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15年37期文献
  • Daxx和HPV16 E6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Daxx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16 E6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门诊活检或手术切除宫颈组织标本[其中宫颈癌63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Ⅲ44例,Ⅰ~Ⅱ45例,正常宫颈标本42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Daxx及HPV16 F6的表达情况.结果 (1)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中Dax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12/42),40.00%(18/45),65.91%(29/44),66.67% (42/63),HPV16 E6为15.38%(6/39),36.17%(17/47),46.30%(25/54),100.00%(24/24);二者在宫颈高度病变组表达高于低级别组(P<0.05).(2) HPV16 F6高表达组的Daxx表达率高于HPV16 E6低表达组(P<0.05).(3) Daxx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4) Daxx与HPV16 E6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95,P<0.05).结论 Daxx和HPV16 E6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表达增加,两者可能存在某种协同作用,可能对宫颈病变发展起促进作用.

    作者:周蕾;张慧杰;黄成琳;庞晓奡;张淑兰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重度脊柱畸形的肺功能特征及其影像学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重度脊柱畸形的肺功能损害特征及其影响肺功能的相关影像学参数.方法 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共6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肺功能检查及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分析肺功能结果及其与脊柱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66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中,57例(86.4%)合并有肺功能损害,其中54.6%为中重度肺功能损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59%],损害方式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与主弯Cobb角、累及胸椎数目、累及椎体数目及局部后凸角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顶椎位置呈显著正相关(顶椎越靠近头端,肺功能损害越严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主弯Cobb角和累及胸椎数目是肺通气功能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肺容积下降的46.2% ~ 55.1%.结论 重度脊柱畸形多合并肺功能障碍,且以中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主弯Cobb角和受累胸椎数目是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畸形越严重、节段越长、顶椎越靠头端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其肺功能损害越严重.

    作者:王华锋;郑召民;刘辉;王建儒;王华;李泽民;叶福标;李思贝;李翔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小细胞肺癌相关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 通过分析一个单中心较大样本的小细胞肺癌(SCLC)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队列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治疗及预后,旨在为中国小细胞肺癌合并PNS的诊治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北京协和医院连续收治的SCLC合并PNS患者34例,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4岁,分析其临床表现类型、相关抗体、治疗及部分预后特征.结果 91.2%患者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起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250 d;共诊断5种PNS临床类型,其中Lambert-Eaton综合征常见(13/34,38.2%),依次为感觉神经元神经病(10/34,29.4%),亚急性小脑变性(7/34,20.6%),边缘性脑炎(6/34,17.6%)和脑干脑炎(1/34,3%).其中5例(14.7%)表现为神经系统多部位受累;对24例患者进行PNS相关抗体检测,9例(37.5%)抗Hu抗体阳性;28例(82.4%)患者接受针对肿瘤的治疗,其中4例手术切除肿瘤,其余接受化疗.其中5例同时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注射或激素治疗.对1例手术+免疫治疗患者进行3年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结论 本研究中绝大多数SCLC合并PNS的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症状早于肿瘤诊断,及时识别,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SCLC合并PNS可表现多种临床综合征,相关抗体检测对及时诊断非常重要.PNS目前无特效治疗,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免疫治疗对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有帮助.

    作者:周立新;关鸿志;刘洪生;朱以诚;彭斌;李单青;崔丽英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低剂量CT胸部扫描佳噪声指数及适应迭代重建权重的选择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指数(BMI)低剂量CT胸部扫描佳噪声指数(NI)与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权重组合的选择.方法 收集自2014年5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行胸部CT平扫的健康体检者200名,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NI15结合30% ASIR)和三个低剂量组(B组NI25结合40% ASIR、C组NI30结合50% ASIR、D组NI35结合60% ASIR),每组50名;BMI(kg/m2)分为三组:BMI< 18.5组、18.5≤BMI≤25组和BMI> 25组.基于BMI比较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各组主观评分.SNR、CNR、CTDIvol、DLP及ED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医师对图像一致性检验用Kappa分析.结果 SNR、CTDIvol、DLP及ED随着噪声指数的升高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88.BMI< 18.5 kg/m2时四组主观评分均在3分以上;18.5 kg/m2≤BMI≤25 kg/m2组在ABC组中主观评分均在3分以上.BMI> 25 kg/m2组在AB组中主观评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 当BMI< 18.5 kg/m2时,选择NI35结合60% ASIR;18.5 kg/m2≤BMI≤25 kg/m2时,选择NI30结合50% ASIR;BMI> 25 kg/m2时,选择NI25结合40%ASIR为佳参数组合既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又可保证图像质量.

    作者:肖慧娟;侯平;刘杰;高剑波;谭红娜;梁盼;蒲实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彩色编码血流成像在严重下肢动脉缺血腔内治疗前后循环变化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编码血流成像技术(Syngo iFlow)评估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腔内治疗前后患肢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及其与传统临床疗效评估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接受介入腔内治疗的2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0例、女11例,年龄58~85(72 ±6)岁,股腘动脉TASCⅡB/C型病变.收集术前、术后完整的患肢循环状况的评估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疼痛、冷感、跛行)评估、踝臂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测量等,评价手术疗效.运用Syngo iFlow对术前术后患肢足踝部达峰时间(TTP)值进行测量,评价肢端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等相关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Syngo iFlow和传统临床评估方法对腔内治疗前后患肢循环改善评估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21例患者通过腔内治疗成功修复股腘动脉段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术前传统临床方法评估:疼痛评分(0.48±0.68)、冷感评分(2.71±0.72)、跛行评分(2.86±0.85)、ABI(0.33±0.07)、TcPO2(26.83±3.41)mmHg(1 mmHg =0.133 kPa);术后1周评估:疼痛评分(2.57±0.93)、冷感评分(0.33±0.48)、跛行评分(0.90±0.54)、ABI(0.69 ±0.11)、TcPO2(53.75±3.60)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有显著改善.Syngo iFlow评估:术前足踝水平点测量TTP值(14.07±1.77)s,术后足踝水平点测量TTP值(10.43±2.05)s;术前足踝水平区域测量TTP值(18.75±2.72)s,术后足踝水平区域测量TTP值(15.38±2.78)s,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该区域血流灌注明显改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足踝部点测量△TTP和△ABI、△TcPO2之间呈正相关(r=0.65,0.73,均P<0.05);区域测量△TTP和△ABI、△TcPO2之间呈正相关(r=0.60,0.60,均P<0.05).结论 Syngo iFlow彩色编码血流成像技术可以用来实时量化分析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评估结果与传统临床疗效评估方法具有一致性.

    作者:苏浩波;楼文胜;顾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NBI辅助钬激光与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窄谱光成像(NBI)辅助钬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C)的1年复发风险,评价NBI辅助钬激光治疗NMIB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初步诊断为原发或复发膀胱肿瘤的209例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对照研究方法,分为NBI辅助钬激光组(NBI-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组(WLI-TURBt).NBI-HoLRBt组分别行普通白光(WLI)和NBI膀胱镜检查,然后在WLI下完成所有肿瘤及可疑病变的钬激光切除和活体组织检查,NBI下钬激光切除仅限于只在NBI下发现的病变.切除完成后,再用NBI膀胱镜检查所有切除区域,终确定是否有肿瘤残留.WLI-TURBt组只用WLI膀胱镜检查,然后在WLI下完成TURBt和活检.术后均行常规灌注治疗.病理学诊断NMIBC患者178例纳入随访,其中NBI-HoLRBt组86例,WLI-TURBt组92例.比较两组在3个月及1年复发率的不同.结果 NBI-HoLRBt组在3个月及1年肿瘤复发率上要明显优于WLI-TURBt组[5.81% (5/86)比18.48%(17/92),18.60% (16/86)比38.04%(35/92),均P<0.05].NBI-HoLRBt组在原位复发方面要明显优于WLI-TURBt组[2.33% (2/86)比14.13% (13/92),P<0.05].结论 NBI辅助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能降低NMIBC 3个月及1年的肿瘤复发率,是治疗NMIBC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马天加;王文振;姜兆群;邵光峰;郭立强;李俊甲;张磊;刘玉强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首发抑郁症前额叶静息态葡萄糖代谢和血流灌注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前额叶脑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2年11月以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心理门诊17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组,16名本院实习医生及职工为健康对照组,均签署知情文件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静息状态下接受磁共振3D动脉自旋标记(ASL)及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摄影(CT)扫描,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以SPM8及SPSS 17.0软件进行影像数据及临床症状相关分析.结果 较之对照组,抑郁组双侧额上、中、下回葡萄糖代谢减低(总体素值462),左侧额中回及右侧额上、中回血流灌注减低(总体素值1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2),左侧额中回的FDG标准化摄取值(SUV)和局部脑血流量值(CBF)改变呈正相关(r=0.63).患者认知障碍与双侧额中回SUV(r =0.55,0.52,P<0.05)及右侧额中回CBF(r =0.59,P<0.05)呈正相关,焦虑与右侧额下回SUV(r=-0.71,P<0.05)及左侧额中回CBF(r=-0.69,P<0.05)呈负相关,迟缓与左侧额中回及右侧额下回SUV呈负相关(r=-0.67,-0.64,P<0.05),HAMD量表总分与双侧额中回SUV(r=0.58,0.62,P<0.05)及CBF(r =0.61、0.54,P<0.05)呈正相关.结论 PET显像能更敏感检出抑郁患者病变脑区;抑郁患者前额叶葡萄糖代谢与血流灌注改变具有相对一致性且与诸多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左侧额中回可能是抑郁患者前额叶损伤的核心脑区.

    作者:付畅;张红菊;史大鹏;高永举;徐俊玲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Jebsen-Taylor试验对平山病患者手功能障碍状况及手术疗效的评价

    目的 探讨对于平山病患者手功能障碍状况Jebsen-Taylor试验(JTT)的评价及颈前路固定植骨融合术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的术前术后JTT评分.其中9例获得术前,术后3个月,1、2年以上的连续随访.对比分析平山病患者手功能障碍状况的术前术后的Jebsen-Taylor试验各项数据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较正常人群各个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术后患者除移动小物体、用勺子移动小物体两项外,其余每项均有显著改善,总时间也由术前的72.3 s改善为术后的60.2s.结论 JTT可以作为平山病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状况以及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方法,手术治疗可以较好的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

    作者:张一龙;赵衍斌;孙宇;潘胜发;张凤山;陈欣;周非非;刁垠泽;张立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B超指引下行清宫术治疗的不同结局,探讨该方法治疗CSP所具备的条件和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使CSP治疗方法简单、安全而有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科行B超指引下清宫治疗的84例CSP患者.清宫术中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经宫腔填塞压迫止血无效而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为清宫失败组.清宫成功组根据清宫术后瘢痕部位有无组织残留定义为无病灶残留和病灶残留组.使用单变量回归分析清宫失败和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使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比较各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大小,使用ROC曲线预测危险因素的切点.结果 清宫成功组75例(89.3%),其中瘢痕部位有组织残留36例(48%),失败组9例(10.7%).清宫失败和病灶残留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囊大小(GS),胎囊着床部位的瘢痕肌层厚度(CSM)和血流RI值有关(P<0.01).清宫术中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与血hCG值具相关性,血hCG> 97 006 U/L的患者清宫术失败可能性大(预测价值100%,95% CI 94.9%~100%).血hCG< 58 076 U/L、GS≤19 mm、CSM>2.7 mm、RI>0.25的病例清宫成功率高,其中停经时间≤41 d、GS≤15 mm、CSM> 3.7 mm、RI >0.4、血hCG<3 935 U/L的CSP患者通过B超引导下清宫能达到无病灶残留的佳治疗效果.病灶残留者月经恢复延迟,但不发生闭经,残留病灶在清宫术后1~3个月逐渐吸收.结论 B超指引下清宫术可以用于CSP患者的早期治疗,停经天数短、血hCG值低、胎囊小、妊娠组织侵入瘢痕肌层浅、血流不丰富的CSP通过清宫治疗可以达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梁致怡;苏继颖;杨华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伊沙匹隆影响乏氧或静息状态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目的 评价伊沙匹隆对乏氧或静息状态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NSCLC细胞系NCI-H460和A549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乏氧处理和静息诱导,以未处理细胞为对照,集落形成实验观察伊沙匹隆联合2 Gy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与蛋白印迹分析分别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乏氧或静息诱导均会引起G1期细胞比例的大幅增加(NCI-H46细胞系P=0.001 3;A549细胞系P=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伴随着细胞放射敏感性显著降低(细胞存活分数:NCI-H460细胞系P=0.003;A549细胞系P=0.000 1).伊沙匹隆可以诱导NSCLC的凋亡,联合γ射线作用时可以显著增强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细胞存活分数下降:NCI-H460细胞系P=0.000 2;A549细胞系P<0.01).结论 实体肿瘤组织中存在的乏氧或静息期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差,伊沙匹隆具有良好的诱导NSCLC凋亡的作用,并对乏氧细胞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可通过进一步的整体试验确认其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姚晔;孔肇路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工程骨的相容性观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nano-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支架材料构建可分泌促进成血管活性细胞因子能力工程骨的相容性.方法 以BMSCs为靶细胞进行VEGF基因转染,观察转染及基因的表达情况.将BMSCs及转染细胞与nano-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支架材料复合,观察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情况.结果 转染结果显示空白质粒转染率为39.1%、VEGF组为40.1%.接种5d后,细胞的黏附在支架孔壁上,两组细胞黏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细胞转染VEGF基因后,能够良好存活并与nano-HA/PLGA支架材料复合,高效率表达VEGF,为保证工程骨具有良好生物活性提供必要条件.

    作者:张明磊;王大鹏;尹若峰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CXCR4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

    人类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肿瘤,源自脑组织的神经胶质细胞[1-2].胶质瘤相关基因的鉴别将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思路[3-6],CXCR4已被证实在胶质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CXCR4受体在胶质瘤存活、迁移、侵袭、增殖、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吕顺增;代从新;孙博文;王任直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脑白质疏松症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作为脑小血管病(small veseel disease,SVD)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也称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或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室周围或皮质下脑白质的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在CT上显示低密度,在MRI-T1加权像上显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images,FLAIR)上呈现高信号改变[1].目前认为,LA是引起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主要的影像学改变之一[2],然而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慢性缺血/低灌注学说、血脑屏障破坏学说、内皮功能障碍学说、炎症反应学说、遗传学说、静脉异常学说等几个方面对LA发生的神经机制进行阐述,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袁俊亮;张小雨;王双坤;郭晓娟;顾华;胡文立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急性心衰单元研究的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花费高的特点.美国的数据显示,20岁以上人群中心衰已超过510万,45岁以上人群中每年新增心衰82.5万,病死5.8万,花费307亿美元[1].未来形势将更加严峻,美国心脏协会(AHA)预测,从2012至2030年,心衰的发病率将会增加46%,18岁以上人群中心衰患者将超过800万[2].随着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衰病因发病率的升高,我国同样面临着心衰带来的巨大负担.目前,我国心衰患者420万,35~74岁人群中心衰的发病率为0.9%[3].心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慢性病重要负担.

    作者:徐峰;程凯;吕瑞娟;边圆;张运;陈玉国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永存舌下动脉一例

    患者女,74岁,因反复发作性头晕,伴行走不稳、向左侧倾倒、视物不清于2014年3月入住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既往史:患高血压;无糖尿病.家族史无特殊.父母已去世.无药物过敏史.无头部外伤史.入院体检:心率8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2/8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思维敏捷,言语清晰,脑神经(-),四肢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对称;指鼻准,轮替灵活,Romberg征(-),针刺痛觉检查无异常,双侧病理征(-).初步诊断:(1)后循环缺血发作;(2)高血压病3级,高危.安排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

    作者:严家川;王延江;张猛;周华东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第349例 发热—头痛—复视—脑脊液炎性改变

    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主因间断发热头痛2周,意识恍惚7d于2014年7月31日第1次入宣武医院.患者于2014年7月1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测体温38℃左右,伴头痛,头痛为全脑胀痛,能忍受,无腹痛、腹泻,无咳嗽、咳痰,口服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体温恢复正常,头痛也略有好转.

    作者:弥娜;武力勇;厉含之;冯雪研;李洁莹;张婧;矫黎东;李军杰;王琳 刊期: 2015年第37期

  • 中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年版)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细胞毒类化疗药物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其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增加相关[1-2].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通常被定义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低于0.5×109/L,或ANC低于1.0×109/L且预计在48 h内将低于0.5×109/L,同时患者单次口内温度≥38.3℃或≥38.0℃且持续1h以上,或腋温>38.5℃持续1h以上[3].患者出现FN后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治疗延迟从而降低临床疗效,也可出现严重感染,甚至死亡.还可能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费用进而导致医疗花费增加.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