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腰椎间盘退变与神经高张力之间的相关性及自缢性椎间盘退变的新型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因腰椎管狭窄症收治的100例患者的腰椎MRI资料,根据术前腰椎MRI马尾神经沉降征及术中探测神经张力结果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神经高张力组)、对照组(50例,神经张力正常组),用Pfirrmann分级对每例患者腰椎节段(L3/4~ L5/S1)的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级,分析神经高张力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腰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firrmann分级L3/4为(4.74±1.6)级,L4/5为(5.32±1.33)级,L5/S1为(5.54±1.13)级;对照组Pfirrmann分级L3/4为(3.5±1.16)级,L4/5为(4.12±0.9)级,L5/S1为(4.1±0.97)级.试验组的椎间盘退变严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L3/4、L4/5、L5/S1的腰椎间盘退变与神经高张力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且相关性趋势为L5/S1>L4/5>L3/4.结论 腰椎间盘退变与神级高张力存在相关性,初步提出自缢性椎间盘退变的新型发病机制,即腰椎间盘退变是为了缓解神经受到的轴向牵拉损伤而自发的代偿性保护机制.
作者:孔庆捷;徐锡明;孙璟川;王元;史国栋;郭永飞;扬海松;杨勇;史建刚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衰弱和抑郁症状,探讨老年患者衰弱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的门诊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2012年国际老年营养学会提出的FRAIL量表评估衰弱情况,老年抑郁量表(GDS-30)评估抑郁症状.结果 共289例患者纳入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前期和衰弱的老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高于非衰弱患者,OR值分别为3.286 (95% CI 1.59~3.98)和4.139(95% CI 1.52 ~ 14.40).结论 衰弱的老年人有更高的风险出现抑郁症状.
作者:张绍敏;唐向东;杨晓蓉;郑融融;徐莲;吴锦晖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基于前瞻性遗传性卵巢癌研究分析患者接受肿瘤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的意愿及相关因素.方法 在2017年2至6月于北京协和妇产科诊疗的22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根据病历记录和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学特点以及对遗传咨询和检测的意愿.所有患者在咨询前通过小册子和微信进行宣教,如果接受咨询,在病房或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门诊提供面对面的遗传咨询和检测.结果 在220例患者中10例(4.5%)不愿意接受肿瘤遗传咨询.在210例接受遗传咨询的患者中,终170例(81%)接受了遗传检测.多因素分析中与患者接受检测显著相关的因素包括:由妇科肿瘤医师负责肿瘤诊治,在妇科遗传咨询门诊接受咨询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不愿意接受检测的患者主观原因较多,常见原因是“咨询后对遗传检测仍然不能理解”(25%)和“发现突变后靶向药物价格昂贵,无法负担”(2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接受遗传咨询和检测的比例较高,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门诊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接受遗传检测的比例.
作者:李雷;邱琳;吴鸣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计算化高扩散敏感系数(b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第二版前列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PI-RADS v2)中弥散加权成像(DWI)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或前列腺根治术后病理证实外周带前列腺癌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iemens Verio 3.0T MRI扫描,成像序列包括横断位、矢状位高分辨T2加权成像(T2WI),b值=0、50、1 000 s/mm2横断位弥散加权成像(aDW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扫描,通过Matlab后处理计算化合成b=1 000、1 400、2 000 s/mm2的DWI图像(eDWI).依据PI-RADS v2评分标准对b=1 000、1 400、2 000 s/mm2的三组cDWI资料进行评分,并对各组病例的病灶信号强度比(SIR)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三组cDWI中DWI评分2、5分的病例数无差别,27例b=1 000 s/mm2 DWI评分3分的病例中有9例(33.3%)在b=1 400 s/mm2及b=2 000 s/mm2时DWI评分均升高到4分.升高至DWI评分4分的病例与仍为DWI评分3分的病例间的病灶SIR在b=1 400 s/mm2及b=2 000 s/mm2时的比值分别为1.86 ±0.21比1.61 ±0.27、2.18 ±0.26比1.75 ±0.30,两组间S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6、3.671,均P<0.05).升高至DWI评分4分的9例病例的病灶SIR在b=1 000、1 400、2 000 s/mm2时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0.907、33.768、8.043,均P<0.05),且病灶SIR均随b值的升高而增大.结论 b≥1 400 s/mm2的高b值主要影响DWI评分3分的病例,但b=2 000s/mm2不改变b=1 400 s/mm2时的DWI评分,b=1 400 s/mm2可能更适用于外周带前列腺癌的PI-RADS v2中DWI评分.
作者:王伟;邵志红;曾嘉齐;吴登龙;王国良;王培军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我国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氯吡格雷组113例,替格瑞洛组127例.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治疗1、3、6个月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TIMI出血情况.结果 术后1、3、6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9±5)%、(29±6)%、(26±7)%]均低于氯吡格雷组[(50±9)%、(49±9)%、(46±8)%,P<0.01];替格瑞洛组患者6个月MACE事件发生率(7.09%)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17.7%,P<0.05);而TIMI大出血和小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栓治疗,可显著降低NSTEMI介入治疗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而不增加TIMI大出血和小出血的风险.
作者:叶明;王喜福;贾平;曾玉杰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散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相关HAND1基因新突变.方法 自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采集120例散发性DCM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AND1基因编码外显子并进行测序分析以发现HAND1基因新突变.分别应用在线软件MUSCLE和MutationTaster分析突变氨基酸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和突变的致病性.克隆野生型HAND1基因,通过定位诱变获得其突变体,转染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试剂盒分析突变型HAND1的功能特点.结果 在1例散发性DCM患者发现1种新的杂合性HAND1基因突变c.346G>T,即p.E116X突变.该无义突变不存在于200名健康对照者,多物种HAND1蛋白序列比对显示第116位的谷氨酸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致病性预测表明所识别的HAND1基因突变具有致病性.生化分析证实突变型HAND1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功能丧失.结论 HAND1基因功能缺失性突变可能是散发性DCM的少见病因.
作者:徐迎佳;仇兴标;李若谷;刘华;曲新凯;杨奕清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通过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死亡危险因素,为今后早期诊治、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AAV患者,对比死亡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各项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同,寻找影响其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AAV患者中死亡组20例(男:女为12∶8),总病死率30.3%;(2)死亡组平均发病年龄67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岁(P =0.009);(3)死亡组血管炎损害指数(VDI)均值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P =0.006);(4)从心、肺、肾、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受累的表现分析,3个及以上器官受累者,死亡组所占比例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8% (P =0.004 8).其中,心脏瓣膜杂音、新近发生早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慢性心衰/心肌病以及大咯血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死亡组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5% vs 28.3%,P=0.038).结论 发病年龄偏晚、多脏器受累,发生大咯血、心瓣膜病变及心衰等表现,VDI增高及合并感染均是AAV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清;周惠琼;郭娟;徐鹏慧;卢敏辉;叶彬;王蕾;李胜光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表达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同期来源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及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产科的126例GDM孕妇(GDM组)和150名正常孕妇(健康对照组)胎盘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其他临床理化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胎盘组织中MIF蛋白表达量以及MIF蛋白表达与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其他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胎盘组织MIF蛋白表达水平(平均灰度值)为(0.85 ±0.10)高于对照组(0.1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GDM组胎盘组织MIF高表达与空腹血糖(FBG)及HOMA-IR的升高密切相关(均P<0.001).结论 MIF在GDM孕妇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并与GDM孕妇FBG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提示MIF在GDM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林;李超;齐卫红;乔炳龙;赵涵;周玉彬;卢彩霞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不同发病节段的颈胸段结核性后凸畸形并截瘫中个性化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31例颈胸段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病变节段位于胸椎移行区(T1 ~T4)8例,颈椎移行区(C5 ~ C7)10例,颈胸段交界区13例,累及2个椎体7例,3个椎体14例,4个椎体10例.3D打印组(A组)12例,非3D打印组(B组)19例.所有病例均选择一期经后路环脊髓周围结核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并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正规服用抗结核药物6 ~12个月,随访观察后凸畸形矫正度和截瘫恢复情况,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得到随访6个月.12例患者术前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了术前规划,术中均按术前方案进行手术.术中发现采用3D打印技术术前设计的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进钉方向以及进钉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等指标与术中实际使用情况一致.术后第3天复查X线片,可见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显示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未见骨折内固定节段性不稳.3D打印组手术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与非3D打印组的手术结果相比,3D打印组手术的创伤明显减少[手术时间:(131±18) min比(162±23)min,P<0.01;术中出血量:(528 ±34) ml比(615 ±41) ml,P<0.01;术后引流量:(257±46) ml比(327±56) ml,P<0.01;两组ESR:术前为(64 ±42) mm/1 h,术后为(6±7) mm/1 h,P<0.01;两组CRP:术前(72 ±41) μg/L,术后(13 ±6) μg/L,P<0.01].3D打印组患者的术后1、2周,1、3个月JOA评分均优于非3D打印组,术后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纠正均得到满意结果,两组术后Cobb角矫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bb矫正角度丢失平均为1°.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根据颈胸椎结核性后凸畸形和截瘫严重程度,选择一期经后路手术治疗方式能获得有效的根治,可行彻底的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畸形矫正后内固定获得脊柱前后方的稳定性,3D导板导航技术增加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并可以提供术前更加详细、直观、立体、现实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可以快速康复.
作者:沙西卡·那孜尔汗;孙治国;袁宏;王浩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43例,女9例,年龄(66 ±8)49 ~76岁;高分化12例,中分化20例,低分化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平扫和宝石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强化值(HU)、能谱曲线平均斜率(λHU)、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a).比较不同病理分级间各参数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各单独、联合参数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动脉期及静脉期不同病理分级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HU、λHU、NIC和Zef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96~9.056,H=23.204、20.724,均P<0.05).单独参数中动脉期NIC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效能高,ROC曲线下面积(AUC)0.860、阈值0.197、敏感度65.0%、特异度96.9%、准确度84.6%;联合参数中动脉期(HU+ NIC+ λHU)的诊断效能高,其AUC 0.913、预测概率阈值0.380、敏感度85.0%、特异度81.3%、准确度82.7%.结论 宝石能谱CT定量参数可用于术前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其中动脉期NIC及HU+ NIC+ λHu的鉴别诊断效能高.
作者:刘月华;朱绍成;史大鹏;魏毅;孙明华;务森;李琳琳 刊期: 2017年第43期
近些年来CT检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对辐射损伤也越来越关注.X射线可诱发多种类型DNA损伤,包括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单链断裂、碱基损伤、缺嘌呤或缺嘧啶位点、糖基损伤和DNA蛋白交联等,其中以DSBs对细胞杀伤力强[1].目前估测CT辐射剂量大多使用物理学估算方法,如CT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等,这些估测可很好地计算辐射剂量,但无法评价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DSBs是一种评估CT辐射损伤很有潜力的生物学指标,可用生物蛋白γ-H2AX标记[2-4].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陶舒敏;张龙江 刊期: 2017年第43期
患者女,42岁,孕3产1孕17+6周,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2017年5月13日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痛而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急诊超声回报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待排而收入院,予头孢曲松抗炎及补液治疗,腹痛症状有所缓解.5月20日左下腹痛再次加剧,经抗炎及补液治疗症状不能缓解而于25日行急诊剖腹探查.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17.36 mg/L,白细胞12.26×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806.余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子宫左上方见大小约56mm×43 mm×32mm低回声区,向浆膜外突起,呈椭圆形,边缘清晰,见包膜回声,后方回声无变化,团块内回声不一致,内见少许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团块周边少许血流信号,团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另于子宫前壁肌层内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区,呈椭圆形,团块内回声不一致,边界清楚,可见包膜回声,后方回声无变化(图1,2).
作者:凌人男;龚静山;周宙;施扬;金红涛 刊期: 2017年第43期
患儿女,11个月,发现双足踝部、足背部黄色线状斑3个月就诊.3个月前患儿父母发现双足踝部、足背部出现数条淡黄色条纹,未予重视,皮疹逐渐增粗、变长,遂于2013年5月1日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儿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可,无发绀,巩膜无黄染.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足踝部、足背皱褶处见数条长约3~6 cm线状淡黄色斑疹(图1~3).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TC) 18.5 mmol/L(正常范围2.9 ~6.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3.60 mmol/L(正常范围1.16~1.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88 mmol/L(正常范围2.50 ~4.30 mmol/L);三酰甘油(TG)0.87 mmol/L(正常范围0.48 ~ 1.82 mmol/L);载脂蛋白-B(Apo-B)2.39mmol/L(正常范围0.60 ~1.12 mmol/L);载脂蛋白A1(Apo-A1) 1.38 mmol/L(正常范围1.10-1.76 mmol/L);脂蛋白a2.4 mmol/L(正常范围0.0~ 30.0 mmol/L),患儿父母拒绝做肝脏超声、心脏超声及皮肤病理学检查.根据患儿典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掌纹黄瘤、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给予低脂饮食治疗后病情好转.
作者:李光芝;徐鲁蒙;王振华 刊期: 2017年第43期
第三部分:颈部血管超声、经颅脑实质超声和周围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随着神经超声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神经内、外科医生开始独立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经颅脑实质超声以及周围神经超声的检查,本部分内容可用于各级医师相应的规范化培训.一、颈部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是一种无创性技术检测手段,它可以评价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超声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影像协作组 刊期: 2017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