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骨髓脂肪比(FF%)及腹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腰椎骨密度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72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于1.5 T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腰3椎体(L3)进行波谱采集,计算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计算L3骨密度(BMD)及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年龄、骨髓FF%与BMD关系密切(P<0.05),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SAT及VAT与BMD均无关(均P>0.05);年龄、FF%与BM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30、-0.521,P<0.05);ROC曲线分析示年龄58.5岁为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6.9%;骨髓FF%为52.8%为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5.7%.结论 腰椎骨密度与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腹部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骨髓FF%呈明显负相关,其中年龄是关键影响因素.
作者:张晓东;赵银霞;胡少勇;郝帅;严杰文;张灵艳;赵静;李绍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基层产前筛查医院常规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共22 570例孕妇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19 978例产后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对产前检查出心脏异常病例转诊,与上级医院诊断结果及生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常规扫查切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 共发现心脏异常314例:产前筛查出胎儿心脏异常病例140例,确诊130例,诊断符合率92.9%(130/140);产前阳性检出率0.6%(130/22 570);漏诊2例、6处,漏诊率6.2%(8/130);误诊5例,误诊率3.8%(5/130);失访3例.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出心脏异常174例.结论 基层产前筛查医院常规开展规范化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加强转诊、追踪、随访工作,对及早发现并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崔冬梅;刘耀平;赵会君;路明晖;王沂;徐佳;张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评估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RFA)术后序贯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早期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2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早期肝癌患者(共63例).将联合CIK回输治疗的患者分为TACE+ RFA+ CIK组(共31例),其余为TACE+ RFA组(共32例),并对比分析两组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 TACE+ RFA+ CIK组的中位OS及PFS优于TACE+ RF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107.5和61.4个月,P=0.038;PFS:43.0和30.0个月,P =0.024).TACE+ RFA+ CIK组3、5、10年总生存率均高于TACE+ RFA组(93.3%、77.7%和35.4%比76.7%、57.7%、29.3%).同时,TACE+RFA+CIK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TACE+ RFA组(93.5%、66.4%和28.4%比84.4%、38.5%和0.1%).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安全、可行,有助于延长早期肝癌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作者:董安楠;李旺;吴方明;黄职妹;夏建川;吴沛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对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CT造影的患者,分为<50%狭窄组和≥50%狭窄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对基线资料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对随访资料做CT造影前后对比分析,并做Logistic回归,探讨CT造影结果与后续药物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共纳入160例患者,<50%狭窄99例,≥50%狭窄61例.CT造影前后相比,患者的总胆固醇[(5.06±1.04)比(4.54 ± 1.09) mmol/L,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6±0.95)比(2.60±0.88) mmol/L,P<0.01]、甘油三酯[1.66 (1.14,2.28)比1.55(1.07,2.05) mmol/L,P=0.004]水平显著下降,其余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相比,总胆固醇[(-0.70±0.94)比(-0.42±0.96)mmol/L,P=0.03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8±0.99)比(-0.43±0.79)mmol/L,P=0.016]下降更为显著.CT造影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3.8%比65.6%,P<0.01)和他汀类药(20.0%比71.9%,P<0.01)比例显著上升,降压药(53.1%比63.1%,P=0.07)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T造影结果是患者后续接受阿司匹林[校正OR值:3.58(1.61~7.99),P=0.002]和他汀类药物[校正OR值:15.01(4.40 ~51.22),P<0.01]治疗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对后续的药物治疗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有直接影响,对冠心病的预防策略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李震南;吕滨;王志强;刘坤;侯志辉;高扬;尹卫华;任心爽;蒋世良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患者中122例念珠菌血症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念珠菌种类分布、药敏情况、治疗和转归.结果 男占85.2%,女14.8%,年龄(56.0±15.6)岁.69.7%有2种及2种以上基础疾病,88.5%有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有畏寒、发热,多为中高热(86.9%),伴随有各系统不同症状,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82.8%),转氨酶升高(49.2%)和血清肌酐升高(41.0%).122株念珠菌中白念珠菌占34.4%,热带念珠菌26.2%,光滑念珠菌18.9%,近平滑念珠菌14.8%,不同念珠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率.出院时病情好转或治愈6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55例,病死率45.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OR =4.9,P=0.02)、恶性肿瘤(OR=11.39,P=0.01)以及糖尿病(OR =5.93,P=0.02)与死亡独立相关,在血培养报阳前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病死率降低(OR =0.12,P=0.03).结论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时合理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詹良敏;黄亮;曲俊彦;钟册俊;吕晓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总体费用和手术疗效.方法 2013年8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105例,其中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术52例(IF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3例(HA组).记录患者入院前诊疗和住院费用;出院后采用费用记录结合电话随访方式记录患者1年内总费用,末次随访时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种手术总体费用和疗效差异.结果 IF组骨折愈合率100%,两组无患者行翻修手术.股骨颈骨折患者1年内总体费用为59 584.9元,其中医疗成本比例79.1%,非医疗成本20.9%.骨折治疗费用分别占医疗费用和总费用的84.1%和66.6%.非医疗成本中家庭护理费用比例高,约为90.7%.IF组医疗费用和总费用分别为HA组的39.0%和48.8%,两组非医疗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恢复行走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钉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可取的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1年内总费用主要为骨折治疗费用,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总费用显著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能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更经济的方法.
作者:刘昊楠;贺良;张贵林;龚晓峰;李宁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术前高分辨CT(HRCT)以及术后病理亚型相关性.方法 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2011年12月-2014年11月接受手术切除肺小结节患者156例,其中肺腺癌128例,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94例浸润性腺癌患者,男37例、女57例,年龄32~ 76岁,平均52.6岁.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或肺局部切除(楔形或肺段)+淋巴结清扫.分析指标包括:术前HRCT、术后病理亚型、淋巴结情况;EGFR、Kras、ALK、FGF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病理腺泡为主型占33.0% (31/94)、乳头状为主型占25.5% (24/94)、附壁生长型占19.1% (18/94)、微乳头状为主13.8% (13/94)、实性为主8.5%(8/94).7例淋巴结阳性,其中N15例(第11~12组)、N22例(第7组和第4组各1例).术后病理基因检测EGFR突变36例(38.3%,36/94),主要为19+和21+.与术前HRCT表现相比,EGFR突变与无突变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411,P=0.703).对于不同EGFR基因突变类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EGFR 21阳性者多见于肿瘤进展患者,显著高于EGFR 19阳性者(x2=5.779,P=0.016).结论 EGFR不同基因突变类型在HRCT表现和病理亚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肺转移型肺腺癌多有EGFR 21基因突变.
作者:苗劲柏;侯生才;胡晓星;李彤;胡滨;李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6例,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MIS-TLIF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64.4±4.9)岁.传统TLIF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66.5±7.6)岁.MIS-TLIF组采用肌间隙入路可扩张通道辅助下行患侧TLIF手术,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传统TLIF组采用后正中入路开放下行TLIF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影像学评价采用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片和(或)CT扫描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MIS-TLIF组[(96±37)min]与传统TLIF组[(83±2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MIS-TLIF组与传统TLI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MIS-TLIF组随访时间(26±7)个月;传统TLIF组随访时间(27±8)个月;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与传统TLI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末次随访ODI评分与传统TLI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1例出现融合器移位,无神经症状,传统TLIF组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两组椎弓根系统无松动及断裂,所有患者椎间融合率为100%,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6.5个月.结论 采用通道辅助下MIS-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达到与传统TLIF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出血更少,术后腰背部疼痛减轻,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罗志平;饶海群;黄大江;李国勇;柳超;董双海;田纪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分析孕前空腹血糖(FPG)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之间的关系,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3年10至12月在山东省莱西市保健院、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和诸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查后6个月内怀孕、孕24 ~28周行糖耐量试验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依据2011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卫生行业标准.根据孕后是否发生GDM,将纳入研究的孕妇328例分为正常组(230例)和GDM组(98例).结果 GDM组的孕前FPG、BMI、舒张压均较正常组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6个月内FPG、BMI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随着孕前FPG和BMI的增加,孕后患GDM的可能性增加;孕前6个月内FPG、BMI与GDM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孕前6个月内FPG、BMI预测GDM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和0.632,P<0.01.结论 孕前健康检查对于预测GDM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丽红;王秋菊;曲永安;张伟;张艳萍;蒋宝宏;丁海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因病灶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生物学行为,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诊治方面存在复杂性.EM的分期法甚多,但目前无一个可以全面的描述EM病灶特点及预测不孕与疼痛等相关因素的分期系统.理想的EM分期系统有繁复的要求:基于临床经验和科学依据,享有专家共识,术语定义清晰,适用于所有病例,反映疾病临床特点,预测疼痛缓解率,预测生育力,预测复发风险,可指导治疗,与患者交流简单等[1].本文主要综述了历史上权威的AFS分期系统、描述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ENZIAN分类系统、对于不孕症有预测价值的EM生育指数(EFI).
作者:孔东丽;郭红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APOE基因作为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D,LOAD)主要的致病基因得到广泛的研究.同时,近年来研究发现,编码2型髓样细胞触发受体基因(TREM2)R47H位点突变也与晚发型阿茨海默病有重大关联.研究认为TREM2基因具有抑制中枢炎症及介导加强中枢单核细胞吞噬系统对Aβ、凋亡细胞碎片等吞噬功能.然而目前对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却不甚明了,而其R47H位点突变与LOAD发病的发病机制也有待研究证实.本文就TREM2基因与中枢炎症及介导Aβ吞噬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成志;刘倩倩;石胜良;贾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患者男,46岁,主因“言语缓慢3个月余,加重10余天”于2011年2月11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言语缓慢,偶有找词困难;自觉近记忆力下降,偶有算账慢或出错,情绪低落,对既往爱好兴趣下降,易发脾气.行走踩棉感,怕摔跤,夜间走路较白天困难.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10余天前觉劳累后言语缓慢较前明显加重.自起病以来,患者无意识不清、无幻觉,食欲欠佳,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饮白酒10余年,每天饮酒0.5~1 kg.右利手.
作者:孙阿萍;刘晓鲁;曾祥柱;孙庆利;寿艳红;樊东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患者,女,63岁,因“双膝肿痛12年”,左膝疼痛加重2年”入院.入院查体:左膝部屈曲挛缩内翻畸形.左膝关节活动度:屈曲90°,伸直30°.X线示:双膝关节呈内翻状,骨性关节面硬化,内侧间隙变窄(图1).入院诊断为:双膝骨性关节炎.完善检查后3d于全麻下行左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复查X线示假体位置良好(图2).术后每日常规给予利伐沙班10 mg口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d复查双下肢深静脉B超示:左侧小腿多条肌内静脉血栓,内未见血流信号.遂将利伐沙班口服抗凝改成每日2次克赛0.6 ml皮下注射治疗.
作者:孔刚;刘丹;于明伟;马卫华;王诗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患者女,23岁,因“意识障碍半月,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0 d”于2014年1月10日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不伴咖啡样物质,当地医院查0.5T头颅MRI示:左侧顶枕叶新鲜梗死灶,给予“甘露醇针”等药物治疗,发病7h后,意识渐恢复,左眼失明,右侧肢体偏瘫,运动性失语,2d后复查1.5T头颅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左侧顶枕叶多发急性梗死灶(图1),1.5T MRV示:上矢状窦部分显示不清,左侧横窦、下矢状窦、乙状窦未见明确显示,疑静脉窦血栓形成.
作者:刘凯;宋波;赵璐;高远;方慧;许予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关节痛9年,发热、皮疹、头痛4个月于2013年6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9年前出现双侧腕、肘、踝、膝、多个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伴晨僵约30 min,未规律诊治,间断服用激素(具体剂量剂型不详)、中药,未服用免疫抑制剂.4个月前出现颊部暗红色皮疹及双下肢红斑、破溃、结痂,间断发热,高体温40℃,未用药,2~3d体温自行降至正常,每月发热1~2次,伴头痛,为轻度刺痛,不伴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就诊于当地医院,查抗核抗体、抗RNP、抗Sm、抗Ro-52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疑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患病以来脱发明显,体质量下降20 kg.
作者:崔晗;王立;李娅;吴庆军;郭伏平;陈华;郑文洁;张奉春 刊期: 2015年第33期
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医院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的应用,医疗工作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地被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和存储.医院在接诊、治疗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临床资料除了为医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信息之外,还为医疗科研提供了真实的样本数据.如何合理的管理和应用这些数据,是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给面临的新挑战.为此,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建立无功能垂体腺瘤数据库,完整保存和管理患者临床资料.垂体腺瘤是一组由腺垂体单克隆起源的良性颅内肿瘤,占到颅内肿瘤的10% ~ 15%,为第3常见颅内肿瘤,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1-2].
作者:张浩;包新杰;冯铭;李言生;李博;邓侃;刘修岑;时璇;姚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用于早期外阴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1990至2014为年限,检索Cochrane Library临床试验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及相关期刊中关于SLNB在早期外阴鳞状细胞癌中应用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使用Meta Disc 1.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通过检索获得文献共2 459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文献29篇,包含英文文献28篇,中文文献1篇;23项研究为前瞻性,6项为回顾性,共包含1 371例早期外阴鳞癌患者.各项研究报道的SLNB用于早期外阴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66.7%~100%,特异性均为100%.各项纳入研究结果无明显异质性(I2=12.8%,P =0.27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的SLNB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4(95% CI:0.91~0.96)和1.00(95% CI:0.99 ~1.00),计算汇总受试者操作特性(SROC)曲线下面积为0.987 0.亚组分析显示使用单一示踪剂和联合示踪剂的SLNB合并敏感性分别为0.92(95% CI:0.85 ~0.97)和0.94(95% CI:0.91~0.97);在使用“超分期”病理技术和常规病理技术的研究中,合并敏感性分别为0.93(95% CI:0.90~0.96)和0.97(95% CI:0.90~1.00).结论 SLNB对早期外阴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不同的SLNB技术具有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涂画;黄鹤;刘继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和降压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2011年4-7月对全国21个省市165家医院门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岁)进行多中心、非干预性、横断面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患者不同降压目标值的降压达标率、降压用药方式以及指南推荐的规范用药等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纳入研究的7 962例患者中,共筛选出1 37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效患者,占17.3%;(1)降压目标值<130/80 mmHg(1 mmHg=0.133 kPa),达标率为17.1%;血压<140/80 mmHg,达标率为27.5%;血压<140/90 mmHg,达标率为39.6%;血压< 150/90 mmHg,达标率为51.7%;年龄≥70岁的患者中不同目标降压达标率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年龄>85岁的患者的降压达标率为高,71 ~75岁年龄段低;男女患者的不同目标降压达标率相接近,男性稍高于女性;(2)1 379例患者中,明确是否接受降压治疗1 347例,缺失32例;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1 317例,治疗率为97.8%(1 317/1 347),降压药物使用多的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 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76.8%),其次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CB)(65.5%)、β-受体阻滞剂(44.6%)、噻嗪类利尿剂(26.3%);(3)使用二联降压的方式常见,占41.2%,其次为三联及以上用药降压占34.9%、单药降压占23.9%;单药降压方式常见是CCB(占8.8%);双联降压方式常见的组合是CCB+ ARB类(占11.7%);三联及以上降压方式常见的组合是CCB+ARB类+β-受体阻滞剂(9.2%);(4)指南推荐的规范用药人数987例,占76.6%;二联降压方式中规范联合用药的比例为71.9%;三联及以上降压方式中规范联合用药的比例为66.1%.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的治疗率较高,但其血压达标率偏低,主要的降压药物以ARB/ACEI类为主,CCB其次,利尿剂使用偏少,主要的药物治疗方式以联合降压为主,遵循指南治疗建议的意识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
作者:梁东亮;李小鹰;王林;徐浩;拓西平;蹇在金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