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影响因子:1.47
  • 创刊:1915
  • 周期:周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8
  • 全年订价:15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26期文献
  •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不同气腹压对气栓及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气栓的形成、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术后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邵逸夫医院拟行腹腔镜肝脏切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术中分别设置气腹压15 mmHg(P15组,n=25)及12 mmHg(P12组,n=25).术中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气栓形成、严重程度及严重气栓持续时间;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0、12、24 h静脉血各2 ml,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50例患者均有气栓形成,其中P15组、P12组严重气栓分别占76%(n=19)、52%(n=13);P15组严重气栓持续时间为(58.0±22.6)s,P12组为(36.6±17.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1).P15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4%,高于P12组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术后12 h P15组促炎因子IL-6、TNF-α分别为[685.66(435.18~935.52)ng/L,31.00(18.29~41.15)ng/L],均高于P12组的[480.50(255.28~685.34)ng/L,21.00(14.87~31.6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12 h P15组抗炎因子IL-10为18.00(5.75~30.55)ng/L,低于P12组的26.89(15.03~38.0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较高的气腹压可能导致严重气栓形成,且持续时间增加,加重术后炎症反应.

    作者:鲍军明;林金萍;俞欣;虞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剂量地塞米松雄激素抑制试验在女性高雄激素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中剂量地塞米松雄激素抑制试验(DAST)在女性高雄激素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1984年1月至2017年12月85例高雄激素血症的女性患者行中剂量DAST的结果,包括55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10例分泌雄激素肿瘤和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评估诊断价值.结果 41例和19例CAH患者分别进行1日法和5日法中剂量DAST,睾酮平均抑制率为77.9%和91.3%(P<0.001),17OHP平均抑制率为95.2%和97.0%(P=0.220).在进行1日法DAST的不同病因高雄激素血症女性患者中(CAH 41例,雄激素肿瘤10例,PCOS 20例),诊断CAH的佳睾酮抑制率为61.2%(灵敏度87.8%,特异度96.7%);佳17OHP抑制率为87.1%(灵敏度95.1%,特异度为93.3%).结论 在CAH患者中,1日法和5日法中剂量DAST的17 OHP抑制率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均可用于CAH的诊断.1日法DAST可作为女性高雄激素血症患者中CAH和非CAH病因的鉴别检查.

    作者:戴好;卢琳;邢小平;王林杰;段炼;姜君;朱立;李明;宋爱羚;杨国华;郁琦;田秦杰;周远征;陆召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DA-EPOCH与MA方案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DA-EPOCH方案(剂量调整依托泊苷+表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MA方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G-CS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分别采用DA-EPOCH及MA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动员、采集,并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分析其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体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 DA-EPOCH组有2例、MA组有1例患者未采集到足够干细胞,需再次单用G-CSF动员.DA-EPOCH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低白细胞计数[0.7(0.5,0.9)]×109/L,低血小板计数[75.0(53.0,107.0)]×109/L,7例患者低热(37.5~38.3℃),2例患者需输注血小板补充,共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数(5.8±1.8)×108/kg,CD34+细胞(即干细胞)数[3.7(2.8,6.7)]×106/kg;MA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低白细胞数[0.4(0.2,0.9)]×109/L,低血小板数[12.0(6.0,16.0)]×109/L,8例患者高热(39.0~39.8℃),15例患者需输注血小板补充,4例患者需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共采集MNC数(6.0±2.9)×108/kg,CD34+细胞数[8.5(2.6,11.3)]×106/kg.2组患者动员期间外周血低血小板值、CD34+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EPOCH组移植后粒细胞植活时间为10(9,11)d,血小板植活时间为12(11,16)d;MA组移植后粒细胞植活时间为10(9,11)d,血小板植活时间为12(11,15)d;两组比较移植后粒细胞及血小板植活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DA-EPOCH与MA方案均可有效动员合适病理类型NHL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安全性高,与MA方案比较,DA-EPOCH方案输血更少,发生严重感染的比例更低.

    作者:廖丽昇;郑志海;魏天南;曲双;谢颖;王志红;陈碧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替米沙坦对3T3-L1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3T3-L1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替米沙坦延缓2型糖尿病病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诱导3 T3-L1前脂肪细胞至80%成熟(对照组),加入5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1 h(TNF-α组),分别以0.1、5、10μmol/L替米沙坦加入培养基干预24 h,即T0.1,T5和T10组.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及其磷酸化水平、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基中脂联素含量.短发夹RNA(shRNA)沉默未分化3T3-L1的PPARγ,筛选PPARγ丝氨酸突变型3T3-L1细胞系即S273A、S112A、S186A,以进一步确定磷酸化位点.shRNA沉默CDK5,油红O染色、异丙醇萃取检测分化效率,以10μmol/L替米沙坦干预成熟3T3-L1,Western印迹检测pPPARγ/PPARγ,ELISA检测培养基脂联素含量.结果 TNF-α刺激及替米沙坦干预后各组CDK5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NF-α组相比,T5组、T10组pPPARγ/PPARγ降低,脂联素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0.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3T3-L1野生型(WT)相比,S186A、S112A组加入TNF-α后pPPARγ/PPARγ升高,脂联素降低,加入替米沙坦后pPPARγ/PPARγ降低,脂联素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273A组pPPARγ/PPARγ、脂联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丙醇萃取显示沉默CDK5组(shCDK5)与随机对照(shCon)组相比3T3-L1分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显示与shCDK5组相比,shCon组加入替米沙坦后pPPARγ/PPARγ降低,脂联素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够缓解因TNF-α刺激导致的PPARγ磷酸化水平升高,上调脂联素含量.CDK5介导了替米沙坦对3T3-L1脂肪细胞PPARγ信号通路的影响.替米沙坦的作用位点为PPARγ第273位丝氨酸,PPARγ第273位丝氨酸上游激酶为CDK5.

    作者:方涛;崔晓旭;沈娜;李永辉;息佩琪;张毅;谢云;李光伟;田凤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机械通气患者咳嗽能力的评价及临床意义

    尽早拔除人工气道是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上气道通畅和较好的气道保护能力是影响人工气道拔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1] ,其中咳嗽能力的评价是判断气道保护能力强弱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机械通气患者咳嗽能力规范化评价的共识意见或建议.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机械通气患者咳嗽能力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探索. 现将对机械通气尤其是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咳嗽能力的评价及临床意义阐述如下.

    作者:宋德婧;巴文天;段军;夏金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国儿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应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开展情况及治疗结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2017年6月30日之前在18岁以下儿童中ECMO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中将患者分为两个年龄段:新生儿和儿童;安装ECMO的原因包括心脏原因、呼吸原因和心肺复苏.问卷中各医院按不同年龄段、不同安装原因填写安装例数、撤离例数和成功出院例数,并了解各医院常规参加ECMO管理的临床科室数量.结果 共回收43家三级医院所填写的问卷,其中开展儿童(含新生儿)ECMO技术的医院为30家,包括综合医院14家、心胸专科医院5家、儿童医院和妇儿医院11家.早开展儿童ECMO技术的时间是2004年.至调查截止日,共开展儿童(含新生儿)ECMO共800例,其中儿童数量658例,明显多于新生儿的142例.儿童因心脏原因开展453例,撤离287例(63.4%),出院215例(47.5%);儿童因呼吸原因开展79例,撤离47例(59.5%),出院36例(45.6%);儿童因心肺复苏开展126例,撤离62例(49.2%),出院48例(38.1%).新生儿因心脏原因开展79例,撤离39例(49.4%),出院26例(32.9%);新生儿因呼吸原因开展40例,撤离26例(65.0%),出院21例(52.5%);新生儿因心肺复苏开展23例,撤离10例(43.5%),出院6例(26.1%).开展ECMO技术的30家医院中,常规参与ECMO的临床科室为(4.03±1.87)个.结论 国内儿童ECMO技术开展虽晚,但已经有一定的病例数积累,虽然临床结果同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各医院已初步形成ECMO团队.

    作者:宫艺其;艾雪峰;王伟;洪小杨;刘晋萍;周成斌;赵喆;林茹;贺骏;陈瑾;缪娜;赵宇东;黄国栋 刊期: 2018年第26期