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28期文献
  • 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念珠菌去定植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念珠菌去定植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到念珠菌的危重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抗真菌治疗组和未进行抗真菌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MDR)的分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区别.结果 共有10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抗真菌治疗组56例,对照组45例.抗真菌治疗组MDR细菌的分离率为16.1%,小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真菌治疗组的VAP发生率5.4%,小于对照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真菌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是(17.3 ±5.7)d,短于对照组的(22.5±7.2)d,抗真菌治疗组平均入住ICU的时间是(23.3-5.6)d,总平均住院时间是(36.2 ±8.7)d,均短于对照组的(28.7±4.8)d和(43.6±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28 d死亡率和总死亡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到念珠菌的危重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可以减少MDR细菌的分离率和VAP的发生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

    作者:张舸;冯彬彬;陆志华;苏伟;吴银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经尿道膀胱副神经节瘤切除术八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UB)的诊断及经尿道肿瘤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5年4月行经尿道切除术治疗的8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37~77岁,平均50.4岁,病程1个月至8年余.高血压5例,血去甲肾上腺素升高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均为单发肿瘤且局限于膀胱壁内.手术方法采用经尿道肿瘤切除术,6例为经尿道电切术,2例为经尿道激光切除术.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肿瘤大径1.0~4.5 cm,平均2.3 cm;手术时间15 ~ 35 rain,平均28.1 min;手术出血量20 ~ 50 ml,平均31.9 ml.患者术中收缩压波动幅度10~ 160 mmHg(1 mmHg =0.133 kPa),平均66.3 mmHg.随访中1例患者失访,1例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其余6例随访结果均正常.结论 诊断膀胱副神经节瘤要结合病史、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对于部分患者,经尿道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任省身;符伟军;王云鹏;王春杨;张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经腰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经腰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处理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共24例患者在上海中山医院行经腰小切口NSS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时间、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肾功能改变及病理诊断以及长期(≥12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患者均结合术中B超定位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提示切缘均阴性.平均癌灶大径为(3.3±0.6)cm;平均手术时间为(113 ±16) min;平均肾蒂阻断时间为(31 ±6)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102±46) 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5.0±0.8)d;术前、术后血肌酐平均水平分别为(77.1±20.1)μ.mol/L和(90.3 ±20.0)μmol/L;术后长期随访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经腰小切口行NSS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是一个安全可行的术式;结合术中超声可大程度避免术中肿瘤包膜破裂;小切口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卢永宁;张帆;胡骁轶;杨念钦;郭剑明;王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通气效果及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通气效果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腔气管插管组(D组)和双腔气管插管组(S组),各30例.采集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0)、人工气胸后(单肺通气)30 min(T1)、人工气胸后(单肺通气)90 min(T2)、人工气胸结束后(双肺通气)30 main(T3)、拔管后30 min(T4)的动脉血,监测动脉血气;记录各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气道压(Paw).采集患者T0、T3、手术结束(T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TNF-α、IL-6、IL-8的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d肺炎发生率.结果 T0~T4时两组患者HR、MAP、SpO2、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相比,T1~B时两组患者HR明显升高(P<0.05),T1~T3时两组患者PaO2明显升高(P<0.05),T1~T4时两组患者PaCO2明显升高(P<0.01),T1 ~L时两组患者Paw明显升高(P<0.01);与S组相比,T1 ~T2时D组患者Paw明显降低(29.5 ±3.7比21.3±2.1,P=0.001;30.7 ±4.8比20.3±2.3,P=0.001).T0时两组患者BALF中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相比,T3、T5时两组患者BALF中TNF-α、IL-6、IL-8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组相比,T3、T5时D组患者BALF中TNF-α、IL-6、IL-8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组相比、D组术后3d胸片显示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4例(13.3%)比11例(36.7%),P=0.0l7].结论 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都可以产生满意的通气效果,但是单腔气管插管对肺损伤影响更小.

    作者:孙亚林;白玉;李廷坤;吕帅国;汪蕾;卢锡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罗红霉素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RXM)对烟草烟雾暴露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Beas-2b细胞株分为对照组、10%烟草烟雾提取物(CSE)组、RXM+ 10%CSE组.用10% CSE干预10% CSE组、10% CSE和RXM共同干预RXM+ 10% CSE组、完全培养液干预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并计算IL-8抑制率与地塞米松半数抑制率(IC50-Dex);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地塞米松浓度为10-9、10-8、10-7、10-6 mol/L时,RXM+ 10% CSE组IL-8的抑制率[(27.55±3.81)%、(49.60±1.45)%、(55.36±3.36)%、(60.32±3.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85±2.56)%、(57.12±2.81)%、(60.81±2.08)%、(67.24±3.50)%]但高于10% CSE组[(19.15±1.69)%、(37.02±2.30)%、(47.15±2.01)%、(52.09±1.57)%](均P <0.05). RXM+10% CSE组IC50-Dex[(4.94±1.62)×10-8]显著高于对照组[(1.75 ±0.77) ×l0-8]但低于10%CSE组[(2.92±0.78)×10-7](均P<0.01).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0% CSE组HDAC2蛋白相对表达量(0.011 ±0.004和0.46 ±0.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37±0.005和0.91±0.06),而RXM+ 10% CSE组(0.025±0.005和0.77 ±0.0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高于10% CSE组(均P<0.05).结论 RXM可通过上调HDAC2蛋白表达抑制烟草烟雾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糖皮质激素的抵抗.

    作者:孙丹丹;徐挺挺;周王锋;戴元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Yes相关蛋白1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Yes相关蛋白1(Yap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将1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博来霉素(BLM)组、BLM+ AngⅡ组各6只;造模后28 d后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及Yap1免疫组化评价.体外分离培养原代肺成纤维细胞,予10-7 mmol/L AngⅡ或AngⅡ拮抗剂伊贝沙坦作用后,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Yap1、PDZ结合相关性转录共激活因子(TAZ)、Ⅰ型胶原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Yap1、TAZ核质转位情况.随后设置空载质粒(vector)、vector+AngⅡ、Yap1 RNA干扰(shRNA)、Yap1 shRNA+ AngⅡ四个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Yap1、TAZ、Smad3、Ⅰ型胶原等蛋白相对表达量,CCK-8及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力.结果 BLM组肺纤维化明显,Yap1免疫组化表达增加,BLM+ AngⅡ组肺纤维化程度和Yap1表达均高于BLM组(均P<0.05).体外实验中,AngⅡ不同刺激时间组Yap1、TAZ及Ⅰ型胶原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h(均P<0.05);其中,磷酸化Yap1蛋白相对表达量在2h时达峰值.核质转位方面,24h时AngⅡ组胞核中Yap1、TAZ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0.382±0.007比0.031±0.001,1.097±0.030比0.357±0.015),胞质中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0.323±0.058比0.418±0.044,0.858±0.059比1.201±0.015),AngⅡ+伊贝沙坦组胞核中Yap1、TAZ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AngⅡ组(0.323±0.058比0.418±0.044,0.858±0.059比1.201 ±0.015),胞质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ngⅡ组(0.598±0.060比0.323±0.058,1.495±0.052比0.858±0.059)(均P<0.05).Yap1 shRNA+ AngⅡ组Yap1、TAZ、Smad3及Ⅰ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vector+ AngⅡ组(均P<0.05).vector+ AngⅡ组吸光度、EdU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vector组,Yap1 shRNA+ AngⅡ组吸光度、EdU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vector+ AngⅡ组(均P<0.05).结论 AngⅡ通过活化Yap1促进原代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进而诱导大鼠肺纤维化.

    作者:潘妙霞;郑伯俊;孙娜娜;郑泽茂;阳倩捷;孟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重症恙虫病诊治进展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立克次体宿主为恙螨幼虫和大鼠,也会感染人类,通过长草丛或地板上的肮脏泥土中的恙螨传播.感染特征为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和肌痛,持续约1周.在某些情况下,病情可进展至重症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即使使用多西环素正确治疗,其病死率依然不容小觑.其多器官功能障碍可累及各大系统,常见的为呼吸衰竭,若疾病发展至此重症阶段,急需呼吸机等支持治疗并加强监护以降低病死率.目前已有大量关于非重症恙虫病的研究,但重症恙虫病的诊治仍是临床上一大棘手问题,东南亚及印度各地均有关于重症病例的诊疗报道,其预后均不理想.及早发现病情进展并给予正确处理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现就该病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戴威;王瑞丽;戴元荣;龚裕强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传统观念认为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吞噬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发挥作用.2004年,Brinkmann等[1]发现活化中性粒细胞可释放解聚染色质及胞内蛋白至胞外,形成丝网状结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核内组蛋白以及胞质中高表达的抗菌肽和颗粒蛋白酶依附于胞外染色质,协同发挥捕获、杀灭病原体的作用.随后大量研究发现,NETs不仅参与清除外源性病原体,同时参与体内无菌性炎症过程,包括: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形成以及癌症发生与转移[1-4].为了进一步揭示NETs在这些疾病发生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首先需要证实病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活化及NETs的释放.目前的检测技术已实现NETs定量、定性分析,但各类方法在敏感性、时效性、特异性方面尚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齐昊喆;杨硕菲;阚科佳;张岚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童阴囊内睾丸外表皮样囊肿一例

    患儿男,2岁.以“发现左阴囊内肿物1d”为主诉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81/55 mmHg(1 mmHg =0.133 kPa),阴茎、阴囊发育可,左阴囊内肿块约为1.0 cm×1.0 cm×1.0 cm,质韧,界清,无触痛,透光试验(-),阴囊无红肿,双侧睾丸位于阴囊内可及,大小质地可,活动好,双侧腹股沟未及明显肿块.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2.05 μg/L(正常0 ~9 μg/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18 U/L.阴囊彩超:左侧睾丸下方实质性肿块,中间低回声,外周高回声.双睾丸、双附睾、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图1);增强CT:左侧阴囊内睾丸下方见类圆形异常低密度影,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边缘清,大小约0.86 crm×0.86 cm×0.68 cm,考虑为左侧阴囊内占位性病变,良性肿瘤,表皮样囊肿可能(图2).

    作者:贾幸;谢华;吕逸清;陈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GLP-1受体激动剂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心血管疾病(CVD)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其发生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高2~4倍[1].胰高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素,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参与血糖稳态调节.天然的GLP-1易被二肽基肽酶4(DPP-4)快速灭活,半衰期仅为1 ~2 min,故其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作者:柯静;张晶晶;洪天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关注暴发性1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是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多发于亚洲国家,以日本的发病率高,韩国和中国次之,欧美人群中鲜有报道.本病多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表现为起病急骤、重度代谢紊乱、血糖显著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或轻度升高,可合并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心跳骤停、脑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2],如未及时诊断和抢救,常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此外,由于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不可逆的损坏,患者需要长期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明显增加.

    作者:周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第408例 腹泻—腹胀—发热—腹部包块—动静脉畸形

    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腹泻近1年,加重伴腹胀、发热1个月”于2016年9月16日收住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1年前大便次数增多,无脓血,自服“黄连素、益生菌”,效果佳.6个月前出现排黏液稀糊便,便色偏黑.1个月前腹泻加重,伴低热,排黏液便10 ~ 20次/d,便中带血,感腹胀、里急后重.20余天前至浙江大学金华医院住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4.5×109/L,C反应蛋白66.3 mg/L;粪便培养: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作者:杨小云;丁进;胡晓钢;陈燕萍;施红旗;王金海;陈春晓;肖书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共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是通过动脉系统置人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以远、肾动脉以上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的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的收缩期气囊放气,起到对心脏辅助的作用.1952年Kantrowitz的实验为反搏技术提供理论基础,1958年Harken首次提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概念,60年代初Class等开始探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方法.1968年Kantrowitz首次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并获得成功[1].1973,IABP首次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术中辅助体外循环停机.随着技术进步,反搏装置及气囊导管的不断改进,IABP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心脏重症患者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IABP临床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全球约有1百万例患者接受过IABP辅助治疗,在美国每年约有7万例患者植入IABP,国内尚无相关的统计数据.

    作者:中国心脏重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专家委员会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Ⅱ型戈谢病3个家系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戈谢病,又称葡萄糖脑苷脂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糖脂代谢疾病.由于β-葡萄糖脑苷脂酶缺陷,导致底物葡萄糖脑苷脂不能正常降解,在单核-巨噬细胞溶酶体内大量贮积,细胞肿胀.受累组织器官出现病变并呈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脾肿大、肝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骼系统损伤或者神经系统病变[1-2].根据患者神经系统是否受累和发病的急缓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非神经型、慢性型、成人型)、Ⅱ型(神经型-急性型)和Ⅲ型(神经型-亚急性型),其中Ⅰ型是常见的类型,占95%[1].戈谢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在我国目前没有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作者:梅世月;白楠;胡爽;刘宁;赵振华;孔祥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范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女性中处于第二位.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亚洲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也逐渐接近欧美国家[1].自1991年以来,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病死率一直稳步增长,在癌症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第四,病死率位居第五[2-3].结直肠癌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疾病,涉及进行性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和相关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癌基因突变的累积导致自发性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其通常在10~40年内缓慢进展,首先导致结肠腺瘤,然后在少数个体发生癌变[4],肠道微生物被认为可能是触发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发展的病因.

    作者:韩济璇;房静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对兔骨髓内皮祖细胞及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兔骨髓内皮祖细胞(EPC)与循环EPC功能的影响,并观察骨髓EPC和循环EPC自体移植对糖尿病兔急性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 四氧嘧啶法制造家兔糖尿病模型,8周后糖尿病兔分别抽取骨髓或外周血后于体外培养骨髓EPC及循环EPC,进行细胞鉴定并分别测定两种细胞的集落数、增殖力、黏附功能、成血管能力.糖尿病兔随机分为骨髓EPC组(n=6)、循环EPC组(n=6)及糖尿病对照组(n=6),并选取正常家兔作为正常对照组(n=6)进行细胞培养实验.骨髓EPC组、循环EPC组及糖尿病对照组兔制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分别心肌内自体移植骨髓EPC、循环EPC及培养液.4周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Masson染色测定心肌纤维化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密度,超声心动图分析心功能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兔比较,糖尿病兔循环EPC的集落数、增殖力、黏附力、成血管能力下降(均P<0.05),骨髓EPC的集落数、增殖力、黏附力下降,但与正常对照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成血管能力较正常对照兔下降(P =0.023).与循环EPC组及糖尿病对照组比较,骨髓EPC组心肌纤维化面积较小(6.98% ±0.94%比13.03%±2.97%、15.84%±4.74%,均P=0.001),血管密度[(792±87)比(528±71)、(372±77)条/mm2,均P <0.001]较大,VEGF(6.25 ±2.33比2.19±1.01、1.55±0.52,均P <0.001)及bFGF(6.38±2.65比1.24±0.76、1.18±0.82,均P<0.001)的mRNA表达水平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61%±4%比47%±5%、50%±10%,均P<0.05)较高.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循环EPC组血管密度增加,但心肌纤维化面积、VEGF和bFGF的mRNA表达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损害了兔循环EPC功能,也影响了骨髓EPC成血管功能;糖尿病兔骨髓EPC自体移植可通过促血管新生及旁分泌作用减少心肌纤维化并改善心功能.

    作者:谭强;李广平;王庆胜;郑成环;张双月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50岁以上人群中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社区人群中诊断代谢综合征(MS)的准确性及其切点.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采用横断面普查设计对广州市石牌社区50岁以上的原始居民(n=1 494)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空腹采血检测血糖、HbA1c及血脂.MS诊断分别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ATPⅢ)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的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HbA1c诊断不同标准MS的准确性.结果 1 473名数据完整者中位年龄为61(55 ~68)岁,HbA1c≥6.1%诊断MS(CDS)的准确性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1%和84.3%).以HbA1c≥5.7%作为高血糖定义时,MS(IDF)、MS(ATPⅢ)和MS(CDS)检出率分别为48.7%、57.1%和50.8%,一致性检验的κ值分别为0.853、0.768和0.730.以HbA1c≥6.1%作为高血糖定义时,MS(IDF)、MS(ATPⅢ)和MS(CDS)检出率分别为41.2%、45.8%和39.1%,κ值分别为0.923、0.880和0.881.与IDF、ATPⅢ和CDS标准一致性高的切点分别为6.1%、6.3%和6.3%.结论 HbA1c 6.1%在该社区50岁以上人群中诊断MS特异度较高,HbA1c可代替空腹血糖作为MS中的高血糖定义,但其佳切点值因MS定义不同而异.

    作者:林硕;胡丽;李晓峰;林可意;穆攀伟;曾龙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T2DM患者400例.根据是否患高尿酸血症分为正常尿酸(NUA,n=319)组及高尿酸血症(HUA,n=81)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再根据血尿酸四分位水平将患者分成4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hs-CRP的关系.结果 HUA组较NUA组有较高的hs-CRP[2.12(1.15,6.73) mg/L比1.14(0.52,3.44) mg/L,P<0.001]、红细胞沉降率[19.0(10.5,29.5)mm/h比12.0(8.0,17.0)mm/h,P<0.001]、体质指数(BMI)[(25.2±3.6)kg/m2比(23.6±3.6) kg/m2,P <0.00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 [1.88(1.11,2.94)比1.27(0.77,2.00),P<0.001].校正年龄后HUA组女性的hs-CRP中位数水平(2.59 mg/L)较HUA组男性(1.94 mag/L)、NUA组女性(1.25 mg/L)、NUA组男性(1.09 mg/L)显著升高(P <0.001).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HUA患病率分别0、12.3%、21.6%、25.8%,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BMI、血脂后,血尿酸仍与hs-CRP、HOMA2-IR、空腹C肽、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均P <0.05).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血尿酸水平升高,hs-CRP水平呈升高趋势(P =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与hs-CRP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 <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hs-CRP水平独立相关,提示HUA患者存在着慢性炎症状态.

    作者:李自云;刘波;季业;庄新娟;沈英娣;田海荣;李连喜;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