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巴塞罗那“中期”肝细胞癌各亚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并研究疗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 连续性选取初次治疗方式为肝切除术的巴塞罗那中期肝细胞癌患者918例,分为3组:甲组:单个肿瘤且肿瘤直径≥5 cm,582例;乙组:2~3个肿瘤且大直径>3 cm,223例;丙组:3个以上肿瘤,n=113.比较3组患者在2001-2007年和2008-2013年的住院死亡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丙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但丙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乙组患者(P<0.05),而乙组患者又显著低于甲组患者(P<0.05).甲、乙和丙3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7.3、36.9、和23.5个月.甲组和丙组患者在2008-2013年的总生存率显著优于2001-2007年(P<0.05),但乙组患者在2008-2013年的总生存率仅稍优于2001-2007年(P=0.084).结论 3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不同,肿瘤数量>3的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住院死亡率高而总生存率低;随着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肝切除术后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在不断提高.
作者:覃宏贵;钟鉴宏;向邦德;吴飞翔;彭宁福;游雪梅;袁卫平;龚文锋;马良 刊期: 2016年第42期
目的 探讨10-羟基喜树碱(10-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10-HCPT和甲氨蝶呤(MTX)处理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OA)滑膜成纤维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Annexin-V APC/7-AAD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经1.0 mg/L、10.0 mg/L 10-HCPT组作用48 h和72 h后的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6.68±0.48)%与(44.05±1.29)%、(60.09±0.95)%与(30.63±1.79)%.而MTX组48 h和72 h后的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8.24±0.99)%与(72.80±1.39)%、(69.08±0.86)%与(56.79±2.33)%.作用过的RA及OA滑膜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均下降,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下降.与MTX组相比10.0 mg/L 10-HCPT组可明显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5).经1.0 mg/L、10.0 mg/L 10-HCPT组作用48、72 h后的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4.87±2.69)%与(35.45±3.79)%、(30.10±2.97)%与(46.16±0.99)%.与对照组比较(16.38±1.68)%,两种浓度的10-HCPT、MTX[(20.46±4.87)%与(25.37±0.98)%、(22.14±1.86)%与(28.26±3.95)%]均可诱导RA及O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72 h),诱导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对于RA滑膜成纤维细胞,作用时间为48 h,10-HCPT组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高于相同浓度的MTX组,其中10.0 mg/L10-HCPT组诱导凋亡作用更强(P<0.05);作用72 h时,10.0 mg/L 10-HCPT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10-HCPT具有较MTX更强的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任丽丽;鲁晓娟;寿记新;王燕;孙晓麟;张丽娟;张濛;孟洋;孙贺 刊期: 2016年第42期
目的 探讨无创的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模式(NIV-NAV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气体交换效果和人机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前瞻研究40例ICU的AECOPD患者,达到无创通气指征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无创人机协调通气(NIV-PSV)组(n=20)与NIV-NAVA组(n=20),分别记录无创通气前后30 min的呼吸相关参数,血气,人机不同步事件,人机不同步指数.结果 入组患者均完成无创通气.NIV-NAVA组相对于NIV-PSV组,能够获得相同的气体交换效果.NIV-NAVA组无效触发,自动触发以及双触发的发生均明显少于NIV-PSV组(P<0.05),NIV-NAVA组触发延迟(112.7±15.1)与(62.2 ±8.9)ms、吸呼转换时间明显优于NIV-PSV组(188.0±39.2)与(73.0±18.3)ms(P<0.001).NIV-NAVA组发生AI> 10%明显少于NIV-PSV组(P<0.05).结论 相比NIV-PSV,NIV-NAVA模式能够达到相同的气体交换效果,同时NIV-NAVA能够减少人机不同步事件的发生,降低人机不同步指数,从而改善人机协调性.
作者:王丹琼;罗建;熊晓华;祝利华;张伟文 刊期: 2016年第42期
目的 探索血管介入远程数控机器人系统在血管造影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在X线透视下遥控血管介入远程数控机器人系统,使配套导管进入血管模型的指定血管.在动物实验中,远程操控该系统,使造影导管分别进入巴马小型猪的主动脉弓部各主要分支并完成全脑血管造影,记录上述过程的技术成功率、平均用时及曝光剂量,并与传统造影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各目标血管均成功进入,远程控制MirageTM导管分别进入血管模型中的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各5次,平均用时分别为(21.3±2.8)s、(28.8±5.2)s、(17.7±2.6)s、(31.5±5.1)s和(24.2±3.7)s,平均曝光剂量分别为(9.3 ±1.2) mGy、(12.4±2.2) mGy、(7.4±1.2) mGy、(14.2±2.5)mGy和(10.4±1.9) mGy.完成巴马小型猪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入左无名动脉、右无名动脉、右折返动脉、颈内动脉总干、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的平均用时分别为(41.5±6.8)s、(29.1±3.7)s、(40.7±5.5)s、(40.1±5.8)s、(59.6±9.0)s和(60.3±10.1)s,平均曝光剂量分别为(40.6±6.5) mGy、(36.0±5.2) mGy、(39.8±6.1)mGy、(43.9±6.7)mGy、(51.0±7.4) mGy和(50.1±7.8)mGy,与传统方法造影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管介入远程数控机器人系统可以远程操控导管进入血管模型分支及巴马小型猪的分支并行DSA造影,初步验证了该系统具备远程完成血管造影造影手术的可行性.
作者:谭晋韵;贾罗琦;史伟浩;田众一;童进东;邓颖;余波 刊期: 2016年第42期
目的 探讨雄激素二氢睾酮(DHT)对雌性巨噬细胞系J774.1细胞的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及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J774.1细胞,通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采用1×10-9 mol/L和1×10-8 mol/L浓度的DHT进行预处理,提取细胞mRNA及蛋白行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LOX-1 mRNA及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形态,按照泡沫细胞数/视野及每个视野中油红染色的颗粒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加入乙醇)相比,ox-LDL明显增加J774.1细胞的LOX-1 mRNA(4.71 ±0.31比1.00±0.06)及蛋白(1.75 ±0.11比1.04±0.04)相对表达水平(均P<0.01).应用1×10-9 mol/L和1×10-8 mol/L浓度的DHT可以降低ox-LDL诱导的LOX-1 mRNA(2.81±0.46、2.29±0.21比4.71±0.31,均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1.35 ±0.06、1.09±0.04比1.75±0.11,均P<0.05).这种作用可通过雄激素受体(AR)阻滞剂逆转87.6% (P =0.004).油红O染色表明ox-LDL明显增加泡沫细胞形成(45.9±3.7比0.0 ±0.0,P<0.01).应用1×10-9 mol/L和1×10-8moL/L浓度的DHT可以抑制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形成(泡沫细胞数/视野定量分析:36.0±3.0、29.1±1.3比45.9±3.7,均P<0.05;油红O相对染色面积定量分析:7 983±1 035、4 060±390比14 750±2 489,均P<0.05).结论 1×10-9 mol/L和1×10-8 moL/L浓度的DHT通过AR可以减少雌性巨噬细胞系J774.1细胞的LOX-1表达,并抑制J774.1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
作者:邱阳;胡海地;胡冰青;陈晓雅;徐品一;崔磊;厉平;刘聪;李玲 刊期: 2016年第42期
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病变,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病变的1%.该病变至今已报道数百例.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的发现和诊断率也在不断增加,纤维血管性息肉虽为良性病变,但其体积可不断增大,当息肉增大到相当体积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致死性并发症[1].因此,关于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值得进行长期关注,本文就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的发病特点、诊断以及治疗进展进行探讨,以便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
作者:姜维;王拥军 刊期: 2016年第42期
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1].目前研究、分析肿瘤基因所用的标本多来自于肺组织穿刺活检或是手术.然而这些方法都是有创的,且不能多次获得标本以追踪病情以及肿瘤基因状态的变化.近年来一项新的检测技术——液体活检问世,为肺癌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液体活检通过检测体液(主要为外周血,其次还有唾液、尿液、胸腹腔积液等)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核酸[包括循环肿瘤DNA(ctDNA)和循环肿瘤RNA (ctRNA)]、外泌体等肿瘤来源的生物标志物这种相对无创的方式,动态反馈肺癌的进展,为肺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跟踪、预后预测等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手段.现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张梦颖;李敏;胡成平 刊期: 2016年第42期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2016年美国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将超过肺癌,为男性癌症第一位,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尽管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但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日益成为威胁我国老年男性健康的疾病.目前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疾病终几乎都会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下面重点综述mCRPC的治疗药物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宇;荆翌峰;韩邦旻 刊期: 2016年第42期
肾移植受者,女,32岁.患者因血肌酐升高1年余,规律血液透析半年,透析后少尿,尿量300 ml/d左右,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于2014年1月18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移植科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供肾来自一位心脏死亡捐献(DCD)6岁女孩,右肾.取肾过程中,供肾输尿管近端近肾门2 cm处被剪刀锐性损伤,输尿管横径2/3横断,外侧输尿管伴行血管被横断,内侧伴行血管完好(图1).
作者:赵大强;洪良庆;缪斌;黄正宇;孙启全 刊期: 2016年第42期
患者男,72岁,因“右上臂外伤后疼痛4个月”于2016年2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搬重物时不慎伤及右上臂,当即疼痛,不重,未诊治,疼痛无好转,有夜间痛,有时感前臂及手臂麻木,入院前6天X线片示右肱骨溶骨性破坏.诉自幼经常咳嗽、咳痰,无咯血.育有2子1女,均健康,配偶曾自然流产2次.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杨文博;赵堃;徐春丽;杨军华;刘金荣;徐丽萍;田霞;韩洪春 刊期: 2016年第42期
自2008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1](以下称2008版)发布以来,淋巴组织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巨大进展,有些类型的淋巴瘤需要重新定义,同时也报道一些新的亚型.2016年5月15日,2008版的主编Swerdlow等[2]在Blood杂志发表了新分类(以下称2016版)的修订说明.在此基础上,我们查找了相关文献,通过对比2008版,对上述2016版分类修订说明中的主要更新内容进行了如下解读,以飨国内读者.
作者:易树华;邹德慧;Ken He Young;邱录贵 刊期: 2016年第42期
病历摘要患者女,66岁,因“发热、腹痛、腹透液浑浊15 d,加重伴腹泻5d”于2015年11月24日收入我院.患者既往20年前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之后出现血肌酐升高,7年前达736 μmol/L,即开始规律腹膜透析治疗,方案逐渐递增为5次/d,每次交换腹透液2L.患者5年前发生首次腹膜炎时腹透液培养无细菌生长,应用“万古霉素+头孢他啶”腹腔内给药抗感染疗效欠佳.
作者:苏涛;陈晶;吕继成;高磊 刊期: 2016年第42期
临床研究是在复杂的临床环境中开展简单的科学研究,科学性与可行性之间矛盾突出,同时受到伦理限制,必须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研究方法角度获得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尤为重要.上述问题和矛盾更多地集中在研究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现有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仍存在局限性,目前技术手段解决不好的问题需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为此,本文阐述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在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中应用的历史和现状,探讨其用于改进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褚红玲;曾琳;李楠;陶立元;张华;石岩岩;王晓晓;朱雷;赵一鸣 刊期: 2016年第42期
骨形成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成员之一,这一家族包括TGF-β、生长分化因子、抗穆氏管激素以及激活素等[1].BMP是第一个被发现可有效诱导大鼠皮下植入的异位骨形成的蛋白[2].接下来的大量研究表明BMP在不同的组织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可调控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凋亡.BMP主要通过Ⅰ型和Ⅱ型跨膜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传递信号.在细胞内,Smad蛋白负责传递从活化的BMP受体复合物到细胞核内的信号.有很多研究发现BMP信号通路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如骨骼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遗传分析证明BMP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或影响该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突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肺动脉高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赖宁;卢文菊;王健 刊期: 2016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