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44期文献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益辛(黛力新)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经过标准兰索拉唑胶囊治疗效果欠佳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5例,评估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评分和情绪障碍评分后,随机双盲分为研究组A、B、C、D和对照组.A、B、C组和对照组用兰索拉唑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A组+黛力新,B组+舒肝解郁胶囊,C组+黛力新+舒肝解郁胶囊;D组单用黛力新.比较各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及情绪障碍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研究组各组在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的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组临床症状评分、HAMA及HAMD评分显著低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HAMA及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A、B、C和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x2=6.47,P<0.05),A组8周末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x2=6.52,P<0.05),D组4周、8周末总有效率均显著低于各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85,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评分及情绪障碍评分.

    作者:杨小艳;郭传勇;张旭;钟玉全;田成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青少年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术后大量引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术后大量引流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1 ~18岁第一次进行后路矫形术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病案资料共1 461例.将患者以引流量与估计血容量比值分布的30%为临界点分为大量引流组和普通引流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脊柱侧凸诊断类型、术前Cobb角度、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融合节段数、置钉数量、氨甲环酸的使用与否、是否使用胸廓成形术或截骨术、术中自体血回收数、手术时间、尿量、出血量、输血及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输血数、引流量、引流时间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大量引流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为(856.3±333.4) ml,大量引流组共有479例患者,占32.8%.多因素分析发现青少年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术后大量引流的危险因素有:BMI< 17.63 kg/m2,比值比(OR)=2.90,术前血小板计数<190×109/L(OR=1.67),术前Cobb角≥55°(OR=1.66),术中融合节段数≥11个(OR =2.33),置钉数量≥15个(OR=1.73),使用截骨(OR=1.54),术中输晶体≥35.63 ml/kg(OR=1.40),术中输胶体≥28.92 ml/kg(OR=1.82),术中输血制品≥19.55 ml/kg(OR=1.72);而使用氨甲环酸则为保护因素(OR =0.26).结论 BMI< 17.63 kg/m2、术前血小板计数< 190×109/L、术前Cobb角≥55°、术中融合节段数≥11个、置钉数量≥15个、使用截骨、术中输晶体≥35.63 ml/kg、术中输胶体≥28.92 ml/kg、术中输血制品≥19.55 ml/kg增加了青少年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术后大量引流发生的风险,而使用氨甲环酸则降低了大量引流发生的风险.

    作者:李娜;贾锐;顾小萍;马正良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中文版ACE-Ⅲ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文版Addenbrooke认知评估量表Ⅲ(ACE-Ⅲ)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佳临界值.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18例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NCI组)、40例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组).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中文版ACE-Ⅲ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评估ACE-Ⅲ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中文版ACE-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8;ACE-Ⅲ评分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68,P<0.001),ACE-Ⅲ识别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 CI:0.827~0.985);当ACE-Ⅲ诊断界值为87.5分时约登指数大,为0.769,此时灵敏度为0.825,特异度为0.944;MCI组在ACE-Ⅲ注意/定向、记忆、语言流利性、语言、视空间各子项目上分数均低于N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6,P<0.001;t=5.530,P<0.001:=4.556,P<0.001;t =5.301,P<0.001;t=2.821,P=0.008).结论 中文版ACE-Ⅲ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而且能有效地检测出2型糖尿病总体认知功能和各认知域的损害.

    作者:辛佳蔚;肖雪玲;陈晓春;潘晓东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急性弥漫性肺浸润性改变的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急性弥漫性肺浸润性改变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临床资料,选取病程急性、呼吸窘迫、影像学表现双肺弥漫浸润影[类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者进行病因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急性弥漫性肺浸润性改变患者共86例,其中男62例(72.1%),年龄(58.6±16.4)岁;女24例(27.9%),年龄(48.2±18.3)岁.发病距就诊时间(11.5±5.2)d,住RICU时间(15.5±9.5)d.死亡35例,病死率40.7%.平均住院费用10.1万元人民币.其中确诊病因为感染者53例(61.6%)(病毒21例、细菌14例、真菌11例、肺孢子菌15例、其他3例,其中11例为混合感染);病因为非感染者33例(38.4%),其中间质性肺炎12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3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例,急性间质性肺炎2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3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皮肌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吸入性肺炎10例,急性左心衰6例,肺外源性ARDS 5例.结论 急性弥漫性肺浸润性改变患者主要病因为感染及间质性肺炎,感染者以病毒及肺孢子菌感染为主;患者病死率及住院费用较高.

    作者:糜丽云;班承钧;刘艳;包娜;孙兵;朱敏;任雁宏;代华平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盐酸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啶在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啶在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60例,肿瘤大小均≤3 cm,肝功能Child分级A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A组)和羟考酮组(B组),每组30例.A组静注芬太尼2 μg/kg,B组静注羟考酮0.2 mg/kg.两组均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0 min注射完),10 min后右美托咪啶以0.2 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监测入室时(T0)、射频开始时(T1)、射频开始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15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中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估T0、T3、术后1h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结果 A组有5例患者在术中出现体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给予静注芬太尼2 μg/kg后好转.两组患者T2时间点心率较T0相比有显著减慢(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MAP、HR、SPO2、B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术中体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T3、术后1hB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周惠丹;姜慧芳;朱烨静;方军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修饰及其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 DNA启动子甲基化修饰及其表达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MS1在TNBC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NBC细胞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BRMS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各细胞中BRMS1的甲基化状态,去甲基化制剂5-Aza-dC处理使BRMS1表达再活化,侵袭实验检测BRMS1去甲基化对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RMS1蛋白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9.9% (20/67)明显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2% (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35,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 =0.018 <0.05),BRMS1表达下调与DNA启动子甲基化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8,P<0.05).BRMS1 mRNA及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亦有相关性(P =0.000 ~0.003 <0.05).经5-Aza-dC处理后,侵袭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62 ~ 10.72,P<0.05).结论 TNBC中存在BRMS1表达下调,并与该基因DNA启动子甲基化修饰有关,去甲基化可使BRMS1表达再活化从而抑制细胞侵袭能力.

    作者:夏菁;吕志栋;周沛红;崔世超;孔滨;刘东;龙莎莎;张晓红;赵姣姣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骨质疏松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经历60多年的发展,从初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转变为治疗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自体和异体HSCT患者症状改善得益于支持性护理和HSCT技术的改进[1],术后长期存活率升高,其晚期并发症如骨量减低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骨质疏松症是骨量下降引起的以脆性骨折为临床症状的疾病,本篇综述包括骨量丢失机制,自体HSCT后骨量丢失,异体HSCT后骨量丢失,儿童HSCT后骨量丢失,以及对此类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袁晔;徐非;徐又佳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应区别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单纯性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上限,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正常,常被定义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临床工作发现,部分SCH患者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TSH水平仍高于正常,而这部分患者并无垂体TSH瘤等病因[1];另一些SCH患者不给予替代治疗其TSH水平亦能恢复正常.那么,这些患者TSH水平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TSH水平升高而FT4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是否应根据不同原因区别管理?血清TSH单纯性升高(ITE)这一概念是否应该独立于SCH?基于上述疑问,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血清TSH升高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TSH升高与老龄、肥胖、睡眠障碍的关系作如下阐述,旨在探讨ITE与SCH的鉴别诊断及相关的处理策略.

    作者:严悦溶;李佳琦;余叶蓉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第418例 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边缘区淋巴瘤

    病历摘要患者女,55岁,因腰痛4年余、淋巴结肿大5个月、乏力1个月,于2016年3月14日入院.患者2011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向右下肢放射,不伴发热、头晕、乏力、鼻出血等,否认体表可触及包块等.外院行腰椎MRI提示腰3椎体代谢异常,考虑不除外恶性病变转移.行血液及骨髓检查后(具体不详)考虑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未予治疗.至2012年10月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具体不详),免疫固定电泳IgMκ(+).骨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张博为;蔡昊;李剑;曹欣欣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第419例 反复发作性喘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两肺多发斑片影—嗜酸粒细胞增多

    病历摘要患者女,51岁,因“反复咳嗽、喘息1年余,再发加重10 d”于2015年2月27日入院.诉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喘息,夜间明显,严重时讲话不能连续.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肺功能检查提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及激发试验阳性,多次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EOS)绝对值:(3.77~6.44)×109/L.

    作者:唐海娟;曾文;张建全;何志义;邓静敏;白晶;钟小宁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男童外生殖器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LS)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炎症细胞介导的慢性皮肤疾病,好发于肛门和生殖器周围,女性多见,男性较为少见,在男性有两个好发高峰,分别是老年和青春期前.但儿童LS长期被临床医生忽视,国内关于男童外生殖器LS的报道较少[1].本研究拟探讨儿童外生殖器LS的单中心临床经验.

    作者:陈月娇;郑杰文;王学军;覃道锐;毛宇;陈绍基;唐耘熳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第十二届全国幽门螺杆菌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暨首届全国幽门螺杆菌与胃肠生态中西医整合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2017年8月25至27日第十二届全国幽门螺杆菌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暨首届全国幽门螺杆菌与胃肠生态中西医整合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中国幽门螺杆菌信息中心共同主办.樊代明院士、柯杨校长、金大鹏会长、陈新石主任、张声生教授参加了开幕式并给予论坛高度的赞誉.大会主席胡伏莲教授在开幕式上指出:全国幽门螺杆菌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在各位专家的支持下走到了第十二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本次论坛在召开的同时,创立了《首届全国幽门螺杆菌与胃肠生态中西医整合高峰论坛》,在原有基础上,发挥中西医整合优势,携手、探索、创新、求实、继续深入,步入崭新阶段.

    作者:刘芳勋;段本松;董欣红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筛查与结直肠癌发病率关系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目的 探讨筛查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检索Medline、Scopus、BIOSIS Previews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所有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RCT),筛查组必须报告肠镜使用情况,对照组不接受筛查.结果 9个RCT入选,试验组包括4个单次筛查,5个重复2次或以上筛查;随机总人数997 131人,长中位随访10 ~ 28年.按意向性分析原则,筛查使中晚期结直肠癌发病率降低了10% ~ 60%.在5个多次报告发病率的RCT中,筛查组结直肠癌发病率随时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6个筛查组在基线后长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9.0、10.9、13.0、18.0、18.0、19.5年,与对照组相比,其相应的人年发病率比(RR)和95% CI分别为0.96(0.86 ~ 1.06)、0.80(0.70 ~0.92)、1.02(0.91 ~1.14)、0.80(0.70 ~0.90)、0.83(0.73 ~0.94)、0.94(0.85 ~1.05).与自然人群筛查相比,基于诊所或医院的筛查人群发病率获益更多,镜检率较高、检出或病变切除率较高的人群获益尤多.结论 结直肠癌筛查至少10年后才可能观察到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筛查人群危险水平、筛查技术方案以及筛查对象对包括镜检在内的筛查程序的接受程度都影响发病率下降的幅度.

    作者:厚磊;廖苏苏;姜晶梅;薛芳;韩伟;张彪;庞海玉 刊期: 2017年第44期

  •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实施对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就诊情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控烟条例》)的实施对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就诊情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5年6月1日《控烟条例》实施前后5年间(2012-2016年)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就诊量及复诊病例占比的变化,并采用时间序列季节指数法分析戒烟门诊就诊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结果 《控烟条例》实施后至2016年12月31日,该戒烟门诊的每月平均门诊量显著高于《控烟条例》实施前[(101±37)比(48±17)例;t=-7.486,P<0.001];并且《控烟条例》实施后戒烟门诊复诊病例数占总就诊例数的比例显著高于《控烟条例》实施前[30.4%(582/1 912)比8.2% (161/1 966);x2=309.8,P<0.001].此外,平均每年二、三季度(夏秋季)门诊量较多,6月份达高峰,一、四季度(冬春季)门诊量较低,1月份为低谷.结论 《控烟条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戒烟门诊就诊量的增加,且就诊量的变化存在季节性波动.

    作者:褚水莲;梁立荣;童朝晖;景行;张迪;姜垣 刊期: 2017年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