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19期文献
  • 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DNA甲基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1例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内科住院的活动期SLE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方法检查全血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用qRT-PCR方法检测IL-6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IL-6启动子DNA甲基化状态与SLE患者实验室参数和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 (1) IL--6mRNA在SLE患者外周血及PBMC中的表达均增加,SLE患者外周血中IL-6的表达是对照组外周血IL-6表达的(1.63 ±0.69)倍,SLE患者PBMC中IL-6的表达是对照组PBMC中IL-6表达的(1.66 ±0.7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32例(78%) SLE患者外周血中IL-6基因发生低甲基化,较正常对照样本中6例(30%) DNA低甲基化发生率高(P<0.05),外周血中IL-6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该患者PBMC中甲基化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LE患者外周血IL-6基因DNA甲基化状态与补体C3、C4的降低相关(P<0.05);(4)SLE患者外周血IL-6基因DNA低甲基化状态与肾脏损害相关(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IL-6启动子DNA呈低甲基化状态,且与补体C3、C4的降低及肾脏损害相关,提示IL-6启动子DNA低甲基化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作者:蔡小燕;陆宇;唐莼;林小军;叶静华;李伟念;何志翔;李芳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长程视频脑电结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者认知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长程视频脑电(VEEG)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研究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患者脑功能网络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癫痫门诊及功能神经外科11例右利手BECTS患者,均行长程VEEG监测(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将其按慢波睡眠期棘慢波放电指数(SWI)分为两组:SWI< 50%组(5例)及SWI≥50%组(6例).两组患者均行语言、执行、记忆及注意等认知功能测评及头MRI、RS-fMRI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年龄、病程、总发作次数、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WI≥50%组的总智商(FIQ)[(87±18)分]、语言智商(VIQ)[(88±15)分]、操作智商(PIQ)[(89±20)分]均低于SWI< 50%组[(118±8)分、(114±11)分、(11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FIQ(P =0.002)、VIQ(P =0.006)、PIQ(P =0.001)分别与SWI呈负相关,而与性别、年龄、首发年龄、病程、总发作次数、受教育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3) SWI ≥50%组较SWI< 50%组局部一致性(ReHo)增加的脑区包括双侧中央前回、运动前区及其皮质下结构,右侧颞叶,双侧岛叶(P<0.05),ReHo减弱的脑区包括后扣带回、右侧颞下回后部、右侧枕叶(P<0.05).结论 BECTS患者慢波睡眠期持续异常放电可造成患者脑功能网络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认知功能发育.

    作者:燕鑫鑫;毓青;郜玉婷;李立婷;余丹华;陈英;姚晓娟;杨卫东;陈旨娟;尹建忠;安阳;谭珂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增生胸腺中树突状细胞亚型分布和数量特征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胸腺中树突状细胞(DC)的不同亚型分布和数量的特点及其与重症肌无力(MG)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脏手术需行胸腺切除的32例患者的胸腺标本,并选取其中14例病人胸腺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收集合并胸腺增生并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61例MG患者胸腺标本,并选取其中8例作为MG组.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式标记DC的两种亚型: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经典树突状细胞(cDC);观察两种DC亚型在胸腺中的分布情况;通过使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DC亚型在不同胸腺结构中的数量,并计算其相应的密度;通过与同年龄段正常胸腺的比较,阐明MG患者增生胸腺中DC亚型的分布和密度特点.结果 (1)通过CD123和CD11c染色可分别标记pDC和cDC这两种DC的亚型;对照组两种DC亚型在皮质和髓质均有分布,但大多数分布于髓质区[胸腺皮质中pDC的密度为(34±6)/mm2(n=14),髓质中pDC的密度为(247±35)/mm2 (n=14);皮质中cDC的密度为(21 ±4)/mm2(n=14),髓质中cDC密度为(123±16)/mm2(n=14)].(2)MG患者胸腺皮髓质中pDC的密度较正常组低[皮质pDC:(39±10) /mm2比(29±5)/mm2;髓质pDC:(279±48)/mm2比(236±49)/mm2];MG患者胸腺皮质中cDC的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7 ±6)/mm2比(21±6)/mm2];但髓质中cDC升高[(110±18)/mm2比(194±28)/m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G患者胸腺髓质(除去生发中心)的cDC密度高于对照组胸腺髓质[(110±18)/mm2比(187±29)/mm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 9);MG患者胸腺生发中心的cDC密度较胸腺髓质平均cDC明显增高[(203±44)/mm2比439±69/mm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患者胸腺髓质中cDC密度明显增高,尤其集中于异位生发中心中及其周围,这提示cDC可能在MG“病灶”的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浩;陈裴;欧昶毅;邱力;林中强;黄志东;刘卫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椎旁肌间隙人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固定结合经关节突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固定(Dynesys固定)结合经关节突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应用Wiltse入路Dynesys固定结合经关节突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51.8±6.8)岁.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节段分布:L4/5间隙23例,L5/S1间隙16例,L4/5合并L5/S1间隙9例.手术方法首先经Wiltse入路置入Dynesys螺钉,凿除部分下关节突以及内聚的部分上关节突,切除增厚的黄韧带,暴露硬膜囊,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及突出的椎间盘,使中央椎管及神经根管管径扩大,椎管减压满意后按照常规方法完成Dynesys固定.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分,根据X线片评价单节段固定患者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3.5(24~60)个月.患者VAS、ODI评分术后(2.3±1.5,23.6±12.2)及末次随访(2.2±1.4,20.0±9.8)较术前(7.7±1.3,70.8±l3.5)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椎间活动度较术前减小(P<0.05),而术后与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上下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末次随访时上下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无腰椎不稳征象,Dynesys系统无松动、断裂、变形.结论 经Wiltse入路Dynesys固定结合经关节突减压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保留腰椎后方复合体,适当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的同时椎管减压充分,治疗轻中度腰椎退行性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尚凯;陈铭吉;王德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十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囊肿(AC)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C合并CSDH患者10例,年龄18 ~ 37岁,平均(27.5±5.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颅骨钻孔硬膜下血肿引流术,不处理AC的手术策略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 ~18个月.结果 10例中AC位于单侧中颅窝底8例,位于大脑半球表面2例,10例的AC均与CSDH临近.9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复发再次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中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均在90分以上.结论 颅骨钻孔硬膜下血肿引流、不处理AC的治疗策略对于AC合并CSDH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孙健;王伟;王东;安硕;雪亮;王毅;朱士广;江荣才;杨学军;岳树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再评价

    目的 再次评价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16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省邹平中医院等12家医院31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412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技术,评价疗效和并发症.对颅内恶性肿瘤进行分层研究,行靶区和剂量控制下嗡I粒子治疗.结果 单发脑转移瘤、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后复发、放疗后复发、其他(脑膜瘤、垂体瘤等)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9、67、41、26、23、4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是19、42、6、9、11、12个月.并发症种类多,发生率低,总并发症发生率10.4%;术后7~45 d死亡3例.结论 靶区和剂量控制下125I粒子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并发症较低,与外科切除、外放射治疗各具特点,应该进一步研究,并形成临床路径.

    作者:胡效坤;彭丽静;刘士锋;张开贤;刘院生;张福君;朱旭东;巩秀珍;高阳;王德峰;Tina Kapur;李子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前驱期与前驱事件

    目的 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前驱期及前驱事件.方法 收集2010-2016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79例成人及儿童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其中有前驱期或前驱事件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前驱期或前驱事件症状、病程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反应.结果 31.8% (57/179)的患者有前驱期,发热(73.7%)、头痛(68.4%)为常见症状.其中6例患者(10.5%)前驱期延长,长64d,其中3例表现为脑膜炎样病程,症状仅有头痛、发热.6.1%(11/179)的患者有前驱事件,其中5例为单疱病毒脑炎,1例为乙型脑炎,2例为黑痣切除.结论 抗NMDAR脑炎前驱期可延长,也可仅有前驱期症状而缺乏典型病程,可能均与感染有关.可能的前驱事件以病毒性脑炎为主,包括单疱病毒脑炎和乙型脑炎.

    作者:姚远;彭斌;王晓慧;方方;徐丹;徐晓璐;任海涛;朱以诚;崔丽英;关鸿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经单鼻孔经蝶手术治疗的11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神经内镜组53例(其中功能性垂体腺瘤36例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17例)和显微镜组57例(其中功能性垂体腺瘤34例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23例),术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内分泌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率及功能性肿瘤激素水平下降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肿瘤总全切除率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分别为75.5% (40/53)和70.2% (4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功能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组全切除率和激素水平下降有效率(91.7%,33/36;83.3%,30/36)均高于显微镜组(70.6%,24/34;61.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内镜组全切除率(41.2%,7/17)和显微镜组(69.6%,1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内镜组(9.4%,5/53)低于显微镜组(24.6%,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功能性垂体腺瘤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内镜组(8.3%,3/36;11.8%,2/17)与显微镜组(20.6%,7/34;30.4%,7/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腺瘤全切除率两种方式虽无明显差别,但对于功能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手术优势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内镜低于显微镜,但对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无差异.

    作者:韩易;姜之全;郑夏林;李磊;娄飞云;张少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脑红蛋白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红蛋白(Ngb)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入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自噬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SH-SY5Y细胞中转染Ngb质粒,建立Ngb过表达(NGB OE)及相应的空载(Vector)稳转株.细胞行OGD/R处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BECN1)及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FUNDC1)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及细胞质,分别使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Pink1)表达水平.结果 OGD/R处理后,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BECN1、FUNDC1 mRNA水平升高(高分别为4.90±0.71、6.72 ±0.75、2.71±0.39及3.96±0.78倍,均P <0.05),细胞质中Parkin减少而线粒体中Parkin显著增加.过表达Ngb不能改变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BECN1 mRNA水平,细胞质或线粒体中Parkin无显著变化.但可以增加FUNDC1mRNA含量(3.96±0.78倍比6.86±0.63倍,P<0.05).结论 Ngb不能影响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自噬或线粒体自噬水平,而对FUNDC1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邓松筠;艾宇航;龚华;吴龙;陈采霞;王译民;刘志勇;黄立;彭倩宜;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雷帕霉素与自噬抑制剂氯奎抗骨肉瘤的联合作用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雷帕霉素(RAPA)联合自噬抑制剂氯奎(CQ)对骨肉瘤的协同作用.方法 用细胞凋亡试剂(CCK-8)检测RAPA和CQ单药或其联用对人源骨肉瘤143B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计算其不同浓度下的联合指数(CI),分析其协同作用区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单药及联合用药对骨肉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其在小鼠体内抗肿瘤的协同作用.结果 雷帕霉素和氯奎在体外单用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RAPA:IC50=1.5 nmol/L;CQ:IC50 =400μmol/L);不同浓度的CQ和RAPA联合使用下,在抑制率40%< fa< 70%时具有协同作用(CI<1),其中,CQ为200 μmol/L时,协同效果明显,CImin=0.25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1.5 nmol/L RAPA单药对骨肉瘤细胞具有较少的凋亡作用(16.1%±4.4%),而周期阻滞明显,主要在G0/G1期(试验组:73.5%±10.6%,对照组:46.7% ±7.7%;P <0.001),联合CQ后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21.3%±6.8%;P<0.05);裸鼠皮下成瘤实验也证明RAPA联合CQ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肿瘤相对增殖率T/C%,CQ:98.4% ±11.6%,RAPA:65.5%±7.5%,CQ+ RAPA:42.0%±3.4%).结论 雷帕霉素联合氯奎可增强其对骨肉瘤的抗肿瘤作用,联合方案有望用于骨肉瘤的临床治疗.

    作者:刘卫东;孙伟;华莹奇;王守国;蔡郑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辅助生殖中光照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

    随着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率逐渐升高(约12.5%~15%),辅助生殖技术(ART)已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首选临床手段,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如胚胎着床率及活体出生率偏低(分别为50%和35%左右)、先天缺陷率偏高(0.5%~1%)、糖代谢异常、DNA甲基化模式改变和印迹基因(如H19)的表达改变等[1].胚胎对体外培养环境要求非常严格,O2浓度、氨基酸成分、矿物油覆盖、培养体积、培养密度、温度、湿度、pH值、人工显微操作压力等均有可能造成胚胎发育异常,其中光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自然状态下女性生殖及胚胎生长发育处于完全避光的环境,而ART手段使配子和胚胎暴露于各种波长和强度的光源中:显微镜光源、室内照明灯光及室外光线的射人,其中显微镜光照的影响为严重[3].研究和明确光照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在保证胚胎安全和后代健康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和探讨.

    作者:刘超杰;鹿丽娜;祝献民;曾桥;薛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阿替普酶溶栓并发上肢软组织内出血致张力性水泡血泡一例

    患者男,56岁,因“突发压榨样胸痛3h”于2016年8月1日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质量62 kg.既往无药物及家族过敏史.入院体查:体温36.1 ℃,呼吸19次/min,脉搏105次/min,血压153/85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皮肤黏膜未见出血及皮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心脏病理性杂音,双侧桡动脉搏动良好,四肢无浮肿.心电图示V1 ~ 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5 mV.

    作者:吴天源;罗义;吕磊;孙少喜;刘建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处组织,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办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专家委员会论坛于2016年12月在南京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剂量与质量、技术与质量.经过会议讨论,产生了一批新观点、新理念,指出了目前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行业问题,提出了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郭金和;胡效坤;滕皋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及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解读

    一、《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出台的法律依据和政策背景为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法律精神,符合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的要求,从国家层面进行了医疗技术管理改革,特别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明确提出《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目的是对限制类医疗技术非行政许可审批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工作措施,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胡效坤;张福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

    一、植入指征正确率1.定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例数占同期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总例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植入指征正确率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应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例数/同期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总例数×100% 2.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的程度,是反映医疗机构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之一.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

    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低要求.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超声、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空腔脏器粒子支架置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放射性125I粒子病房辐射防护管理标准专家共识

    2009年,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纳入第三类医疗技术,并制定放射性125I粒子准人和应用管理规范.2017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保证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将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治疗改为限制类医疗技术[1].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3].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的放射防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家尚未颁布放射性125I粒子病房辐射防护管理的标准.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精准医学对我国医学伦理学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初步探讨

    近些年,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相继启动了国家层面的精准医学研究,我国也在2016年启动精准医学计划[1].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充分考量患者在基因、环境及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以达成有效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医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与人体健康及疾病预防相关的多维度数据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治疗和预防疾病、提高人口健康水平、避免过度医疗,以及更好配置医疗资源.

    作者:弓孟春;马永慧;张玢;徐平;吴志宏;黄辉;张抒扬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