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MLPA)在疑似染色体微小重排引起的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 DD/ID)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门诊和病房就诊并临床诊断为不明原因的DD/ID患儿共276例的检测结果。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MLPA方法进行检测,包括检测亚端粒区缺失/重复的P070和P036试剂盒;检测22个常见染色体微缺失和重复综合征的P245试剂盒。结果在276例患儿中检测到58例异常,检出率为21%。累及1条常染色体亚端粒区重排者32例,其中缺失突变25例,重复突变7例;同一条染色体两臂亚端粒区均缺失者2例;累及2条常染色体亚端粒区者9例,均表现为一条染色体亚端粒区缺失,而另一条重复;累及3条染色体亚端粒区者1例,2条表现为重复,1条为缺失。累及性染色体亚端粒重复1例,缺失1例(Xq/Yqdel)。检测出了22种常见微缺失重复综合征中的11种综合征,6种位于亚端粒区。结论 MLPA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和特异的方法对诊断不明确的DD/ID患儿进行遗传病因学检测。
作者:王松涛;潘虹;裴珮;郑雪飞;张英;马祎楠;包新华;杨艳玲;吴晔;戚豫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调查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者中肺动脉高压( PAH)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首次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诊治的CHD患者704例,采集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右心导管检查,以右心导管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1 mmHg=0.133 kPa)作为PAH的诊断标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H存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704例患者中男319例,女385例,中位年龄5岁;包括房间隔缺损185例、室间隔缺损452例、动脉导管未闭48例及上述畸形合并存在者19例;其中,合并PAH者280例(39.8%),未合并PAH者424例(60.2%);年龄(OR=1.017,95%CI:1.001~1.033,P=0.040)、体动脉收缩压(OR=0.959,95%CI:0.944~0.975,P<0.001)、室间隔缺损(OR=4.402,95%CI:2.615~7.411,P<0.001)、动脉导管未闭(OR=6.417,95%CI:3.079~13.373,P<0.001)、复合畸形(OR=10.513,95%CI:3.641~30.355,P<0.001)是C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AH是CHD常见的并发症,年龄、体动脉收缩压及CHD类型是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雯;孙云娟;逄坤静;王浩;杨涛;顾晴;赵智慧;熊长明;倪新海;柳志红;何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导丝定位联合彩超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微小钙化病变的临床诊断作用,以减少乳腺外科切检后对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8例乳腺临床不能触及、超声阴性、X线仅有簇状或线样弥漫分布钙化的患者进行钼靶X线乳腺钙化灶导丝定位,在超声引导下沿定位导丝穿刺乳腺可疑病变组织。待病理结果回报后,进一步制定相关手术方案。结果38例病灶均定位准确,9例为乳腺癌,其中乳腺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3例(3/38),导管原位癌(DCIS)6例(6/38),乳腺腺病25例(25/38),非典型增生3例(3/38),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1/38)。病理穿刺组织均能看到钙化灶,1例穿刺病理导管原位癌,术后切除活检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与术后切除病理基本相符,全组乳腺癌检出率23.7%。病理为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均成功检测到前哨淋巴结。结论对于临床不可触及、超声阴性仅钼靶X线显示钙化乳腺病变组织,经钼靶X线导丝定位联合彩超引导钙化灶穿刺活检,定位准确,安全可行,可能减少乳腺癌对外科切检后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德才;张景华;胡万宁;李红民;牛凤玲;刘景萍;赵志强;韩晓晨;张靖辉;张海萍;王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住院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进一步认识纹带棒状杆菌临床意义提供新的实验数据和思路。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间45例住院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纹带棒状杆菌45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盐水棉拭子法对纹带棒状杆菌阳性患者周边环境进行采样、分离纹带棒状杆菌,并对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进一步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方法对45株纹带棒状杆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45株纹带棒状杆菌主要分离自神经外科病房(21株)、呼吸内科病房(8株)和重症监护病房(8株),其中39株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2013年12月、2014年1月和2014年2月3个月内纹带棒状杆菌呈聚集分布。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5种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 MIC90)值≥64μg/ml;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的MIC90值均为0.5μg/ml;仅1株分离株对除克林霉素之外的所有抗菌药物全部敏感。 PFGE分型结果显示,41株纹带棒状杆菌共分为7个不同基因型,其中以0002型和0006型为优势型,分别占63%(26/41)和22%(9/41)。同一病房同期住院患者分离株高度同源。环境采样结果显示,纹带棒状杆菌分离阳性率达40%(8/20)。结论住院患者分离纹带棒状杆菌呈多重耐药特征,不同患者分离株高度同源。特定病房如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等科室应重新评估其临床分离意义及与临床治疗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王俊瑞;杜小莉;崔晶花;郭素芳;福泉;王艳艳;范文兵;韩艳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患者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且经多导睡眠图( PSG )监测确诊为OSAHS的患者117例,根据监测结果分成3组:轻度组(41例)、中度组(40例)、重度组(36例);另选取同期经PSG监测AHI<5次/h的3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睡眠呼吸监测相关指标,晨起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及谷胱甘肽。结果血清丙二醛水平:重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7.3±1.0)比(4.6±0.9)、(5.4±1.3)、(6.8±0.7)μmol/L](均P<0.05)。血清谷胱甘肽水平:轻、中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2.1)、(7.5±1.5)比(4.2±1.4) mg/L](均P<0.05),但重度组[(4.6±1.4)mg/L]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轻、中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3±2.0)、(13.3±2.6)比(8.7±0.7)μmol/L](P<0.05),但重度组[(9.5±1.8)μmol/L]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重度组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水平与年龄、丙二醛、谷胱甘肽、AHI、氧减指数均具有相关性( P=0.011、0.005、0.008、0.001、0.016)。结论氧化应激损伤水平与抗氧化水平在OSAHS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变化不完全一致。 Hcy的改变与抗氧化水平谷胱甘肽改变同步,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步。氧化应激的作用可能是OSAHS患者血清Hcy水平改变的内在机制。
作者:李洁;王翎;蒋敏;毛燕青;潘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脑常规和扩散加权( DWI )磁共振成像( MRI )与门静脉高压测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275例肝硬化患者行脑MR检查;计算苍白球指数( GPI),测量双侧顶叶白质、额叶白质、枕叶白质、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在CT图像测量肝脏体积、门静脉和侧支循环的大管径值。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有无T1 WI苍白球高信号组之间以及1.5T和3.0T MR之间GPI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按照Child-Pugh分级进行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随访病例前后两次脑MR检查的GPI值;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GPI、脑各部位ADC值与门静脉管径、肝脏体积、侧支循环管径及静脉血氨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GPI、各部位ADC值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肝硬化患者T1WI苍白球高信号组的GPI显著高于无高信号组患者(0.128±0.031比0.057±0.021,t=22.244,P<0.01);两组间脑各部位ADC值及静脉血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苍白球高信号组的门静脉管径、侧支循环管径明显大于无高信号组[(18±4) mm 比(17±3) mm、(10±6) mm 比(6±4) mm,t 值分别为2.816、5.048,P 值分别为0.005、<0.01];高信号组的肝脏体积明显小于无高信号组[(1113±445)ml比(14443±698)ml,t=-4.280,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5T和3.0T MR的肝硬化患者G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P<0.01);短期随访患者的G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1,P=0.788);(3)GPI与肝脏体积呈负相关(r=-0.240,P<0.01),与门静脉管径和侧支循环管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6、0.355;均P<0.01);顶叶、额叶、尾状核、苍白球和枕叶的ADC值与GPI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09、0.156、0.174、0.155、0.185;均P<0.05);顶叶的ADC值与门静脉管径呈正相关(r=0.187,P=0.025);其他部位ADC值与门静脉高压测量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GPI、丘脑ADC值与Child-Pugh 分级间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195、0.217,均P<0.05),其余部位ADC值与Child-Pugh分级间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GPI与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有关,且与ADC值呈正相关,但ADC值的改变与门静脉高压关系不大,静脉血氨值和Child-Pugh分级对于GPI和ADC值改变影响不大。
作者:孔祥;陈惠娟;罗松;梁雪;倪玲;戚荣丰;苏云燕;张龙江;卢光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072101)对脓毒症大鼠早期下丘脑组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皮质酮( CORT)水平的变化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超微结构的改变,了解其对脓毒症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 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组),假手术组(Sham 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组)和血必净治疗组(XBJ 组)4个组,采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孔法( CLP)制作SD大鼠脓毒症模型。术后6 h处死动物,检测下丘脑组织CRH、ACTH、CORT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NS组血浆CORT含量(30.66±1.55)ng/ml明显高于Normal 组(7.63±0.56) ng/ml,P<0.01)及 Sham 组(11.85±0.87)ng/ml,P<0.01),XBJ组血浆CORT含量(22.13±1.49)ng/ml,明显低于NS组(P<0.01), Normal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组血浆ACTH含量(26.26±1.63)pg/ml,明显高于Normal组(8.84±1.39)pg/ml,P<0.01及Sham组(11.43±0.47)pg/ml,P<0.01,XBJ血浆ACTH含量(18.03±0.75)pg/ml,明显低于NS组(P<0.01),Normal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 组下丘脑组织匀浆中 CRH 含量(101.92±6.61) ng/ml,明显高于 Normal 组(61.65±6.05) ng/ml,P<0.05和Sham组(66.65±4.04) ng/ml,P<0.05,XBJ组下丘脑组织CRH含量(84.90±2.51)ng/ml明显低于NS组(P<0.05),Normal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显示:NS组下丘脑粗面内质网囊状扩张、脱颗粒,高尔基复合体肿胀;垂体ACTH细胞分泌颗粒增多;肾上腺组织脂滴耗减。 XBJ组和Sham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病理改变均较NS组为轻。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下丘脑组织CRH和血浆ACTH、CORT的水平明显升高,HPA轴处于过度激活的状态,血必净干预后能够降低下丘脑组织CRH和血浆ACTH、CORT的水平,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过度应激状态。
作者:张玉想;李宏山;马朋林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RIP140)过表达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N2a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RIP140过表达质粒导入N2a细胞,经G418筛选出稳定过表达RIP140的细胞系,利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印迹法对构建的细胞模型进行鉴定;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和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RIP140过表达对N2a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将RIP140过表达质粒导入N2a细胞,成功构建RIP140过表达的 N2a细胞模型N2a-rip140,与N2a细胞相比,N2a-rip140细胞中RIP140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增高。迁移检测显示N2a细胞迁移数明显高于N2a-rip140细胞[(70±20)个比(5±4)个, P<0.05]。细胞增殖检测显示N2a细胞在24、48、72 h的增殖率分别为1.567±0.107、3.018±0.212、4.112±0.221,而N2a-rip140细胞为1.561±0.281、2.232±0.235、4.025±0.217,两种细胞在3个时间点的增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IP140过表达抑制N2a细胞的迁移行为,但不影响其增殖行为。
作者:冯霄;郁卫东;梁荣;石程;赵竹然;郭静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2Y12受体抑制剂MRS2395对骨癌痛大鼠痛阈及其脊髓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P2 Y12受体与炎症因子在骨癌痛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 S组)、MRS2395组( M组)、胫骨癌痛组( A组)、胫骨癌痛MRS2395组( MA组)。 S组、M组左胫骨上端骨髓腔各注入Hank′s液10μl,A组、MA组左胫骨上端骨髓腔各注入Walker256癌细胞悬液10μl。骨癌痛造模同时均进行L3-4间隙鞘内置管,模型制备成功后第9~12天, S 组、A 组鞘内注射0.9%生理盐水15μl/d, M 组、MA 组鞘内注射 MRS2395(400 pmol/μl)15μl/d。术后第9~12天鞘内注药前、后每10分钟测试1次大鼠左后足机械痛阈值,术后第12天鞘内注药测定机械痛阈值后,取L4-L6左侧脊髓背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脊髓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第9天,S组、M组、A组、MA组给药后20 min机械痛阈值分别为(34.2±5.8)g、(34.4±5.7)g、(21.0±2.0)g、(25.4±2.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79,P<0.01);与S组、M组比较,A组机械痛阈值下降;与A组比较,MA组机械痛阈值增高。建模后第12天,S组、M组、A组、MA组大鼠脊髓IL-1β含量分别为(74.0±18.6)pg/ml、(98.4±17.3) pg/ml、(253.5±66.4)pg/ml、(146.3±22.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21,P<0.01);与S组、M组比较,A组大鼠脊髓IL-1β含量明显升高;S组、M组、A组、MA组大鼠脊髓IL-6含量分别为(377.4±65.8)pg/ml、(331.6±67.9) pg/ml、(856.1±53.4) pg/ml、(596.1±34.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880,P<0.01);与S组、M组比较,A组大鼠脊髓IL-6含量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 MA组大鼠鞘内注射MRS2395后IL-1β和IL-6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鞘内注射MRS2395可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痛觉过敏,抑制骨癌痛大鼠脊髓内炎症因子表达上调,P2Y12受体可能通过调节IL-1β、IL-6的表达参与骨癌痛的发生。
作者:王寒琪;许世杰;姚明;刘明娟;徐龙生;倪华栋;连庆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木犀草素组3组:哮喘组、木犀草素组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即在第1、8天腹腔注射卵白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2周后以1%的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雾化激发,每周3次,持续8周。对照组参照上述方法,但以生理盐水代替卵白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及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每次激发后30 min,对照组与哮喘组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木犀草素组予1 mg/kg的木犀草素腹腔注射。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数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逆转录( RT)-PCR分别检测PPARγmRNA、p38MAPK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哮喘组大鼠支气管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分别为(93.3±7.4)、(34.9±2.3)μ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8.2)、(19.3±1.5)μm及木犀草素组的(76.6±6.7)、(25.4±4.6)μm(均P<0.05);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粒细胞数和IL-4水平分别为(5.61±0.63)×109/L、(1.83±0.09)×109/L、(0.59±0.09)×109/L和(78.23±12.73)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3±0.31)×109/L、(0.45±0.21)×109/L、(0.07±0.03)×109/L和(21.21±2.53)pg/ml(均P<0.01)及木犀草素组的(3.24±0.25)×109/L、(1.54±0.10)×109/L、(0.33±0.05)×109/L和(43.24±8.65)pg/ml(均P<0.05);哮喘组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木犀草素组(0.362±0.008比0.143±0.017、0.251±0.021,均P<0.01);对照组、木犀草素组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哮喘组(0.331±0.056、0.442±0.031比0.247±0.034,均P<0.05);对照组、木犀草素组p38MAPK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312±0.052、0.426±0.067比0.718±0.064,均P<0.01);对照组、木犀草素组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哮喘组(0.573±0.042、0.687±0.054比0.266±0.036,均P<0.01)。结论木犀草素可能是通过影响PPARγ表达及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曾潍贤;吴成云;戴元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30 d后再超重对猴舌黏膜中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表达的影响。方法23只雄性猕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n=3)、失重组(B组,n=3)、超重组( C组,n=3)、失重30 d后再超重组( D组,n=14);D组根据载荷量又分为4个亚组:+11Gx/270s组(D1,n=3)、+13Gx/230s组(D2,n=4)、+15Gx/200s组(D3,n=4)和+13Gx/230s恢复9 d后组( D4,n=3)。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舌黏膜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舌黏膜中CCL20、CCR6的表达情况。结果舌黏膜在各实验组中组织结构均未见明显损伤,但实验组中的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均较对照组多。 C组、D2组及D3组CCL20的免疫组化评分分值分别为1.30±0.11、1.68±0.62和2.26±1.00,均显著高于A组的0.47±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R6的免疫组化评分分值分别为4.40±1.48、6.67±2.04和7.02±2.11,也显著高于A组的1.33±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mRNA水平上,各组的CCL20和CCR6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其蛋白水平变化一致。结论模拟失重30 d后再超重环境中,猴舌黏膜组织结构未见明显改变,但舌黏膜中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表达明显增强。
作者:汤楚华;牛忠英;郑燕华;陈宇晖;包博;孟庆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太赫兹射线(terahertz radiation, THz),亦称太赫兹波,是一种频率为0.1~10 THz(1 THz=1012 Hz)的电磁波,该波段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 THz由于长期缺少相应的发射和探测技术,被称作“太赫兹间隙”。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超快激光技术和半导体材料科技的发展,THz的产生和探测技术有了实质进展,近年来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基于THz的基本原理,综述近年来THz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泌尿系统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技术发展与临床应用拓展进行了展望。1.太赫兹射线的特点:THz的频率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融合了两者的特点,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第一,很多生物大分子如氨基酸、脱氧核糖核酸的振动和转动能级均位于THz波段,使THz对生物大分子具有良好的时空分辨率[1-2],为THz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第二,THz对水和氢键等极性物质敏感,适于软组织成像。第三,THz的光子能量低,不易对细胞和生物组织造成电离损伤。 THz也存在局限性,由于其通过液体环境时会大量衰减,因此生物医学领域的THz研究多局限于体外标本或浅表组织,如皮肤或乳腺[3],鲜见对于深部组织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胡梦博;董菲;丁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检验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技术的进步使简单的手工操作被自动化、系统化及规模化取代。然而,如何遵守循证医学理念,将有限的检验结果转化为可靠的疾病诊治信息,成为超越检验本身更为重要的工作。精通检验技术、熟悉诊疗过程、善于沟通交流以及具备指导医疗行为能力的高素质医生,即检验医师,担负着从实验数据提供者转换为临床合作者的作务。
作者:鲁辛辛;顾海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第六曲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将于2014年9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进展、新思维、新挑战”。本届论坛已邀请到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著名专家学者到会,包括欧洲风湿病联盟、Rheumatology主编Crafoord奖获得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中华医学杂志开辟“疑难病例析评”栏目。结构分“病历摘要”和“分析与讨论”两部分。1.病例选择:(1)疑难病例,特别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疑难病例。(2)误诊且有经验教训的病例。(3)诊断已经明确,但病情危重或有诸多并发症,治疗上甚为棘手的病例。(4)罕见病例。(5)其他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或提示意义的病例。以上病例须终获得明确诊断或成功治疗,临床资料应齐全,能提供实验室、影像学和(或)病理确诊证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本刊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要求写清楚以下事项:(1)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2)遗传背景或其来源;(3)微生物检测状况;(4)性别、年龄、体重;(5)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6)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7)健康状况;(8)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一、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1.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3)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根据国家标准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本刊对论文中化学元素与核素符号的书写规定如下。(1)化学元素符号使用罗马(正)体,首字母大写,在符号后不加圆点。(2)核素的核子数(质量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例如:14 N,60 Co,不写成14氮或N14,60钴或Co60。(3)分子中核素的原子数标注在核素符号的右下角。例如:14 N2。(4)质子数(原子序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例如:82 Pb,26 Fe。(5)离子价和表明阴、阳离子的符号“+”或“-”标注于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离子价数写在符号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为维护中华医学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统一要求,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就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的认定:凡属原始研究的报告,同语种一式两份投寄不同的杂志,或主要数据和图表相同、只是文字表达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的两篇文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杂志,属一稿两投;一经为两个杂志刊用,则为一稿两用。会议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杂志,以及在一种杂志发表过摘要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杂志,不属一稿两投。但作者若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杂志编辑部作出说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呼吸机不断问世,新的通气模式及相关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紧跟呼吸危重症和机械通气发展的新动向,普及、推广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呼吸危重症的诊治水平,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办的呼吸危重症及机械通气理论与实践技能培训班将于2014年10月16-19日在北京举行(16日报到,19日中午撤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全国首届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17-20日在江苏常州召开。本次会议旨在通过研讨各种致病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揭示各种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促进我国在真菌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为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并提高我国真菌感染诊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国内研究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学术平台。本次会议邀请了廖万清院士、翁心华教授、李若瑜教授、温海教授、黄晓军教授、邱海波教授、朱利平教授、施毅教授、刘维达教授以及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众多国内外权威专家做专题演讲,会议还将设立大会交流、案例讨论等多种学术交流形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为了促进国内与国际骨科学术交流,加快骨科中青年学术交流的国际化进程,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主办,贵州省人民医院承办的“2014中国骨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 FIO2014)”定于2014年9月19-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主要将就骨科各领域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特别是创伤骨科诊疗规范的推广将是本次会议重要的议题。会议主要的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演讲、论文展板、优秀论文评比、手术录像展示、病例讨论等,届时将邀请国内骨科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现场授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1915年2月5日,伍连德、颜福庆等21位我国现代医学的开拓者聚首上海,正式宣布成立了近现代史上中国人自己的医学学术组织--中华医学会。这是一个重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始有组织地迈进现代医学的大门。中华医学会在1915年4月发布的《中华医学会宣言书》中明确阐述了学会的办会宗旨:巩固医家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中华医学会自成立至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会均致力于对内对外医学学术交流、开展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协助政府开展公共卫生和医学科普工作,以谋求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己任。百年间学会人才辈出,推动着我国现代医学事业从蹒跚起步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乃至超越,驱散了结核病、血吸虫病、肝炎等严重传染性疾病长久带给人们的阴霾,为大幅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和提升国人平均寿命居功至伟,今天又为战胜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不懈努力。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