转移相关;而MMP-9的表达在SCLC转移中的作用不明显.CXCR4的表达情况是影响SCLC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李瑞健;赵路军;战忠利;吕旭;巩琳琳;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吉非替尼联合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联合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收治的16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联合治疗组38例,年龄38~ 77岁,在普通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的同时服用吉非替尼250 mg,1次/d,连续服用至少8周,于开始服用吉非替尼的第12周进行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常规治疗组123例,年龄37—76岁,同期进行普通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以x2检验评价两组间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脑转移相关症状及Ⅲ~Ⅳ度毒副反应,以非参数等级检验分析两组美国东部肿瘤协助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间的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1.6%和78.9%,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5.4%和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859,P=0.027和x2=4.479,P=0.034);脑转移相关症状两组间治疗前无明显差异(X2=2.773,P=0.096),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X2=4.612,P=0.037);联合治疗组治疗前ECOG评分等级0~1分18例,2分11例,3~4分9例,治疗后ECOG评分相应等级分别为27、6、5例,治疗后ECOG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Z=-2.012,P=0.044);在Ⅲ~Ⅳ度毒副反应中,联合治疗组发生痤疮样皮疹4例,而常规治疗组为0例(P=0.003),而两组疲乏、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傅华;张雪淋;肖瑜;刘小军;龙驰;胡义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